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2019净利同比增六成

3月17日晚间,澳优乳业(1717.HK,下称“澳优”)2019年业绩报显示,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9.42亿元同比增长62%,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67.36亿元。受此消息影响,3月18日,澳优早盘股价大幅走高,一度上涨8.15%,报价11.68港元,成交额1907万。多家机构给予维持“买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澳优的自有品牌配方奶粉发展尤其亮眼,占澳优总收入近九成。在婴配粉行业的“注册大考”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澳优合计共注册完成15个系列45个配方,实现对超高端、高端及中端等层级市场的全面覆盖。

在业界看来,2019年,该公司虽经历机构做空的不利影响,但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并在工厂、配方、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2020年,虽然有疫情扰动以及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澳优通过提高供应链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预计全年整体收入增速不低于20%的目标可期。

自有品牌业绩抢眼 牛羊奶粉各占半壁江山

由于2019年新生人口增速持续放缓,让资本市场对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产生质疑。可喜的是,国内大品牌表现抢眼,继续保持着较好的业绩增速。

财报显示,2019年,澳优自有品牌配方奶粉业务实现收入约60.23亿元,同比增长36.9%,占澳优总收入89.4%,实现收入破纪录。其中,在业绩构成中,2019年婴幼儿配方牛奶粉销售额31.67亿元,同比增长33.8%;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业务销售额28.56亿元,同比增长40.5%。

进口量数据显示,2019年澳优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销量持续增长,占总进口配方羊奶粉60.5%,实现中国境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5.0%至25.70亿元。与此同时,佳贝艾特境外业务进一步深化,2019年实现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约9.6%至2.86亿元。

据澳优方面介绍,得益于有效的战略计划,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上游营运效率,同时实行多品牌战略,改善产品组合及以高频次、高质量的终端活动赋能渠道等方式来保证业绩持续增长。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澳优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在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占总进口配方羊奶粉60.5%,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进口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榜首。

国金证券认为,2019年,澳优将工厂产能更多分配给高毛利、高增速的自家品牌奶粉,促使产品结构更为优化。虽然经历了两次机构做空,但在此期间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在工厂、配方、渠道、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

2019年6月,澳优旗下两座位于荷兰海伦芬的新工厂正式揭牌启用,至此澳优在荷兰的工厂达到了5家;同年7月,新西兰新工厂(PNL工厂)的注册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批准,至此该公司已注册干粉混合及包装工厂总数由5座增加至6座,这是澳优全球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标志着澳优国际化进程提速。

然而,随着疫情在欧洲国家的快速蔓延,海外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能流通问题引发了不少用户的担忧,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澳优方面回应称,中国疫情爆发较早,公司在国内疫情爆发初期就已提前部署海外生产、防疫工作并做好备货准备,加上国内工厂的成功抗疫经验,中国以外地区的疫情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澳优国外工厂一直在正常生产,国内工厂已在2月7日全员复工,借鉴中国工厂成功的防控措施,我们还成立了以当地CEO为领导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方位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海外团队疑似,感染,工厂生产经营正常,生产订单都按时完成。。”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表示,澳优主要工厂位于荷兰北面,距离荷兰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区域非常远,因此几乎未受影响。在运输方面,早在2018年底开通“中欧班列”,特殊时期仍然正常开通,海外运输正常进行。

公告显示,由于产品组合优化及生产效率的提升,2019年澳优毛利率较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同期空运成本减少45.2%。

国金证券方面指出,公共卫生事件下门店陆续关店,但由于澳优及时转变为线上营销,叠加消费者持续囤货行为,影响较为有限。同时,该公司不断协助终端进行物流配送,一季度有望达成该公司全年目标增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