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疫情逐渐好转,文旅部释放政策帮扶产业强势复苏

导语:我国疫情逐渐接近尾声,国外疫情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我国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在严防境外输入型病例。我国逐渐走出疫情,各部委也在紧急出台各项措施帮扶企业。


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针对疫情期间的数字文旅消费及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此次从春节前爆发的疫情,现在无疑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对待疫情的严防死守,使得中国目前境内的疫情得到控制,各行各业也在逐步恢复中。

在疫情前期损失巨大的文旅行业,文旅部也将陆续出台各类政策,后续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增长。

文旅产业直接损失超5000亿

春节前的一场新冠来袭,使得往年异常火热的春节,今年异常冷清。自1月23日开始,国家铁路、民航、文旅部等管理部门先后推出11条出行政策,限制人员流动,这让旅游业遭遇巨大的资金损失。整个旅游行业受到断崖式的重创,2020年春节期间整个旅游业的直接损失在5500亿元左右,预计全年旅游销售收入将减少1.18万亿元。

“限行令”之下,全国人员流动性降至冰点,携程、同程艺龙、途牛、去哪儿、飞猪等企业先后宣布,将为消费者提供无损退款,并先期为消费者承担退改费用。这让公司承担资金压力的同时,还要抽调更多人力来应对疫情带来的巨额退款工作。

与此同时,根据文旅部通知,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这可能意味着疫情结束前几个月旅游业相关企业都无法正常开展主业经营,但企业的固定开销依然需要支付,这对于企业的现金流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测算,2020年春节期间整个旅游业的直接损失在5500亿元左右。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则表示,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6.5万亿元,按此估算,平均停滞一天,旅游业便损失176亿元。为了缓解疫情对旅游业企业带来的损失,文旅部于2月5日下发通知,暂退范围为全国所有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

回顾以往春节旅游行业消费,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而2020年春节,疫情影响下春节旅游黄金周彻底被封杀,按照2019年春节消费估算,2020年春节损失超过5000亿。

由于突发的疫情,旅游行业全行业都面临停摆,营收骤降。国内在2个月左右的调整之后,3月份国内的疫情处于收尾阶段,逐渐的冰封的文旅行业也开始慢慢重新走到台前。

帮扶政策即刻出台

3月伊始,大家或许都发现,很多国内旅游公司开始慢慢地开始业务,各大微信群里的宣传也逐渐热络起来。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关情况。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在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全国景区、博物馆都在陆续恢复对外开放,文旅部也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未来还将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满足新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已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和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疫情异常情况。

而由于此次疫情对文旅企业影响很大,高政对此表示,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扶企业”,积极为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据高政介绍,首先是印发了《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下发了《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做好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在文旅部官网上设立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专栏,开设了红色旅游云课堂、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旅游景区云课堂和文旅产业云讲堂等网络课程。同时,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

文旅部此后将通过多种方式认真研判疫情影响,深入了解企业的政策需求,及时与发改、财政、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沟通,并得到大力支持。目前,财政、金融、税收、社保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惠及到文旅企业。此外还有稳步推进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复工复产。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已就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在省域内有序恢复经营活动做出部署,各地已陆续恢复辖区内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

内疫情逐渐好转,文旅部释放政策帮扶产业强势复苏


文旅或为“报复性增长”行业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缓和,大家开始关注旅游业中长期的复苏。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不再只是特定阶层和少数人的享受,逐步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常态。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大,疫情过后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迅速释放,旅游业将迎来“报复性”增长。

此外,疫情期间,不少文旅服务将阵地转至“云端”。据悉,2月20日,抖音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九大国家一级博物馆,正式上线“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4天时间,播放量约3000万次。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不仅携手抖音开启“云游”之路,还联合腾讯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多平台在线营业。未来,云旅游流量或转化为实际的业务订单。

目前,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业态的流量大增,用户规模、日均用户时长节节攀升,相关指标创历史新高。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云旅游项目,各地博物馆推出了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众多5A级景区开辟了线上游览功能,一批VR文化旅游产品在网上传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政策方面,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广州、西安等地出台对文化旅游企业的帮扶措施。政策为文化旅游企业注入“强心剂”,将有效提振文化企业的复工信心。

而吉林文化和旅游厅更是和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签署合作协议,为文化和旅游企业争取到2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实实在在的解决文旅企业遇到的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