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的歷史,演繹了數十幕王朝更迭的悲喜劇。

由陳霸先建立的陳朝,是這一系列悲喜劇中的一幕。這一幕的開啟,對南朝民族及社會階級的變動具有標誌性意義。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武帝陳霸先像

寒門英雄

有一個江南小鎮,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曾居住著大量的蠻族,屬於南方的土著居民,被稱為“五溪蠻”。在五溪蠻的後裔中,有一位貧窮的少年,他有一個霸氣的名字,陳霸先。

這位未來的英雄,出身於壟畝之中。因為家貧,陳霸先早年以捕魚為業。後來做了村官,在鄉里任過里正。不久,陳霸先來到都城建康,管理油庫;因為聰明伶俐,被升為梁朝皇室宗親——新喻侯蕭映的傳令官。村官、油庫吏與傳令官,這些都屬於極低下的職位,說明陳霸先出身於一個典型的寒門家族。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霸先像

雖然出身寒微,地位卑下,但他曉習吏事,勤於工作,因而深受蕭映喜愛。蕭映調任廣州刺史,將陳霸先也一道帶上,並引入幕僚擔任中直兵參軍,受命“招集士馬”,成為主管軍隊的官員,這是陳霸先命運的重要轉折點。此時,陳霸先正是三十多歲的壯年時期。

然而,陳霸先要想真正上位,還必須突破一重無形的障礙,那就是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政權一直控制在南方世家大族手中,門閥制度壁壘森嚴,豪門大戶盤根錯節,所謂“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寒門很難有出頭之日。

六朝時代,是中國很講究門第的時代,梁啟超甚至說六朝是中國唯一的貴族時代,有了好的出身,可以平流進取、位至公卿。在這種氛圍之下,出身於寒族的、地位很低的人,是很難出人頭地的。可是,陳霸先為什麼能脫穎而出呢?這與侯景之亂的歷史背景有關。侯景之亂對江南地區造成的打擊非常大,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破壞,而且東晉以來遷到江南一帶的很多世家大族,基本上都被毀滅掉了。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侯景之亂情景

侯景之亂讓整個南方世族遭受了滅頂之災,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陳霸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掌握了嶺南的軍事指揮權,其軍事才華也有機會得以展現。此後,他相繼討平廣州杜僧明、交州李賁之反叛,官至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陳霸先這段經歷,有兩個特點:第一,其仕途是從極低下的職位開始的;第二,其每次升遷皆為展示軍事才能所致,可謂因軍功起家。

侯景之亂

陳霸先的真正崛起,就是在平定侯景叛亂中。面對著滿紙殘山剩水,新任廣州刺史元景仲竟然與侯景勾結,陳霸先激於義憤討殺元景仲。此後,陳霸先率領三千廣東地方兵團,揮師北上,出師勤王,討伐侯景。其間,他遣使江陵,投到湘東王蕭繹,也就是後來的梁元帝門下,使北伐具有了合法性。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寒門出身的陳霸先開始展翅高飛。在侯景之亂後,活躍在梁朝政治舞臺上的有兩大權臣,一個是出身寒門的陳霸先,另一個就是北方世族的代言人——太原王氏王僧辯。

在結成政治同盟之後,陳、王聯軍勢如破竹,不久就攻破建康,剿滅了侯景的叛軍。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王僧辯像

侯景之亂平定後,湘東王蕭繹在江陵稱帝,是為梁元帝。元帝登基後,照例論功行賞。平定侯景之亂,以陳霸先之功居多,梁元帝僅封陳霸先為司空,領揚州刺史,鎮京口;而將王僧辯封為太尉,鎮建康。軍功卓著的陳霸先雖然已經享有三公之譽,但其實依然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梁元帝像

從陳霸先的安置問題上可以看出,以元帝為首的梁朝世族對寒門出身的陳霸先充滿戒心。傳統世族對於寒族,有著天然的出自血液裡的不屑和戒備。

陳霸先所鎮守的京口,地處抗齊前線。這種軍事佈置,無疑對陳霸先極為不利。而且,以王僧辯為代表的荊雍集團,還試圖對陳霸先的勢力形成包圍。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昔日的政治聯盟開始出現裂痕。梁朝最大的矛盾,其實不僅在蕭牆之內,更在國境之外。兩個在北方虎視眈眈的鮮卑強國——北齊和西魏,藉助侯景之亂,奪取了梁朝的大片土地,甚至梁朝一向賴以憑藉的長江天險,也有近一半落到北方兩國的手裡,南朝梁政權此時已經危如累卵。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霸先像

江陵焚書

在江陵陷落之前,梁元帝蕭繹燒燬了歷年精心收藏的十四萬捲圖書,他要用這些書為自己殉葬,自謂“文武之道,盡今夜矣”,史稱“江陵焚書”。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從數量上來說,梁元帝毀滅了傳世書籍的一半;從質量上說,他所毀的是歷代積累起來的精華。在印刷術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大量書籍只以稿本或抄本傳世,無數傑出學者的畢生心血、千百年的學術文化結晶,就這樣毀於一旦。梁元帝兵敗被俘,被問及焚書原因時辯解道:“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隨著江陵焚書,南朝梁王朝也隨即灰飛煙滅,梁元帝至死也不知道亡國的真正原因。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江陵焚書情景

