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的南京發生過幾次戰爭?

小熊寶寶呀


南京又名石頭城、建康、建業、集慶路、應天府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歷史積澱深厚,而作為古城,南京發生過太多次的戰爭。

1.三國時期

南京第一次成為都城是三國時期的吳國,當時孫權將南京定為都城,稱之為建業,三國後期,西晉發起滅亡東吳的統一之戰,最終攻破建業,滅亡東吳。

西晉滅吳之戰

2.東晉時期

五胡亂華之後,西晉王朝被匈奴人的前趙滅亡,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定都南京,當時稱之為建康城,而後建康城遭遇了更多的戰爭,東晉時期的王敦叛亂、後來桓玄叛亂都曾攻入建康。

3.南朝的宋齊梁陳

東晉之後,這裡是南朝宋齊梁陳的都城,也是頻遭戰火,比較著名的就是南梁武帝蕭衍在位期間的侯景之亂,以及著名的隋朝滅陳之戰。南京都是主戰場。

隋朝楊廣滅陳之戰

4.五代十國、北宋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這裡是吳和後來南唐的都城,北宋滅南唐之時,宋軍與唐軍在南京激戰,最終北宋滅亡南唐,南唐後主李煜被俘。

5.南宋時期

南宋建立初期,金國大將金兀朮率軍伐宋,渡過長江追擊趙構,將南京城攻破,而後金兀朮在黃天蕩被韓世忠擊敗,此次金國南征失敗。

6.元朝時期

蒙元滅宋曾攻破建康,元朝時期建康集慶路,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集慶路,改名應天府,後來更名為南京,成為明朝的都城。

7.明朝時期

朱元璋死後,朱棣在北平起兵,發起靖難之役,最終靖難軍攻破南京城,建文帝出逃,後來朱棣將都城遷往北京,南京成為明朝的陪都。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建立南明,不過南京後來被清軍攻破,朱由菘被殺。鄭成功北伐之時,曾經與清軍大戰南京城下,但最後功虧一簣,只得退回福建,最後開始收復臺灣之役。

靖難之役地圖

8.清朝時期

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太平軍攻破攻破南京,作為都城,改名為“天京”,在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湘軍在慘烈的南京之役後,攻破南京。

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向南京發動進攻,將張勳趕出南京。

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天京

9.民國時期

二次革命中,北洋軍和討袁軍曾在南京大戰,最終北洋軍的張勳攻克南京。

北伐戰爭中,北伐軍與北洋軍閥孫傳芳大戰,攻破南京,此後國民政府的都城。

抗日戰爭中,日本攻破南京,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

解放戰爭中,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軍渡江戰役,攻克南京將紅旗插上蔣介石的總統府。至此這座千年古都終於迎來了和平。

1949年解放軍佔領南京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凡定都南京的政權似乎都無法存在長久,最長的東晉也不過僅僅維持百年國運而已,明朝若非早早遷都北京,只怕也難綿延三百年之久。

相傳當年嬴政巡視金陵時,一術士指出:金陵地形險峻,虎踞龍蟠,王氣極旺,乃龍脈地勢,五百年後會有天子坐鎮!秦始皇大怒,他豈能容忍天子出自別家?於是令術士破解之。術士施法一指斷了方山龍脈,再引淮水貫穿金陵,通達長江,讓這條秦淮河王氣散盡。在中國歷史上,南京扮演的多是悲情的角色,當然這只是傳說。歷史上南京的六次屠城,才是生命之殤。

(一)548年梁武帝時,候景叛亂,建康28萬戶居民死亡十之八九。這場近於荒唐的叛亂,不僅給蕭梁政權致命的打擊,而且也給建康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臺城剛被圍困時,城中兵民有十萬之眾,及城破之時,僅剩下兩三千人。同時,叛軍和後來平叛的蕭繹軍隊的殘暴也加重了災難。侯景在攻進建康之初,尚對軍隊有所約束,當久攻臺城不下時,由於軍隊糧食缺乏,於是放任士兵搶掠,直至後來掠人作食。王僧辯在攻進建康後,也放縱士兵大肆搶劫,甚至連人們的衣服都扒了下來,“男女裸露,自石頭城至於東城,號泣滿道。”人員死傷如此之重,城市建築也未能倖免。在侯景進攻臺城期間,眾多建築或被拆毀,或被付之一炬,以至在叛亂期間百濟國前來建康的使者,見到城市荒頹也不禁失聲痛哭。後來王僧辯的軍隊攻進建康後,也因軍士夜中失火,將臺城內的主要建築幾乎燒燬。侯景之亂,實實在在是古代南京史上的一場浩劫。

