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諸葛亮,曹操厲害,為什麼最後統一國家的卻是司馬懿?

嫘祖


都說諸葛亮、曹操厲害,那麼為什麼最後統一天下的卻是司馬懿?

這個問題有一個潛臺詞,司馬懿不厲害!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無論用兵也好,管人也罷,司馬懿的水平都不低。

用兵上,司馬懿在曹魏時代屢受提拔,從一個文學掾做到掌兵一方的太尉、大將軍,不會用兵是不可能的。對於曹操這樣的一代英主,沒有能力的人能入的了他的法眼嗎?無論是對蜀國,還是吳國,司馬懿都是勝多負少,在平定遼東的戰爭中更是為國立下大功,穩定了魏國後方局勢。就算為人詬蔽的對諸葛亮的屢屢敗績,司馬懿其實都是主動選擇的後退防守,更何況最終在五丈原成功挫敗了諸葛亮的軍事進攻,笑到最後!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沒有能力嗎?

用人上,司馬懿也有他的一套。縱觀司馬懿的一生,培養自己的親信,打造屬於自己的團隊,始終是用人的核心。司馬懿後來賴以成事的,其實主要是他在任職期間培植了大量私人勢力,用這些人來執掌曹魏的政治、軍事大權。尤其是在曹真死後,他成為曹魏在西線抵禦諸葛亮率領的蜀漢北伐軍隊的主要統帥,他大量地配置自己的私人勢力。比如鍾會、鄧艾這些人物,都是司馬懿篡權的核心力量。

能力高,又會用人,那麼司馬懿跟諸葛亮、曹操區別在哪裡呢?根本在於他們的出發點不一樣。諸葛亮、曹操是為國某事,而司馬懿是為己!

同樣是帶兵打仗,司馬懿是對自己有利的就去打,對自己不利的就躲!比如在關中統兵對抗諸葛亮時,明明坐擁強大魏軍,屢次三番有乘勝擴大戰果之機會,可以一舉戰勝蜀漢,他卻選擇退卻。為何?因為蜀漢的存在有利於他統兵做大。

同樣是選拔人才,司馬懿並非擇起善者而用之,而是擇其親者用之。司馬孚、司馬師、司馬昭,這些西晉的肱骨,哪一個不是司馬懿的至親?反觀諸葛亮的用人,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就用,而不是從親人選起。比如姜維,諸葛並不因為他出身於魏國而排擠,反而予以重任。諸葛亮對自己的親人卻十分嚴格,親生兒子諸葛瞻並沒有因此而得大官,反而在諸葛亮死後地位躥升。

也許有人會問,曹操不是也是篡權的奸雄嗎?他的用人不也是為己嗎?這個我不否認。但是有一點可別忘了,曹操的天下是人家自己一手打出來的。曹操用人是為了替自己打天下。司馬懿呢?用人是為了偷天下,不過一個監守自盜的陰謀家罷了!


週週說古今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是無敵。除了自己死亡,誰都拿他沒辦法。 三國志裡,諸葛就是一個總理,司馬懿是三軍總司令。最後諸葛帶兵也是因為蜀國軍事大才都死翹翹了,只有一個將才魏延,但是諸葛壓制他,使得他不得志最後諸葛死後才撒了歡,不聽號令,惹得被誣陷致死。司馬懿是跟曹操學了很多東西,從帶兵到內政,曹操的多疑也鍛鍊了他韜光養晦的性格。真的是城府無底,幾乎很少被砍透。司馬最厲害的不僅僅是這些,他最厲害的是培養了兩個有王才得兒子。才使得三國盡歸司馬,他可以說是晉朝的奠基人。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韓信的下場,司馬懿明白。他懂得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再去放手一搏天下事。否則只會別人卸磨殺驢。





月夜luck


題主提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這三個人究竟誰厲害,而且為什麼最後成就了司馬懿,這並不是司馬懿有多厲害,我們就這三個人逐個剖析一個各自的性格及所處環境的綜合對比。

諸葛亮做事謹小慎微、事無鉅細,不過頗有治國安邦之策,按照現在說法,就是做事認真、仔細、深謀遠慮。從劉備三顧茅廬,就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已為劉備量身定製了一套軍事戰略規劃圖,稱為“隆中對”,這一套規劃圖可不得了,這是其他二人都無法比擬的,劉備一介草民,靠草織品吃飯,徒有一個“劉皇叔”名號,雖然人緣好,但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這套戰略規劃,撐死也就是謀一個一官半職的頭銜,劉備絕對不會走到後期三國鼎立的局面,雖然是三國中是最小,實力最弱的一個國家,但確也是稱霸一方。


