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等原子弹,导弹,研制出来,晚几年发动战争,结果会怎么样?

乡村二十四


假如希特勒晚几年发动战争,德国的导弹配上原子弹,肯定会让英国变成一片废墟。不过早期的原子弹威力有限,只能对付一下西欧面积狭小的国家,对付苏联这样的大国,最少也需要上万枚原子弹,以二战时期的生产技术,德国根本没有时间建造这么多的原子弹。除非苏联能够像日本一样,在遭到核打击之后立刻投降,那么希特勒征服欧洲的计划才可能成功。



在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美国也开始研制原子弹,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更强,技术人员更优秀,即使希特勒能够征服欧洲,也很难能够击败美国。毕竟在核武器洗地之后,欧洲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些地方的工业生产能力都将化为零。美国在二战前的工业生产能力占到了世界的30%以上,二战结束时期的工业生产能力占到了世界的50%以上。而且美国的海军实力强大,德国的海军一直畸形发展,一旦美德两国开战,德国取胜的几率非常小。


其实在二战爆发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认识到核武器和导弹的巨大威力。作为二战前期思想最先进的国家,德国率先将坦克集中起来作战,改变了以往阵地战的作战模式。同时德国还率先使用了通用机枪、突击步枪、喷气式战斗机等先进武器。即使没有核武器和导弹,德国在军事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打仗刚刚开打的时候,法国军队还幻想着依靠马其诺防线来抵抗德军,苏联军队还没有装备足够的冲锋枪,美国军队的人数只有30万人,日本军队还崇尚白刃战。对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军队,德国军队无论是装备情况,还是作战思想方面,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我们现在质疑希特勒不等待核武器研制成功再开战,主要是因为我们知道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在美国爆炸原子弹之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百分百了解原子弹的真实威力。因此希特勒肯定不会为了等待一个理想中的武器,而放弃发动二战的最佳时机,毕竟德国能够在二战前期势如破竹,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作战思想落后。假如德国晚几年发动战争,核武器却没有想象中厉害,那么希特勒肯定会得不偿失。


军武小咖


如果,德国在二战前没有迫害犹太人,所进行的核子物理研究和火箭技术研究,的确在当时是最早也是最领先的!那么,如果希特勒政府所能调动的资源和金钱能够跟得上,不出意外,应该是德国首先研制成功!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千金难买早知道!你1937年告诉希特勒,V2导弹配上原子弹,只需要几发就能让英国彻底屈服!他会信吗?那时候的人对核武器的破坏能力可是无法理解的!第二,以1937年德国的财政赤字,那么在持续从苏联等国进口资源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已经很难在不进行战争资源掠夺的情况下支撑到1941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通过掠夺(包括迫害犹太人没收其财产所得)要么减少军事工业和公共事业建设开支,要么降低全民福利待遇!你选哪个?选哪个希特勒政府都可能会下台!因为德国民众的格局已经被你带起来了!包括民族复仇精神格局!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政府不宣布国家破产的情况下,又不出门掠夺,又能维持高昂的投资以及福利呢?这个题目有点难度!


8岁开始发呆


虽然二战结束了,但是关于二战的讨论至今都没停止过,比如万一德国的原子弹和导弹一起研发出来了,那么战争的结果又会是怎样?是不是整个欧洲,包括苏联在内都被希特勒控制了,然后就是亚洲和美洲,全世界都被德国占领了嘛?

(二战德国导弹)

先不说原子弹,二战后期德国的导弹的确是研究出来了,就是大名鼎鼎的V-2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对英国造成了不少的伤亡和恐慌,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精度和威力都有限。但是如果换成核弹头,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对付英国等国家的大城市,摧毁效果非常好。

不过在所长看来,即使德国两者都研究成功了,那也只会在战争的初期获得一些优势,比如迅速拿下法国、英国和苏联等大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武器的技术也会被其它国家掌握。在战争面前,尤其是国家的存亡面前,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没有一项技术永远被一个国家所掌握。

(原子弹)

这里面最有能力研制成功核武器的国家,还是要属美国,美国和欧洲之间隔着大西洋,在当时来看,德国想要攻击美国本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当时的原子弹威力还很小,只有几万吨的TNT当量,攻击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还可以。当时美国的国土那么大,德国就算能够攻击美国本土,那么也不可能攻击美国全境,美国还是有地方秘密研制核武器。

(二战德国轰炸机)

