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1、“表達感受、處理情緒”

一位年輕的爸爸在花園修剪草坪,離開一會兒功夫,發現調皮的孩子開動了剪草機,把自己辛勤培育的花兒全剪斷了。這位父親勃然大怒,揚起高高的手掌就要打到孩子身上,這時候妻子看到了,趕忙喊到,“我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養花。”

丈夫猛然明白過來,揚起的巴掌變成了擁抱,安慰惶恐不安的孩子,“你剛才開動了剪草機,是不是被嚇到了?你看到爸爸這樣你是不是很害怕?”

有位朋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四五歲的孩子不小心把碗掉地上打碎了,孩子的臉嚇得蒼白。媽媽趕緊告訴孩子,“媽媽原本就不想要這個碗了,你正好幫我把它摔碎了,謝謝你啊。”孩子變得安全起來,接著頗有趣味的回應,“可是我還沒有摔夠呀,我還想摔呢!”

這兩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那就是處理情緒的時候,要先表達出感受,可以稱之為“表達感受法”。即當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試著用話語把它說出來,減緩焦慮緊張,尤其當孩子做了不恰當的事情,情緒處於惶恐或者悲傷狀態,這個時候不要再增加壓力,而去詢問孩子感受,平復孩子心情。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2、“表達感受法”來處理情緒

津巴多認為,情緒是由生理喚起、主觀感受、認知解釋以及行為表達構成的心理過程。根據這個定義,可以認為表達感受是處理情緒的一種很好方式,既然感受是主觀的,無法改變,不能消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表達出來,讓能量流動起來,避免壓抑的出現。

親子關係中,孩子相對處於脆弱的一方,情緒出現時候,我們首先處理孩子的情緒。當然我們自己也是有情緒的,甚至情緒還很強烈的被壓抑著,我們該怎麼辦呢?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感受,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故事中的父親可以這樣說,“這些花是爸爸最喜歡的,現在被剪掉了,爸爸很難受。”

對於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的這個事例,可以這樣來進行處理,母親首先安慰孩子,“剛才碗掉到了地上,你是不是很害怕?”然後,再表達自己的感受,“碗被摔碎了,媽媽心裡也不高興,可是你是不小心的,誰都會犯錯的,媽媽也會的,我們以後注意些好不好。”

因此,用“表達感受法”來處理情緒,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概括,那就是“表達感受、處理情緒”,首先表達孩子的感受,處理孩子的情緒,然後表達自己的感受,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體驗,作為一種能量,可以被壓抑,卻不能被消除,及時表達出來,釋放壓抑,讓生活變得開心起來。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3、“行為調適法”處理情緒

情緒喚起的指標之一是行為表達,恰當利用行為的調整來處理情緒也就成為可能。

對此,許又新教授有過精妙論述,他認為,在情緒產生後,身體器官出現的生理喚起,比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緊張等等,是無法改變的。同時害怕、生氣、悲傷、厭惡等這些主觀感受,一旦產生了也不能隨意志而馬上轉移,那麼能調整情緒的就是行為表達了。

因此處理情緒可以通過表達行為來進行,畢竟行為由可隨意的肌肉運動組成。我們控制不了感受,控制不了不隨意的內在器官活動,但是可以控制嘴巴肌肉、面部肌肉、手腳活動,如同沒有話語權的大眾還可以“用腳投票”。我們可以把這種情緒調整方式稱之為“行為調適法”。

父親一向脾氣急躁,在農村生活時又“特能幹”,滿眼都是忙不完的農活,家裡人跟著幹活,總是早出晚歸,苦不堪言。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們去菜園用鐵鍁翻地,從早上一直忙乎到大下午,一個個筋疲力盡才回家吃飯,似乎不把活幹完不能收工。

母親在家做飯,看到我們這麼晚回來,一面抱怨責怪父親,飯都不讓大家及時吃,“沒有明天啦”。一方面,母親做了辣椒炒雞蛋這個“大菜”,當時有句順口溜,“辣椒炒雞蛋,辣死也情願。”在母親這種關愛話語與辣椒炒雞蛋的行為表達中,讓大家的痛苦與不滿,得到很大緩解,有種被理解後的釋然感。大家欣喜的吃著難得的炒雞蛋,一定程度也就釋放了壓抑情緒。

俗話說,惹不起還能躲不起嘛。在家庭矛盾衝突中,當我們感到情緒失控的時候,進行物理隔斷,暫時離開,這種行為方式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處理情緒方法。在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中,有時候父母的焦慮表現為喋喋不休的指責,孩子更多的時候保持沉默與剋制,用這種不對抗來緩解父母的焦慮情緒,可是很多時候父母不能有所反思,反而越說越上火,越發以為有道理,最後搞的孩子出口反擊,諷刺對抗,導致關係的糟糕。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行為有積極目標和消極目標區分,即動機是即時滿足還是延遲滿足。也就是說“行為調適法”可能會眼前受益但長久有損個體,還會眼前雖然不是那麼有吸引力但是長久來看對個體是有益的。就好比當人憤怒生氣時候,喜歡摔打東西使得個體及時宣洩了情緒,得到了即時滿足,然而這種行為卻是有害於人的。如果能夠把這種情緒轉化為一種建設性的行為,比如鍛鍊身體揮汗如雨,才是有益於自己的。

