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六旬醫生為戰疫加班到凌晨三四點,曾參加抗擊非典和汶川救災

深圳六旬醫生為戰疫加班到凌晨三四點,曾參加抗擊非典和汶川救災

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年近60歲的張建軍曾參加過2003年的抗擊非典戰役、2005年和2009年赴非洲執行維和任務、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工作,今年他又衝鋒在了深圳龍華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成為這次“紅區”年紀最大的醫生。

深圳六旬医生为战疫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曾参加抗击非典和汶川救灾

張建軍是龍華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老黨員。據悉,張建軍在部隊服役將近30年,一直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及專業素質,在這次戰“疫”中,張建軍始終保持著軍人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精神。

當得知醫院召開抗擊疫情動員會後,原已休假回甘肅老家看望生病老母親的張建軍,深知疫情防控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時間訂好返程機票,安頓好老母親住院事宜後,大年初一即踏上了返深的路,儘管路途遙遠、奔波疲憊,抵深當天下午他就立馬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工作中。 “我們作為醫生已經習慣了,對家人的愧疚肯定是有的,但是此時此刻必須大局為重!” 張建軍說道。

剛開始,科室考慮到張建軍年齡較大,安排他二線值班,但疫情初期一線值班人手緊缺,張建軍二話不說主動請纓加入一線值班。年近六十的他,依然和年輕人一樣,堅守在抗疫最前線。他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有責任、有義務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和同事們一道打贏這場戰役。”

“他是我們科室的老大哥,任勞任怨,有啥難題解決不了的找他準能搞掂。” 同事們這麼評價他。除了做好發熱患者收治工作,他還積極發揮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協助做好發熱門診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有序開展。針對部分年輕醫生經驗不足,存在緊張擔憂的心理,他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緩解大家的擔憂情緒,並時刻提醒要做好個人防護。他常常在下班後仍繼續留下來核對病人資料、統計數據,曾多次加班到凌晨三、四點,竭盡所能,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