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內容簡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年來流行最為廣泛的一種唐詩選本,本文精編唐詩三百首全集,每首詩含有原文、韻譯、評析。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目錄:卷204《無題·其一》

《無題·其一》

《無題·其二》

《籌筆驛》

《無題》

《春雨》

《無題·其一》

《無題·其二》

《利州南渡》

《蘇武廟》

《宮詞》

《貧女》

卷七、七言樂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卷八、五言絕句《鹿柴》

《竹裡館》

《送別》

《相思》

《雜詩》

《送崔九》

《終南望餘雪》

《宿建德江》

《春曉》

《夜思》

《怨情》

《八陣圖》

《登鸛雀樓》

《送靈澈》

《彈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員外》

《聽箏》

《新嫁娘》

卷235《玉臺體》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卷204《無題·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註解】: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裡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後也以此典喻“豔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韻譯】: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後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鍾初鳴。

夢裡為傷遠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

醒後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

麝香薰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評析】:

這是一首豔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天明。頷聯寫遠別,上句寫遠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後寄書。頸聯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寫其人已遠,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豔情詩,善於把生活的原料,提煉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於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解。

《無題·其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註解】:

1、金蟾句:意謂雖有金蟾齧鎖,香菸猶得進入。金蟾:舊注說是“蟾善閉氣,古人用以飾鎖”。齧:咬。

2、玉虎句:意謂井水雖深,玉虎猶得牽絲汲之。玉虎:井上的轆轤。絲:井索。

汲:引。

3、賈氏句:晉韓壽貌美,司空南充招為掾,賈女於窗格中見韓壽而悅之,遂通情。

賈女又以晉帝賜賈充之西域異香贈壽。韓掾少:為了韓壽的年輕俊美。掾:僚屬。

少:年輕。

4、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賦》,賦中敘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

宓妃:指洛神,傳說為伏(宓)羲之女。留枕:這裡指幽會。魏王:曹植封東阿王,後改陳王。

【韻譯】:

東風颯颯,陣陣細雨隨風飄散紛飛,荷花塘外的那邊,傳來了聲聲輕雷。

有鎖紐的金蟾香爐,香菸繚繞飄逸,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賈女隔簾窺韓壽,是愛他年輕貌美,魏王夢見甄氏留枕,賦詩比作宓妃。

呵,我這顆心不再與春花一同萌發;

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菸灰。

【評析】:

這也是豔情詩,是回憶前情的。詩寫一位閉鎖深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開首從眼前景緻說起,再以物為喻;金蟾雖堅香菸可入;井水雖深,轆轤可汲,我豈無隙可乘?接著用賈氏窺簾,幸而緣合,宓妃留枕,終屬夢想的典故,說明相聚皆成幻夢,歸結出莫再相思,以免自討苦吃的意念,創出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

全詩善於運用比喻、典故和強烈對照的手法,把抽象的幽思和愛情形象化,顯示了美好愛情的被毀滅,使詩歌具有一種動人心絃的悲劇美。

李氏的愛情詩寫得最佳的全是寫失意的愛情。這大概與他沉淪的身世遭遇有關。

自身失意的際遇,使其對青年男女失意的愛情有特別的體驗。而在詩歌創作中有可能融入自己身世的感受。象這二首在蓬山遠隔,相思成灰的感慨中,難道沒有他仕途遭折的感觸?

《籌筆驛》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註解】:

1、猿鳥句:諸葛亮治軍以嚴明稱,這裡意謂至今連魚鳥還在驚畏他的簡書。疑:

驚。簡書:指軍令。古人將文字寫在竹簡上。

2、儲胥:指軍用的籬柵。

3、上將:猶主帥,指諸葛亮。

4、降王:指後主劉禪。走傳車: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鄧艾伐蜀,後主出降,全家東遷洛陽,出降時也經過籌筆驛。

5、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後主是皇帝,這時卻坐的是傳車,也隱含諷喻意。

6、管:管仲。春秋時齊相,曾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7、樂:樂毅。戰國時人,燕國名將,曾大敗強齊。

8、原不忝:真不愧。諸葛亮隱居南陽時,每自比管仲、樂毅。

9、他年:作往年解。

10、錦裡: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1、梁父吟:兩句意謂,往年曾謁錦裡的武侯祠,想起他隱居時吟詠《梁父吟》的抱負,不曾得到舒展,實在令人遺憾。

【韻譯】:

猿鳥猶疑是驚畏丞相的嚴明軍令,風雲常常護著他軍壘的藩籬欄柵。

諸葛亮徒然在這裡揮筆運籌劃算,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郵車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

關公張飛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瀾?

