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10万+文章,我跨界到人力圈”:职场人要写作的4个理由


“因为一篇10万+文章,我跨界到人力圈”:职场人要写作的4个理由


晚上在猎头海天建的人力微信群里,我看到了他推送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写给互联网大厂员工真心话》一文刷屏后的故事》,来自“倪叔的思考暗时间”。基于3点理由,我打开看了。海天是资深猎头,同时自己也会写公众号,他的选品推荐是值得信任的;《写给互联网大厂员工真心话》一文我在朋友圈看过,因此关注了那个公众号和作者微信号,是认可作者的;海天为兄弟打call,发了红包,我领了。


今天看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分享了几个信息:那篇文章达到了10万+阅读量,当天微信工作号一天内被加了800多人;写作时设定的面向BATTMD这类互联网大厂的员工群体,实际经转发传播后延展到了各行各行,不同阶层的工作者群体,比如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比如人力资源乙方公司的CEO;读者互动提出了新的问题,不是这种年薪百万的互联网大厂员工,如何熬过2020年的寒冬;因为链接到了优科达公司CEO姜燕涛,基于对2020年,普通的员工和企业,如何一同活下去这个话题的共鸣,他们又邀请了人力资源内的专家,刘鹤君和白永亮,联合组织了一场直播《企业降本VS员工保障》;提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用工成本已经非常高昂,灵活用工是解决之计。


作为一个一直在人力资源领域工作的从业者和自媒体人,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我这样普普通通的职场人很有启发。


1,写作最容易打造个人IP。

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有个人IP。

说到鲁迅,一般念过几年书的人,是不需要问“他是谁?”的,因为我们读过他的作品,知道他是一个作家,如果书读得多些,还会知道他本名周树人,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创作作品题材涉及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代表作是《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等。我们不用说写过《狂人日记》的作者鲁迅。

再比如说到马云,现在地球人很少有不知道马云是谁的吧,至少有淘宝,能用支付宝的地方势必都知道。我们不用说阿里巴巴前CEO马云。

所以有个人IP就是姓名本身有极高的识别度,不需要加定语增加辨别性。

我们会因为特别的重大事件,极高的财富成就而形成对一个人的IP识别,也可以因为写作作品而形成对一个人的IP标签。对比重大事件,极高财富成就,写作相对就容易的多,参与者少,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可以一鸣惊人,也可以日积月累,终造个人赛道。

比如引发我思考的作者倪叔,网上搜索来的其个人介绍是:师从财经作家吴晓波,现科技行业自媒体,曾创作过微信100w+爆文《每一个贾跃亭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胡雪岩》,是2017年新浪科技&钛媒体的年度作者。他也是写作写出个人IP的代表。

在人力资源招聘领域小圈子里,我就关注了这样几个有个人IP的从业者,奶兄,欧阳泽林,Summer姐,珍妮姐,VC老师。


2,写作可以招聘和求职,前者省钱省时,质量更优,后者一键链接决策人,有定制惊喜。

写作可用于招聘的功能,包括在朋友圈和其他社交招聘媒体发布的各类或短小精湛,或图文并茂的招聘文案,也包括公司创始人为招聘10号以内,100号以内员工所写的求才长文。

因为关注点的缘故,我会在朋友圈看到有个人IP的人物通过自己的发声平台发布招聘长文,可能会从个人成长,心路历程,创业愿景等方面,阐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呼唤同频的人呼应。

这里分享几个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招聘长文。

刘润:润米咨询招人,恳请朋友转发

小马宋:什么样才算是好员工?

储君:要不要来和我们一起来工作

李叫兽:新团队招募,找12个人同行

个人IP大于企业IP的创始人,亲自撰写招聘信息,基本不需要招聘费用,省钱;肯花若干分钟阅读招聘信息且邮件方式发送简历求职的候选人,和职位匹配度更加精准;连企业招聘可遇不可求的软性能力比如认同感,此种方式也可以得到筛选。所以我说写作招聘,省钱省时质量更优。


至于写作可以求职,并不是指在简历之外写一封求职信,我很少做校园招聘,社招人群是很少在简历之外附加求职信的,少量附加求职信的应聘资料也没有见过能打动人的。写作可以求职,是指通过长期或者超高爆款证明力的背书,证明自己的优质性,从而获得更好就业选择的情况。

这方面的代表性案例是李靖,公众号“李叫兽”作者。他的爆款文章包括《月薪3000与月薪30000的文案区别!》《你为什么会写自嗨型文案,X型与Y型文案的区别》等。从小打小闹的自媒体人,到百度公司副总裁,中间只隔着N篇爆款以及被互联网大佬李彦宏看到的距离。


3,写作可以链接高质量的同频,甚至高于自身段位的人脉。

古人云,诗言志。就是文字可以表达心声。

抛弃利益关系交朋友,我们一般都希望交到志同道合的人。如何判断志同道合,一来可以通过观察一起经历过的事情,二来可以从个人写作表露的心迹来考察是否能力认可,是否三观能合。

比如我跟奶兄的认识,以及泽林的认识,都是起源于我写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因为他们本身在收集和研究人力资源招聘领域的各种资讯,关注到了我的公众号,在添加好友,彼此关注公众号和朋友圈之后,又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产生了更多的链接。

我从2015年开始写公众号以来,帮助我带动第一波涨粉的朋友就是奶兄。他用自己若干万粉丝的个人公众号转发了我当时大概刚刚三位数的公众号,当天就转化了几十个粉丝。

帮我链接到更多资源,将自媒体大门打得更开的朋友是泽林。他最早将我的个人公众号推荐收录进了新榜,让我在没有写作收益物质鼓励的情况下,得到了这种荣誉性的激励。当时大概写作人力资源领域的公众号比较少,所以新榜对我的公众号粉丝数的预估一直偏高,新榜给的指数分也偏高。


4,写作到一定程度,是有经济收益的,可以当作副业。

当担心35岁危机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担心层面,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未雨绸缪,开启职业Plan B,做副业,这是一个好的应对方案。

自己目前写作的主要平台,包括公众号,百家号和头条号,都有开通收益功能。因为是小号,所以收益都很少。但是根据阅读数据和收益数据对比来看,只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收益是不少的,而且只要一次生产,多次受益。是特别好的睡后收入来源,对不对?

如果写作能力一般般,一个月挣几百块钱没问题,我已经做到了;如果写作能力好一些,一个月挣几千并不难;如果是平台粉丝认可的作者,一天收入一两千也能做到。

假如有一份可以月入大几千或万余的写作收益,你还会那么焦虑万一被裁员,35岁怎么找工作吗?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职场人为什么要写作的4个理由。

如果你也认同,那就拿起你的笔,写起来吧。恩,用键盘敲起来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