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很小的時候,怎麼判斷未來老闆是否能做大做強?

企業信息化大講堂


我有一位朋友,平時都叫他大徐。

這個人算是我遇到的一個有“特殊癖好”的職場人,在他八年的職場生涯當中,先後效力過三家公司,有意思的是,這三家公司都是創業公司。

大徐家有位親戚,在國企工作,職位不小,很輕鬆的就能給他安排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他偏不幹,頭削尖了往創業公司裡面鑽。

對此我們也很好奇,後來向他問起這個事情,他才和我們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是他在參加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就在一家創業公司,當時那家公司做的還算不錯,經營的第二年就開始盈利了,他親眼看見了老闆給員工分錢、提拔和他一樣的年輕人做管理層。

儘管後來因為決策失誤和判斷失誤,這家公司在從第三年邁向第四年的時候不幸倒閉,但這件事卻深深的刺激了大徐,讓他對於創業公司頗具好感。

不僅如此,這樣的履歷也讓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堅定了以後要創業的想法,因此他也認為,只有去創業公司工作,才能有更多的經歷、看到更多的問題。

秉持著這一想法,大徐後來又去了兩家創業公司工作,只不過這兩家公司都在苦苦支撐了兩年後,原地倒閉,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徐應該是吸收了不少的經驗。

其實也不光是大徐,我前幾年找工作的時候,也是很喜歡去創業公司,不過我倒是沒想著今後能當老闆創業或是怎樣。

在我看來,創業公司只有一點好,那就是一旦創業公司熬過了生存的階段,在市場裡站穩了腳跟開始盈利,那麼我之前貢獻的越多,後續就越可能成為我升職加薪的籌碼。

不得不說,創業公司確實存在著一些動人的誘惑,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各種“獨角獸”的崛起,真的是給人們看到了一種“每家創業公司都有成為下一個巨頭的”可能。

然而這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大多數創業公司的日子其實都不太好過,我曾經工作過的兩家創業公司,如今一個倒閉,一個被迫轉型其他業務。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不能一棒子將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打死”,也不能把它們全都捧上天,這兩種看待創業公司的辦法都存在誤區,而一家公司能夠不能從小做到大,其實還是有一些判斷依據的,這一點,從哪些投資人的眼光中,就能窺得一二。

我們不妨想一想,投資人在做出決策,想要投資一家公司的時候,他們是怎麼來判斷一家小公司是否有潛力成為大公司的,從這樣的視角中,我們或許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以下五點,就是透過投資人的視角,去看一傢什麼樣的小公司,有成為大公司的可能:

01.看公司所處的行業

按照一般的經驗來看,新的領域往往蘊藏著更多、更好的機會,因為這裡還有很多值得商家開發的市場,當然,這裡只是說行業領域,先把公司的運營刨除在外。

為什麼說新的領域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更友好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原來的領域裡,巨頭們已經站穩了腳跟,而且越吃越胖,體量越來越大,這樣造成的情況就是,其他小公司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而且領域內可開發的市場也越來越小。

說白了,假如現在有一家創業公司想要進軍咖啡行業,那麼橫亙在它面前的是星巴克、Costa、瑞星等等巨頭,你覺得它會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呢?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行業是最宏觀的因素,或許老闆會把自己的企業吹的天花亂墜,但企業所處的行業卻不會說謊。

02.看公司從事的業務

與其說是公司的業務,莫不如說成是公司的產品,一款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其實也能夠間接的反映出公司的業務是否景氣。

我從事的第一家創業公司,儘管他們的野心很大,但是顯然選錯了產品——他們想要打造一款能夠擊敗微信的APP。

先不說這個想法能否實現,他們這個目標就有問題,以擊敗微信為目標,而不是為了打造全新的用戶體驗以及解決用戶需求,如此出發點怎能做出一款好產品呢?

