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离骚》,你认为屈原人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呢?

菩提非树LW


屈原是我喜欢的的大诗人,他的《离骚》,《天问》等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多年前我还去过汨罗江边,但不是在端午节。说屈原忧国忧民那是不用多述,也是他不合当时楚国权贵的原因,在政治上失败,后期不为楚国国君重用,而又面对国破无力作为,百姓受难而无可奈何,悲痛自沉汨罗江。这是最大的原因。

屈原的《离骚》,读过有感叹,也有感概,更有感动。有报国心之人,也有能力去报国,又有高尚优美的情怀,不为当时权贵所容,但流芳百世,让后人不忘,特有端午节,记念他。


沙沙小观园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有心报国,无力回天。他一生忧国忧民,胸怀壮志,却不被君王所赏识。因此我觉得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时代背景】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现实的不得志,奸臣的谗害,君王的离弃,国运日下的祖国,一盘散沙的六国,步步紧逼的秦国,这一切的一切都致使屈原的雄心壮志遭受打击。

【统治者】

楚怀王他虽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他用人不当,无法分辨忠臣和奸臣,立场不坚定。楚顷襄王任用子兰等人,未能分辨秦朝的狼子野心。


【自身】

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他有远大的理想,不屑和世俗同流合污,而正是他这种高洁的品行,使得他在政治生涯中处处受阻,他忧国忧民,以复兴楚国为己任,却被时代的洪流所席卷。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造成他心中的郁结。他太爱养育他长大并且为之奋斗了半生的楚国,楚国所面临的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了,大有被秦国生吞活剥的迹象。怀王昏庸不明,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听从子兰、靳尚等人的蛊惑,最终被囚于秦国,客死他乡。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极力劝谏其联齐抗秦为父报仇,但终因子兰、靳尚陷害而使希望落空。最后,屈原被顷襄王免去三闾大夫之职,并且永远被赶出了郢都。他在君王身上寄托了太多感情,还幻想着有一天他们能够幡然醒悟,却总是落空。他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他是一个成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阿坦奶茶不加辣


屈原优国优民,自己有才,英雄无用武之地,含怨跳河而死。所以人们不让河里的鱼,吃屈原的尸体,把包好的筝子投入河里喂鱼,这样鱼儿吃筝子,从而不吃屈原的尸体。人们似五月初五端午节,来纪念这位即爱国,又爱民的屈原上大夫。


用户8335494501305


屈原的悲剧是不合时俗的必然产物,李白为什么停杯投锦不能食呢?持才傲物 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而已也。何申,刘谨,石显,李莲英是、怎么得宠的?不会这 ,不能做官儿。


金龙易学15603531203


屈原的悲剧在于: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完美的理想主义倾向,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没有在现实世界容污纳垢的能力,只能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


烟岚出岫


汨罗悲歌传古今,刚正不阿赤子魂。

高洁明志世人敬,九死未悔爱国心。

—————————2020-3-20雅儒居士

主要是忧国忧民,不得志太过倔强。



雅儒居士87638681


当他心中的理想破灭时,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家国情怀困扰着他,但现实的落差又肆无忌惮地打击着他。前行的路上充满了不可把捉的凶险,加上唯美为善的忠心耿耿和死心塌地的愚忠,他的香草美人咏唱已经暗示出孤独寂寞凄凉之状。


仰望楚天湘水


通俗地讲就是郁闷不得志,怀才不遇!战国时代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初级阶段,各项文学、治国理念并没有那么完善,况且那个朝代是以君主制为主,君主的权利是万人之上的没有谁能够左右的了的!所以你想让君主采纳你的建议,没有那么容易的!但他给后世留下的影响和文学著作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推崇他的文学著作!





