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最近,我遠在英國的朋友阿雙頻繁跟我聯繫,每日向我表達自己內心的恐懼。

她說:英國人認為,是人們把新冠病毒看得太誇張了,其實它就像流感一樣,畢竟致死率很低……

哪怕截止發稿日日,英國已經有千人被確診新冠病毒(英國國土面積僅相當於我國廣西省),當她上街,依舊看不到有一個人戴口罩。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她每天需要乘坐公交車去往學校上課,公交車在早高峰時期非常擠。


最恐怖的是因為公交是空調車,車窗根本無法打開通風。

今早我起床時,看到她發來的信息:

“我住所附近也有人確診了。”

雖然寥寥幾字,依舊能看出她的無奈和心驚。

可是她還是不太敢戴口罩出門,一部分原因是她手裡的口罩有限,無法再補貨,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重點了。

她不敢。

1


前段時間,阿雙一個人戴口罩上街,被街上迎面走來的幾個英國年輕人嘲弄了:

他們朝她大聲地咳嗽,咳的時候直直地盯著她的眼睛。

一個隻身在國外的女子,在這種無助的情況下能怎麼辦呢?

或許不戴口罩人們就不會這樣對待她?


人們的歧視和冠狀病毒,她到底應該更在乎哪個?


她到底有什麼錯呢?

身處國外倍感無助的人絕非她一個,很多長著“亞洲臉”的人,也遭到了令人震驚的非人待遇:

一個來自新加坡的留學生,在英國街頭被無故暴打,導致他的面部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才能修復。

毆打他的四個人邊打邊吼叫:不要把病毒帶入我們的國家!

這並非首起因“亞洲臉”而引起的暴力事件。

再往前追溯,還有在意大利的菲律賓人被誤認為是中國人,在超市被兩個年輕人暴打:


這件事還被意大利知名歌手弗朗西斯科·法奇內蒂碰上了。


他看到後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制止,還怒扇了施暴者一個耳光。


事後,他毫不畏懼地將這次事件發送到了推特上(他也將被施暴的菲律賓人誤認為中國人了),並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在歧視“亞洲臉”事件頻繁發生的情況下,他的勇敢和正直讓身處國外的同胞們心中多了一絲寬慰,網友也紛紛對他的舉動表示支持。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可惜的是,這一絲溫暖和寬慰,也無法抵消身處他鄉之人的恐懼。

那些無知的人和善良的人,是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的。

這或許是疫情大環境之下,被激發出的另一場悲劇吧。


2


恐慌狀態往往會暴露人類醜陋的本心。

在過去的戰爭和災害中,總是有許多相似的悲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導致了核洩漏,福島縣民因此搬離了自己的家園。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無數被疏散到日本各地的福島縣學生,在很長的時間裡遭受著歧視,甚至欺凌。

或許是因為有太多類似的教訓,日本的學校開始非常注重對孩子們進行“反差別對待的教育”。

這並不是所謂的“形式主義”——單純發表態度,走個過場。

他們是實打實地在教育孩子,無論是學校、家庭、社會,都在全力配合。

當新冠肺炎剛剛在中國爆發的時候,日本學校就在第一時間給家長髮送了一份通知,通知上寫著:

“請不要對中國和在武漢生活的人使用言論上的差別對待,家長在言語中更應該多注意。”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酒店工作人員,以及醫生的家人遭受到差別對待和歧視,千葉縣的教育委員會還特地製作了面向兒童和學生的宣傳單。

宣傳單上提醒大家“做事要多考慮他人的心情”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柔軟對策臨時發佈,為的是不讓學校裡因疫情發生欺凌事件。

拒絕歧視,從孩子抓起——日本的這些舉措,不免讓人們感到溫暖和敬佩。

那份倡議書中有一句話十分令人動容:


“別在受災者的心中再留下傷。”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善良、細膩的心思,在日本這樣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土地上,人們才能如“人”字的一撇一捺,互相幫助、扶持,保持溫暖地生存下去吧。

3


最近,方艙醫院宣佈全部“休艙”,湖北的累計治癒出院病例也超了5萬例。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進入3月後,疫情持續走低,12號,武漢新增確診病例也首次降至個位數,勝利就在前方。


但我還是在思考一個沒想明白的問題:

我們的孩子從這次疫情當中,到底能學到什麼呢?


我相信,絕對不只是學到病毒相關的科學知識這麼簡單。


這幾日,國外的疫情卻越發嚴重起來,已經有119個國家出現了確診病例,確診數也在持續攀升。


而國內也累計出現了百餘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這場“戰疫”,似乎從中國的抗爭,變成了整個世界的抗戰。


這不禁提醒了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


或許國家有界線,人們有不同的膚色和語言,但我們都站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著同樣的空氣。


我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一旦發生災難,沒有人會是旁觀者。


所以,我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歧視那些陷在苦難中的人們。


他們的苦難,也可能是我們的。


我們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能夠產生共情的“同理心”。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同理心雖然代表了人性光輝的一面,但它並非人類的本能。


想要孩子富有同理心,我們需要進行後天“訓練”,並且這並不難辦到:


當看到其他人摔倒的時候,你不要冷漠地走過去,而是上前幫忙扶上一把,並且問候一句:


“您不要緊吧?一定很疼吧?”


就像這樣,不做別人苦難的旁觀者,將這種情感紮根於心,那麼孩子的同理心,那顆善良的心,將會逐漸成長起來。


我想,這才是這次疫情為我們帶來最珍貴的領悟吧。


或許在理想中的某天,我的朋友不必再為“戴口罩上街可能會被暴打”

這種奇怪的事情發愁。


那個時候,人們該有多幸福呢?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我朋友在英國戴口罩,被當地年輕人嘲弄:這件事,我得跟孩子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