結果就是公司虧的非常慘,最終倒閉,其實話說回來,一款產品越是有競爭力,往往就越容易成就一個公司,如果產品沒有競爭力,那麼很遺憾,這意味著市場可能不會對你們這家公司太友好。

03.看公司的營銷戰略

說起營銷,這可是公司最重要的面向市場、面向消費者的終端流程。

毫不誇張的說,營銷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一家公司的,即便產品很好,但是沒有進入消費者的 視野,也是對公司的效益增長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所以說,從一家公司的營銷戰略當中,是能夠看出一點端倪的,當然我們更多的是看整體戰略,比如說明明是一家線上業務的公司,卻偏偏去地推,明明是一個面向企業用戶的業務,偏偏去C端找消費者,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行為,顯然不合適。

這只是一個相對來說粗略的看法,想要從營銷的視角去看企業的發展,這裡其實涉及很多的細節內容,這還要各位身在其中的人,逐漸的去觀察和思考。

04.看公司的團隊

投資人在投資一家公司的時候最看重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團隊。

對於公司而言,戰略再好、判斷再準、產品再能擊中消費者的需求,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個靠譜的團隊去執行。

初創公司最缺的就是人才,大徐曾經工作的第一家創業公司就是如此,團隊的人不多,只有十二個人,除了大徐從事的工作內容不是太有難度外,其餘的人各司其職,專業能力強,而且想法一致。

這樣的十二人團隊,其產生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甚至堪比一家中型企業用制度約束出來的團隊。

在初創公司裡,大家彼此的認同很重要,因為誰也不知道前景怎麼樣,只有互相肯定、互相認同的團隊,同時有著專業能力各司其職的團隊,才能有機會走的更遠。

05.看公司的資金實力、資源鏈接能力

公司離不開現金流的支撐,沒有了現金流,企業就很容易陷入癱瘓停滯的狀態。

當然,這個現金流不是指老闆的兜裡有多少錢,就算是老闆很有錢很有錢,那也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而且這樣不是企業運行的長久之計。

這個現金流,其實說白了就是公司能夠常年有錢進賬,能夠盈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和開支。

當然了,除了現金流之外,鏈接資源的能力也很重要,這個資源可以是人脈、可以是行業資源、可以是各個方面的支持等等。

綜上所述,其實一家公司最終能夠發展到什麼形態,這個或許沒人能夠知曉,但就像一個人想要從公司離職一樣,任何事情都是有徵兆的,只要我們看清楚了這樣寫徵兆,就能夠給我們的判斷加上一點保障。


職男小凡


應該有好幾年了,我在一家不大的公司,當時,公司目標與願景都很明確,要做行業的老大,要上市等等。老闆能力很強,銷售、運營、生產、物流、人事、財務等等,似乎每一個方面都懂得,在公司說話更是說一不二,一言九鼎。而公司呢,那時發展也非常不錯,我在的那兩年,幾乎是成倍增長。

但記得我離職臨走時和同事聊天,談到公司的未來,我說了這麼一句話:老闆什麼時候說話不管用了,公司才能真正的發展壯大。

是的,當公司很小的時候,我覺得判斷未來老闆能否做大做強最關鍵的一點是 “老闆的一言九鼎”。

在這個問題回答中,就不展開討論了,我簡單列如下幾條原因和建議。

1、老闆不是全能的,也沒有必要全能。所以,老闆不要能力太強,尤其是不要比每個人都強(老闆的感覺),在很多時候,在很多區域,我們需要相信和尊重專業。

2、老闆不要享受說一不二的感覺,當你說一不二時,最終的結果是沒人敢提反對意見,從而讓你真正的“說一不二”和“一言九鼎”。

3老闆們一定要認識到也必須承認這點:你能解決公司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你的能力,而是因為你是老闆。

4、老闆們也要記住和承認這一點:在絕大多數時候你能說服你的員工(或供應商),並不是因為你的溝通能力強,而是因為你是老闆。

5、老闆什麼時候說話不管用了,公司才能真正的發展壯大。



最後,說一下我以前的那家公司,如今很多年過去了,從以前的老同事處瞭解到,這家公司發展早已停滯,勉強生存著,離行業老大、上市還非常遙遠。當然,能夠生存,還是代表老闆有一定的能力,也值得佩服,只不過,我最終的預期才遠而已。



絕大多數人判斷不出公司小的時候,老闆是否有潛力做大。

我以前也無法判斷,創業20年,見過許多從零開始創業到年淨利潤過百萬,過千萬,還有上市了企業。

我分享幾個案例:

