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世界任何国家都经历过无数次国名变更,这与国家名称的性质有关。以中国为例,中华民国以前,中国通常只讲国号,不提国名,这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相对应。《史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黄帝和尧、舜、禹,皆出自姬姓,然而他们统治的国家,国号完全不同。尧帝是古唐朝的开创者,舜帝是有虞国的创立者,而禹是夏朝的开国者。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从《史记》的记载中也能看出,当时国号概念还比较弱,家天下的时代还未到来,但以帝王姓氏命名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不远。再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例,当时已经是世袭制的天下,家天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三国志》载:“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协,称国号大魏。”魏国是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因此魏国也被称作曹魏。曹魏之中有个“曹”字,就是国家家天下思想的根本体现。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不过,魏晋之后,朝代国号一般不再与统治者姓氏联系起来,例如,唐朝是李家天下,但国号是“唐”,而不是“李”,唐朝之后,家天下的内涵没有怎么改变,但再也没有以统治者姓氏作为一国国号的情况了。众所周知,日本文明的大爆发,主要是由中国隋唐时期的文化强力输出为基础的。因此,日本的国号和国家名称,许多地方也与中国类似。不过,日本国内有一个地区却叫“中国”,这里无论是公共设施还是私有设施,许多都会标注“中国”字样。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中国地方,相当于日本的一个省,下辖五个县,是日本本州岛行政建制面积比较大的地区。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日本书纪》中记载:“本州之西,有中津国,亦称苇原中国。圣德太子之初,苇原中国藩镇割据甚烈,(圣德)太子西征苏我马子,平,改苇原中国为中国。”从圣德太子对苇原中国地区藩镇割据的征服开始,这里就一直被称作中国。不过,日本的中国地方,其中国之含义,还是与我们的中国有着根本区别的。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最早有关中国这一抽象概念的考古证据,始见于20世纪中国考古学界最大发现之一:汉代蜀地织锦护臂。在这个织锦护臂上,明确写着八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里的中国二字,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关中国二字的考古证据。而在文献记载中,这一时间线则要提前许多。《史记》载:“华夏有国,其名为中国,以其处万邦之中心而其势最重也。”由此可见,中国一词的最早含义,是从中国的地理位置衍生出来的。古代由于技术限制,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子民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世界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因此才会用“中”字形容这片共同生活的土地。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而“国”的概念,则是一个抽象集体名词,当时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称其为“某国”,例如西域三十六国中,就有车师国,焉耆国,等等。而日本的中国地方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日本的中国地方,是从日文片假名音译过来的。不过,信息化时代来临之后,类似于日本的中国地方这样的地区,也很快为人所知。因此,一些日本学者开始关注起中国地方与中国之间定名早晚的关系,并扬言日本的中国地方这一名称,比中国这一名称的出现时间要早两千年。

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中国”,声称早中国两千年,扬言:坚决不改名


​所以坚决不会改变中国地方这个名称以区别于中国。然而,根据日本学者的说法,以及中国这一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事件来看,如果中国地方概念要早两千年出现,那么这一概念的出现时间,迟早要推前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然而即便是在日本神话中,日本皇室历史上最早的天皇神武天皇,也只是在公元前660年才建立日本国的。而当时的日本国面积,只是现在日本本州岛的一小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像今天日本的中国地方这一地域概念,是不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出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