而且苏联的国土面积更大,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德国就算摧毁了苏联的重要城市和工厂,但是在苏联的战略后方,苏联人也可以很快再建立起来工厂,尽最大的可能研制核武器。另外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之间也会抱团取缓,贡献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美国援助其它国家,在二战时期本来就已经存在。

(二战苏军)

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的战线拉得越来越大,德军根本就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地方。如果继续进攻,那么口子越来越大,如果双方交战时候焦灼在一起,即使有核武器,也无能为力,很可能会误伤。要是停止进攻,那么就给了美国等国家喘息的机会,它们的核武器也会很快研究出来。

(核爆炸)

再说也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德国的核武器技术,可能也会被美国等国家秘密获得,到时候情况又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即使德国拥有了核武器和导弹,那么也只能在前中期获得优势,最后还是会被击败。


资讯所长


常识问题,那会儿德国的导弹压根搭载不了核战斗部,V2战斗部就一吨,小胖子小男孩那些都四吨了,那原子弹压根就塞不进去。德国的原子弹需要的是重型轰炸机,重型轰炸机意味着战略空军,而德国的空军属于是战术空军,德国在战略空军这边还是个小白。

德国晚几年发动战争这个问题呢,其实德国人自己给出过结论,晚几年他是打不赢的。很多人认为,德国人晚几年发动战争,他就会更好的发展,发展更多的军队,建造更多的武器,到时候就能打赢了。这点其实是不成立的,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晚几年,英国法国也恢复过来了,德国到时候更打不过了。

德国开战以前,自己也做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尽快开战。这会让德国还有优势,如果等到英法恢复过来,他就不会继续绥靖,他有了更多武器,一准是对德国动手。而德国选择这个时间动手,英法压根就没准备好,他的厂房什么都得现盖,他得现扩充军队,他得从图纸阶段开始弄武器。这就是为啥他初期会输的那么惨,原因就是没准备好,面对的却是准备充足的德国人。晚几年开战,吃亏的是德国人,而不是英法。

一战结束之后,没多少年,紧跟着的就是经济大危机,英美法德都是深受其害,而最早走出来的其实是德国,德国在开战这会儿,兵多、经济也恢复个七七八八了,相比英法,要好一点。这个时机呢,是德国最佳时机。

且不说核弹能不能通过导弹打出去,那会儿你打仗还是要靠部队去堆,拿坦克飞机去打,不可能说直接上来就砸核弹。那会儿决定战争的并不是核武器,而且德国也做不到大把大把的拿原子弹去砸英国人。

德国的核弹呢,到1943年,他还没什么突破,对这个原子弹,他还是处于一种未知状态,相比之下,一个前景不知道如何的东西,坦克什么的更吸引人,德国人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原子弹上面。

现在很多人认为,如果后期德国有原子弹了,他能逆转,这种假设根本不成立,顶多能保证本土不让人打了。原子弹想打出去,V2导弹肯定是不行了,只有轰炸机这一个了,但是德国连个制空权都没了,他轰炸机根本没法飞出去,他要是能把轰炸机飞出去,也不至于让人家炸他的鲁尔区了。他那个原子弹就算是生产出来,顶多是埋在柏林,到最后和英美苏的进攻部队同归于尽。有核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得有能投放核武器的载具。

德国想打赢,不是去弄核弹,而是应该弄出来更强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弄出来更强大的海军,德国输其实就输在这上头了,当然,德国自身其他问题也是比较多。相反,苏联美国这边生产的武器数量,完完全全压制了德国,晚几年开战,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军武文斋


任何事情要实事求是!

如果希特勒知道;德国一定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造出威力异常巨大的铀炸弹!也许他会等一等,推迟发动二战。


可惜没有人能够拍胸口告诉他;“能!”

二战前,德国在核裂变研究的确走在世界的最前面。

1938年12月,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经过6年探索,发现了铀裂变规律,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