張先生90年代在深圳的臺灣廠做電解電容生產工人,生產主管,銷售業務。2007年自己開電解電容廠虧了100多萬,2009年開始做電解電容代理,目前員工10多人,年淨利潤300多萬。

劉先生2000年到2010年在母嬰小家電公司做外貿經理,2011年自己開始做產品,2015年自己開工廠,目前員工200多人,年銷售過億。

舒總90年代開始做廚房五金廠工人一直到廠長,2011年接觸淘寶網,2013年被騙,財富歸零,2014年從淘寶網開始,4年時間年銷售過億,買了豪車、別墅若干,修了工業園區,目前年銷售額過2億,員工近400人。

我總結身邊從零開始做大的老闆的特點:

1、在一個行業堅持超過10年,有客戶資源、行業經驗、資金的沉澱。

2、失敗很多次,韌性好,能堅持。

3、熟悉人性,能駕馭員工。

4、能吃苦耐勞。

5、學習能力強,能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

6、洞察力強,可以發現行業的機會。

7、願意分享,有錢了可以拿部分出來和團隊分享。

8、有換位思考能力,善於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受教育水平高一些,比如本科學歷,事業高度會更高,比如御家匯的戴總,本科畢業,無背景,從零開始,1982年人,36歲企業就上市了。


鄧冠衛


入職前判斷有點像押寶,就好像我同事幾年前嫌小米是初創企業就拒絕了小米西安的offer,去了一家新加坡排名第一的電商公司…然後…結局你們都知道了…

入職後判斷看三點。一是老闆為人格局 二是公司所在是否一線城市 三是公司資金鍊是否健康


一 老闆為人格局

  1. 將熊熊一窩。如果發現老闆為人處事都很小家子氣,更有甚者人品不正的情況下,可以看下新機會,及時止損。心術不正的老闆跟著遲早會出事。良禽擇木而棲。
  2. 小微型企業的制度福利都不如大公司完善。而且確實存在相當多老闆故意佔用員工個人時間、放假時間和休息時間的情況。

二 公司是否位於一線城市

1.就拿互聯網公司來說,在二線城市的大部分都是客服中心,研發中心,要麼是本地創業公司,基本沒機會做大,因為二線城市的人才和資本密度太低,和一線城市比不了。

2.如果公司本身小還位於二三線城市,那麼相應地員工的工資和崗位空間都非常小。不管公司能不能做大做強,未來幾年間你個人的工資和升遷估計希望不大。

三 公司資金鍊是否健康

1.見過太多小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就直接裁人解散的,樹倒猢猻散。甚至因為小公司,老闆也直接拖薪欠薪,不給員工任何補償。

2.聽過最奇葩的事情是18年下半年互聯網寒潮,上海某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老闆裁人不給員工上個月薪水,員工集體抗議後,決定2020年以每個月分期付款的方式給上個月的薪水…吃相極為難看。

如果對自己本身實力有自信的同學們,還是建議先去大公司呆個幾年,不管是上升空間還是薪資水平都未來可期。

年賺幾百億的公司,基本上中層以上幹部很多都能年薪百萬,比如阿里騰訊萬科平安碧桂園這種公司,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中層幹部都能拿到,但肯定比小公司容易的多。

歡迎關注@夏喵喵老師 曾任職於世界500強,精通英韓粵語,專注於職場和外語培訓,陪你一起打怪升級,所向無敵。


夏喵喵老師


我發現中國老闆,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老闆,缺少三件事:

1、缺乏戰略思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短視的,只要他們能賺錢,就不想建立持久的基礎,因此他們不能被稱為企業家,充其量只是商人。因此,老闆要做的第一個改變是從成為商人到成為企業家。

2、缺乏科學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老闆考慮一整天如何與員工一起玩耍,卻不考慮如何使用科學方法來管理員工。因此,老闆要做的第二個改變是從管理人員到董事的改變。

3、過早使用文化進行管理。老闆必須完成的第三個轉變是從“皇帝”到企業家的轉變。大多數企業家是下意識的“皇帝”,他們喜歡控制人。企業家不斷創新,創造需求。他們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因此,中小型企業老闆進入的第三大誤解是過早使用文化進行管理。