山河青史


殿前欢·楚怀王

[元代]贯云石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摩挲说两句]

关于屈原之死,历代文人骚客都写了不少诗词,但大多是文人咏叹,鸣冤叫屈,不着边际。写得最好的,我说是这首元曲。其次是贾岛的一首诗,贾诗今天按下不表。

这首元曲,就四句话,极通俗,但见解极高明。

第一句说,楚怀王对屈原之死负主要责任。屈原在政治上是进步的,对内主张改革、举贤、明法,提倡“美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遭到楚怀王长期流放。这说明,从历史的长周期来看,正确的东西是一定要战胜错误的东西;但从历史的短周期来看,正确的东西并不成熟,错误的东西力量比较强大,很可能战胜正确的东西。

第二句说,屈原虽死但贡献永存。曲作者说,我投入地读完了《离骚》,觉得屈原真伟大,他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爱国主义、美政主义,对中国诗歌、文学、文化影响太大,真的像司马迁说的与日月争光,李白说的与日月并存。这也使我很惆怅。作者惆怅什么?没说。但如果按照他的思绪,很可能是为忠臣被逆淘汰而惆怅,而扼腕叹息。是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止屈原一个人遭到不公正对待,近奸人远忠臣几乎成为一条规律。要想建立一套坏人上不去,上去了也能拿下来的办法,必须打破封建制度框架。

第三句说,屈原之死与他个性太强也有关系。曲作者说,我惆怅、我伤心,一不留神我还苦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大夫性格太刚烈,太偏执,你就是个“三闾强”!为什么你的心胸、你的身体不能放开一些呢?死个啥子哟!屈原曾当过楚国的三闾大夫。是啊,作者说得有道理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个人太渺小、太短暂,连个微尘都算不上,连个瞬息都算不上,很多事情必须看轻、看淡,而不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拨。关键是要有从窄处升维的能力,降维就越想越窄了。

第四句说,屈原之死不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曲作者说,你投汨罗江,不是江水污染了你屈原,而是你屈原污染了江水。此处的意思不是尸体对江水的污染,而是投江行为不可取。这是怎么话说,突然就冒出污染不污染的问题了?其实不突然,因为有个梗。《楚辞·渔父》里讲,屈原流放期间状态很不好,面色憔悴,神情枯槁。江边的渔父就问他,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被流放了?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才被流放的。

渔父怼他:高人处理事情不死板僵化,而能与时俱进、随机应变。世人都混浊,你为啥不一起和泥玩水?大家都醉了,你为啥不一起吃醪糟喝米酒?为啥偏要脱离群众,做深刻状、清高状,以致被流放,那不是自找的吗?

屈原辩解:我听说,人刚洗头一定会弹掉帽子上的灰尘,刚洗澡一定会抖落衣服上的灰尘,然后才能穿戴。怎么能让洁净的身体,直接承受外物的污染呢?我宁愿投江,葬身鱼腹;怎么能使我的皓月之白,蒙上世俗之尘?

渔父听后,根本就没与屈原确认一下眼神,直接就笑了,啥都不说,掉转船头就走。边划船边歌唱:沧浪之水很清啊,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很浊啊,可以洗我的脚巴丫子。

你看,中国文化的两大标配,渔樵二夫,这不又来了。这渔夫究竟是谁,报个名字吓死你:老子、孔子和如来。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元朝的贯云石。对,姓贯,因为他是畏吾儿(维吾尔)人,元朝开国大将阿里海涯之孙。他的出生地,在元大都高粱河畔的畏吾村,大致在今天北京的魏公村一带。贯云石20岁就任三品要职,27岁就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这样的中央高官,反映当时元朝敢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政治有活力。但贯云石后来倦政,归隐于钱塘江一带。很多材料说他只活了38岁,我不太相信。

贯云石为什么见解过人?我琢磨可能与维族文化、蒙族文化、汉族文化的融合有关。西方人讲文化的冲突,中国人讲文化的融合,文化一交叉融合,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贯云石从小就受到多民族文化的熏陶,而且善于骑射,精于马槊之术,文武兼备。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才气英迈,被杨维桢誉为“一代词伯”,这个伯不是大爷,而是老大,伯仲的伯,说他是词界老大。据说,贯云石长得也带劲,是一个翩翩公子。