奥托·哈恩

1939年4月,德国陆军工兵署秘密成立了“德国铀协会”。

1940年初,由物理学家魏茨泽克、海森堡、布雷格和施罗德等制定了德国核研究“U工程”计划。

他们很快便设计并建造出了第一座用于试验的核反应堆。

但非常遗憾(今天来看也非常幸运),海森堡在理论计算上出现错误,认为需要巨大的核装置,耗费数吨铀235,才能装配一枚铀炸弹。

沃纳·海森堡

提炼这么多铀235,需要漫长的时间,还需要无数的金钱,而且能否用于实战、以及效果还未知。

(要知道;美国后来兴师动众的“曼哈顿”研制核武器工程,也只不过提炼出200公斤右右铀235和钚239,装配了三枚原子弹)。

由此,德国核武器研究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显然不能指望等待用铀炸弹来打天下。

随着德国1941年进攻苏联,德国科学家铀炸弹研究才获得显著进展。

1942年,海森堡和德佩尔运用一个球形装置使小型核反应堆获得成功,打开了制造实战原子弹的大门。

但时间已晚,罗斯福已经得到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警告,德国可能搞出威力无法想象的新型原子能炸弹。在他们的指路下,英军出击破坏了德国设在挪威生产重水的维莫克化工厂,
美英战机不间断轰炸德国有关涉核工厂设施设备,最终使德国核计划胎死腹中。


谌人


这个问题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大家可能知道,希特勒在发动战争的同时,也组织德国科学家研制了很多的新武器,比如:

用轨道推动的巨炮;

潜艇及鱼雷;

喷气机;飞艇;

v1,v2火箭;

豹式坦克等等,

但令人最可怕的是德国当时就已经在研制核武器,为此,英美等国组织了特工去炸掉德国的重水工厂。

如果,真的让希特勒研制出原子弹,那么二战的局势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希特勒在垂死挣扎的时候动用原子弹,那时的苏联,英国和法国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失,要打败希特勒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了。


丛中笑6603


结果毫无疑问会出师未捷身先死,或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作为二战期间真正的主角,德国从来都是后人争论不休的焦点。虽然纳粹德国身上背负了数不尽的罪恶,但依然有很多人为德国的战败而扼腕叹息。

因为德国比美国更早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所以理论上如果德国先行拥有了原子弹,那么二战的结局必然改写。

而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德国的原子弹以及核导弹的成功与否,本质上是差在了时间上。也就是说如果德国能够晚几年挑起二战,最起码等原子弹或者核导弹横空出世再行动,那么二战的结局必然会大相径庭。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因为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蘑菇云虽有毁天灭地之功效,但绝不是一统天下之良药。

现实中作为世界上第一颗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美国的核垄断一直持续到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才告结束。

作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美国比任何国家都有称霸甚至统治全球的野心,但在1945~1949年这4年时间里,美国却并没有使用原子弹平推世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初代原子弹威力不足。除了巨大的心理威慑力,实际破坏效果有限。比如美国投在广岛上空的小男孩原子弹,有效毁伤半径为1.9公里,这意味着想要毁灭一个国家,尤其是苏联这样的巨无霸,理论上需要大量原子弹,但由于原料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原子弹的生产力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是原子弹污染危害太大,虽然为达到最大毁伤效果,原子弹投放时一般选择在600米左右的高空实施空爆,对地面核污染危害较小,比如今天的广岛能够居住大量人口。但没有人能保证所有原子弹都能凌空爆炸,而一旦因核爆炸产生严重的核污染,必然也会令德国得不偿失。毕竟德国发动战争甚至投放原子弹的目的旨在掠夺土地和资源,而核污染的同归于尽毫无疑问是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静夜史认为,即便德国能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核导弹,晚几年发动战争,因为技术条件的严重滞后以及扩张国策的南辕北辙,原子弹和核导弹并不能让德国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而比原子弹本身更尴尬的,是德国的内外环境根本不允许希特勒一直等下去。

作为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演说家,希特勒靠着无与伦比的演说天赋不断扩张和壮大纳粹党,并最终登上了德国历史的舞台。

但在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长期不温不火,他们的收入来源,几乎来自于西方大财团的支持,尤其是美国大财团。而洛克菲勒、摩根等美国大财团之所以对希特勒倾囊相助,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欧洲势力制约英法,并阻挡苏联的西进。

而在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阵营后,深受冲击的德国社会行将崩溃。这时,除了纳粹党前后奔走收获了一大票粉丝之外。美国大财团对希特勒的支持也是再接再厉、无怨无悔,这最终使得德国总统兴登堡妥协,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逐渐成为德国元首。

所以,既然有西方大财团的知遇之恩,登上德国元首宝座的希特勒自然是投桃报李、涌泉相报。

依靠大财团的启动资金,希特勒上马了高速公路等诸多大型工程,并推行以物易物的形式根治通货膨胀,此举吸引了大量失业人口,迅速降低了失业率。

为了讨好军队和西方大资本家,稳定了社会秩序的希特勒大力扩充军备,短短数年间,德国军队由数十万陆军猛增到700多万,并恢复了海军和空军。

恐怖的军队规模需要的是海量的军火,这大大刺激了大财团的军工生产能力。

但无论建设大型工程还是扩充军备都是一项异常庞大的开支,如果不能迅速回本,德国势必会首先被拖垮。

所以,为了第三帝国的生存,希特勒必须开战,而且越早越好。通过战争掠夺以战养战,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并不划算,但比起在和平中被撑死,这种方法毫无疑问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所以,为了帝国的生存,希特勒不能等。