話雖如此,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資源增長、戰略增長、管理水平增長、文化增長。大多數小企業都依靠資源和老闆的能力停留在前兩個階段。任何老闆都能做到,一切都取決於老闆。第三階段是通過管理增長,最後一個階段是通過文化增長。因此,公司可以使用文化,但不能過早誇大文化對管理層的影響。

知道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老闆缺乏三樣東西,那麼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的小公司壽命不長,並且成長起來更加困難。主要原因是公司僅依靠老闆,老闆將成為風暴隊的隊長和消防隊的隊長。公司無法建立團隊,也無法建立組織系統。不依靠組織來抓住機遇,不依靠組織來實現戰略機遇,沒有建立團隊,沒有建立獨立的個人系統,就從機會增長到組織增長以及個人能力向組織的轉變能力。


這五種公司永遠可以做大

1、格局大的企業

不樂於對此大驚小怪,該品牌有一個很大的算盤。但是,實際上,許多公司希望以少量投資獲得大回報,而從未期望將大量投資換成更大的回報。這實際上是一種模式,就是希望從雞蛋中獲取黃金。擁有大格局的老闆可以展望未來,並在大環境中定義自己的業務。

2、心態好的企業

不要期望100美分等於1美分,這會使您走得更遠,甚至遇到麻煩。在考慮當前形勢的同時,必須有戰略和策略,並計劃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計劃。朝計劃的方向走總比沒有計劃好。至少您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各種意外情況。

3、有資源的企業

您可能不同意這句話,但它表明了一些事實:在中國,資源第一,機會第二,能力第三,教育第四,個人戰鬥已經過時了。許多老闆比別人更成功,因為他創造的社會資源為他創造了一些條件。

4、可以留住人才的公司

可以招聘優秀人才、員工願意加入公司、擁有團隊氛圍、成就感、歸屬感通常更受歡迎。在關注行政管理和績效的同時,關注技能的改進、思想指導。

5、目光長遠的企業

品牌識別對於公司而言,始終是首次長期而系統的項目。它必須具有獨特的個性,並且需要系統地完善和改進。對於客戶而言,品牌塑造也是一種認知和體驗認可。他們需要能夠記住您的特定原因,因此他們也需要您堅持吸引力。


  能成功的六種老闆

  1、有夢有野心,對現狀不安,對機會敏感,對競爭有充分的認識。

  2、重視人才企業的成功不是因為BOSS的能力,而是因為有更多的人才,劉邦和劉邦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再利用了蕭、韓、張三傑、項羽,所以下屬的所有有能力的人才都在劉邦中

  3、少教三圈路,避免資源浪費,開闊視野,看機會和危機,走得更遠!

  4、要做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注意果敢的企業家的話,“如果我不做的話就不投資,失去機會的話怎麼辦?” 他們認為“萬一成功”,不做就不會失敗,但是沒有成功的機會! 不是說“即使我做了,如果投資失敗了怎麼辦”。

  5、不要埋頭,做宣傳廣告的形式現在很多,硬要發廣告給用戶群的上司不滿足“我們的業務量還不錯”的水平,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是很重要的。

  6、適當的解放權,讓員工安心工作,讓高管安心一部分作戰計劃是很簡單的。


互聯網偵察


我作為公司的元老,親眼看著我們廠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的規模,現在回想剛進廠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判斷還是正確的。

一,你要看公司是做什麼的,生產出來的產品有沒有市場競爭力,公司是否有發展的前途。

二,你要看老闆的為人處世如何,這點很重要,因為老闆決定著公司的未來。如果老闆很和善,對客戶對員工很大氣,那這個公司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如果老闆很苛刻,對客戶對員工很小氣,耍小心眼,帶有色眼鏡看人,那我勸你早點離開吧,這個公司發現不了多久的。

我進我們廠的時候正是看中了老闆的為人才留下,堅持了下來。那時候,老闆跟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幹活,供貨商送的禮老闆都拿出來分給我們,就連我學車都是廠裡給我出的錢報的名。現在好了,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而我也成了廠裡的管理者。

