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在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禹传子,家天下”的说法:禹的王位传给了启,启则将夏的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康。不过,太康的威望不敌自己的爷爷禹,杀伐果断也不及自己的父亲启,而且昏庸无道。据史料记载,有穷族酋长后羿则以此为名发动政变,废黜了太康——这便是夏朝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太康失国事件在后世历史学界争议较大。因为启在世的时候,对后羿十分器重,并且对于隐患铲除很及时。

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比如《尚书》里面有启杀戮有扈族的记录。因此有学者认为:很可能启对太康不放心,于是委派后羿当辅政大臣。后羿废黜太康以后,册立仲康为君主,当然仲康是个傀儡。大权落在后羿手里。一时间,夏进入了一种二元制局面:天子仲康有名无实,权臣后羿掌握实权。仲康对这种局面愤恨不已,但也无可奈何,于是忧愤而死,王位由儿子相继承。而后羿成为事实上的天子以后,也开始和被废黜的太康一样沉迷酒色。

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并且将大权交给了寒浞,寒浞当然不甘屈居后羿之下,于是,寒浞勾结后羿的妻子纯狐,发动政变杀死了后羿。寒浞作为一个野心家,和后羿不同。后羿即便有过想当天子的念头,也要考虑是否名正言顺,是否能让诸侯认可,因此后羿不敢轻易造次,要拥立仲康和相做傀儡天子。但是寒浞没这么多顾虑,他相信只要实力强大,完全可以不用顾忌诸侯是否认可,于是寒浞在杀死后羿以后,将相一并杀死,而后自立为天子。

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相的妻子后缗见大势已去,于是趁着混乱逃离夏的京城,回到了有仍族的地盘,并且生下了相的儿子——少康。寒浞作为一个野心家,有着野心家共同的通病:那就是搞阴谋、弄权极为擅长,但是如果治理国家,让诸侯臣服却毫无章法可言。寒浞因此选择简单粗暴的办法:对于不臣服自己的部族,直接发兵讨伐,就这样,很多诸侯开始怀念起大禹后人的各种好处,对寒浞朝廷的仇恨情绪则逐日增强。

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而寒浞非但没意识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起来:看!天下人都怕我。少康长大成人后,得到有虞族酋长的赏识,并在有虞和有仍两个部族酋长的支持下,组织了复国大军,向寒浞宣战。本来凭借这两个部族的力量,很难消灭寒浞的朝廷,但是其余天下诸侯见大禹的后人起来讨伐寒浞,于是纷纷起兵响应,在群殴之下,寒浞朝廷化作飞灰,寒浞整个家族也被少康斩尽杀绝。

被人故意抹去的一段历史,存在了60年,比夏朝还要早

这便是历史上的少康复国。此时,距离寒浞篡权已经整整六十年了。从远东传统的历史观念来看,寒浞的朝廷属于“伪朝”属性,缺乏立国的合法性,因此,尽管寒浞掌权六十年,但后世史官都不承认这个朝代。当代历史学者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表示存疑,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夏朝初年长达百余年的战乱,本质上反映了王权世袭政治确立期间的动荡——后羿、寒浞,乃至被启所杀害的益,都是夏朝世袭制度的破坏者。这可能是后世之人将这段历史故意抹去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