曹操,此人更是厲害的角色,政治開明,人才制度更是唯才是用,不論出身,在那個尤其講究出身的朝代,更是因此舉招納了諸多人才,所用之人皆為清正之士,能行法制,其本人還廉潔自律、以儉率人。而且此人精於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作為基礎,熟讀孫武等兵法,並著書《兵書摘要》,主張“兵以義動”,強調師出有名,並對軍紀嚴明,治軍有方。善詩歌,諸如《觀滄海》、《龜雖壽》等大作,更是體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平烏丸,戰袁紹,奪西涼,曹操這一生彷彿開掛一般,雖然位極人臣,乃北方實際老總,但是一直沒有篡漢,這一點確實值得欽佩。


最後說到正主司馬懿了,其實司馬懿這人本身就很奸詐,這個奸詐和曹操絕對不是一回事,曹操那是有高度的狡詐,司馬懿的奸詐那真是市井之徒的奸詐,當初被曹操強留在身邊做事,一直忍辱負重,如果不是曹丕偏袒,以曹操用人察人的智慧眼光,司馬懿早已經死了好多次了,司馬懿此人隱忍、氣度,用兵都值得肯定,即使諸葛亮如何羞辱都不與正面對戰,真正的老狐狸。

如果說最後最後贏家,為什麼偏偏是司馬懿,可以單純的從年齡問題和身體素質問題簡單做比較,不過如果從各自的發跡史來看,都是相當厲害的角色。不一定非要以統一與否來衡量他們。


蘭陵不算黑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就是壽命長短問題。

曹操文武雙全,手下將領神勇無敵,八大虎將在曹操創業初期立下汗馬功勞。可是曹操一生征戰,到了中年得了慢性病,導致頭疾嚴重,最終在洛陽逝世。曹操的兒子曹丕雖然當了皇帝,但命也不長,才登基沒幾年便也隨著曹操而去,反觀司馬懿,司馬懿歷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曹操祖孫三代都沒活過他。可能司馬家族就有長壽的基因,他的弟弟都是長壽而終。

對於諸葛亮,兩個人才能都不分伯仲,但是兩個人還是有很大區別,司馬懿是想著我要奪天下,而諸葛亮想的是我要報恩。司馬懿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什麼事情都不能損害到自己的利益,而諸葛亮目的是為了報恩嘛,那很多事情即使自己有所損失,也不會想太多。諸葛亮做事喜歡事必躬親,不懂得如何分配給其他人去做,再怎麼厲害最終也會拖垮自己的身體,最後活活的將自己熬幹,病死五丈原,留下劉備的子孫也沒什麼大志,等諸葛亮去世之後,群龍無主,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宿命。另外常年的北伐也將蜀漢帶入了暗無天日的戰爭歲月,並緊緊地伴隨著,直至滅亡。\r

司馬懿則是韜光養晦,雖然敗給諸葛亮,但是那有如何,這個世界有機會的總是那些活著的人,只要活著,總會有更多的機會。所以司馬懿最終奪得了天下!



陽光皓媽


要論軍事政治能力,曹操,諸葛亮跟司馬懿確實是不相上下,但是司馬懿最厲害的一點就是能活,司馬懿活到了七十多歲,把三國時期那些厲害人物基本上都熬死了,剩下的都不是他的對手了,所以說活得久也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當然了活得久是一個原因,司馬家最後統一也不只是這個原因。

司馬懿平臺選的好,要是司馬懿跟著劉備或是孫權混,估計最後統一的可能性也很小,要知道三國時期,說是三分天下,事實上曹魏的實力是遠超孫吳或是蜀漢一家的,基本上都是兩家聯合起來才能應付曹魏,在這個基礎上篡奪曹魏大權,並且沒有造成太大損失的司馬懿可謂是有先天優勢。

還有一點就是司馬懿代表的是世家大族,司馬家的背景很厲害,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河東司馬氏在當時也是名門望族。所以司馬懿篡權才能沒有在曹魏內部產生太大的損耗。

最後一點就是司馬懿這個人善於隱忍,心性豁達,諸葛亮和曹操基本上都可以算是被累死的,但是司馬懿不一樣,該退就退,抓準機會在出手,當然這也跟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有關係。


楓葉0829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提問

曹老闆的行為,北宋的老古板,天天跟新法唱反調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也不得不承認,東漢末年,天下無一地屬於漢家,曹操的江山不是從漢家手裡拿來的,是從群盜手裡奪來的。

曹老闆是正兒八經的憑藉軍功,憑藉外交手腕,縱橫捭闔,割據寰宇

司馬懿呢?

說起來,不得不提起同時代的另外一個人

諸葛亮!