往年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曾經吟誦了梁父吟為他深表遺憾!

【評析】:

這也是一首憑弔詩。張採田以為詩是大中十年(856)冬,詩人罷去梓州幕府,隨柳中郡還京,途經籌筆驛時所作。

詩中盛讚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才能,為他未能統一中國而惋惜。同時對懦弱昏庸、終於投降魏國的後主劉禪加以貶斥。

全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精煉的筆墨描繪諸葛亮長於治軍,軍紀嚴明,餘威猶存,用以展示出他作為一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的形象特徵。接著以劉禪和關張這兩類不同典型人物與其構成鮮明對比。由於劉禪的昏庸,使諸葛亮一生的謀劃付之東流。

關羽違反了諸葛亮抗魏的策略,而使蜀漢兵挫地削,招致自己和張飛的亡身之禍。通過對比,更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之卓越。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註解】:

1、東風句:指相別時為幕春時節。

2、絲:與“思”諧音。

3、應覺:也是設想之詞。

4、月光寒:指夜漸深。

5、蓬萊:蓬萊山,指仙境。

【韻譯】:

聚首多麼不易,離別更是難捨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乾。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雲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悽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裡,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評析】: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係上的隱託。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迴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註解】:

1、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閒居便服。

2、白門:指今江蘇南京市。

3、雲羅:雲片如羅紋。

【韻譯】:

新春,我穿著白夾衣悵然地臥床;

幽會的白門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著雨絲凝視紅樓,我倍覺冷寂;

珠箔般雨滴飄打燈籠,獨自歸返。

你在遠路,到春晚應更悲悽傷感?

只有殘宵能夢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環情書已備好,怎麼才能送達;

我寄希望於萬里雲中,那隻孤雁。

【評析】:

這首詩是藉助飄灑迷的春雨,抒發悵念遠方戀人的情緒。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悽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只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紅樓隔雨”與“珠箔飄燈”二句,簡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無題·其一》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註解】:

1、鳳尾香羅:鳳紋羅;羅:綾的一種。

2、頂:指帳頂。

3、扇裁:指以團扇掩面。

【韻譯】: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評析】:

這大概是抒寫一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詩的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製羅帳,表現她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頷聯回憶最後一次邂逅的情狀,表達她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複雜心情。頸聯寫別後的相思寂廖,春光已盡,石榴花開,所思之人斷無消息。表達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感傷之情。尾聯寫日夜思念的人,或許相隔非遠,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詩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名句,表達會合難期之苦。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看來女主人公似乎是單相思。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痴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

此詩或以為是寫男子思念女方的。象這樣的豔情詩,本來就很難揣摩的。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無題·其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註解】:

1、神女:即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樂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3、風波句:意謂菱枝雖是弱質,卻不相信會任憑風波欺負。

4、直道兩句:意謂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

即使,就說。了:完全。清狂:舊注謂不狂之狂,猶今所謂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詩中人作為女子解,那麼,還是作痴情解較切。

【韻譯】: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獨臥不眠,更覺靜夜漫漫長長。

巫山神女豔遇楚王,原是夢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風波摧殘;

我是鈴芳桂葉,卻無月露香。

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

我卻痴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

【評析】:

詩是抒寫女主人公自傷不遇的身世。開頭先寫環境氛圍的幽靜,襯出長夜的孤寂;接著以楚王夢遇巫山神女和樂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獨處無郎”的典故,抒寫自己曾經有過幻想和追求,但到頭來只好夢一場,依然獨居;再寫風波兇惡,菱枝柔弱,無力反抗,桂葉自有清香,卻無月露潤香;最後寫即使如此,還要執著追求。意境深遠開闊,措辭婉轉沉痛,感情細膩堅貞,是一首很好的愛情詩。

這兩首詩,歷來有人認為有所寄託。不管是否有寄託,作為愛情詩來讀,還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註解】:

1、澹然:水波動貌。

2、翠微:指青翠的山氣。

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著馬鳴舟中,隨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槳,也指船。

4、數叢句:指船過草叢,驚散群鷗。

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滅吳,為上將軍。後辭官乘舟而去,泛於五湖。

【韻譯】:

江水粼粼斜映著夕陽的餘暉,彎彎島岸蒼茫接連山坡綠翠。

眼看人馬已乘擺渡揚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兒迴歸。

乃聲驚散沙洲草叢的鷗鳥,水田萬頃一隻白鷺掠空孤飛。

誰理解我駕舟尋范蠡的意義,飄泊五湖獨自忘掉世俗心機。

【評析】:

詩寫日暮渡口的景色,抒發欲步范蠡後塵忘卻俗念,沒有心機,功成引退的歸隱之情。詩的起句寫渡口和時間,接著寫江岸和江中景色,進而即景生情,點出題意,層次清晰,色彩明朗。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蘇武廟》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註解】:

1、雲邊句:漢要求蘇武回國,匈奴詭言武已死。後漢使至,常惠教漢使向單于說:漢帝射雁,於雁足得蘇武書,言其在某澤中,匈奴才承認蘇武尚在。

雁斷:指蘇武去國久。胡天:指匈奴。

2、隴上句:指蘇武回國後,羊仍回原處。隴:通“壟”,高地。

3、冠:古男子二十歲加冠典。

4、茂陵:意謂蘇武回國時,武帝既死,也得不到他封侯之賞。

【韻譯】:

蘇武初遇漢使,悲喜交集感慨萬端;

而今古廟高樹,肅穆莊嚴久遠渺然。

羈留北海音書斷絕,頭頂胡天明月;

荒隴牧羊回來,茫茫草原已升暮煙。

回朝進謁樓臺依舊,甲帳卻無蹤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劍,正是瀟灑壯年。

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

空對秋水哭吊先皇,哀嘆逝去華年。

【評析】:

這一首憑弔古人的詩。詩頌揚了富有民族氣節、忠貞不屈、心向故國的蘇武。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表彰民族氣節,歌頌忠貞不屈,心向祖國的時代的需要。溫庭筠這首詩正是塑造了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的英雄形象。頸聯的對仗頗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說“回日”再說“去時”,靈活而不呆板,生動而不拘泥。

《宮詞》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宮人掃御床。

【註解】:

1、十二樓:指一清早宮人就在梳妝以待幸。

2、望仙樓:意謂望君如望仙。

3、水滴句:指銅壺滴漏,古時計時儀器。

4、袍宮人:指穿著衣的宮女。

【韻譯】:

大清早,宮妃們在十二樓打扮梳妝;

登上望仙樓臺,盼望著臨幸的君王。

獸形門環緊鎖宮門,內心十分悽愴;

銅龍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覺日長。

髮髻梳理完畢,還要對鏡反覆端詳,重換一件羅衣,注意加燻一些麝香。

遠遠看見,正殿閃動人影啟開珠簾;

看見短袍繡褲宮女,正在打掃御床。

【評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內容是代寫宮妃的怨恨的。詩一落筆就寫宮妃企望君王來幸,然而從早到午,百般打扮卻不見皇帝到來,於是越發覺得度日如年。最後發覺宮人打掃御床,說明皇上準備降幸正宮,企望已經破滅,猛然覺得自己遠不及那些灑掃的宮女接近皇上,心裡益加怨恨。

全詩對人物的心理狀態,刻畫極其細膩、逼真。首聯總寫望幸之意以後,以下三聯即把這種“望”的心情,融化在對周圍環境的描畫,對人物動作的狀寫,以及對人物間的外境的反襯之中,生動地反映了宮妃們的空虛苦悶。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註解】:

1、蓬門:茅屋的門,指貧女之家。

2、綺羅香:指富貴人家婦女的服飾。

3、共憐句:意謂共惜時世艱難而妝飾從儉。作者的時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新樂府》有《時世妝》,詩中所描寫的實非儉妝,恰恰是另一種形式的“濃妝”,所謂“時世妝”,即最時髦的打扮之意。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壓金線:按捺針線,指刺繡。

【韻譯】:

貧苦家庭出身,從未見識綾羅軟香;