所以我覺得如果老闆不錯,趁著公司小的時候堅持下來,等以後公司做大了,你也就熬出來了。


小小壓鑄工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很多都是以老闆如何作大做強角度去分析的,還寫了好幾千字,也是非常難了。


耿哥最煩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照他們的答法,我博士都畢業了,回答還沒寫完呢。


我就說三句話:

第一,公司很小的時候,你進去,必然也沒有過什麼大公司的經歷,所以,你根本不可能具備判斷老闆未來的能力。這是風投經理們乾的事,你能幹,就不要去小公司了,去大公司好了。

第二,如果不能幹,那就得有綜合分析能力。分析這個行業的市場空間、未來增長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老闆手裡的資源、老闆對於未來的判斷,以及你是否與老闆同頻。

第三,如果以上說的都具備,唯一的問題是,你跟老闆不同頻,他又喜歡給你畫餅,你又想要高工資,而不要5年後的期權與分紅權,那再好的未來,跟你也沒有關係,趕緊找個成長中的公司去上班吧。


最後補充一句,一般具備這個能力的人,都已經自己去創業了,不會甘心待在一個小公司裡,遭遇看透一切還沒人聽他的的尷尬的。


我是耿哥,堅持輸出乾貨話不多,有興趣的關注一下。


職場耿哥


如果僅從老闆一個人我們就去判斷一個企業的未來,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經常說做事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那麼一個企業最終發展的落點離不開這三點。什麼是天時,按照現在的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風口,一個好的風口可以助推好多企業起飛。那麼地利說的就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格局和戰略。人和也就是所謂三大關係,員工與領導的關係,公司與客戶的關係,公司與整個發展環境的關係。

企業發展需要風口助推

雷軍曾經說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被很多創業者當作神句一樣掛在嘴邊,我們不能100%的就說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經過驗證企業的發展初期還是要藉助風口的助推力才能邁開第一步。然而在雷軍的那句話後邊還有這麼一句話“長出一個小翅膀,就能飛得更高”很少被人關注。其實這一點很重要,除了風口的助推外,企業自身也需要有產品或者有資源去開拓市場。不然的話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小企業盲目的自信和自大,最終因為自己的實力問題被競爭對手PK掉。

戰略格局決定了起飛後的方向

有了風口加上自身的準備,那麼基本可以做到完美起飛。但是起飛後企業沒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格局,那麼最終也會迷失在天空中。所謂的戰略格局說簡單的就是目標。你是打算做到行業領頭羊的位置,還是隻求在這一片環境中分一杯羹這完全是兩種方向,所以目標很重要。

人際關係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續航動力

很多老闆認為企業發展只要有錢就好,有錢就沒有。其實這個觀念只對了50%,企業發展要有資本沒錯,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是人的力量在推動資本運轉,從而推動整個企業前進。所以三大關係決定企業能在發展道路上跑多久。三大關係就是公司內部要有積極的上下級關係,外部要有客戶和自己共同發展的合作關係,還要有自己與整個大環境沒有衝突的自然關係。沒有很好的三大關係,那麼公司的錢只養了一群掙錢的人,而不是做事的人,維繫的客戶只想攫取而沒有契約精神,一些相關部門還時不時的找你喝茶聊天。整個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所以企業的發展大看格局戰略,小看人際關係。什麼都沒有的企業,只會成為被風口吹起來後搖擺墜地的豬。

我是【職說筆記】,聚焦求職面試、職場關係、勞資糾紛。關注我,遠離職場困擾。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


職說筆記


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否能夠從小發展到大?

其實我們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去做這個判斷。

這就跟我們選擇買股票一樣,很多時候我們發生購買行為的時候,也是比較盲目的,

即使如此,我們依然也可以從以下一些基本面來做一些簡單的判斷。


一、行業

老闆選擇一個行業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行業發展的趨勢非常好,那麼在這個行業中,其實做的一般也能借風起勢。