同樣是託孤,劉備說“君可自取”,葛賊是痛感先帝知遇之恩,秋風五丈原,捨己忘身,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季漢。

司馬懿呢,曹叡臨終前,給司馬懿說不要忘了曹芳抱你,這種慕孺之情

主少國疑的時候,直接竊取勝利果實

可以,你竊取就竊取,你好好幹啊

結果咧,自己又沒能力,除了殺人,別的啥都不會,連既定政策都搞不好,九品官人制,好歹人家以前還能有中央把持,到你這直接下放給世家大族

清談誤國開始,世家門閥進一步開始

連司馬炎自己都說,晉朝沒有新朝風氣

果然,二世而亡

自己的子孫聽說祖宗功業,都羞愧難當

你說你怎麼比,你怎麼好意思比

阮籍窮途而哭不是沒理由的,三國被國人一代代記憶,也不是沒理由的,因為三國是一出巨大的悲劇

英雄過去,豎子成名

所以,不黑你,黑誰





淺藍君影視剪輯


熟讀三國後,我們會發現,前期幾乎就是曹操的奮鬥史。曹操四處討伐,殺呂布,滅袁紹袁術,統一了北方。然後徵西涼,南下奪荊州,可謂是一帆風順,當時覺得大多數人都覺得,曹操能夠一統天下。可事實呢?赤壁一把大火,將曹操的凌雲之志給燒的一乾二淨。那麼,赤壁之戰真的就是曹操失敗的唯一原因嗎?當然不是,曹操雖然在赤壁大敗,然而卻未傷筋動骨,只是損失了8萬左右的兵馬,但是對於擁有9大洲的曹操來說,這不過只是皮鞭撓癢癢一般。休息個一年半載就能緩過勁來,曹操不僅掌握天下絕大多數兵馬,擁有絕大多數底盤,還擁有大量的軍事政治人才,又擅長謀略和傭兵。那麼,既然如此,曹操為何還是沒能統一天下呢?

其實他未統一天下的原因很多,而最為主要的,就是他做錯了三件事。

第一:害死了曹昂

曹操之所以無力南征,歸根結底是因為曹魏的內部混亂,爭奪不休。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關於曹操繼承人的爭奪戰。但是,如果有一個人還在,那就不會發生這些事了。沒錯,他就是曹操的長子曹昂。

曹昂不僅是曹操長子,還跟隨他南征北戰,文韜武略,是個全能型人才。曹操也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如果曹昂繼承了曹操的位置,不但會安定後方,而且還是一代雄主,統一天下自然不在話下。而司馬懿等人更不會乘虛而入,覆滅魏國。然而曹昂卻在宛城之戰中被曹操害死了,實在可惜。

第二:放走劉備

曹操有生之年,其實還是有機會統一天下的,他最大的敵人就是劉備。而曹操明明知道劉備的威脅(煮酒論天下中可知),但並沒有殺他,最後讓他溜走了,才導致三分天下的局勢出現。

第三:放棄益州

劉備雖然厲害,但其實力遠弱於曹操,在曹操佔領關中之後,可以乘著益州不穩,一鼓作氣拿下益州,那時候,劉備就再也沒有機會翻身了。而只剩下東吳一國抗戰,是打不過強大的魏國的,那麼天下很可能就會全部歸曹操了。



恆遠遠大云云


個人覺得司馬懿的成功是七分靠運氣,三分靠野心。論運氣他剛好蟄伏在實力最強大的曹魏,慢慢積累自己的勢力,最終一口氣吞併了曹魏,並一步步謀得了天下。論野心可以為了保命幾十年裝弱小被曹操放過被曹丕重用,誰能比他強?所以司馬懿可以得天下是註定的。

司馬懿並不算是最早期的一批漢末群雄,最早期的算是袁紹、曹操、董卓等人,而劉備和孫權都算比較年輕的一輩,司馬懿也是。早年司馬懿的父親在朝中為官,曾經和曹操起過小衝突,這讓曹操一直記得。之後的曹操聽說了司馬懿的大名,就想讓司馬懿跟著他做事情,可司馬懿不願意,為此還假裝得了麻風病。

曹操為了這件事還親自派人前去試探,可司馬懿聰明躲過了這一劫,之後的司馬懿就在曹操的手下混日子,也許是曹操和司馬懿是同一種人,曹操總覺得司馬懿這個人不安好心,可是又抓不到他把柄。為此他還特地和曹丕說道:你將司馬懿留在身邊可以,但萬萬不可以重用他!