当然,比希特勒更着急上火的,是背后的西方大资本家,因为苏联已经快要闹不住了。

虽然上帝给了德国不公平的空间,却给了任何人平等的时间,在德国抓紧时间搞生产、聚精会神搞科研的同时,红色帝国苏联正以最恐怖的速度在膨胀。

因为共产主义制度超乎寻常的资源集中和动员能力,即使苏联起步时社会基础薄弱,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搞建设。再加上钢铁领袖斯大林的领导,苏联的重工业化道路极其迅速。

而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在几乎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成为苏联更进一步的宝贵机遇。因为资本主义阵营市场秩序失灵,产品严重羁押,苏联由此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帮助苏联在1937年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综合国力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革命的导师,斯大林和列宁一样,也有将无产阶级革命向全球输出的梦想。而斯大林和列宁最大的不同在于:斯大林认为应该先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做后盾,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在全球成功。所以当苏联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后,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也会先发制人。所以就算德国能等,苏联也不能等。

概括起来,二战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是历史的必然。而德国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宿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种假设成功的话那二战就打成比拼战争潜力和决心了,二战中后期德国的V2导弹已成现实,原子弹成功如果不是因为盟军的行动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些武器都能成为现实,只不过相对而言当时的原子弹爆炸威力较小,只有几万吨级的爆炸当量,真正用于攻击首选目标肯定是人口稠密的城市或者武装力量聚集区。

大家都知道美国两颗原子弹让日本放弃抵抗,直接选择无条件投降,这和原子弹的大规模杀伤作用是相匹配的。而且直接杀伤和接下来的间接伤害还有很长时间要走,环境污染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结束,破坏性太强。

对于德国来说如果等这几个杀手锏都研制成功,原子弹配V2导弹或者轰炸机对于欧洲小国基本一枚就可以结束战争。而对于苏联、美国这样国土面积巨大、战争潜力十足的国家就需要速战速决,需要投入的原子弹储备数据要管够,但以历史上二战末期对日投弹时美国的而言也才仅有两枚。

德国有没有足够的资源生产出数量够用的原子弹,以及美国、苏联这样的大国是不是也在同期也研制出原子弹、飞弹等武器,以当时的科技而言都是有可能性的。为了等先进武器而推迟战争,对手也在同步发展中,谁都不能保证当战争发动时双方实力是否又到了同一起跑线,但以假设性的前提加现实的可能性并不一定德国迟几年就能获胜。


河东三叔


那二战可能就在开始中结束了~

国际局势方面

一说到国际局势,就不得不提到社会主义苏联和英法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强国之间的矛盾了。自十月革命以来,以英美法为首的一票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这个新生的红色国度可以说是怕的要死,对他们来说,苏联简直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在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后,英美法等国、尤其是与苏联同在一片欧洲大陆上的英法来说;苏联更是被他们视为头号威胁。

而在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后,为了铲除纳粹党在德国最大的对手德国共产党、获取英美法国内的资本财团的信任和好感(骗投资来发展军备),并实现“向东扩张生存空间”的诉求(获取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希特勒在内政和外交上推行了一系列反共反苏政策。对英法来说,只要利用好了苏德两国之间的激烈矛盾,那么就可以达到“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不仅可以消灭要求挑战国际主导权的德国,还能够消灭自己的心腹大患苏联!一石二鸟,岂不美哉?