而如果一個行業正在走下坡路,即使是這個行業中的龍頭老大,也會發展得非常艱難,更何況是一個創業型的小企業。

比如前幾年電商剛剛大發展的時候,我所在的一家電商企業的副總看準了時機,自己拉了一批人出來辦了一家新公司。他邀請我手下的一位同事曉峰加入創業團隊。

曉峰接到邀請之後比較猶豫,畢竟我們原來的企業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

他找我聊過一次,我告訴他,電商行業在現在以及未來的幾年,依然處於穩步發展的過程。所以副總對這個行業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果然在三年之後,這家企業從原來的10來個人發展到了三四百人的規模。甚至在其他兩個城市也成立了分公司,承接不同的業務。


二、崗位和人是否匹配

一家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靠老闆個人的能力。馬雲當年還帶著十八羅漢闖天下呢。

一個老闆是否能有識人之能,也就是能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的能力,是判斷這個企業是否能夠發展壯大的一大標準。

特別是在創業期間,一個人當幾個人用。某個關鍵性崗位。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甚至特別擅長的人在位會為這個企業帶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小梅是我的一位HR同行,在一家供應鏈創新企業工作。

她告訴我,老闆把採購和庫存這個大任交給了自己的小姨子。

這個女孩子並不是供應鏈方面科班出身,之前在一家外企從事市場營銷工作。

這一用人決定,導致他們前端的採購以及後端的庫存管理,甚至物流都一塌糊塗。

好好的供應鏈企業,這一塊卻沒有用專業人才。

這個企業成立了兩年以來,依然還是處於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小梅告訴我,財務核算下來去年一年虧損1000多萬。


三、財務管理意識

小公司特別是創業型企業,前期的現金流,以及對資金的使用,還有自己財務的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有錢才能過度過凜冬,而沒有錢的企業倒閉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許多創業公司的老闆往往對企業真正的財務狀況不太瞭解,也不上心。這才是最危險的。

前段時間,有一位同行小湯告訴我,他們公司銷售額非常高。

看上去企業發展的似乎很好,紅紅火火。

老闆非常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把賺的錢一半利潤都分給下面的業務團隊,以便於激勵員工。

這忙活了一年,財務核算下來企業竟然是虧損的。

銷售額高,並不代表企業利潤高。扣除各項成本之後,真正拿到手的是多少錢,老闆心裡一定要有數。

可怕的是,小湯的老闆並不是個例。

許多老闆在創業階段看到銷售形勢喜人,特別有面子。就忙著把規模鋪得很大,導致最後企業資金鍊斷裂。

這樣創業失敗的案例看的太多。


四、人脈

如今早就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閉門造車也絕對不可能成功。

善於經營和利用人脈的老闆。才是能取得成功的老闆。

自己的老闆如果擁有廣泛而有效的人脈,可以看出,老闆服務在人際關係上能力比較強,甚至可以說情商比較高。

企業遇到問題,老闆知道可以從誰那裡尋求到幫助:從融資。到找客戶,甚至找渠道資源等等。


五、你受得了老闆的性格嗎?

提問的朋友說,怎麼能判斷老闆能不能做大?

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不能跟著這個企業一起成長,老闆做不做的大和你其實就沒有太大關係。

你能在這家企業呆下去,一個很大的原因,除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之外,還有你能不能忍得了老闆的性格?

創業型企業人本身就不多。每一個人都需要直接和老闆發生交集。如果這個老闆的性格你受不了,那得及早做出一個判斷,是不是要在這個企業繼續呆下去?

其實無論老闆的性格怎麼樣,是吝嗇還是大方?是粗獷還是細膩,這都是非常個性化的體現,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最主要的還是你和老闆之間。的性格能否契合,才是長久合作的關鍵。


妤墨漫談職場


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職場的情感建議從老闆的戰略眼光、品牌意識、商業模式、法律意識及學習能力等五個方面加以判斷。

親戚的女兒芳,32 歲,年薪 100 萬。當初應聘到杭州淘寶客服服務中心上班時,淘寶還處在發展階段,規模很小,待遇也低,同學都認為她一個計算機本科生到那家公司當客服也太大材小用了,不靠譜,家裡人也認為那家公司沒多少奔頭。可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據她說,她從老闆的以下舉措上看到了希望:

