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論與命運一魂魄與哲學

哲學研究社會關係的辯證法,研究社會關係和人活著的意義,以解釋和主宰人類社會的活動;宗教和神學解釋由上帝、主耶穌或者佛研究的造就和主宰者人類的活動以解釋人的命運之巧合;數學、物理學、化學研究場論、力學場、電磁場、波粒二象性、暗物質、能量守恆定律研究社會的物質客體的活動規律以解釋各類社會現象;中醫學研究五行學說、陰陽平衡、魂和魄附體的關係以解釋人類客體的生存規律。ISO質量管理術語增加了客體的概念。

近讀徐文兵的厚朴中醫學中關於魂魄的解釋,更加感到所有的科學和宗教神學的理論終歸到能量守恆的能量場的存在理論。

季羨林在講緣分和命運時沒有講透徹,他說:緣分與命運本來是兩個詞兒,仔細琢磨起來,這兩個詞兒涵義極為接近,有時達到了難解難分的程度。緣分和命運可信不可信呢?我認為,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裡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雲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正所謂大命由天小命有人。如果從能量場的角度進行解釋應該就有結果了。季羨林把“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及青梅竹馬的關係,只好稱之為緣分或命運。

綜上所述:人體的能量場是客觀存在的,人是有靈魂的。人死之後,肉體變化成泥土,靈魂會附加的另外的客體上繼續存在在宇宙中。所以所謂的緣分、命運和機緣巧合是人類自身能量場的運行變化的必然結果。問題的根源就看你喝沒喝“孟婆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