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曹操漢中之戰,明明曹軍更有優勢,為何劉備反而贏了?

檀古今66


曹操在奪取漢中後,益州爆發多起騷亂事件,這時如果抓住機會進擊劉備,優勢是很明顯的。然而,曹操錯失良機,著實犯了嚴重錯誤。在接下來的漢中爭奪戰中,其實曹操已經沒有優勢可言,最終把漢中拱手讓出。

下面,我來說說漢中之戰的經過。

第一,劉備進擊漢中,首戰遭遇挫折

曹操放棄進攻益州後,把守備漢中交給自己信任的大將夏侯淵。劉備麾下謀士法正認為,夏侯淵與張郃的才能有限,應該乘此時機進取漢中。

這一番話,正中劉備下懷。很快,劉備親自統領大軍出發,張飛、馬超、吳蘭等將領為先鋒,挺進漢中。曹操的堂弟曹洪率一支軍隊,阻擊西蜀兵團。當時吳蘭屯兵於下辨,張飛、馬超屯兵於固山,互為犄角,遙相呼應。

張飛、馬超都是狠角色,相比之下,吳蘭要弱得多。曹洪決定先攻吳蘭,揮師進擊下辨。張飛得悉消息後,放出風聲,揚言曹洪若攻吳蘭,他將襲其後路,斷其歸途。然而曹洪沒有被張飛嚇倒,擊破下辨,陣斬吳蘭,張飛、馬超獨木難支,只得悻悻而撤走。

此時劉備抵達陽平關,與夏侯淵正面對峙。

劉備的進攻也很不順利,他派部將陳式襲擊馬鳴閣道,被徐晃擊破;劉備親自率軍攻打廣石,又為張郃所阻擊,無法得勝。看來要奪取漢中並非易事,劉備需要更多的兵力,他緊急派人返回成都,要求留守的諸葛亮調撥更多的兵力到前線。

第二,夏侯淵之死

曹操知道劉備乃是勁敵,擔心夏侯淵吃虧。儘管夏侯淵在平涼州之戰中有卓越表現,但他是有弱點的,雖然驍勇,卻失之於輕敵。於是曹操決意親征劉備,帶著大部隊西進,豈料剛到長安,便傳來夏侯淵的死訊。

夏侯淵與劉備在陽平關一帶對峙半年之久,雙方勢均力敵,互有勝負。在這段時間裡,諸葛亮不斷增兵前線,劉備在兵力上已經佔有明顯優勢。

由於正面攻打陽平關受阻,劉備便從渡過沔水,沿著山路行進,抵達定軍山。夏侯淵聞訊,親率兵馬出擊,企圖一戰把劉備趕回老巢。

入夜時分,劉備突然大舉進攻曹營,四處放火焚燒敵營柵欄。夏侯淵令張郃守住東面,自己則防禦南面。此時劉備猛攻張郃,張郃抵擋不住,夏侯淵緊急把自己的部隊分出一半以救援張郃。夏侯淵哪料想得到,這正中了劉備的詭計。

劉備早預留一支奇兵,由討虜將軍黃忠統領,駐紮定軍山上。法正見夏侯淵中計,便喊道:“可擊矣。”黃忠擂起戰鼓,居高臨下發起衝鋒。兵力薄弱的夏侯淵豈能抵擋,被殺得大敗,他自己也腦袋搬家,死了;同時被殺的曹軍高級官員還有遙領益州刺史的趙顒。夏侯淵被殺,曹軍上下心膽懼裂,張郃大恐,不敢戀戰,帶著殘兵敗將,退回陽平關。

這是曹軍繼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後的又一次大失敗。

第三,張郃力挽狂瀾

元帥夏侯淵死了,陽平關一片混亂,士氣低落,人心浮動。當務之急是要安撫人心,推選新的統帥。督軍杜襲與司馬郭淮整飭軍隊,推舉張郃為臨時統帥。張郃臨危受命,挑起重擔,巡視諸軍,安排守備,鞏固陣地,嚴陣以待。

