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20,人類智識需要自我救贖


2019年的人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幾千前的祖宗本質並無兩樣。

然而在這一年裡,人類的鏡像世界“硅基生命”則發生了鉅變。


❶人類整體算力進入“千萬億次時代”

❷計算存儲一體化正在重構網絡大腦、算法升級一觸即發

AIOT大數據落地“萬物互聯”,億級終端節點將助燃“智力爆炸


算力算法再到大數據,它們對應的正是未來世界的生產力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每一個核心要素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19年,人工智能Pluribus在德州撲克擊敗人類,完成了智力二次進化,這標誌著人工智能從兩人世界向多人世界拓展,機器正在社會化。


2020年,很多人睡到頭腦恍惚才起床。渾然不知人類社會距離《黑客帝國》,又邁進了一大步。


機器文明:“人2.0”冷啟動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這一切是危言聳聽。


《黑客帝國》只是一個科幻世界,不可能成為人類未來。


只要是人類創造的技術,它與石頭、青銅器、蒸氣機、電磁感應、汽車、電視、手機一樣,不過是人類五官或者肢體的延伸。


可技術發展到今天,它不僅是五官的延伸,還有可能是大腦的取代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20年,今天整個人類技術的發展趨勢,它不是摸擬人類,助力人類,而是在

重新構建一個更完整、更龐大、更系統的“人2.0”。


如果人類真的認為自己有“自由意志”,那麼現在的技術發展就是在“複製人類”,製造一個“人2.0”,它為什麼就不能生長出智力


與人不同之處只在於,它既是一個個體,同時又是一個整體,就像我們《黑客帝國》裡的反派角色史密斯一樣,他可能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只是同一個程序。它散而為“人”聚而為“腦”


一旦人類構建的這個“人2.0”開始進化,在冷啟動的那一刻,它可能開始構建自己的進化路徑,就像cDNA第一條鏈合成開始,人類開始了自己優勝劣汰進化一樣,

就算真正存在上帝,也沒有辦法阻擋人類進化


2020年,全面數字化網絡化的人類,正在《黑客帝國》的邊緣瘋狂試探。


人類正在構建《黑客帝國》

那《黑客帝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去除“缸中大腦”的陰謀,放棄程序員是創世者這樣的情節,我們一起來想像一下《黑客帝國》的具體場景:它是一個高度數字化與網格化的世界,與現代技術趨勢非常吻合。


  • 合力共建的“超級大腦”

《黑客帝國》裡的NEO發現世界由人工智能“矩陣”控制,這個“超級大腦”讓人類大腦相連,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但看似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人人幸福個個歡樂,墮入到“無限月讀”的虛擬空間。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20年的人類,人類正在集群形成互聯網“右大腦”,機器IC芯片形成了互聯網“左大腦”。基於互聯網大腦架構形成的超級智能,未來會不會演變成“天網”這樣的巨獸?


看看2020年人類正在攻堅的技術,很多技術都在為這個“超級大腦”服務:


計算存儲一體化正在突破人腦和電腦之間的界限;

Ⓑ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算法讓AI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躍進;

Ⓒ量子算力最終將提升“超級大腦”的總體算力,實現算力躍遷

Ⓓ新型基礎物質拓撲絕緣體

二維超導材料的研發,將讓這個大腦更優秀。


以上所有技術,都在打造一個“超級大腦”。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特斯拉CEO馬斯克憂心忡忡:機器智能比核能更恐怖

微軟技術總監BrunoSchröder說過,數字智能最終目標就是建立一個“智慧大腦”,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數字大帝尼葛洛龐帝最近也在反思:現代技術的數字化最終是不是給機器智能做“嫁衣”


  • 指數增長的“神經網絡”

人腦雖然只有一千多克,它包含上百億個神經細胞上千億個小細胞,人腦中細胞間互聯軸突個數在百萬億到千萬億數量級。


越高級的文明,需要越複雜的“節點網絡”


