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院專家:目前“復陽”比例不高,暫未發現“復陽”病例再傳播

3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精準防控科學管理,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工作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針對此前備受關注的“復陽”問題進行了介紹。

“我們確實也注意到了復陽的情況。” 王貴強表示,對於新冠肺炎,包括出院患者的轉歸目前還在研究中,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它的特點和規律。針對這種情況,在3月3日第七版診療方案中已經有所體現。其中強調了,在採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時,最好選擇下呼吸道標本,包括痰和下呼吸道的肺泡灌洗液等等。

此外,王貴強還表示,診療方案裡強調,出院標準是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出院以後,還要求患者居家觀察14天,這14天也是避免“復陽”可能造成再傳染、疾病發生髮展的風險,也是針對性的。這裡面強調患者在家裡要做好自我隔離,戴口罩,與家人分餐,最好在有通風條件的居室裡單獨居住,同時也強調做好手衛生等等一系列措施,也是針對這種復陽的人群潛在的傳播風險和疾病進展風險來制定的。

王貴強介紹說,目前有報告的復陽比例並不是很高,當然最終比例有多少,可能需要等疫情過去以後,通過完整的大數據,才能看它的百分比到底是多少。現在的比例,都是基於現有數據的統計。但總體來看,復陽比例是很低的,到目前也沒有發現復陽病例造成再傳播的報告。

“復陽病例核酸檢測陽性,是核酸片段還是完整病毒顆粒,我們有幾個團隊都在加緊研究當中。”王貴強表示,有些數據提到,有一少部分確實通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測到了整個病毒基因序列,提示他可能是有傳染性的,但從正在做病毒分離工作的團隊那裡,目前還沒有從復陽人群裡分離到病毒的報告,相關工作還在繼續推動。

“當然,對於這部分人群,我們強調觀察隔離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現復陽,且有症狀、有臨床表現了,建議到定點醫院及時進行診治。”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嚴雨程 北京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