(二)1130年,北宋滅亡後第四年、南宋建炎四年,金軍掠奪宮廷上萬宮女妃子之後,火燒建康(南京), 3日屠殺17萬居民,僅剩十分之一。不久民族英雄岳飛率軍收復健康(南京), 將健康城金軍五千人全部殺死,收復南京,為當時的中國人民報了仇,並掩護百萬老百姓到安全地帶。

(三)1853年洪秀全太平軍攻下南京。按照上帝教的教義,屬於“妖孽”的滿人必被殺死,於是八旗連滿族婦女“俱登城佐守”。太平軍“屠駐防嬰孺無遺,復驅隱匿之婦女出聚寶各門盡於橋上殺之,河水皆赤”。《金陵省難紀略》記載為:“數百萬生靈,城初破死者蓋已不下數十萬矣。”馬克思對天平天國運動的評價:“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他們沒有任何口號。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予老統治者們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與停滯腐朽對立,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工作的苗頭。”

(四)1864年,曾國藩湘軍攻佔天京(南京),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財物與女子就搶。直殺得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體湧進長江,幾乎使江水不流。曾國藩稱:“秦淮長河,屍骨如麻”,“自五代以來,生靈塗炭,殆無愈於今日。”40歲以下婦女全被姦淫。清人記載:“金陵之役,伏屍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

(五)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在南京開始屠殺異己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在雨花臺這個刑場,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

(六)1937年12月初,5萬日軍兵臨南京城下,僅僅傷亡2000多人,就攻克南京,獲命“全部殺掉俘虜”,對平民“斷然處置”。第6師團首先攻陷南京中華門,小日本師團長谷壽夫立馬揚刀,“解除軍紀三天”。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中國軍人的英勇抵抗,加劇了日本侵略軍的報復心理,使他們在後來的暴行中表現得更加殘忍、瘋狂。30萬同胞,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個又一個地走進了血與命寫的歷史,走進了屈辱的歷史。


吾侯萬歲


南京歷史上有三次戰爭

第一次是在548年梁武帝時,侯景叛亂,建康(南京)28萬戶居民死亡十之八九,按每戶兩口人統計,至少50萬人死亡。

第二次是在1130年,北宋滅亡後第四年、南宋建炎四年,金軍掠奪宮廷上萬宮女妃子之後,火燒建康,3日屠殺17萬居民,僅剩十分之一。

第三次是在1853年洪秀全太平軍攻下南京。按照上帝教的教義,屬於“妖孽”的滿人必被殺死,於是八旗連滿族婦女“俱登城佐守”。太平軍“屠駐防嬰孺無遺,復驅隱匿之婦女出聚寶各門盡於橋上殺之,河水皆赤”。《金陵省難紀略》記載為:“數百萬生靈,城初破死者蓋已不下數十萬矣。”



紅色豌豆


古都南京,龍蟠虎踞,形勢天成,被譽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自吳帝孫權在此建都,南京便成了多事之地,鐵血戰馬嘶鳴,風流墨客吟詠。

王浚樓船下益州

昔時三分天下,孫權坐鎮金陵,盛名昭彰。然而人世多變,東吳歷經三代帝王,到孫皓時,竟落入風雨飄搖的境地,前後不過五十年。

晉武帝司馬炎分六路大軍伐吳,孫皓命人以鐵鏈橫鎖長江,江中暗置鐵錐,企圖憑藉天險頑抗。龍驤將軍王濬施用奇策,用木筏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長江遂順通無阻。戰船順流而下,江面頓時旌旗蔽天、鼓角喧鳴,吳軍見之膽戰心寒,不戰而降。後人有詩:“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吳王孫皓以亡國之禮,駕素車白馬,反縛雙手,銜璧牽羊相迎。身後大夫著喪,士人抬棺,慘淡至極。王濬親自為孫皓鬆綁,受玉璧,燒棺材,將孫皓送往洛陽。

