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完《红楼梦》了吗?为什么作者自称增删五次,批阅十载?

99隐于世



按照曹雪芹自己的说法,他本人确实是对《红楼梦》这部书倾注了很多心血,在悼红轩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对《红楼梦》做了决定性的勘定。

就一般性的文学常识来说,一个作者在未完成全部手稿的时候,是不会大面积的对手稿动刀的,更不会在如此巨幅的时间跨度内去增删和披阅,这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基本常识,也是作者业已完成全部创作的最有力证明。否则的话,继续创作还需要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和探寻,就不可能还有如此闲暇,用十年以上的时间去勘定文本内核。

这也就是说,这是到了文本形成的最后阶段,甚至是最后时刻。不消说,凡是搞过文学创作的人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并深谙其中的玄妙。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事实是,曹雪芹只给我们留下了前八十回中的七十八回,其余的手稿或成品早已不知所踪,成了红学界至今仍孜孜以求的一个天然之谜,也是目今为止,文学创作领域最大的一个谜团。

但是,原稿是有人曾经拜读过的,比如他的挚友脂砚斋、畸笏叟,以及富察明义等一干同仁,都是他的作品的原装阅卷人,也都留下了或批语或诗章对《红楼梦》进行过带有自家审视意义的品评。

尤其是脂砚斋,更是一直在曹雪芹的身旁,追随着一代文豪,不仅协同他完成了这部旷古无双的鸿篇巨著,也给我们留下了煌煌几千言的书评,被后人收录整理,集中在最具权威的版本《脂砚斋重拍评石头记》一书中。

这个版本的《红楼梦》,无疑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最可靠的事实──曹雪芹确实完成了《红楼梦》的整体创作,且其故事的走向和脉络十分清晰可辨,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尽管曹雪芹大量采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触,但终究是给我们呈现了全本的《红楼梦》,或者《石头记》。


也曾有过传说或记载,说是原稿在传阅的过程中不慎遗失了部分章回,实为天下第一憾事。

我们今人不断的探佚和求证,就是因为《红楼梦》确实有很多谜团和难题,需要我们一一的加以辨识澄清。其中尤为关键的,就是《红楼梦》这个版本确实是曾经存在过的,只是因为遗失了,才由程伟元和高鹗历经多年加以修缮增补的,刊行和发布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的程甲本《红楼梦》。

只是囿于俩个人的学识和手法,他们的续作几乎完全悖离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也平添了一些谈资笑料,才使得这部书的争论至今越来越烈,已然炽热到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个文化现象,红学热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最炙手可热的一门学问。

所以,不要怀疑曹雪芹是不是完成了原著,而是要看后续的探佚和辨析是否理顺了和原著的巨大差异,还《红楼梦》一个完整的结局,还曹雪芹一个完整的伟大作品。

这也是我们未来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愿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让我们的民主文化瑰宝再次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光焰。让我们站在巨匠的肩膀上,承前启后的开启我们民族文学创作的崭新未来。


龙吟148119260


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红楼梦》的著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但是八十回后面稿子的遗失了。

  原稿丢失原因:

  1、作者经“增删五次”基本定稿后,脂砚斋等人正在加批并陆续誊清过程中,就有一些亲友争相借阅,先睹为快,也许借阅者还不止一人,借去的也有尚未来得及誊清的后半部原稿,传来传去,丢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这些“迷失”的稿子,都是八十回以后的,又这里少了一稿,那里少了一稿,其中缺少的也可能有紧接八十回情节的,这样八十回之后原稿缺得太多,又是断断续续的,就无法再誊清了。这便是传抄存世的《红楼梦》稿都止于八十回的原因。

  3、上引批语都是雪芹逝世后第三年加在书稿上的,那时,跟书稿有关的诸亲友也都已“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畸笏自称)一枚”,可见《红楼梦》原稿或誊清稿,以及八十回后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的其余残稿,都应仍保存在畸笏叟的手中。

  4、雪芹“因感伤成疾”,“一病无医”,绵延“数月”,才“四十年华”,竟于甲申春(1764年2月2日后)与世长辞,半年后,脂砚斋也相继去世。“白雪歌残梦正长”,《红楼梦》成了残稿已无可挽回。

  注:《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并由赤瑕宫神瑛侍者携带下凡。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纵观世界啊


红楼

曹雪芹并非只写了八十回,后四十回本有原稿被遗失寻找不到了,所以后来由髙先生代续,待续的后四十回罗揖基本相符,这也不是易事。前八十回增栅五次,那能没有后四十回的初稿。


老龚166916589


唉哟!曹师傅家里日子紧,伙食太差,营养老是跟不上,所以老人家工作效率就难免不打折扣嘛!大家多多担待哟![大笑]


燕衔泥


我个人以为,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就是现在的完整版一百二十回。

当然,这一百二十回不是一次性写完的。因为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在版本的最终形成上,大致这部书分两部分,前八十回是一次成书(因为最早的手抄版本都是只有前面这八十回,或者六十多回,或者七十多回,也有的甚至只有二、三十回的,其中最完整的也就七十多回、八十回还不到一点,缺失的部分是后来一百二十回成形时,由高鄂从另外搜罗来的后四十回书稿中分辨出来,把它移接到前八十回里,接续上,或者补足,这样才有了完整的前八十回的),后四十回是这次高鄂把搜罗来的手稿整理出来,和前八十回接上,两部分放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一百二十回。

就因为有这么一个过程,再加上后四十回中不少人物的性格、观念的转变,加上最终结局的悲剧性,读者们就很容易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是绝不可能这样交代结局的。

我个人则认为这样就对了,因为作者就是不愿意让读者们认为后四十回还是他自己写的。明白我的意思吧?

