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陽”“無症狀”…愈後 “復陽”之謎!

為何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後,出現了“復陽”的現象?對此,剛剛結束支援武漢漢陽區醫院任務的山東濰坊衛恩醫院院長魏春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其實,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假“復陽”真“假陰”,患者實則是核酸檢測誤差引起的“假陰性”,實際上是患者體內病毒並未清除,只是出院前核酸檢測未檢出。

為何沒有在患者出院前檢出呢?魏春華解釋,首先是試劑盒的問題,由於這次疫情來勢洶洶,導致試劑盒需求量大,審批不嚴格。

“復陽”“無症狀”…愈後 “復陽”之謎!

據中國疾控專家介紹,評價試劑盒的質量,主要有三個指標:特異性、靈敏度和重複性。這三個指標中,最重要的是靈敏度,這也是各種不同試劑盒質量差異的核心所在。

其次是採樣問題。核酸檢測主要採集咽拭子,新冠病毒主要位於肺、氣管、支氣管等下呼吸道部位,而鼻咽和口咽在上呼吸道。發病早期上呼吸道有一些病毒,晚期比較少,咽部可能有病毒殘留,但不一定能採到。

最後,核酸檢測需要病毒達到基本量才能測出來,相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更高,因此不管檢測幾次,從上呼吸道取樣都可能出現假陰性。

“復陽”“無症狀”…愈後 “復陽”之謎!

“‘復陽’也可能是體內檢測出病毒片段或者死病毒,這不代表患者尚未治癒或病情反覆”。魏春華表示,“復陽”還可能是患者間歇性排毒,在患病末期,病毒含量較低,患者也很可能沒有咳嗽、打噴嚏等症狀,這時是否能夠造成傳染,目前還不得而知。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復陽的患者,還未有報道引起傳染的案例。

再度“肺炎”之惑

採訪中,馳援武漢漢陽醫院的醫生、青島思達心臟病醫院醫生魏勇提供給記者這樣一組數據,對90例新冠肺炎患者14天后複查,僅發現1例患者再度出現發熱、咳嗽及肺炎表現。

採訪中,武漢漢陽醫院醫生平懋華與謝湘江都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再發生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不大,傳染可能性不大,千萬不要歧視他們。而那些馳援武漢醫務人員,更不可能成為傳染源,隔離後他們就能正常工作生活。此外,公眾仍然要注意個人防護,不可麻痺大意,戴口罩、勤洗手、不聚會、保持距離。

“不論新冠病毒多麼詭異,相信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們最終會取得勝利!”魏春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