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南京萬通1234


前不久,北京 2020 年新能源指標終於如期發放了,個人新能源指標共計 54200 個,當天我們的北京新能源購車群不少朋友都紛紛秀起了自己的「中籤」截圖。

雖然 2020 年北京個人新能源指標只有 54200 個,但據中保研上險量數據統計,個人購買電動車北京佔了全國的 18.8%,所以北京電動車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不少車企僅針對北京電動車市場推出了新品及相關的優惠活動,所以如果著急用車的話,建議 3 月底前下手。

相信很多北京的朋友提及電動車,往往會想起國內新能源領域裡當紅的優秀選手——幾何汽車-幾何A、比亞迪秦Pro EV、廣汽新能源Aion S。作為秦Pro EV家族當中的最新推出的車款,秦Pro EV超能版車型的到來正式填補了比亞迪NDEC續航里程超過500Km車型的空白。同時在新款車型上,無論在車輛配置、動力亦或是續航里程方面都有所進步。值得一提的是,秦Pro EV超能版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也有了更大的突破。有別於以往吉利的傳統燃油車型,幾何A車身的風阻係數僅為0.2375Cd,與特斯拉Model3相媲美,同時也是國內首款在空氣動力學設計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除幾何A、比亞迪秦Pro EV兩款車,Aion S就一直擁有著相當高的人氣,無論是在顏值亦或是續航方面,Aion S都能滿足所有人對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期待與要求。據工信部近日發佈的第330批機動車新產品公示中,廣汽新能源在3月16日再次重磅發佈了Aion S魅630安全智駕版,這無疑對那些正準備宣傳的北京新能源指標幸運兒提供新。

這款車與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比亞迪秦Pro 2019款EV超能版相比,在銷量佔比、尺寸、續航、座艙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Aion S魅630安全智駕版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768*1880*1530,軸距達到2750,要優於比亞迪秦Pro 2019款EV超能版(長*寬*高4765*1837*1515);新車基於第二代純電動平臺打造,整體較之現款純電車型有著較大的進步,還將搭載L2級別自動駕駛輔助系統;510km NEDC續航也遠超比亞迪秦Pro 2019款EV超能版(420km NEDC);這次疫情也讓很多車主更重視車的健康性能,而Aion S魅630安全智駕版智能健康座艙可以說是同級最高健康防護,是整個行業裡唯一裝備且豪華車才有的負氧離子發生器,同時配有超N95濾防,而這些配置,目前都是行業唯一……#18萬級最強純電智能車#

這個新版本,昨天官方公佈的價格是18.28萬,如果你想購買,不妨抓住這個機會。


玩車小少爺


首先要確認一個概念:新能源車

區別於傳統車就是用電能轉化為動能,目前市場主流的是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

電動車又分為油混、插電混、純電動。其實這三種目前可以稱為新能源汽車的是後兩種。

目前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以下幾方面:

先說插電混,一輛車搭載電動機和一個發電機,本身就是過渡產品,主要是防止沒電時候又沒充電樁,燒油可以供電。

再說純電,困難遠比優點多(特別是補貼滑坡以後),以下只談技術,不談政策

技術方面花開幾枝,各個來表:

1.續航能力:標定續航里程與實際不符,季節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是測定的續航里程採用的是等速法,如果大家沒概念就想一下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而與續航里程相關的最大就是電池包,市場主流的就是磷酸鐵鋰和三元鋰;簡單區分就是磷酸鐵鋰相對安全但重量較大,用在商用車;三元鋰用在轎車;但由能量守恆定律可知:續航里程越高,證明電池能量越高。但車全身就那麼大,想要在相同體積下獲得更大的能量,那隻能讓能量密度增大,這就使得安全性降低。(想想鋰電爆炸,車輛自燃)節能降耗技術另說,這裡不展開。

2.充電時間和充電協議:

充電時間很好理解:就是電動車不能像加油那樣方便,加油時間很快,加完就走,電車快的也得倆小時,有人說了,我有條件安裝充電樁,那好,那你的車出趟遠門回個老家還敢去嗎?又有人說了,有公用充電樁啊,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充電協議,簡單形容就是充電槍和車的匹配。很多人發現公用充電設備完全靠運氣,互認堪比相親。

3.其他問題:電池回:新能源為的是降低汙染,但如果電池回收技術沒有的話,汽車生命週期無法形成閉環,導致更大的汙染。另一方面如果鋰電沒有技術回收,鋰礦價格也將穩步暴漲。

總之,新能源是趨勢,也是國家戰略,我們會按這條路走下去,但是純電是不是最優解,能不能實現“換道超車”,我個人持保留意見,主要是很多技術瓶頸太難突破了,別以為外國人研發電車起步晚,據瞭解豐田上世紀就有樣車了,因為這些技術問題才退而求其次弄的Hybrid。所以我更相信燃料電池車,至於燃料電池如何,有啥優缺點,等再有相關問題一併解答。


管窺天下一般一般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如何,這個問題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目前我們生活接觸中接觸最多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是以電能提供動力的汽車了。人類現在使用的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汽車又作為現在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國家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是給到了很大的財政支持,大力安裝充電樁等充電設備。所以從這塊來看新能源以後必定汽車發展的一個方向。



爬山看風景


【展商視點】新能源商用車要走創新之路 ,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展商視點]認為,新能源商用客車行業要實現健康長足發展,國家必須在新能源商用客車的發展方面制定嚴格的政策指引,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堅決杜絕大呼隆式、一哄而起的發展模式,以避免重蹈早年部分家用電器(品種)及乘用汽車業發展的覆轍。(詳文請打開以下鏈接)

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800559292815507975/?app=news_article×tamp=1584453005&req_id=2020031721500401001603505414316914&group_id=6800559292815507975

【展商視點】專業發表財經商業觀點。敬請關注!


展商視點


我們一般來說,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燃料汽車。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來說,燃料汽車整體發展緩慢,所以本文主要講講純電動汽車。

說到純電動車,業內標杆還得是來自美國的特斯拉。我們最關心的數據就是續航里程,而廠家標註的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都有一定出入,就拿高配的model S 來說,充一次電綜合最大續航里程也基本不超550公里,如果是一輛低配的model 3,它的綜合續航里程不會超過300公里。550公里的數據跟一輛汽油車一箱油的續航里程基本差不多,可以實現跑跑省內的高速,如果是300公里,就註定只能在本市或者臨市溜達了,說白了就是隻能代步。550公里的續航里程並不低,但問題的關鍵,當然也是目前純電動車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充電速度和充電樁數量。純電動車發展了十幾年了,這個問題仍然沒有關鍵性的技術突破,也是電動車發展卡殼的最大原因。就算是特斯拉目前最好的技術,號稱半小時可充電百分之八十電量,但汽油車三分鐘就能加滿一整箱油,而且加油站隨處可見,可高壓充電樁卻少得可憐。以上言論還是基於目前頂級量產電動車特斯拉說的,如果是咱們國產的電動車,高端一點的蔚來,新興起來的小鵬,低端一些代步的長城歐拉,奇瑞小螞蟻等等,這些車的續航里程從260公里到80公里不等,更是難堪大任,所以目前的電動車只能是作為家裡的備用車輛或純代步車輛身份存在。

純電動車不受待見的第一大原因是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那第二大原因就是車輛殘值。電動車沒有發動機,電池廢了整個車就只能換電池,可高昂的電池費用直接把整個車保值率一拉到底,即使是特斯拉號稱8年或20萬公里之內電池衰減不會超過百分之五,也奈何不了一輛2016年上牌的100萬的特斯拉model s,到2019年只能值個三十大幾萬的現狀。

所以目前來說電動車的春天還遠遠未到,在電池方面沒有實質性的技術突破前,很難讓各大廠家下大力量開發電動車,寶馬集團前一陣子官宣說未來30年之內,仍然會大力開發燃油車型。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是發展的趨勢,但其中的過程我們還要走很長時間!謝謝大家的品讀!