创新国


浅论屈原悲剧人生的原因

屈原在《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也就是要告诉我们他在吉利的时辰出生于高贵的家族,可谓根正苗红。屈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注定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进入统治者的队伍。同时,“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具备了优越的出身,同时按他自己来说,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内美”,“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所佩戴的江蓠、辟芷和秋兰正式他美好品质的象征。屈原既有高贵的出身,又有美好的品质,他的政治前景将一片光明。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在屈原的高贵出身和“内美”的条件上,屈原得到怀王的信任,“王甚任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建立了高度的自信,自己各方面条件优越,怀王又信任,自有天下非我莫属的优越感。他觉得“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怀王应该听自己的,在自己的引导下实行“美政”,使楚国强大起来,重新称霸诸侯。屈原给自己的定位是行端品正、好修爱洁、正气沛然的君子,同时是振兴楚国、辅佐楚王的贤臣。这样,屈原在自己的政治美好憧憬中建立了高度自信。那些小人屈原不屑与为伍,对他们极端的憎恶,“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整个出过只有他在上下求索,国中小人蒙蔽圣听;“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申述自己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这样,屈原在自己出身、内美、怀王的信任和与小人的对比中建立了高度自信。

司马迁在讲到屈原的前期得到的重用,下面又说“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二)未定。上官大夫见而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司马迁把屈原的被疏原因归结为上官大夫的诬陷,但我认为除了这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屈原不识君王,他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君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把自己的所有的政治希望寄托于怀王身上,但怀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他托付理想吗?他不知道,可以说对于怀王,屈原的认识是模糊的,他缺乏辨析的能力,是他的这种能力的缺失导致他的失败,他的悲剧。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一个根本靠不住的人,失败也是必然的。我们举个例子看看怀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秦惠王为破坏楚与齐的合纵,派张仪到楚国行诈,诡称如果楚与齐绝交,“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愚而贪的楚怀王竟轻信张仪,一方面与齐绝交,一方面派人到秦接受土地。可是张仪却对楚使者把“六百里”说成“六里”。这样一来,“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渐,斩首八万,虏楚将屈旬,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工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因为从这一段历史可知,楚怀王对齐国因贪心而与之绝交于,为了空头许诺的六百里地却与自己的盟友绝交,明白人都看得出只是秦国的诡计,等到上了当了却又意气用事,不顾秦强楚弱的现状发兵攻秦,最后失败。可面对秦后来割汉中之地求和时,怀王竟不要国土而要张仪,张仪到楚国,怀王没有惩罚他,反而被张仪忽悠,放了张仪。到后来“秦昭王与楚婚”,被秦拘禁,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怀王有多么的无能。《离骚》中说“何桀纣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奔怒。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屈对怀王发这么大的怨气,只能证明他对怀王所抱的期望值太高。举尧舜以光明正大的作风到了治理国家的正确途径,与架封的猖狂放肆以至寸步难行相对照,给怀王提供前朝的借,就简直是迂腐到了对牛弹琴的地步。其实,屈原对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察觉。试看《离骚》中的“不量凿而正柄兮,固前以范酿”两句,说明屈原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里的“凿”,是木工安插桦头的孔,而“桦”,就是桦头。这两句的字面意义是:不量好桦眼就安放桦头,这本是前代的贤人被剁成肉的原因。“范酿”就是肉酱,是古代杀人碎其骨肉剁成肉酱的酷刑。显然,这说明屈原已经识到自己为怀王所做的一切,正像一个愚蠢的木工不看桦眼的大小却要安放桦头一样,其果是一定要失败的。问题是屈原看到了这一点后,不是从积极的角度,或者可以说,他没有一个政治家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消极地认可自己也像前贤一样,应该被剁肉泥。这其中屈原也是有责任的。

其实面对昏庸的君王,屈原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退而从事理论研究。把自己的治国方略形成一套理论,留给后来的楚国人,他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正如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得不到各国君王的信任和重视,但他退而著述,拥有自己完整的政治理论。为后来秦国的一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法家的思想也一直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但屈原没有这么做,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讨论的下一个原因:屈原的政治低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