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支持用公務人員消費拉動消費

摘要:每天人們接受的很多信號,其實是互相矛盾的。有些地方,一方面鼓勵公務人員上街消費,開動復工復產的馬力,各種營造氛圍。另一方面各種關卡的管理卻非常嚴格,雖然調到三級響應,但各種防控讓人感覺還是一級響應那麼嚴格,餐館裡甚至家人都不能坐到一個桌子。一些地方雖然是低風險地區,但人員和貨物流動還有一些障礙,健康證明做不到全國通認,快遞進不了小區,流動有很多麻煩。時緊時鬆朝令夕改,理順這些互相沖突的信號,比單純放某個信號更重要。


我也不支持用公務人員消費拉動消費


 曹林|文


甚至連湖北和武漢都多日清零了,復工、復產、復常眾意所向。比民眾更急的可能是各地領導,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方式發信號拉消費,營造人氣和煙火氣,讓商業和市場活起來。領導帶頭上街消費之外,多地都發了紅頭文件,鼓勵機關幹部和公務人員及其家屬帶頭消費,引導和帶動身邊市民到市內賣場、商超、飯店等消費購物。有的地方甚至明確了標準,建議“區領導本週將在區內商業、餐飲等企業上支出不低於100元”,有地方的標準則是“明確每週消費不低於200元,均由個人付費”。


理解這些地方的良苦用心,文件表達都很剋制,謹守權力邊界,用的都是“鼓勵”、“建議”或“倡議”,並沒有強制,且嚴防公款吃喝。但這些倡議還是引發不少爭議,被認為越位了,人民日報評論也稱“幹部不必站在前臺,而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讓政策給力”。我也不支持讓公務人員消費去拉動消費,公務人員不是萬能的,事事都要他們去帶頭。公務人員跟普通人一樣,也要養家餬口。他們尤其不容易,疫情防控中他們衝在一線,結束假期提前返崗,保持在線,各盡所能,冒風險、弄物資、擔壓力、面對種種矛盾,在各自崗位上打滿全場,別什麼都讓他們上。


公私權界不能模糊,我們不支持公務人員有超越法制的特別權力,也不應該課以他們以超出其職責的義務。苛求“事事帶頭”,無限的超義務附加,只會在混淆公私權界中帶來公職倫理的混亂。公權不能私用,同樣,也不用把屬於私域的權益徵為公用,我們反對公務人員公款吃喝,同樣反對讓公務人員私款吃喝去拉動“公益”。這不是一兩百元的問題,而事關公職倫理,事關我們對公權邊界的理解。如果發文件讓普通民眾上街去消費,人們會反對,同樣,這樣要求公務人員,也不應該支持。


首先,這種“領導帶頭”的輿論效應已經較為充分地釋放了,普通公務人員的消費很難起到拉動效應。幹部在消費人群中只佔很小一部分,拉動效應主要體現在新聞象徵層面,看到地方領導上街,普通人就放心多了,感受到了信心。但不是每個公務人員都有這種輿論象徵效應,領導上街是新聞,普通公務人員再跟著,就沒有新聞效應了,邊際效應不斷遞減。媒體報道了多地主政領導上街消費,這個層面的信號已經釋放得很清楚,不需要普通公務人員再去引領,不宜透支這種象徵。


公務人員,首先是一個職業,在各自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他們的責任和對防控的貢獻。術業有專攻,疫情是什麼形勢了,復工復產應該如何放到什麼程度?是科學的事。餐館和消費如何驅動和復甦,是市場的事。採取何種政策幫企業渡難關,是政府的事。部門不是萬能的,公權力不可越位,在傳遞復工復產信心上,科學家和醫生釋放的信息可能更讓人信賴。記得有一位醫生說過:只要我們這身防護服沒脫,你們就待在家裡別出來,否則我們就白拼命了!——雖然這針對的是疫情嚴重的武漢地區,但對於其他地方的人來說,人們可能也更看重專業人士的判斷和醫護口罩指數。公務人員這方面也得尊重科學,聽科學家和醫生的,與其讓公務人員上街拉動消費,不如多尊重鍾南山、張文宏、李文娟等專業人士的判斷。


這不是放不放信號的事,而事關科學判斷。一個有公信力的科學人士的聲音,勝過無數外行人的信號。信息透明,專業人士的判斷受到尊重,人們自然會受到理性引導。


消費冰凍,讓很多地方心急如焚,不過這事兒真不是可以硬來和立竿見影的,不是放個信號大家立刻就跟著上街的。各地那麼長時間的強防控,各種措施都用到極致,加上當下全球形勢的嚴峻,公眾心中的那根弦很難立刻鬆下來。我覺得各地首先要做的不是急著“放信號”,而是要反思,為什麼民眾不敢鬆懈下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信號比較混亂,公眾不知道該聽什麼信號。


每天人們接受的很多信號,其實是互相矛盾的。有些地方,一方面鼓勵公務人員上街消費,開動復工復產的馬力,各種營造氛圍。另一方面各種關卡的管理卻非常嚴格,雖然調到三級響應,但各種防控讓人感覺還是一級響應那麼嚴格,餐館裡甚至家人都不能坐到一個桌子。一些地方雖然是低風險地區,但人員和貨物流動還有一些障礙,健康證明做不到全國通認,流動有很多麻煩。


有的地方緊,有的地方松,同一個地方時緊時鬆,有時甚至朝令夕改,不同部門不同環節有緊有松,行政系統上面松、基層緊,防控端緊、消費端松,不協調的信號,讓很多人處於觀望之下。戴不戴口罩、出不出門、何時開學,這些都很模糊,科學也在觀望。應該說,受利益驅動的市場信號,是最靈敏的信號,但市場本身接受到的種種信號是衝突的。沒有信號的充分統一,冰封這麼長時間的市場,很難迅速活躍起來。


這種情況下,讓公務人員消費去拉動消費,並沒什麼用,反而容易忽略真問題。科學的歸科學,市場的歸市場,謹守權界,不忽松忽緊,不這松那緊,不互相沖突,在透明的信息和科學防控下讓市場有穩定的預期,該活躍時自然會活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