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斗争是恩怨还是不同的政治主张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中期的社危机,要弄清楚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关系,先了解北宋的基本国策。北宋建立,宋太祖就确立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四大国策:政治上强化皇权,经济上不抑制兼并,军事上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思想上尊儒崇理。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是防止了封建割据的出现,消除了封建政治的三大祸患:权臣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消极作用是种下了北宋财政困难和国力虚弱的祸根。

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加深,出现了三大危机,即民生危机、财政危机和民族危机。

1、民生危机就是指民众的日子难过,出现了富者益富,贫者益贫,司马光描述当时的情况:“糟糠不克腹”。

2、财政危机有“三冗”:

“冗官”: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官员增多,到宋仁宗时,官员“十倍于国初”,大多数官员是低劣无能之辈。“冗兵”:宋仁宗时总兵力125.9万,其中禁军82.6万,厢军(不参加作战的老弱之兵)。“冗费”:官多、兵多,开支大,加上皇室生活奢侈,“造成国用无几”的财政危机。

3、民族危机。由于宋朝实行重用文臣压抑武将,防止军人捣乱,尽管有上百万训练有素的禁军,但是,不能正常的发挥战斗力,而且常常用文官充当武帅,结果往往是:“运筹于深宫,自败于千里之外”,北宋中期,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党项加紧了对中原的骚扰。

同时,阶级矛盾尖锐,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农民和士兵起义风起云涌。

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北宋面临两条路的决策,一是等着亡国,二是改弦更张,恢复元气。北宋中期主张变法的人很多,有司马光、文彦博、范仲淹、王安石等,变法主张在一定程度变成变法实践是范仲淹和王安石,可以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的前奏和序幕。

王安石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具体内容有10项:青苗法、募役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景器法(监)。十项新法中,前六项为“理财”,后四项为“整军”,目的是“富国强兵”。同时,还在科举造才方面有些新措施。

从变法开始,王安石就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另一派当朝官员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对青苗法收息、募役法收钱,反对最甚,变法期间先是王安石得势,在守旧派的反对下,宋神宗多次动摇,王安石被罢相二次。神宗死后,哲宗继位,保守的高太后主政,尽废新法,重用司马光为相。在1086年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去世了。

史学家漆侠著《王安石变法》,书中王安石被定为法家,获前所未有的殊荣,司马光成了儒家。司马光和王安石二人的纷争,不属于个人恩怨,应该归结到南北士大夫的不同政治主张上。我们考察双方相关人士的籍贯就知道了:

王安石一方:

王安石 杭州(今江西临州)

吕惠卿 泉州(今福建泉州)

章惊 建州(今江西建瓯)

曾布 建昌(今江西南城)

再看反变法者的籍贯:

司马光 陕州复县(今属山西)

文彦博 汾州(今山西汾阳)

韩琦 相州(今河南安阳)

富弼 河南(今河南洛阳)

两派的南北阵线很分明,这绝对不是巧合,司马光曾对宋神宗说过他与王安石政是不同的原因:“臣与安石南北异乡,用舍异道”(郡氏闻见录十一),已经 提问题 :“南北异乡”是“用舍异道”的原因所在。哲宗“元庆更化”,压王安石一派,重用司马光,“元庆君子”全是北方人,说明在宋代这种南北界限是人所共知的。

另外,二人的性格不同,王安石固执急躁,要矫世变俗;司马光志成持重,自比人参“病未甚时可用也,病甚则非能所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