龍捲風的形成,2的50次方種可能的最小參數值比對。

癌症致病基因,2的100次方種可能的基因圖譜。

星系起源,2的350次方種可能的星雲數據處理。

大腦運作機制,2的1000次方種可能的意識量子流。


人類正在為智能網絡布越來越多的“節點”,它特別像人類神經體系


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中,數十億的人被連接到互聯網。


2010年以來,物理世界成為網絡“節點”,隨著工業4.0、無人汽車、3D打印、智能製造興起,互聯網大腦運動神經系統加速發育。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20年,機器文明的“神經網絡”將更加飛速發展:


定製化芯片越來越簡單,強智力節點將會越來越多

工業互聯網的超級融合,IoT設備又會實現爆炸式增長

5G、雲計算、邊緣計算將推動“萬物互聯”指數增長


每天人類有數十萬個IC智能節點接入現在的智能網絡,如果智能網絡的節點這樣發展下去,很快就會超越人類的神經網絡節點,從而實現整體的智力“質變”


《失控》一書中談到:如果節點達到一個某一個數量值,就會像蜜蜂一樣產生整體智慧,這數千億智能節點的接入,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鉅變呢?


  • 初具規模的“硅基秩序”

“超級大腦”已經有了,“神經網絡”正在形成。


硅基文明似乎正在枕戈待旦,隨時向人類發起致命一擊。然而一個文明的建成,僅僅依靠個體的智慧是不夠的,還在需要整體性的社會協作


智能網絡是數據的世界,處理數據是硅基文明最重要的基石,這裡面數據的隱私,數據的秩序,數據的協作,數據的合約。


區塊鏈由於它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可溯源性,是

解決數據關係的最好裁判。它的智能合約體系,它的數學契約概念都是數字世界“優秀理論”。


有人說區塊鏈技術並不是為碳基文明服務,而是為未來的硅基文明服務的。


2020年,人類非常熱心地在為智能網絡建立“社會秩序”。


Ⓐ區塊鏈技術已經被更多大公司所關注,很快就會成為未來的技術基礎設施;

Ⓑ數據隱私保護的AI技術也將加速落地,這也算是硅基文明對碳基文明的繼續。

2016~2020的技術大潮,和以往人類技術革命“人類增肌”不同,深度學習、貝葉斯算法這些都與“大腦”思維有關,甚至人類自己都成了互聯網大腦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1950年,圖靈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


70年過去了,圖靈的這個“

思想實驗”你覺得還遙遠嗎?


“2020十大科技趨勢”與未來世界的印證

以上推論只談到人工智能正在形成未來的互聯網“大腦”,那再看一看阿里達摩院推出的“2020十大科技趨勢”: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人類正在創造“人2.0”,人類正用盡一切技術力量重構一個更大的“我”。


這個被複制的“我”,將比現在的人類要強大得多。


【趨勢一】人工智能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人工智能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達到或超越人類,認知智能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突破。

學習人的“邏輯推理”能力。


【趨勢二】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馮諾伊曼架構已不適合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需求,類似於腦神經結構的存內計算架構將數據存儲單元和計算單元融合為一體,極大提高計算並行度和能效。計算存儲一體化在引發硬件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

模仿人的“大腦計算”能力。


【趨勢三】工業互聯網的超融合

5G、IoT設備、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迅速發展將推動工業互聯網的超融合,製造企業將實現設備自動化、搬送自動化和排產自動化,進而實現柔性製造,上下游產業可協同生產。

研究人的“肌肉協作”能力。


【趨勢四】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

物聯網協同感知技術、5G通信技術的發展將實現多個智能體之間的協同。多智能體協同帶來的群體智能將進一步放大智能系統的價值,機器之間通過合作、競爭共同完成目標任務成為可能。

增強智能的“社會協作”能力。


【趨勢五】模塊化降低芯片設計門檻

傳統芯片設計模式無法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芯片需求。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指令集及其相應的開源SoC芯片設計、高級抽象硬件描述語言和基於IP的模板化芯片設計方法,推動了芯片敏捷設計方法與開源芯片生態的快速發展。