殊死之戰

江陵城破後,挽救梁朝危亡的重任落在了陳霸先與王僧辯二人的肩上。身為梁朝重臣,王、陳當然不肯聽命於北方強權,他們決定迎立梁元帝第九子,時年十三歲的蕭方智為帝。與此同時,攻陷江陵的西魏扶持梁元帝的侄子蕭詧為帝,建立了一個聽命於西魏的傀儡後梁政權。而此時的北齊,也想在江南培植一個政治代理人。他們選中了梁武帝的侄子,被北齊俘虜八年之久的蕭淵明。北齊隨即陳兵江北,意圖迫使梁朝就範。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蕭淵明像

隨著矛盾的升級,形勢越發混亂起來。這是南朝梁歷史上最為詭異的時刻,在促狹的梁朝國土上,竟然出現了三個皇帝。三個皇帝背後代表了三股勢力,其中,北齊的軍事力量較為強大,此後,在安徽巢湖,北齊大敗王僧辯,並逼迫王僧辯答應讓有北齊背景的蕭淵明在建康稱帝的要求。

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政治聯盟,因為王僧辯的變節背叛,終於分崩離析。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陳霸先從京口舉兵偷襲建康,殺死王僧辯父子,重新立蕭方智為梁敬帝,自己都督中外諸軍事。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梁敬帝像

看到辛苦扶植起來的代理人須臾之間就被推翻,北齊政府豈能坐視不管。一場決定南方命運的戰爭即將展開。

六月十一日,決戰的時刻來臨了。陳霸先希望將士們可以飽餐一頓,然而被圍困數月的建康城,糧草匱乏,就在此時,陳霸先侄子陳蒨及時送來三千斛米、一千隻鴨子。陳霸先大喜,立即命人煮飯烹鴨,又從玄武湖中割來許多荷葉,以荷葉裹飯,配上幾塊香噴噴的鴨肉。這就是南京城著名的荷葉飯的來歷。

將士們大快朵頤,吃得痛快淋漓,士氣大振,一舉殲滅了齊軍主力。退至江北的齊軍,十萬人馬只剩下兩三萬。北齊至此衰落,喪失了南侵的實力。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決戰情景

陳霸先將北齊勢力趕出長江以南之後,其功業已經超過蕭道成和蕭衍,蕭梁政權自然非轉讓給他不可。他打下江山,也準備坐江山了。陳永定元年(557年),五十四歲的陳霸先迫使蕭方智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建立了陳朝,定都建康,是為陳武帝。自此,寒族全面上位。

平民皇帝

年少之時,陳霸先便離開家鄉,三十多年後,這位寒門之子登基稱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成為一國之君後,陳武帝依然保持寒門本色,更提出了“務在廉平”的施政治國理念,突出表達了寒門庶族階級的政治訴求及其政治主張,這和南朝世族追求奢靡淫侈之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霸先像

  • 最高統治集團人寒門庶族的崛起:

梁朝將相大臣共有一百二十七人,其中高門世族一百零九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庶民地主十九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十五。陳朝最高統治集團共有七十七人,高門世族二十九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八;庶民地主四十八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二。在這七十七人中,屬於北方籍的二十三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屬於南方籍的五十四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這個變化,正好反映了陳朝世族的衰落和南方豪帥的勃興。

  • 作為開國之君,陳武帝意志頑強,作風樸實:

在執政期間,他一改皇宮裡的奢華,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倡導儉以養德之風,反對奢靡浪費。陳武帝“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餚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

。即使後來江南經濟復甦,宮中依然“衣不重彩,飾無金翠,歌鐘女樂,不列於前”。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武帝

  • 陳武帝高度平民化的生活作風,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和官場風氣:

受他影響,陳朝初年政治清明,官員大多廉潔守法。山陰孔奐任晉陵太守時,不接受富人贈送的衣、被,並留下一句名言:“

太守身居美祿,何為不能辦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獨享溫飽耳。”“民有未周”就不忍獨享溫飽,是典型的寒族平民政治家情懷。那個時期,陳朝上下,為政寬簡,民力得以恢復,江南一度破碎的山河,生機初現。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孔奐像

被後人稱為江左賢帝的陳霸先,並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頌歌時稱帝的,當時整個南方政權都處於危難之中,政局的動盪讓富庶的江南一度生靈塗炭。

歷史選擇了出身寒族的陳霸先,他從一個村官成長為將軍,受命於危難之際,攘臂於無望之時,最後黃袍加身,收拾起殘破的山河,使江南免遭更為殘酷的戰火,同時,幾乎以一己之力保護了南方華夏的正朔文化。

英雄早逝

如果形勢就這麼發展下去,陳朝是有可能在放下弓箭、專注積蓄國力的基礎上,變得更為強盛的。可是,歷史總是被無數的偶然事件改變了走向。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在位僅僅二十一個月的陳武帝在建康城中猝然長逝。

陳霸先:這位“五溪蠻”後裔的少年,是如何從貧窮到黃袍加身?

陳武帝故宮

有一種說法稱,陳武帝死後就葬在今南京市江寧區的萬安陵。在虎踞龍盤的六朝古都,萬安陵甚至是一個連當地人都不熟悉的景點,這裡只留下兩隻孤零零的石獸,陳武帝創建的王朝早已成為過往雲煙。但一千五百多年前,那個南朝歷史上疆土最小、國力最為孱弱的陳朝,卻頑強地守住了中國經濟和文化最繁榮的地區,為此後隋唐大一統留下了極為豐厚的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