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酒业“上海务”

话说酒业“上海务”

一八七零年前后的上海县城大东门外『江海大关』

从有人类定居,到出现一定规模的聚落,再到有资格设立酒务,这当中的历史跨度是很漫长的。

近年来,从上海考古学家取得的考古成果来看,证明上海的农业文明遗迹有六七千年。在宋朝的史料里,北宋天圣元年(1023),第一次出现“上海务”这个名称,在此之前,上海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滨江临海之地,它的状态几乎游离于封建王朝的行政视野之外。

那么,什么是“务”、什么是“上海务”?

宋代,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叫“务”的衙门机构,负责管理收税,而且每个“务”都有收税范围的重点。史料里写得很明白:“上海务”主要是收酒税。这个就说明,在宋代,上海地区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酒业经济也比较也发达。因为朝廷倘若要在一个地方设立收税的衙门,就会考虑行政成本费用,设立“务”的地区,一定是税收收入比较高的地方;如果上海这个地区酒税收入不多,那就可以把它并到其他附近的“务”里,由其他的“务”来负责征集酒税。

酒税是针对酒的交易收取的。当时,上海地区的酒业情况存在两种推测:一种是本地农业产粮发达地区,有相当多的富裕商品粮可用作酿酒;另一种是本地属于一个酒的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不在这里产的酒也可来此交易。这说明当时的“上海浦”以及周边的河流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能集中大量的商品粮或酒。大交易量及“上海务”的设立,可以带动上下游各种服务产业。所以,早在1000多年前,上海就已经是商业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了。

因为榷(专营)酒,设立了“上海务”;又因为“上海务”的发展,宋神宗熙宁七年,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上海镇,再由上海镇的进一步发展,到元代将华亭县一分为二,其中的上海镇附近地区便设立上海县。从此,上海县与华亭县平级,同属于松江府管辖。

谁会想到因为酒业的兴起,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上海聚落,发展成为今天闻名遐迩、举世瞩目的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纵观世界文明史,非自然村落、因酒成名的大都市只有上海;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翘楚东方、独领风骚的。

北宋年间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即宋代前承汉唐之制而有进一步的发展,又开启明清乃至近代社会历史变化的端倪,显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转折的新特点。宋代的酿酒业,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处于中国酿酒史上的提高期和成熟期,大量酿酒理论著述问世、蒸馏白酒的出现、酤酒商贾继承和发展唐代经营思路,标志着酒文化的成熟和发展。

北宋真宗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即1008年前后,农业产粮丰足,酿酒业技术越发成熟,酿酒作坊数不胜数。上海成为酤酒盛市,酒坊、酒窖、酒库、酒肆星罗棋布,朝廷设置“上海务”,就是对酤酒产业的一种控制。如果没有这样的酤酒基础,也就不会在上海地区设置“上海务”。

“上海务”主要是单项的酒务税收机构,以后“上海镇”的设立,把上海作为一个地区纳入了“上海镇”衙门的全面管辖。这是对“人烟繁盛处”的治理需要,同时也提升了上海地区的经济地位。“上海镇”的设立,更加推动了上海酒务的经济发展,因为紧靠上海浦,滨江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气兴旺,交易繁荣,在秀州17个酒务中排名靠前,税收颇丰。

现在,上海人在全国的印象中好像都是不胜酒力,即使饮酒也大多喜好红酒,或者最多也就是喝喝黄酒的酒力。其实,喜好红酒是假,傍洋酒是真。所谓红酒即葡萄酒,以前大多是舶来品。上海人真的不胜酒力吗?不是。从浦东的周浦、奉贤的庄行、长宁的北新泾一带,都有一个“羊肉烧酒”的嗜好,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地方风俗,流行不绝,溯其源头很可能就是已经超过千年的“上海务”。

那什么地方是“上海务”的原驻地呢?从史料看,历代封建王朝对上海治理的历史沿承脉络很清晰:由开始的“上海务”发展到上海镇,再由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而务治、镇治、县治这三个不同级别的治置地,都在同一个地区,大致范围应该在今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一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