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现状 ,养殖模式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现状 ,养殖模式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吴杨平等

日本对虾 (Marsupenaeus Japonicus) 俗称花虾 、 兰尾虾 、斑节虾 , 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以南 、 中国沿海 、 东南亚 、 澳大利亚北部等环太平洋海域以及非洲东部 、 红海等环印度洋海域 。 其虾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 , 尾尖呈鲜艳蓝色 , 额角微呈正弯弓形 , 上缘 8~12 齿 ; 肉质鲜美 、 坚实有弹性 , 个体较大 、 耐低氧 、 易于运输 , 广受大众青睐 , 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 [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1 产业的形成与现状

日本对虾养殖产业在江苏省的发展主要是受江苏省本地养殖品种调整 、 低廉的塘租和自然环境条件三大因素吸引而逐渐兴起的 。21 世纪初 , 山东省日照市日本对虾冬季暂养获得了暴利 。 曾有报道称 ,2009 年和 2010 年春节前后利用暂养方式 , 短短 3 个月的时间养殖使虾价翻 1 番 , 达到了 340~360 元 /kg, 收益达 30 万元 。2010 年当地冬暂养入池量已增加到 25 万 kg, 这种模式逐步推广到与日照相近的江苏省赣榆地区 。 位于海州湾的江苏省赣榆地区水产产业一直都很发达 , 赣榆地区以其区位优势很容易站在产业发展前沿 。

2000 年前后日本对虾人工育苗从山东省发展到赣榆地区 ,这为日后江苏省内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苗种来源和技术人才储备 。 在此期间 , 山东省内的日本对虾养殖户受当地养殖饱和 、 塘租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开始走出去发展 , 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赣榆逐渐向江苏省南部辐射 。 而与此同时 , 以浙江人为代表的南方养殖户也逐渐登陆江苏省 ,最先选择如东县 、 大丰区 , 后逐渐调整转移至盐城市响水地区 。 从江苏全省范围来看 , 日本对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淮河以北的沿海区域 , 尤以响水县万亩养殖规模最大 。

响水县日本对虾养殖形成及发展到如此规模与其内在因素有关 。 响水县地处灌河口与废黄河口交界处 , 土地资源丰富 , 目前除极少部分仍保留传统盐业生产外 , 绝大部分转产成水产养殖塘口 , 但是由于 2013 年以前缺少专业规划和适宜的养殖品种 , 致使养殖效益低下 , 从而当南通市启东县的塘口租金涨到 4.5 万元 /hm 2 以上 , 连云港市赣榆地区的塘口租金涨到 3 万元 /hm 2 以上时 , 响水县塘口租金仍停留在6 000~7 500 元 /hm 2 。 响水县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区 , 本地雨水少导致海水盐度较其他地方相对较高 , 而且稳定 。 这些因素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日本对虾养殖户来此创业 , 日本对虾规模化扩展迅速 。 在日本对虾上市出塘期 , 来自辽宁省 、 山东省的冷藏车直接到塘口收购 , 日出塘 5 000~10 000 kg 以上 。 因此 , 响水县成为全省万亩日本对虾养殖基地有其必然 。

2 养殖模式

江苏省连云港市特别是赣榆区以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居多 。 由于该养殖模式所限 , 不同于常规的 2 茬养殖 ( 在第 1 茬虾收获后可清塘处理 ), 故在第 1 茬养殖前的池塘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 且必须细致 。 每年 4 月中旬投放第 1 茬虾苗 , 之后可视苗情进行多次补放 ;6 月初投放三疣梭子蟹苗 。6 月下旬即可开始收获日本对虾 , 直至取完 ; 一般根据投苗补苗情况 , 取虾较集中的大体分为 2~3 次 , 可视为收获了 2~3 茬虾 。 中秋节前后开始抓蟹上市 , 母蟹一般养殖到春节前后出售 。 优点是利用三疣梭子蟹处理养殖池中的残饵和病虾 ; 缺点是蟹会吃虾 , 该种模式重在人为调控 , 养殖户需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 。