因此,“行為調適法”處理情緒,要注意行為的有效性、有益性、長遠性。我們不能用眼前利益的行為來掩蓋我們情緒,吞噬我們對於生活的積極態度,我們需要的是有意義的、符合長遠利益的、建設性的行為方式,來處理我們的消極情緒。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4、影響我們情緒的是我們對它的解釋

如果思考我們情緒的產生,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我們固有的認知解釋。在潛意識裡,我們對於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觀想法,而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一旦被現實挑戰乃至否定,內心的消極負面情緒便噴薄而生。比如看到孩子不學習還貪玩,打電腦遊戲,找同學朋友玩,認為這是不對的,就表現出焦慮不安來。而反過來,如果孩子安靜的在那學習,即便效率不高,家長也會感到心裡舒暢些。

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解釋,這是合理情緒理論告訴我們的,的確值得深思。

比如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要求,是否是公平的?很多時候,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是否能夠做到?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我們如何能要求孩子做到?孩子的天性愛玩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的話,我們如何避免“應該之暴虐”?

工作初曾有段時候不順心,一向很少與自己談心的父親打了一個比方,他說人在低谷的時候,就像站在大鍋底部,這個時候無論你向哪個方向走,你都是向高處走。這種“鍋底論”解釋,減輕了對事情悲觀的看法,緩解了當時焦慮情緒。實際上,這種解釋後面的邏輯,就是試圖扭轉糟糕至極的不合理想法,積極鼓勵當事者,指出糟糕的現實不過是最差情況,放眼望去,前方一片希望。

過分概括化也是如此,一旦認為某人做了一件不合心意事情,傾向於全盤否定,不是對事不對人,而是因事否定人。一旦有人做了一件好事,馬上視為世上最好人。我們人人都是多面體,人性卻習慣以點帶面,以偏概全,以貌取人,一葉障目。這種認知方式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導致思維視野的狹隘,引起情緒大起大落。

更要命的是,我們如同嗜好菸酒之人,清醒時候比誰都懂這些有害健康,一旦見到菸酒“連命都不要了”,什麼“絕對化,糟糕至極,過分概括化”統統忘到九霄雲外。

孩子曾說起一件頗為鬱悶委屈的往事。小學時候有次放學回家早了些,就躲在屋裡等我開門,我找他不到生氣時候,才從躲藏的小儲物房間出來。當時我以為他躲在屋門後偷看小說,我剛好買了一本閒書放在裡面。他回憶說真的沒看,也不知道有這樣一本書,當時就是為了給一個驚喜,結果被生生訓斥了一頓。

有些時候我們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能給孩子帶來很大委屈,落差造成的傷害會很大,因此所謂的自以為是與自我解釋一定要慎重。

類似社會學的費斯汀格定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只有10%是無法控制的,餘下的90%都是我們可以掌握的,然而一不留神就如同“踢貓效應”一樣,把自己的糟糕想法,一股腦兒轉移給家裡的其他人,最後受傷害的是一連串的人,最受傷害的可能就是我們平時最憐愛的那個。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5、“慢三拍法”處理情緒

生活現實告訴我們保持合理化想法如此重要,人性追求即時滿足,即時激勵,又很難控制情緒合理宣洩,為此可以採取“慢三拍法”處理情緒,或者叫做“暫停九秒法”。即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情緒爆發之際,讓自己按下暫停鍵,進行深呼吸,默默數著1到9,之後再進行反應。

在這暫停鍵時刻,也可以進行思考,比如孩子是否有權利表達自己看法,是否可以發洩自己的情緒,而我們自己被激惹的情緒又源自被觸動了哪一個“情緒按鈕”。觀察與思考是不能同步的,通過問題進行思考而不是表面觀察,來讓自己的理性發揮作用,這就是“慢三拍法”帶給自己的好處。

負面情緒如同那條跟在我們身後的黑狗,急於呵斥,試圖驅趕,暴力控制,是徒勞無益的,如果慢下來,與它對話,思考動機,尋找意圖,就會發現,這是另一個自己,它一樣有益於我們生活。如同津巴多所說,情緒不是主要增添生活五顏六色的,而是對情境做出反應,表達我們意圖的,這在最原始層面是有利於個體生存發展的。