也想託媒說親,就為貧窮暗自悲傷。

誰能欣賞風流高雅,格調不同凡響;

世人都愛追求時髦,盛行異服奇裝。

敢在人前誇口,我有善繡巧手一雙;

卻不塗脂畫眉,與人爭豔取勝鬥強。

最恨年復一年,拈針引線辛勤刺繡,專門為了他人,時時趕製陪嫁衣裳。

【評析】:

這雖然是一首詠歎貧女的身世,但也寄託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關,含蘊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針巧”,可是“擬託良媒”,也無人賞識,只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

卷七、七言樂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浪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註解】:

1、盧家句:梁武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此句用其意。鬱金:鬱金香,可浸酒塗壁,百合科,舊謂出大秦國,即今小亞細亞。

2、遼陽:指今遼寧遼陽市附近地區,為東北邊防要地。

3、白狼河:白狼水,即今遼寧境內的大淩河。兩《唐書》《奚傳》說奚國國境南接白狼河,即此。

4、丹鳳城:一說因秦穆公女吹簫,鳳降其城,故名,後便為京城之別稱。按:恐即鳳闕之意。漢建章宮有鳳闕,後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城南。

【韻譯】:

盧家少婦,深居鬱金香塗抹的閨房;

一對海燕,雙棲在玳瑁裝飾的屋樑。

深秋九月的搗衣聲,催落樹上枯葉;

丈夫守邊十年,她日夜懷想著遼陽。

他去白浪河北,而今音訊全部隔斷;

她在京師城南思慮,更覺秋夜漫長。

有誰能瞭解她,獨自懷思不得相見;

偏偏明月透過紗窗,照著黃色帷帳!

【評析】:

這首詩是用樂府題目來寫思婦愁怨的七律詩,故蘅塘退士把它編入卷六七言律詩,而不編入卷四七言樂府。詩先寫夫婦雙棲於京都,猶如海燕雙棲玳瑁之梁。然後寫到闊別十載,少婦思夫之苦。一揚一抑,其意自現。在手法上詩人借鐫刻環境,渲染氣氛,以烘托人物心情,達到了增強抒**彩的效果。如以“海燕雙棲”,烘托少婦獨處;以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遠戍”、“音書斷”之思愁;以“月照流黃”烘托“含愁獨不見”的愁緒。語言構思新巧,讀來清新無限。

卷八、五言絕句《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註解】:

1、鹿柴:以木柵為欄,謂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時分,陽光返射到東方的景象。

【韻譯】: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譁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評析】:

這是寫景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註解】: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長嘯:長聲呼嘯。

【韻譯】: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裡,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裡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評析】: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迴天的大手筆。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解】: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

【韻譯】: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評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註解】: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2、採擷:採摘。

【韻譯】:

晶瑩閃亮的紅豆,產於嶺南;

春天來了,該長得葉茂枝繁。

願你多多采摘它,嵌飾佩帶;

這玩藝兒,最能把情思包涵!

【評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託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註解】:

1、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2、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3、著花:開花。

【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出來,一定了解家鄉人情事態;

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寓巧於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註解】:

1、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的武陵漁人。

【韻譯】:

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

山巒溝壑清淨秀美要盡情地賞玩。

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遊了幾天就匆匆出山。

【評析】:

這是一首勸勉詩,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兩意,入山復出,不甘久隱。語言雖淺白,含意卻頗為深遠。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註解】:

1、終南:山名,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霽色:雨後的陽光。

【韻譯】:

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麼秀美;

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樹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

【評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是作者在長安的應試詩。詩寫遙望積雪,頓覺雪霽之後,暮寒驟增;景色雖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凍。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樸實俏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註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徑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煙渚:瀰漫霧氣的沙洲。

【韻譯】:

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

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評析】:

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註解】:

1、春曉:春天的旱晨。

【韻譯】:

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

夜裡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風雨聲;

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

【評析】:

這是一首惜春詩,詩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剎那,鐫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發了對爛漫醉人春光的喜悅,對生機勃勃春意的酷愛。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悠遠深沉,韻味無窮。可以說是五言絕句中的一粒藍寶石,傳之千古,光彩照人。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註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註解】:

1、深坐句:寫失望時的表情。

顰蛾眉:皺眉。

【韻譯】:

