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專訪陳江春:一名親力親為的“下沉”好乾部

《中國紀錄》新媒體 李靜 武漢視頻連線報道

疫情突襲,為了打贏這場病魔之戰,市政府組織人員“下沉”社區,武漢市江岸區人力資源局公務員陳江春同志被下沉到江岸區新村街道轉車樓社區。陳江春以“使真勁,親作為”的作風受到了居民高度好評。

早在疫情發展之初,陳江春第一時間申請了防疫志願者。在封城後,公共交通停運的情況下,他率先利用自己的私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做起了“擺渡人”,每天早晚接送上下班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還在各個小區,街道免費發送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在社區裡,公車繁忙的時候,也是私車公用,接送疑似病人他總是衝在最前面。

《中國紀錄》專訪陳江春:一名親力親為的“下沉”好乾部

社區防疫工作繁雜,為了居民的安全健康,對樓道,垃圾桶,轄區內的主幹道等消殺是社區重點工作之一。陳江春所轄是個大多沒有電梯的老舊社區,很多樓需要步行上下。他每天揹著幾十公斤的消毒藥水箱從一樓一層層往上爬,仔細的對每戶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往往一棟樓跑下來內衣汗溼,來回幾趟已經累的氣喘吁吁,腿直哆嗦。

為隔離的居民買藥送菜也是一件辛苦活,面對藥品的緊缺,他往往要跑好幾個藥房,勞動強度非常大,一天到晚忙的連軸轉,但是他沒有喊累,馬不停蹄的又“執行”下一個任務,每件事事必躬親,親力親為。

作為志願者,他每天工作12小時,轉戰各個社區最累的地方,或發放防疫物資、或堅守卡點、或上門排查居民疫情、或為隔離群眾買藥送菜 ……哪裡有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

《中國紀錄》專訪陳江春:一名親力親為的“下沉”好乾部

陳江春對於工作任勞任怨,一絲不苟,然而他卻不是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疫情之初,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戰“疫”中,他毅然主動隔離了自己的老人和孩子與妻子。

陳江春的妻子是武漢中心醫院的護士長,為了防疫抗疫轉戰各大醫院,始終戰鬥在第一線,目前仍然留在金銀潭醫院隔離。他們兩家的老人和孩子都無暇照顧,他們的小兒子兩次發燒生病,夫婦倆都不能陪在身邊。快兩個月了,夫妻二人至今還未碰面。

《中國紀錄》專訪陳江春:一名親力親為的“下沉”好乾部

《中國紀錄》新媒體在採訪中瞭解到,陳江春為武漢市江岸區新村街道聯包駐領導,2019年3月,進駐轉車樓社區,他剛來第一天就積極的融入到社區,無私奉獻著!認真傳達解讀上級各項工作要求和會議精神、為社區的建設發展獻計獻策、參與“四經普”工作一絲不苟,將自己智慧和愛心無私的奉獻給了社區,無論是學習和活動,還是義務勞動,處處有他的身影,為居民解答各類政策、法律知識、調解糾紛和消防他總在第一線。

《中國紀錄》專訪陳江春:一名親力親為的“下沉”好乾部

他在黨員群眾中留下很好的口碑:陳江春同志既有一名領導的睿智和果斷,又有一名志願者的辛勞和勤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