一、戰略眼光

老闆如果有戰略眼光,就會有大格局,就會懂得選擇,懂得佈局。

2003 年 4 月,眼看中國網民越來越多,且成一種萬馬奔騰的趨勢,有戰略眼光的馬雲覺得電商將會有龐大的市場,於是不顧周圍人懷疑的眼光,帶著僅有 18 人的團隊選擇創辦了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地址就選在他最初的創業故地——湖畔花園裡的一套10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子裡。


要知道,當時的中國電商市場已經有了 eBay 和易趣網,而且這兩大電商平臺實力強勁。為了不引起競爭對手的關注,也為了讓團隊意識到這次創業的不同凡響,馬雲的佈局是秘密進行。當時的公司可真小,還要讓人保密,大家都難以看到希望,但馬雲承諾這次蟄伏的時間雖然可能會比較長,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但員工待遇一定會比之前的好,這樣公司才暫時穩定下來,大家也都沉下心艱苦創業,也才有了後來阿里巴巴 18 羅漢的傳奇人生。

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西漢經學家,文學家劉向

[總結]戰略眼光反應的是一個人的長遠眼光及大格局大布局,所以大凡有戰略眼光的老闆,是可以把小公司做強做大的。

二、品牌意識

“品牌意識亦稱“品牌知名度”,即品牌在消費者記憶中留下的印象,表現為消費者在不同情境下識別品牌的能力,包括對品牌的認知與對品牌的回憶。

馬雲在創立淘寶之初,就有一種強烈的品牌意識:他要創辦的電商平臺一定要做到一流。為了這個長遠目標,也為了吸引固定客戶,他承諾在最初的三年內免費給大家使用(沒想到這一承諾一直延續至今);為了讓網民能安心地在他的平臺交易,他砸出幾個億創立支付寶,讓網民收到貨一個星期後確定不退貨,商家才可以收到款,這一舉措點燃了網民的熱情,到淘寶網購物的網民越來越多,淘寶品牌越做越大,終於成了國內第一大電商品牌,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我們所有的工廠和設施可能明天會被全部燒光,但是你永遠無法動搖公司的品牌價值;所有這些實際上來源於我們品牌特許的良好商譽和公司內的集體智慧——羅伯

[小結]品牌意識越強,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越會想到該品牌,最終購買該品牌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老闆若具有品牌意識,則一定會成就公司的輝煌明天。

三、商業模式

一個能把企業做大做強的老闆,不僅要非常努力,更要注重選用好的商業模式。

比方說淘寶網,它從一開始就有自己明確的商業模式——建立全球最大最活躍的網上貿易市場,它的發展戰略主要是針對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情況制定的。

商業模式是指怎麼賺錢,如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賺錢。 它有三個關鍵要素:客戶價值、企業資源和能力、盈利的方式。 但只有持續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價值,並且形成商業體系才是商業模式。

好的商業模式應該是:

  • 讓客戶賺到錢

  • 羊毛出在豬身上
  • 減少中間環節


為了能創建好的商業模式,淘寶網一開始就根據當時中國網絡發展現狀,集中力量做好信息流來構築網上貿易市場,這樣就智慧地避開了資金流、物流,避免了這些在當時國內電子商務現實狀況方面暫時無法解決的諸多問題。而且淘寶網在成立之初就一直秉承客戶第一的理念,從未改變過,而且他們堅信通過他們的努力,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此,淘寶的每一個決定都建立在怎樣做上,以幫助用戶的利益最大化。


用平臺自己的話說,“咱得讓客戶賺錢啊,只有幫客戶賺錢,幫客戶省錢,管理員工才可以讓平臺上的中小企業一個個都能荷包鼓鼓,這樣企業才可以呈指數型增長。”

有些老闆非常努力,這當然很重要,是必需品,但是努力只會讓你賺到“小錢”。想賺真正的“大錢”,還是要依靠對商業的理解,依靠商業模式的力量。

日本有一家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711公司模式,毛利率竟然達到90%!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在一般人看來,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在 20%已經很高了,50%就特別厲害了,怎麼可能達到 90%?簡直天方夜譚。


