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潭的故事

羚牛谷很早的時候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龍谷。傳說羚牛谷裡的三十六個潭裡每一個潭過去都有一條龍潛伏在這裡,那是一對黃龍的兒女。他們分別是代表東方的四條青龍,代表南方的四條赤龍,代表西方的四條白龍,還有代表北方的四條黑龍。


三十六潭的故事


黃龍讓這些兒女們一年每人值十天班,三天晴、三天霧、三天雨,一天風。這些龍子龍女開始都很聽話,一年三百六十天真是風調雨順,當地老百姓年年豐收殷實,山上的樹木撐天,百草旺盛,人們都非常感激這些小龍。可是,一天老黃龍夫妻到東海串門的時候,東海龍王說起他們的兒女們不聽話,老惹亂子,玉地帝經常責罰他,說是想請黃龍的兒女們到東海掌管龍子龍孫。黃龍開始不答應,東海龍王說;“你兒大、女大,老把孩子放在一個山谷裡,不知道海之寬闊,洋之渺茫;天高任鳳舞,海闊任龍游嘛!”老黃龍半醉之中竟答應了。


老黃龍回到龍谷給小龍們一說,大家高興極了。當地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了,不想讓他們走,可老黃龍答應了,說出的話要算數;再說也不能老把著些龍子關在山溝裡吧!一些當地老者燒香求到老黃龍,老黃龍說都怪自己貪杯,把這事沒想周全。你們要是能在五月五小龍走的頭天晚上,在每個龍潭築起大堤攔住他們,我也有藉口搪塞海龍王。


三十六潭的故事


龍要走的時候,天是要下大雨的,趁山澗大水龍才能乘流而到東海。五月五小龍要走的頭天晚上,當地老百姓在山澗築了三十六道大堤,想攔住水讓小龍們走不了。都築到三十五道了,海龍王知道了這件事,變成一隻大公雞在山頭上一陣鳴叫,家家戶戶的公雞都跟著叫起來了。大家以為天亮了,都洩了氣,停在那裡生氣。這時傾盆大雨助長了溪水,把築好的堤都沖垮了,眼看那三十六條小龍都隨洪水遊走了。


大家恨死了那隻大公雞,仔細一看原來是海龍王變的,但是這時後悔也晚了。


老黃龍很同情當地的百姓,就到東海向東海龍王要了一條小白龍,但是過去的龍潭都被沖毀了,沒有龍潭,就把小白龍變成了一頭白牛。但從那次漲水後,龍谷裡沒有多少地可耕了,白牛在山谷裡自由自在地生活,就成了羚牛。


從那以後,人們把龍谷叫羚牛谷。傳說雖未可信,但羚牛是白色的,現在羚牛谷裡確實有三十六潭,多少應證了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