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甜蜜蜜

写作课·甜蜜蜜


《甜蜜蜜》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关键是这个故事讲得特别动人:1980年代男主角黎小军从天津来到香港投靠姑妈讨生活。女主角李翘从广州来到香港,为了实现买房置业的梦想拼命工作。在偶然的机遇中二人相遇相识,生活的艰辛以及几乎举目无亲的境地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靠越近,最后成为了男女朋友,而爱在心头口难开,各自紧紧压抑自己而把对方当做好朋友。在一次股灾中李翘辛苦工作挣来的存款几乎变为零,心情沮丧的李翘决定到按摩店做按摩女渡过艰难时刻,因此结识黑社会老大曾志伟扮演的豹哥。


豹哥感觉李翘有个性,李翘亦想借助豹哥的力量变一个样,于是二人走到一起。但李翘心中割舍不下黎小军。在黎小军婚礼上出现的李翘,借着拼命吃糕点掩饰心中的不安、留恋。两颗相爱的心还是慢慢靠近。黎小军向妻子小婷坦白,小婷质问为什么现在才告诉她事实。黎小军说与你结婚是我的理想。而李翘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打算向心知肚明的豹哥坦白一切,但欲言又止,欲说还怕,再三思量后的李翘还是决定随着落魄的豹哥远走美国,逃避仇杀。独自撑伞默默等候的黎小军直到天明也没等到李翘的回来。时间慢慢流走,黎小军给小婷留下钱物,写下“我不是一个勇敢的男人”也远走美国躲避伤痛。此时李翘在豹哥被仇家杀害后自谋生路做起导游,黎小军还是干起老本行厨师。二人同样喜欢邓丽君,在听到邓丽君逝世的消息后,不期而然在一家播放邓丽君歌曲的音像店重逢,《甜蜜蜜》缓缓响起。


其实我想借这个电影说讲故事的重要性。写作是给人看,给人看就得吸引人。几页纸看下来还不见精彩,那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失败的。我们写故事的时候要么胡扯失真,要么不注意细节,要么语言不地道,要么不讲究结构。这些都是失败的潜在因素。以《甜蜜蜜》看,故事背景立得住,八十年代的香港经济腾飞,大陆居民到香港淘金,实现“香港梦”,黎小军和李翘就是这南下大军中的一员。但到了香港发现万事不同意,发财没那么容易。


电影中一个场景是大雨中李翘卖邓丽君磁带销量惨淡,二人回出租屋躲雨吃馄饨的桥段。本来二人互有好感:黎小军喜欢李翘的干练善良,李翘喜欢黎小军的憨厚瓷实。在逼仄得只可勉强容纳二人的小空间中黎小军为李翘一次次添加外套,李翘因为羞涩而一次次轻微躲闪,最后两个年轻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而拥吻在一起。这场戏的细部表现相当有意思,观众看来既同情又欢喜。片中的豹哥为了讨好李翘,在满身刺青的背上纹了一个唐老鸭,这种细节让人物显得丰满。而且电影的叙述语言很朴实,配上缓缓略嫌忧伤的邓丽君音乐,让电影故事有一种小河淌水般不疾不徐的感觉。


讲一个好故事需要耐心,需要渲染。《甜蜜蜜》的成功首先是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圆融自洽,不枝不蔓。如果我们讲故事,无新无奇的情况下,就把家常讲好。友情是家常,亲情是家常,爱情同样是家常。同样是爱情,张爱玲可以讲出时间的无涯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陈可辛可以讲出甜蜜蜜。他们是真佛只说家常,但很有滋味。我以为讲一个家常故事,要么不讲,要讲就得有那么一点意思,譬如语言、譬如结构等等,最忌讲一个无趣无聊的事。


按: 作者为大学教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者。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民国学人。在《光明日报》《读书》《随笔》《当代作家评论》《新文学史料》《南方周末》《传记文学》(中国台湾)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学术随笔、散文70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