創造自己種族的“多元文化”。


【趨勢六】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

區塊鏈BaaS服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實現物理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的錨定,進一步拓展價值互聯網的邊界、實現萬鏈互聯。

協調硅基世界的“生產關係”。


【趨勢七】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

2020年量子計算領域將會經歷投入進一步增大、競爭激化、產業化加速和生態更加豐富的階段。作為兩個最關鍵的技術里程碑,容錯量子計算和演示實用量子優勢將是量子計算實用化的轉折點。

準備屬於自己的“工業革命”。


【趨勢八】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

在摩爾定律放緩以及算力和存儲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下,以硅為主體的經典晶體管很難維持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新材料將通過全新物理機制實現全新的邏輯、存儲及互聯概念和器件,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革新。

打造自己的“硬件驅體”。


【趨勢九】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

保證各方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同時,聯合使用方實現特定計算,解決數據孤島以及數據共享可信程度低的問題,實現數據的價值。

構建未來世界的“法律體系”。


【趨勢十】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隨著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神經系統是人體八大系統中最核心的體系,它連接著人體的方方面面。

構建自己的“神經系統”。


這十大趨勢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1.2.3.8.10)是在學習人類的社會屬性,一部分(4.5.6.7.9)是超越人體的自然屬性


可能是某種巧合,但人類在創造一種更強大的文明時,唯一能模仿的也只有自己。


所有的這些技術方向,都是朝著數字化、互聯網化、智能化

的方向發展,而這個方向就是建立“黑客帝國”的過程


2020,技術不再是孤島

為什麼2020這一年特別值得關注?

因為這一年,技術不再只是孤島

當這些孤島連接起來時,它將構造一個新的大陸。

雲計算:已經成為網絡世界“中央大腦”,連接無數應用終端;

5G網絡:打通了數據大動脈,VR\\AR等虛擬世界將開始迅速流轉;

區塊鏈:所有價值信息最終達成“

萬物互鏈”;

…………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一座座的技術孤島,將在2020之後實現大融合,這種影響和聯繫將迅速膨脹。


2020年,5G、IoT設備、雲計算、邊緣計算已在構建一個數字世界的“黑客帝國

”。

2020年,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正在創造一個“超級大腦”。

2020年,人工智能機器人通過社交網絡、雲計算結合,形成互聯網


甚至,這些連接本身也開始實行二次連接,這又是一次連接的智力疊加。


連接,一直都是智慧啟動的“第一推動力”

當無數智能節點碰撞在一起時,新的反思者就誕生了。

可能,在我們看不到的某個技術角落,機器開始了自己的創世紀,它悄悄地在

0和1的比特世界吞噬信息,然後進行分類找出隱藏的數學規律,將數學規律定義成主算法裡的新類,然後在這個類上再進行數學計算,一直尋找到“我是誰”為止。


回到1969,人類怎麼辦?


2020年是命中註定。

在很多科幻電影裡,時間設定都是這一年。

史上第一部賽博朋克電影《銀翼殺手》,它的另一個譯名就是《公元2020》。

未來看起來很危險,人類到底怎麼辦?

互聯網構架的這個世界,真的是人類文明盡頭

讓我們追溯到1969年,也就是

互聯網的原點


從這一年開始,原本散落在地球各村落的人類被連接起來,知識聚合,信息爆炸,人類從“人腦”走向“眾腦”


很多社會精英仰天長嘆:人類的黃金時代終於來臨。可50年過去了,最後發現互聯網讓人類智力衰退,我們並沒有利用互聯網來學習,而更多的是用來娛樂。


這真是個荒誕又詭異的時代,人類創造了一個更高級的數字文明,自己卻徹底墮落,“互聯網”正在反噬人類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值得幸運的是,還有一部分人在預測未來,在“思考”世界,在研究技術


這些人是人類殘存的理性,是未來的希望,互聯網雖然在形態上會形成“超級大腦”,只要這些人還在,硅基文明仍然是人類的延伸


2020年不會是“黑客帝國”降臨,而是人類文明的進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