他終於踏足金陵,見證了六朝古都的第一次衰亡。彼時,城中宮殿樓閣無損,繁華依在,功名盛極一時的王濬見此情景,不禁感慨萬千。

不久,王濬因功遭忌,回到洛陽後終日惶惶。他看透了人世的種種虛無,晚年不再守儉素之業,食則佳餚,衣則錦繡,縱情奢侈,度過餘生。

王敦與苻堅的遺憾

琅琊王氏,在東晉建立過程中功勳卓著,地位崇高,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東晉初立,王敦統轄長江中上游軍隊,權勢極盛,又遭朝廷排擠,遂生叛亂之心。

王敦以討伐逆賊為名,攻入建康石頭城,他於城中自掌朝政大權,不肯朝見天子,耀武揚威後甩手離去。天子受此羞辱,竟憂憤而死。

兩年後,王敦身染重病,卻念念不忘攻入建康,篡位自立,豈料這一次他終於不能如願,身死軍敗,死後更被開棺勠屍。

又過數十年,前秦苻堅統一北方,雄心勃勃,他的目光也瞄準了這座南方帝都。

其時,名士謝安正隱居於會稽東山,揮毫筆墨,奏樂彈琴,不理世俗政事。苻堅強徵士卒,率兵百萬,大舉進攻東晉,他發出豪言:“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而謝安臨危受命與之相抗,手中軍隊不過八萬人。兩軍對峙於安徽淝水之畔,豈料前秦軍隊臨時拼湊,多是烏合之眾,又中了晉軍計策,一觸即潰,敗逃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苻堅亦中箭流亡,逃回長安。前秦於鼎盛時期驟然衰落,元氣大傷,叛亂四起,苻堅終死於叛將之手。

他即將走到金陵腳下,卻此生未能入城,令人唏噓。

宋朝的國仇家恨

北宋時,金兵南侵,金陵城淪陷,趙構只得於杭州建立南宋。文人慾進金陵城尚且不得,更無心吟詠,六朝舊事如今成了現實。

所幸還有岳飛。彼時金人氣勢咄咄,欲滅南宋達成一統。金兵侵入常州,岳飛率部迎敵,六戰六捷。金兵統帥兀朮逃回建康城,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出奇兵大破之。兀朮逃竄,建康收復。

踏入金陵的岳飛激動不已,他寫道:“雖未能遠入夷荒,洗盪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

金陵城不僅是往日繁華的象徵,更寄託了南宋仁人志士收復故土的執念。

金陵乃是抗金前線,有志之士皆希望定國都於此,以圖北伐,可惜南宋統治者不願直面敵寇,只求自安。

一代名將辛棄疾生於金國,年少便體悟國仇家恨,後起義反金,南渡歸宋。然而,他的抗金宏圖卻始終難以施展。南歸八、九年,只任一介小官,抗金策略亦不被採納。

他登上建康賞心亭,極目遠望,百感交集,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遂作《水龍吟》,詞末慨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幾十年後,南宋覆亡,文天祥率義軍於東南苦苦支撐,終於戰敗被俘。

押赴元大都途中,路過金陵驛,正是深秋時節。“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金陵城還是那個繁華之地,城中人民卻成了異族的俘虜。

文天祥無法再多看一眼江南故地,便要繼續北上了,“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朱棣的野心

百年之後,明太祖朱元璋擊敗蒙古軍隊,建都南京。金陵王朝自古短命,可朱元璋不太相信這個魔咒。他飽經人世間的苦難與輝煌,自然不會在這片繁華之地墮落。

太祖廢丞相,誅功臣,立法度,大權在握,掃除了一切威脅。可是,對於北方的異族,他卻觸手難及,因此不得不分封兒子作為藩王,鎮守北方。

太祖死,建文帝朱允炆立。這位生於繁華帝都,未經磨難的天子,崇尚仁德,缺乏城府。上位伊始,建文帝便要削藩。此舉觸怒了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他一舉發兵攻入南京。朱允炆在一片大火中不知所蹤,朱棣則篡位自立。

朱棣一生戎馬,常年在北方與異族作戰,他知曉明王朝面臨的嚴重威脅。金陵的生活錦衣玉食,文人坐而論道,朱棣見之,憂心忡忡。若以此為都,幾代之後,便要死於富貴鄉之中了。