美人兒捲起珠簾等待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

只看見她淚痕溼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評析】:

這是寫棄婦怨情的詩。若說它有所寄託,亦無不可。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閨人幽怨的情態。著重於“怨”字落筆。“怨”而坐待,“怨”而皺眉,“怨”而落淚,“怨”而生恨,層層深化主題。至於怨誰?恨誰?作者鋪下了無限的空地,解詩人可以自解。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註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勳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評析】: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唐詩三百首》原文、註解、 韻譯、評析全文閱讀(204—235章)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註解】:

1、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常棲息於此。

【韻譯】: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註解】:

1、杳杳:深遠貌。

2、荷:負。

【韻譯】:

在蒼翠的竹林寺院中,遠遠傳來深沉的晚鐘。

他身背斗笠披著晚霞,獨自歸向青山最深重。

【評析】:

這首小詩,是寫詩人送名詩僧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詩的意境清晰,畫面秀美,人物動人。詩人即景生情,構思精湛。先寫寺院傳來暮鐘聲聲,勾起人的思緒,再寫靈澈歸去,詩人目送。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真摯情誼。詩一反送別感傷之態,而富於清淡雅氣,成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之一。

《彈琴》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註解】:

1、泠泠:洋溢貌。

2、七絃: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絃琴。

3、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悽清的意思。

【韻譯】:

悽清的音樂發自七絃古琴,靜靜細聽是風入松的古音。

我就愛這令人神往的古曲,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評析】: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

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送上人》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註解】:

1、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相傳僧支遁曾於此放鶴養馬,道家以為第十二福地。

【韻譯】:

你是行僧象孤雲和野鶴,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

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裡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評析】:

這是一首送行詩,詩中的上人,即靈澈。詩意在說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歸隱,就別往這樣的俗地。隱含揶揄靈澈之入山不深。

《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註解】:

1、邱員外:名丹,蘇州人,曾拜尚書郎,後隱居平山上。

2、屬:正值。

3、幽人:悠閒的人,指丘員外。

【韻譯】:

懷念您啊,在這悲涼的秋夜;

我獨自散步訪詠歎涼爽的秋天。

空山寂靜能聽到松子落地聲,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難以成眠。

【評析】:

這是一首懷人詩。詩人與丘丹在蘇州時過往甚密,丘丹臨平山學道時,詩人寫此詩以寄懷。詩的首兩句,寫自己因秋夜懷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後兩句想象所懷的人這時也在懷念自己而難以成眠。隱士常以松子為食,因而想到松子脫落季節即想起對方。一樣秋色,異地相思。著墨雖淡,韻味無窮;語淺情深,言簡意長。全詩以其古雅閒淡的風格美,給人玩繹不盡的藝術享受。

《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註解】:

1、金粟柱:古也稱桂為金粟,這裡當是指絃軸之細而精美。

【韻譯】:

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絃。

【評析】:

“聽箏”應是聽奏箏有感。但從題意看似乎應作“鳴箏”來得有味,來得生動。

詩描摹了一位彈箏美女,為博取青睞而故出差錯的情態。透視心理狀態,洞察入微,描寫細膩婉曲,十分傳神。

《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註解】:

1、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嫂的口味。

【韻譯】:

新娘三朝下廚房,洗手親自作菜湯。

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嘗一嘗。

【評析】:

詩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態。第一次燒飯菜。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養大的小姑嘗試。語雖淺白。卻頗為得體,合情合理。新娘的機靈聰敏,心計巧思,躍然紙上。“先遣小姑嘗”,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

有人認為此詩是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情理上,作為新入仕途者的借鑑亦未嘗不可。

《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註解】:

1、子:長腳蜘蛛,也作喜子。

2、鉛華:指粉。

3、莫是:莫不是。

【韻譯】:

昨晚我裙帶忽然鬆弛解開,早晨又看見子雙雙飛來。

要趕緊描眉擦粉梳妝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來。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婦女盼望丈夫回還的詩。開頭以“裙帶解”、“子飛”即徵兆喜事的習俗進入題意,三句以梳妝打扮,點出內心的喜悅,結句和盤托出主題。感情真摯,樸素含蓄,語俗而不傷雅,情樂又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