愛車的小夥



新能源汽車肯定是將來的趨勢,在我國更是這樣。原因有兩點:一是傳統能源緊張,我國又是個多煤少油的國家,所以新能源汽車是現在研究的必須;二是我國傳統汽車技術落後德國、日本等汽車大國太多,水平幾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是現在中國汽車領域的最佳途徑。

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有著較大優勢,現在中國的電池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產量上都是世界領先的,同時由於政策驅動與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市場化進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還不成熟,電池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相應的基建,電池的性能和管理還不成熟(續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現在電動車的弱點),所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多數僅限於短距離代步(多數在城市內使用),仍無法撼動傳統燃油車的地位。(如果不是為了牌照,可能電動車銷量不會很高,哈哈。)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衰減很快,現在常用的鋰電池汙染很嚴重,之後的電池回收和處理是一個大難題,電池的梯次利用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規範。

至於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在多數人認為鋰電池只是個過渡,燃料電池是將來的終極目標。本人對燃料電池不瞭解,感性的認識是將傳統汽車發動機換成燃料電池,像加汽油一樣加清潔能源,這樣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問題就解決啦。

至於行業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搞,而且一定要搞出來!技術方面有搞頭,有前景有情懷也有利益。雖然這幾年要解決基本技術問題,可能效果不會很好,但是將來一定會有一個突破的方法的。現在待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電池性能問題,就是提高電池性能;二是電池的測試與管理,即保證電池安全可靠的運行,在梯次利用時,對電池狀態進行評估。市場方面,今明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重新大洗牌,就像前些年的手機市場和單車市場一樣,洗牌後挺下來的前景無限,失敗的就只能退出。如果要加入新能源汽車研發的話,建議選擇航空母艦般的大廠,至於什麼樣的車企是航空母艦?在中國,肯定是國企啦,其實比亞迪和吉利也可以的,還是要看政策哦。


殘酷de寵溺


新能源汽車肯定能超過汽油車,但是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電是可再生資源,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幾年,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非常可觀,新能源汽車也的確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些消費行為都促使了車企大力生產新能源汽車。



宸子爸


從長遠看,未來一定是新能源汽車,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氫動力汽車,或是其它能源汽車,歸根結底,新能源汽車將是人類移動智慧出行平臺,這是大方向。

現階段因充電樁及技術迭代的原因,只能靠國家政策扶持,逐步向前發展,目前各大汽車廠家都做好了切換準備,只要充電基礎設施完備,像兩桶油一樣方便快捷,新能源汽車將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目前,新能源汽車不限號、不限號,免購置稅,停車免費等政策,使用成本遠低燃油車,尤其是網約出行等,迅速形成規模,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您呢?





肖雄說車


新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指的是傳統能源之外的、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形式,包含光伏、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電與新能源汽車等等。

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煤炭與石油)相比,具有環保和可再生的優勢。

尤其是現在我國能源供應和環保壓力巨大,急需用新能源調整國內能源結構,基於這一因素,國家出臺很多利好新能源的政策。

在政策加持下,光伏、風電、核電與新能源汽車已經率先獲得了發展,可以說新能源受國家政策以及市場導向來看,是當前備受關注的發展對象,值得大家進行投資,但在投資之前應當有一清醒認識,新型產業也要遵循發展的內在規律,你要承受的起投資短期有可能看不到回報的情況,但新能源發展的大方向是不會變的。


讀書人的腦袋


新能源汽車優缺點: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還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至於使用成本,有些試用結果比汽車貴,有些結果僅為汽車的1/7~1/3,這主要取決於電池的壽命及當地的油、電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