曹丕和司馬懿交好,又將他封為知己,曹操死了之後他就忘記了這個忠告,還重用司馬懿。暗地裡司馬懿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沒有曹操壓著的司馬懿活脫脫成了一匹野馬,自然是看不上曹丕。司馬懿為子孫鋪路,最終在司馬昭登基之後又吞併了東吳,完成了天下統一,可見司馬懿是多麼老謀深算。


廣漂鄉野夢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征伐不斷,至天下三分,但最終會歸為統一,至於誰是統一者,將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曹操,亂世之英雄也,中平元年,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中平六年,陳留起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建安十二年,征服烏桓,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北方統一,意味著離全國統一又進了一步,曹操功不可沒。



諸葛亮輔佐劉備奪取荊州,佔領西蜀,擊敗曹操攻取漢中,進而建立蜀漢政權。劉備薨後,白帝託孤,繼續輔佐後主劉禪,發展經濟,整備兵力,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後病逝五丈原,劉禪追諡忠武侯。諸葛亮促成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北伐中原,為全國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司馬懿追隨曹操西征張魯,南征孫權,善謀略獻奇策,嶄露頭角,後不斷得到重用,魏明帝時,手握兵權,負責抗擊諸葛亮北伐,成為曹魏的依靠。魏明帝死後,曹芳繼位,與同屬輔政大臣的曹爽矛盾日益激烈,後被曹爽用計,明升暗降,奪去兵權。後司馬懿趁曹爽攜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之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史稱高平陵之變。至此,曹魏政權被司馬氏掌控。鹹熙二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



在魏蜀吳之中,魏國最為強大,公元263年,蜀漢被司馬氏掌控的曹魏所滅。晉國代魏後,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公元280年,晉滅東吳,一統天下。

因此,三足鼎立狀態下,必然會是強盛的一方,滅掉另外兩個。無論曹操還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不能以一己之力統一天下,他們只是天下統一的助推者,用現在的潮話說就是歷史的弄潮兒。司馬氏代魏後,在全天下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天下的統一!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當,還請指正,一起討論!


緣影俠


首先要申明,最後一統三國的不是司馬懿,是他的孫子司馬炎。

曹操統治的時代,司馬懿並沒有顯出多少才華,也沒進入曹魏集團的核心,他只是加入了曹丕的幕僚團,在曹丕與曹植爭奪皇位的時候,出謀劃策,但並沒有太過出色的功績。

而到了曹丕時代,司馬懿才露出了他的鳳毛菱角,成為了漢魏禪代的主要策劃者。而在曹丕時代,司馬懿毫無疑問是一個絕對的大忠臣,也是一個重臣!

曹丕去世後,曹睿繼位,司馬懿的官也是不斷攀升,升到了魏國的核心決策團。而為了對付諸葛亮,曹睿一直倚重於司馬懿,而司馬懿在政治上已經位極人臣了。但他手上的兵權卻並不多,還在曹爽等皇室貴族手中有很多把柄。

而到了曹芳時代,司馬懿和曹爽成為了輔政大臣,即使到這個時候,司馬懿還是被打擊和猜疑的對象,並沒有真正掌握大權,一把年紀還常常被曹氏派系安排去打仗,指明要帶兩個兒子一起去,這是要絕人後的行為嘛。深思熟慮之後,大叫一聲:WC,反了!

後來機會來了,曹爽和曹芳離開都城為曹操掃墓,就有了當時的高平陵事變!於是控制了曹魏核心集團,所以說,直到高平陵事變開始之前,司馬懿才有了篡魏的打算!

司馬懿在洛陽發動政變,誅滅曹爽集團,從此魏國的實權為司馬氏掌握。他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都握著軍事重權。尤其司馬昭,做大將軍後,權重一時,大肆屠殺曹氏家族人員。進而威逼魏帝曹髦讓位於他。

曹髦作為曹丕在世的庶長孫被立為新君。 他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忍無可忍,於是召集親信大臣秘密開會。曹髦憤怒地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騰不能坐以待斃,今日和眾卿共商大計,剷除這個逆賊!”會後曹髦親自仗劍,率三百餘人向司馬昭發起進攻。由於事先有人告密,司馬昭早有準備,所以曹髦的人馬傾刻間被瓦解,曹髦也被殺死,年僅20歲。司馬昭殺曹髦後,又立曹奐為帝。到司馬昭兒子司馬炎執政時,廢曹奐,自立為帝,建西晉。

司馬炎在稱帝之後,開始怠惰政事,把重心轉移到了後宮,直到現在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後宮佳麗有上萬人,導致他也顧不上理政事,加速了西晉王朝的滅亡。

讓人想不到的是晉武帝最終將皇位傳給了“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兒子司馬衷,最終導致了外戚亂政。其實司馬炎就是一個扶不起的官N代,僅僅是因為家境好,混成了大一統的開國皇帝,又因為自己的錯誤決策,最終葬送了晉政權,可以說,除了投胎投的好以外,簡直就是百無事處.


劃重點了,其實說了這麼多,總結一句話就是:投胎從古至今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