苏联方面,斯大林本想联合英法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抵挡崛起中的纳粹德国;但是在英法看来,斯大林这个“红色魔鬼”可要比希特勒这个二流画家恐怖的多,于是果断拒绝了苏联的提议。由于大清洗的余震还在影响着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因此苏联急需一个缓冲时间来恢复这些毛病;为了提防德国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突然入侵,苏联还向西扩张了部分领土(如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东部和芬兰的卡累利阿等)以创造尽可能多的战略纵深,为苏德两国日后可能的战争,尽可能地创造战略优势。

若是参考二战初期的局势,我们不难发现,苏联在不断减小和德国国境线之间的距离,在波兰战役结束后,苏德两国的国境线已经相互接壤了。同样的,如果德国晚几年发动战争,苏联是一定会使自己的国境线与德国相互接壤的。到了那时,大清洗的余震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苏联在地理上的战略优势也将远大于德国,再加上苏联一直以来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政策;怕是德国还没来得及研发出来原子弹导弹、苏联就已经解放柏林,公审小胡子了。

国内局势方面

而一谈到国内局势方面,那就不得不提希特勒与德国国内各方政治势力的那点事了~

纳粹党之所以能够上台执政,虽然和民众选举脱离不了干系,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纳粹党和希特勒背后的支持者——容克贵族、军队势力和大小资本财团。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希特勒就是有再强的人格魅力和演说才能,也当不上德国总理;更不会在兴登堡去世后还能够独揽大权,成为独裁者。

那德国国内的资本财团、军队势力和容克贵族为何都支持希特勒上台呢?在大选期间,德国国内正值经济萧条,但是东边的苏联却蒸蒸日上,还趁着西方经济萧条的时候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因此德国共产党在德国境内的支持率也一同飙升。为了阻止共产党在大选中胜出,这些势力将目光投向了同样拥有很高人气的纳粹党,并在大选中疯狂地向其输血,最终使纳粹党在大选中胜出。成为了容克贵族、军队势力和资本财团在国内外的代理人。

当然,除了对抗德国共产党以外,希特勒能被支持和他疯狂的政治理念是离不开的。由于经济大萧条引发的剧烈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德国国内的矛盾十分尖锐,如果不能够成功解决这些矛盾,那么叛乱和起义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希特勒要求通过战争来取代英法的地位和摧毁苏联及共产主义阵营,向东扩张生存空间;这恰恰符合了资本财团、容克贵族和军队势力的要求(尤其是资本财团和容克贵族)。一场成功的战争不仅能够为德国带来大量的原料、劳动力人口、市场和可供发展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土地;还能够转移视线,极大地缓解德国内部的尖锐矛盾和萧条经济。所以,对希特勒背后的支持者而言,战争越早发动对他们越有利;而越晚发动越对其不利;总之,国内环境不允许德国晚几年发动战争。等着造原子弹?恐怕还没来得及造德国就自己崩溃了。

军事技术方面

说到军事技术,就又得说说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德国为什么选择在1939年开战?为什么不是其他时间段?很简单,从战略上讲,在1939年发动战争对德国最为有利,换言之就是赌局的胜率最大。

不少人认为德国晚几年发动战争,积累一定的军事技术和实力就能够直接1vs4,手撕同盟国。但不仅是德国在发展自己的力量,英美法苏也在发展自己的力量;而且这还是建立在英法和苏联在坦克,战略空军等方面的技术本身就是优于德国的基础之上的。1939年的时候(德国刚刚走出经济危机没多久),估摸着大家之间的差距还不大,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便能够弥补技术上的差距;反之,越晚发动战争,德国与其他国家军事力量和技术之间的差距越大。

接下来谈谈原子弹与导弹的问题。和上述结论一样:你在发展原子弹导弹,美国也在研发原子弹导弹,苏联也在研发原子弹导弹,英法也在研究相关内容,日本也在研究。等到你德国研制出来了,其他国家也一样研究出来了,所谓的“战略优势”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在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之前,没人知道这种新式武器到底有没有巨大的威力,在战争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与其将精力浪费在这个未知数上,还不如大力发展常规军备以供前线之需。

德军一直以来最大的软肋,除了海军以外就是战略打击能力,这点在不列颠空战中就有体现(德国没有战略轰炸机);因此,即使德国抢在别国之前发展出了原子弹,也就只能在本土或者占领区找个没人的地方进行试爆,战略意义并不大。虽然德国发展导弹就是为了弥补几乎空白的战略打击能力,但是当时的导弹技术根本无法搭载核弹,也无法研制出和导弹相匹配的核战斗部。因此,就算德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对于德军而言,也只是一个威慑罢了,既发挥不了轰炸敌人后方设施的作用,也无法应用到前线。

国际上有来自苏联的巨大威胁、国内有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军事方面也不尽人意......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使希特勒于1939年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这一系列因素都不允许德国晚几年爆发战争。历史没有给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国以喘息之机,一旦德国停下来,那么毁灭的一定是德国本身


二战吐槽君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上的巧合太多了。借用茅海建老师的一句话:

“在总体上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

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

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

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

这句话同样适合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