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一顆垂死的恆星在它的宇宙死亡床上耗盡了燃料,進入了被稱為白矮星的最後一個恆星階段。恆星自身坍縮,巨大的引力牽引撕碎了它的軌道行星,並吸走了它們的碎片。通過觀察距離地球約200到665光年的六顆白矮星,科學家們對這些曾經圍繞著垂死恆星公轉的系外行星進行了"解剖",發現它們與地球、火星和太陽系中其他岩石行星有一些基本的相似之處。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恆星演變過程


恆星坍縮

一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首次對系外行星的地質化學結構進行了詳細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行星的化學成分與地球非常相似,這表明我們很有可能在太陽系之外找到其他宜居星球

這項研究背後的具體參數是由第一作者亞歷山德拉·多伊爾和共同作者愛德華·楊提出的,前者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化學和天體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後者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化學和宇宙化學教授。

"我們發現,其他行星系統中的岩石與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的岩石非常相似,"多伊爾說,"儘管團隊已經預料到了這些結果,但是能夠第一次證明它仍然是令人欣喜的。"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楊說:"我們研究這些白矮星的岩石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而且也發現了很多共性,所以我們會這麼猜想。"

白矮星

為了證明假設,多伊爾和楊的團隊觀察了一顆白矮星大氣中的化學元素。除了氫、氦這兩種普遍存在於白矮星中的元素外,還有包括硅、鎂、碳、氧等其他元素。所有這些元素都可能來自於曾經環繞該白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但或許這項研究所揭示的最重要的共性是:這些白矮星與太陽系的岩石行星一樣,存在著氧化鐵。地球和火星的岩石中含有高水平的氧化鐵,這會影響行星的大氣、核心和表面的岩石層

如果系外行星上的岩石與地球一樣具有相同的氧化水平,這就意味著這些外星世界可能具有與地球相同的生命構成要素,例如行星核心的密度。

今年系外行星學界大放異彩,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1995年首次發現系外行星的學者,而在學界又探測到了類地系外行星中的水蒸氣。

系外行星氧逸度和地球高度一致,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找到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楊說。"所以,任何能夠證明太陽系岩石行星的形成過程也發生在其他系統中的研究都將用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太陽系之外還有其他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嗎?"

白矮星可以為這些系外行星研究提供一種詳細而獨特的方法。

多伊爾說:"對於太陽系中的行星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混亂的過程,那些白矮星周圍的天體會被送入非常奇怪的軌道,有時這些物體還會擊中白矮星。"

因此,通過分析白矮星的組成,研究小組也分析了被它們撕碎的行星的組成。

楊解釋說:"在其中六顆白矮星附近觀察到的岩石系外行星的化學組成可以應用於其他類似的系統。但是沒有根本的理由說明為什麼圍繞這些白矮星運行的行星會有某種程度上的偏向,我期望我們是正在研究一些典型的行星系統。"

多伊爾說:"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對這些天體進行比之前更為詳細的地球化學研究。"

氧逸度是一種岩石氧化指標,會影響行星的結構和演化。

太陽系中大多數岩石天體都是在氧逸出區形成的,其密度比太陽組件中富含氫的氣體高約5個數量級。目前還不清楚在其他行星系統中,太陽系中的岩石氧化是否典型。我們利用在六顆受岩石體堆積汙染的白矮星中觀察到的元素丰度來測定這些系外岩石體中氧化鐵的含量,從而求得它們的氧逸度,結果與地球、火星和太陽系中典型小行星的氧逸度一致,

這表明至少有一些岩石系外行星在物理和化學成分上與地球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