因为他不愿意最后演变出来的结局是这样的,但他又不得不这样写,所以他只好把这后四十回拖拖拉拉的,直到最后不得不交代出来。

但他又要想办法制造出让广大的读者们感觉到和他心里一样的大失所望的、深深失落的效果,所以他通过“做局”,(也可能是他交代给家族的后人去这样做,因为这个时候他或者已经很年迈的,或者刚刚去世),设法让这后四十回书稿落到高鄂的手里,让高鄂去整理和补足一些零碎、打乱的章节段落(有可能是故意弄乱的,但又弄得很容易整理出来),使得留给读者们的印象是,这后四十回被高鄂插手写歪了,原作者曹雪芹是肯定不会这么写的,那就行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不想让读者们认为他本人是愿意接受这个结局的。他要和促成这个结局的人、要和接受这个结局的人划清界限。

增删五次,那就是增加和删除,前后搞了五次。

批阅十载,就是时不时把原书稿拿出来,阅读并写批语,这样的活动,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已经有十年时间过去了。


TeaC


红楼梦是曹雪芹从三十三岁开始动笔写的!到三十八岁完成前四十回的作品!相对来说前四十回作品比较完整故事性比较强!

四十回到八十回拖拖拉拉写了近十年!曹雪芹此时经济状况很差!故事断断续续!还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此时的故事也写的家族由盛到衰!很多家事不愿意提及!小女儿去世!这段故事比较隐晦!

后四十回故事写了一个大纲!还没来的及写!四十九岁的曹雪芹因为一场温异离世!给这个文学作品留下了遗憾!

此书在民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原名石头记!二十年后!书商程伟元请高颚续写了后四十回的内容!改名红楼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

民国时期红楼梦挤掉金瓶梅成为四大名著之首!北京大学开始研究红学!

1917年发现了一个红楼梦手抄本只有前八十回内容!里面有一个叫脂胭斋的人的批语!!才知道后四十回的内容不是曹雪芹写的!其中也透漏了很多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细节!

1947年红学家周汝昌在四川一个姓陈的满族人家里发现了另外一个脂批红楼梦!此时红楼梦背后的故事越家完整!建国后由于毛主席喜欢读红楼梦!所以红楼梦的发现与考证也越来越多!有时间和大家讨论下我读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红楼是指的是富贵家女儿的闺房!!少女闺房的一场春梦!我觉得远没有石头记这名字好听!一块顽石下留下的传说!



大铃铛307


曹雪芹应该是没有把红楼梦写完,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其实是作者的一种自谦说法。

首先关于《红楼梦》的著作权广受争议,说法不一。不过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写是可以肯定的,有历史证明,也有自证。史证就是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史料,自证是原著第一回作者自序及署名。作者斋号“悼红轩”相连的是唯一的曹雪芹,就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证明曹雪芹有著作权。

可是他到底有没有写完呢?先听我分析一下。

曹雪芹生于贵族,早先生活优裕,有一段比较好的生活,不过后来被抄家之后,生活就极度潦倒贫困。之后他便以自己之前生活中人物为原型写下了《红楼梦》,这是原因,在文中也能感受到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显然是有受过教育的。

可是在最后四十回,文风、艺术风格甚至连宝黛性格就有些前后不一了,有专家用机器分析后也说出这前后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近代的一些学者也把后四十回著作权判给了高鹗。

再有曹雪芹写到后面,已经年老体衰,加上生活贫困,推测他这个时候是没有力气来写完的。

再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增删五次,批阅五载。这是因为他笔下的贾府一家之史吸收了二十五史之精华,故自谦“披阅增删”,以示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不敢贪古圣先贤之功为己有。

而且像《红楼梦》这种在世界都有着影响力的巨作,肯定是要修改很多次的。

《红楼梦》著作权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证据比较足的还是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著。





趣闻古事


写完了的。

最早的版本是多少回,不知道。是一百回吗?

看现在的版本中,有多处文字透露出,早期版本是108回。

当然也有文字显示是120回。

其中,支持108回文字的,当属“冷香丸”药方的配制。

运用“九九乘法表”:12×9=108。

暗示读者,《红楼梦》这部书初期就是一粒“冷香丸”,去“热毒”,而且是108回。

作者或披阅增删润色者的影子之一薛宝钗就说了:……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

周瑞家的送宫花……可巧也是十二支……

此时,林黛玉却在宝玉房中,大家正解九连环玩儿呢……又一次暗示:12×9=108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