頂住所有壓力,朱棣決定遷都北京。此後直面北方敵寇,以天子之身為國守邊境,始奠定明朝兩百年的基業。

洪秀全的夢想

洪秀全高舉著救世大旗,驚醒了金陵舊夢。他以南京為都,希求創立理想中的“太平天國”。

太平軍所過之處,寺廟盡毀,文化崩壞。他彷彿要將一切舊的繁華打碎,但卻不知如何重建。

一入金陵,洪秀全便安然於深宮內院,命人挑選美女,為己享用。後宮妃嬪之多,不得已要用編號相稱。

漸漸地,他也變成一個帝王,玩弄權術,勾心鬥角。昔日太平軍眾志成城,多次擊潰清兵,氣得曾國藩投水自盡,如今卻在相互傾軋的內訌中自取滅亡。

亡國之時,洪秀全仍然虔心祈禱,相信著虛無的上帝。原來,他打碎了一場舊夢,自己也落入新的夢裡。

結尾

金陵來客熙熙攘攘,來而又去。城外鐵血戰將,城內風流名士。

戰將圖名進取,常有落魄之悲;名士灑脫不羈,倒有千載盛名。

名利二字總在捉弄人。唯有那秦淮明月、鐘山風雨、津渡彩舟、城樓酒旗,永遠留在過客心中。


造作的楚狂人


南京歷史上總共發生六次大屠殺。

548年梁武帝時,候景叛亂,建康(南京)28萬戶居民死亡十之八九,按每戶兩口人統計,至少50萬人死亡。

  

  1130年,北宋滅亡後第四年、南宋建炎四年,金軍掠奪宮廷上萬宮女妃子之後,火燒建康,3日屠殺17萬居民,僅剩十分之一。

  

  1853年洪秀全太平軍攻下南京。按照上帝教的教義,屬於“妖孽”的滿人必被殺死,於是八旗連滿族婦女“俱登城佐守”。太平軍“屠駐防嬰孺無遺,復驅隱匿之婦女出聚寶各門盡於橋上殺之,河水皆赤”。《金陵省難紀略》記載為:“數百萬生靈,城初破死者蓋已不下數十萬矣。

  洪秀全在假冒偽劣的龍椅子上的屁股還沒坐熱,1864年,曾國藩率政府軍中最善戰的湘軍攻佔天京(南京),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財物與女子就搶。直殺得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體湧進長江,幾乎使江水不流。曾國藩稱:“秦淮長河,屍骨如麻”,“自五代以來,生靈塗炭,殆無愈於今日。”40歲以下婦女全被姦淫。清人記載:“金陵之役,伏屍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

  

  清滅亡後,中華民國成立,蔣介石在南京當政後開始屠殺異己共產黨,在雨花臺這個刑場,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有黨的早期領導人鄧中夏、惲代英、羅登賢,有劉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澤東介紹入黨的毛福軒、曾任新四軍秘書長的朱克靖、八路軍359 旅政治部副主任劉亞生等等。

  

  1937年12月初,5萬日軍兵臨南京城下,僅僅傷亡2000多人,就攻克南京,獲命“全部殺掉俘虜”,對平民“斷然處置”。第6師團首先攻陷南京中華門,師團長谷壽夫立馬揚刀,“解除軍紀三天”。

  

  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中國軍人的英勇抵抗,加劇了日本侵略軍的報復心理,使他們在後來的暴行中表現得更加殘忍、瘋狂。30萬同胞,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個又一個地走進了血寫的歷史,走進了屈辱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年,南京雨花臺建烈士陵園,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比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建設早30多年。這一時期南京主要紀念在雨花臺被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屠殺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因此很長時間裡沒有宣傳南京大屠殺,以致無人知曉,日本戰犯來南京都被組織去雨花臺默哀,中國人還去日本反戰反美、紀念原子彈轟炸死難者,卻沒有人去祭奠南京大屠殺同胞。

    

  而今南京大屠殺紀念深入人心,但是我們也要了解歷史上那五次屠殺,不能只有日本人屠殺才是屠殺,也不是隻有被日本人屠殺的生命才值得紀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對生命的尊重,對歷史的敬畏。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屠殺和不幸。當然,日本是在人類進入公平民主文明時代的集體性屠殺,相關的研究宣傳有待加強,揭露和控訴勢在必行。


走遍5A級帝陵


三國時期,西晉伐吳,晉王楊廣伐陳,趙匡胤征討南唐,清朝時期太平軍與清軍在南京的交戰,近代,蔣介石北伐,日軍與國民軍的南京保衛戰,解放軍解放南京等


蘇州靈予廣告設計小李


我記得最近的兩次,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天京保衛戰,和民國時期的南京保衛戰。之前還有,想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