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都能多善終?

佛家說: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既然是善有善報那為什麼社會上還流行這樣一話呢:“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好人沒好報,壞人多善終。那到底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站在佛教的角度去看,這句話肯定是不成立的。不過似乎這個社會上是有好人沒有好報這種現象存在的,也有壞人活得很好的情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佛說: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都能多善終?


首先我們要清楚,好人與壞人並不是絕對,也就是說,這個世上不存在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只是有些人做到好事相對多一些,而有些人做的好事相對少一點,所以我們管好事多的人叫做好人。

如果一個好人,做了十件好事和一件壞事,那麼這個壞事的果報,可能就會呈現出好人沒有好報的現象。我們一般喜歡盯著大一點的事情看,比如一個人生了重病,一個人貧窮一生,這些現象只是諸多現象之中的一種,大多數現象都不曾被人所看到。

比如這個人可能一輩子很窮,但經常做好事,內心卻很平靜,一輩子沒有大災大難,在外人看來,總是喜歡以面蓋全,認為這個人經常做好事為什麼還那麼窮,卻不知窮就一定不是好事嗎?

佛說: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都能多善終?


那些做了壞事的人,表面看似還很風光,但夜晚睡不著覺經常做噩夢的時候,誰見到了?

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人的發心確實是好的,比如一個母親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溺愛他,在母親看來自己做的事就是好事,但最後孩子卻走上了違法的道路,這種情況你能說母親的行為是善的嗎?你也不能說這個母親是做惡了。

其實善與惡是很難定義的,比如佛教創始人佛陀,他的兄長提婆達多經常去害佛陀,處處與佛陀作對,但最後佛陀卻非常感謝提婆達多,因為是提婆達多的惡行,才成就了佛陀的偉大。

佛說: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都能多善終?


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壞心辦了好事,而剛剛那位母親正是好心辦了壞事。佛法認為,世間的因果,並非都是有一個因就有一個果的,而是一個因,可能會帶來很多結果。所以我們要客觀去看待到底什麼才是好人和壞人。

佛教之中有一個故事,達摩祖師見到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自己做了那麼多好事,修了那麼多寺廟,自己的功德有多大?達摩回答他:你做這些,沒有半點功德。

佛說: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都能多善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所謂的好人做了好事,如果只是表面去做善事,做了善事又去讓人知道自己的好人好事,這樣的行為,沒有功德,只有做了好事,又不讓人知道自己做了好事,這樣才算有功,才算有德。

還有一種情況,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盼早到與來遲。也就是說,善惡之報是需要時間的,有些好人可能之前做過壞事,而有些壞人,可能之前做過好事,福報還未耗盡,所以惡果未能及時呈現,但要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點也不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