响水县采用以日本对虾养殖为主的典型 2 茬养殖模式 。每年 4 月中旬第 1 茬放苗 ,6 月下旬收获 ;7 月上旬取完日本对虾后对养殖塘口进行清塘处理 , 以备 8 月上旬开始第2 茬虾养殖 , 第 2 茬虾一般在 10 月出塘上市 。 以浙江省某养殖大户为例 , 第 2 茬虾全部收获后 , 养殖池塘进行晒塘 、 清淤 、消毒处理 ; 四九前完成池塘清理 ; 四九后塘口进水 , 按照 30~45 kg/hm 2 标准投放藻钩虾 、 蜾蠃蜚 , 保持池内有适量青苔作为栖息场所 , 并投喂豆粕或花生粕加以培养 。 年后 4 月池塘中的藻钩虾 、 蜾蠃蜚等基础生物饵料丰富 , 寻找晴好天气 ,在水温 15 ℃以上时投放第 1 茬日本对虾苗 。 藻钩虾 、 蜾蠃蜚等饵料足以满足小苗在 4~5 cm 前的生长 , 中后期投喂蓝蛤 、 小杂鱼等冰鲜饵料 。7 月上旬完成第 1 茬虾收获后适当处理池塘 , 随即开始第 2 茬虾养殖 。 由于投放第 2 茬虾前无充足时间培养生物饵料 , 该茬虾主要依靠颗粒饲料 、 冰鲜饲料混投 。 一般第 1 茬虾的价格为 80~120 元 /kg, 第 2 茬虾价格为 200~260 元 /kg。1 茬虾的产量为 375~750 kg/hm 2 ,2 茬虾的产量为 525~900 kg/hm 2 。


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现状 ,养殖模式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3 存在的问题

3.1 池塘清淤不彻底

池塘底层淤泥过多会导致水质变坏 、 水体缺氧 、 养殖生物免疫力下降及其他由此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 这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 目前 , 日本对虾养殖清淤工作主要选在当年养殖结束后的年末前完成 。 一般依靠挖掘机 、 推土机及泥浆泵等机械完成 , 但因清淤面积与范围大 , 人工 、 机械 、柴油 、 电费等投入成本高 , 对于普通养殖户而言 , 为了减轻负担 , 自然选择少清淤 、 不彻底清淤甚至不清淤 , 久而久之塘底环境变差 。 另外 , 由于塘口与塘口距离较近 , 除加固堤坝 、见缝插针就近堆放外 , 大量淤泥无处堆放 ; 如遇大雨 , 又反流入塘 , 致使清淤效果不理想 。 从响水县近几年的养殖收益看 ,很多塘口出现减产 、 低产与池塘清淤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 。

3.2 养殖外部环境的改变

一直以来 , 响水县以其稳定的高盐度吸引着南北日本对虾养殖户来此创业发展 。 响水县万亩日本对虾养殖主要集中在三圩盐场及灌东盐场 。 近年来 , 受周边水环境影响 , 出现盐度明显下降现象 。 盐度下降容易造成水体中纤毛虫 、 弧菌病等多发 , 是日本对虾虾病频发的主要原因 。 造成日本对虾养殖区盐度频频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2 个方面 院 一是灌东盐场以南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 排水入海 ; 二是灌河口上游排水量增大 , 大量淡水入海 。

3.3 饵料问题

蓝蛤 、 小杂鱼等冰鲜饵料是日本对虾养殖户普遍喜欢投喂的饵料 , 养殖户认为冰鲜饵料能够保证日本对虾的高效生长和养殖品质 , 由此产生了冰鲜饵料采购 、 贮存 、 运输 、 配送等配套产业链 。 但是 , 冰鲜饵料对环境影响极大 , 容易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 由此进一步波及周边区域 。 从环保角度出发 , 国家政策和立法越来越倾向于绿色环保 、 可持续发展 ,2018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叶 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曳 征求意见稿 , 今后不达标的养殖水体将成为查处的重点 。 因此 ,绿色环保的配合饲料将替代冰鲜饵料成为发展方向 。 对养殖户而言 , 如何尽快转变投喂 , 接受并形成全程配合饲料的日本对虾养殖将是响水县日本对虾养殖业的一次挑战 。

4 对策

一是建议当地渔技部门加强宣传彻底清淤的必要性 ,并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 另外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尝试通过清塘轮作轮养 、 填埋式清淤等方式来改善底质环境 。二是做好区域整体统筹规划 , 保证已有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 三是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 , 提早参与到日本对虾配合饲养投喂的研究和推广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