但這卻是真的。因為 711 並不把公司當作零售企業,而是把它稱為管理諮詢公司,實際上它提供的確實是“服務”,收的是“服務費”。


它的商業模式是公司的絕大多數門店都不是自己直營,而是交給其他數以萬計的夫妻店經營,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幫助這些店經營得更好,而且它允許每一家夫妻店的經營方式都有所不同。不僅如此,711 還把自己變成一個平臺,把夫妻店、工廠和配送中心連接起來。這樣,商品就由公司找人幫著生產;配送也由公司找人送到門口;同樣,銷售也是由公司用數據給予支持。這樣,“便利店共同體”就創造起來了,大大提高了整體效率,創造了額外的價值,自己也從中賺取高達 90%的“服務費”。

所以,看一個老闆是否具有潛力,僅看努力是不行的,還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因為努力就像是耍大刀;但好的商業模式,卻如同機關槍。刀再快,也沒有機關槍快;刀很威風,但機關槍更有威力。

[小結]老闆若有好的商業模式,則一定會創造奇蹟。

四、法律意識

看一個老闆未來能否做大做強還要看他是否具有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這裡包含 3 層意思:

  1. 為人誠實,不投機取巧,更不違法亂紀。

  2. 不損害他人,因為他深知“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伸手必被捉”;
  3. 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做到言而有信、誠實守信。


此外,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具有法律意識的老闆都可保護公司及每一個員工(包括他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在公司管理方面也會依據法律、法規及公司規章制度行事,這樣還可杜絕管理混亂。

[小結]老闆若具有足夠的法律意識,就一定能保證公司的穩定發展、長足發展。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五、學習能力

在這個知識更新飛速加快的時代,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個人能否走得穩、走得遠,能否創造非凡的業績。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對於一個發展中的企業來說,學習的作用有如下5點:

1、幫助拓展市場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大家都在拼殺,如果老闆學習能力不強,就不足以開拓自己的思維,那麼市場必將難以拓展。想把公司做大做強,就必須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2、 幫助掌控機會

學習的重要性在當下已經不僅僅是“活到老學到老”,而是“學到老才能活到老”,這也是企業家們的至理名言。尤其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市場的多變性,金融、股市、房價的風雲變化,等等,都催促人不斷學習。唯有如此,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並在不斷的思考、嘗試中學會掌控那些機會,才能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

3、 幫助降低風險

現在,國內企業的平均壽命一般在 3—5年,這就要求老闆的戰略眼光與格局需要提升,這都需要學習。可以說,唯有學習型的老闆,才能夠及時掌握多元化發展與資本運營及併購、重組等快速成長的手段,從而降低公司的風險,並通過學習把企業的短板彌補,否則小公司是很難生存的。

4、幫助企業成長

企業家強大的學習能力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所以企業家要有持續不斷的學習的能力,才能把新的思維帶給企業,做到與企業人劍合一。

5、幫助個人成長

在企業不斷壯大、成長的今天,如何提升戰略管理能力、運營控制能力、人力資源配置能力、財務管理能力、營銷開拓能力,等等,都需要個人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唯有學習,才能幫助個人快速成長,幫助公司發展壯大。

[小結]老闆如果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那麼他的企業就非常有做大做強的希望。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劉向

芳雖然還是在做當初的那個客服,但因為在當初別人並不看好的情況下,她入股了阿里巴巴的原始股,成為了一個小股東,如今僅每年的分紅都達到 100 萬,讓人羨慕不已。所以不要小看有些目前看來很小的公司,因為如果老闆具有以上素養(哪怕五項裡他只佔有四項),這個老闆都有很大可能把公司做大做強。

六、總結

通過芳的經歷,以及阿里巴巴、日本 711 公司等的成功案例,是不是給你有了些啟發?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些公司的老闆擁有哪些素養——總共有五項:戰略眼光、品牌意識、商業模式、法律意識及學習能力。或者說,一個老闆但凡只擁有上述五項中的四項,他那個目前還是很小的公司也會有做大做強的可能。當然擁有了五項,那麼這種幾率會大大提高。

最後,我用一句名言與你共勉:

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能放開眼光找他們所需要的境遇的人;要是找不著,就自己創造——蕭伯納

以上是我對於問題給出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為你提供參考!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留言、點贊~


我是@職場的情感,專注職場領域,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成長心得,職場進階,願能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