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馬學蓮講過,只有傾注心血的愛意,才能使像生食一樣的孩子們,變得成熟。

家長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傾注自己的愛意,但大多數家長教育孩子一直“放糖”,長時間處於高濃度的糖氛圍內,孩子們會變得“病態”。也不是說不能“放糖”,而是要選擇合適的用量,同時也要選擇增加其他調味劑,才能讓孩子們內在變得豐滿。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一、放糖,給予關愛

放糖,也就是給孩子“嘗甜頭”,家長們在添放糖時,要把握用量。父母總是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所以經常把握不好自己愛意的度量。如果家長們過分關注孩子、過分放縱孩子、過分遷就孩子,都會讓孩子們意溺死在這一片糖分值不正確的愛意裡。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放正確的糖量為什麼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呢?在教育的生活中,孩子們是極其渴望得到家長們的鼓勵與信任的,同時在面對難題時,希望家長們給予安全感,家長的鼓勵與誇讚將會是孩子們最大的動力。因此,家長選擇放適量的糖分,讓孩子們感受到舒心的關愛與堅定的鼓勵,帶來的感覺也是甜美的。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二、加鹽,教會孩子勇敢

“傷口上撒鹽”這一句歇後語大家耳熟能詳,也許在大部分人看來,傷口上撒鹽是一個很不正直的行為,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加鹽”卻是最為重要的一步。無論孩子們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一定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挫折,孩子們如果從未見識過這些困苦,那麼孩子永遠都不會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這時候,家長們就要適當的加鹽,讓孩子們直面令自己感到疼痛的傷口,早一點見識到一些挫折帶來的壓迫,這樣孩子們才能在這些看起來讓人難以承受的挫折裡,保持自我鎮定、自我清醒,加鹽的過程其實就是提醒孩子的過程。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三、補鈣,培養孩子自強

鈣是我們人體必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之一,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無論是身體意義上的補鈣還是心理意義上的“補鈣”都極為重要。從生理意義上講鈣離子存在,幫助孩子們有平衡的電解質,強壯的骨骼。將這些映射的孩子的心裡意義上,當家長們缺少鈣的補充,孩子們就像軟骨生物一般,無法自強自立。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補充鈣成分就是加強了孩子們的心理強壯程度,孩子們能夠動手去做自己的事情,能夠獨立的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可以計劃自己的事情。當擁有了一個強大的心理時,在面對一些難以解決的困難面前,孩子們一會用自己強大的心理去容納這些艱難困苦。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家長們一定要掌握好這些基本的順序,適當、適量地調劑孩子們,過多,過少的添加,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當家長們真正的打開了孩子心靈的“味覺”,孩子們才能擁豐富的感知力,來充分感受這“酸甜苦辣”的生活。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教育孩子,婷婷推薦:

《完美男孩成長指南》《完美女孩成長指南》: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講再多道理不如讓孩子多讀書,多個富含人生哲學的小故事,培養孩子應該具備的好品質,非常好的一套枕邊書。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教育孩子,要記住“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