回想起來,當初誤怪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把主觀的想法認定為客觀事實,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油然而生了情緒,帶給孩子的心理傷害卻是很大的。為此,遇到情緒激烈時刻,提醒自己慢下來吧。慢,才可以靜下來,靜,方能生出慧。

6、“先跟後帶法”處理情緒

當人處於激動狀態時,生理喚起的表現是特別明顯的:火爆的脾氣,高昂的聲調,強忍住得行為不失控。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與其對抗,如同火上澆油,極易引起激烈衝突。

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的智商是零,如果我們與其對抗,那麼我們的智商也被拉底到了零。

這個時候我們採取“先跟後帶法”處理情緒,比較符合人性,效果較好。即先認同對方的感受,待對方情緒平穩之後,再適當地予以啟發,讓對方感悟,這也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方式。

好比開車拐彎,要先沿著原有方向直行一段距離,才可以轉向。

孩子剛上高一時候,有段時間回來抱怨班裡的某女生,對人家特反感,問有何事例呢。說比如輪到小組做值日,這個同學就藉口父母來接她,中間先走了,平時在班裡憑藉和同學關係不錯,會有意無意的忽視自己,這讓自己感到很不爽。隨後詢問我,這種情況如何辦?

首先,肯定孩子這種感受是正常的,因為看法是屬於自己主觀的。得到認同後,隨後進一步幫助分析,討厭一位異性同學,可能是喜歡對方的表現,更希望對方喜歡自己,所謂關注的越多,引起的壓力也越大。進一步引申青春期的到來,對於異性的好感是自然而然的,這個需要坦誠承認,也不需要大驚小怪,重要的是如何調整自己的注意力。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談話,據孩子後來說很有收穫。

母親幾年前腦溢血後,身體左側影響甚大,行動不太方便,情緒糟糕時忍不住抱怨老天不公平,自己過去辛辛苦苦,能幹能拼命,很少生病,還常常做好事,沒想到年紀大了,竟然會如此。有時候大家開導母親,安慰說能夠恢復到這樣,自己生活自理,還能自己做飯,非常好了。

母親會說,毛病不在你們身上,你們哪裡知道難受。這時候我會和母親說話,承認現在挺難受,抱怨老天不公,誰這樣了都會有糟糕情緒。之後再追問,過去那麼困難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過來的呢。這樣慢慢的聊起來,母親的情緒也就平和了很多。

心理學認為,所謂情緒就是對客觀環境與主觀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一旦有了情緒,說明主觀需要的沒有被滿足。這時候,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接納,被認可,被承認。先跟後帶,就是跟隨的基礎上,再考慮引導、啟發與轉變。

親子關係:情緒需要被看見,需要用愛來融化


7、情緒本源是愛,親子關係之愛

黑格爾說過,慾望就等同於人。情緒人人有,人人都有情緒體驗經歷,激烈情緒如山洪爆發一樣,低落情緒就像落寞山林,也可以說,情緒也就如同本人,我們無法消除情緒。

情緒是一種心理能量,只能被分流,被轉移,被轉換,而不能被強行壓抑。心理問題的根源,在精神分析的視角下,就是壓抑造成的。

在彼此較平和狀態下,可以採用“先跟後帶法”,主要處理對方情緒。當彼此衝突嚴重時,採用“表達感受法”,把主觀感受盡量客觀描述出來。當彼此對立激烈有失控危險時,還是“行為調適法”吧,物理隔斷,行為表達,不失保有了迴旋餘地。貫穿始終的,是最具反思覺察力的“慢三拍法”,慢下來,止下來,靜下來,定才能生慧。

許又新教授認為人的煩惱是慾望與滿足慾望的比值,我們無法消除慾望時候,還可以採取滿足慾望的有效行動,上述四種情緒處理方法提供了這樣的行動機會。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任何情緒處理方式,本質都不過是一種技巧而已。技巧再好,也不能代替本源,情緒的本源是愛,親子關係之愛,這才是最根本的。沒有愛的情緒處理法,如同沒有根的紅花綠葉,是無本之木,是無源之水,是空中樓閣,是捨本逐末。

技巧可以幫助促進反思,避免情緒失控,卻無法代替愛。“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唯一的答案。”

因為有愛,才能努力覺察與反思,如同知道自己在坑裡,有機會爬出來,繼續向前走,那怕還會掉坑裡,總能走向遠方。可怕的是不知道在坑裡,一直原地打轉,如同拉磨的驢子永遠圍著石磨轉。

因為覺察,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許給予我們的不夠好,可是已經盡了所有,畢竟父母的父母只給了他她們這麼多,其實父母把唯一的鞋子給了我們,自己還在赤腳走路。因為覺察,才會感受到孩子的愛,也許孩子不如我們的心願,可是已經在成長路上,畢竟我們自身的侷限也不少,其實孩子是天使,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走向心智成熟。

親子關係裡,情緒需要被看見,更需要用愛來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