潰敗後的曹軍稍稍心安,只是危局未解,劉備虎視眈眈,隨時會渡過漢水發動進攻。曹軍將領們都認為劉備人多勢眾,不可與之爭鋒,必須在漢水沿岸建立堅固的防禦陣地,方能勉強抵擋。司馬郭淮不以為然,他力排眾議,認為應該誘使劉備渡河,等他半渡時出擊,必可大破敵軍。

郭淮的主張得到張郃的支持,這一戰術果然令劉備大傷腦筋。劉備身經百戰,深知貿然渡河出擊風險極大,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就這樣,雙方在漢水兩岸對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第四,子龍一身都是膽

與此同時,曹操正馬不停蹄從長安馳援漢中。

有一天,偵察兵發現一支曹軍運糧部隊,劉備當即令黃忠率部出擊。黃忠領命而去,這一去,去了好久,趙雲深恐老將軍有所閃失,便親自帶著數十名騎兵出營察看。豈料離開營地後,趙雲竟然遇到曹操的大部隊,這次遭遇雙方都不曾料到。趙雲只有區區幾十人,但他臨危不懼,頭腦異常冷靜。既然曹操部隊尚未察其虛實,何不先下手,殺他個措手不及呢?

果不其然,曹軍忽遭突襲,一時也不知敵人有多少人,被打懵了,有些人拔腳就跑。不過混戰一陣後,曹軍看清了,所謂的敵人尚不足百人,何懼之有,於是開始反撲。趙雲且戰且退,曹軍緊追不捨,一直追到營壘之前。營中士兵見是將軍被追殺,趕忙擂響戰鼓助威,並打開大門,趙雲等人疾馳而入。

按理說,趙雲死裡逃生,進了兵營後,非得關閉營門不可。不過,趙雲真是心細入微,他偏偏不關營門,下令停止擊鼓,拔出營中令旗,整個大營敞開著。

曹操用兵尚詐,見到趙雲兵營不設防的樣子,滿腹狐疑,暗忖營內必定有埋伏。謹慎小心的曹操不敢貿然出擊,沒有必勝的把握,不如撤退的好。其實趙雲哪裡有時間去設伏,只不過他知道曹操向來謹慎小心,索性洞開營門,賭上一把。曹操果然中計,非但沒敢往裡衝,最後還引兵退去。

曹軍一退,趙雲抓住機會,率全體將士一擁而上,攻擊曹操的殿後部隊。一時間,原本悄然無聲的兵營鼓聲大作,趙雲的士兵們持強弓勁弩,箭如雨下,曹軍士兵紛紛倒地身亡。

曹軍陣型大亂,連曹操都無法制止混亂的蔓延,居然出現嚴重的踩踏事件,很多士兵被人馬踩踏而死,還有些人被擠落到漢水中淹死了。

第二天,得知喜訊的劉備趕到趙雲營內,遠遠望見戰場上遺下曹軍累累屍骨,他不禁喜上眉梢,喝彩道:“子龍一身都是膽!”

自是,趙雲之勇猛善戰名揚天下。

第五,曹操撤出漢中

自從夏侯淵戰死後,曹軍的士氣一直低落不振,連親征的曹操都吃了趙雲的虧,所有人臉上都密佈陰雲,看來漢中是守不住了。相持一個月後,曹操放棄了。他下令漢中守軍全部撤走,把這塊戰略要地拱手讓給劉備。

這不是曹操的風格,他不是那種知哪而退的人。

但人總會有所改變的,因為人會老,歲月會侵蝕人的雄心。在十個月後,曹操病逝,我們可以猜想,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他削平群雄,一統北方,這是何等偉大的事業,然而一個人的事業再偉大,他也只是凡人絕不是神。當死神的影子已隱約可見時,一個人的心態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劉備不再是寄人籬下的落水狗,而是過江猛龍,在奪取益州後再下漢中,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漢中一役,劉備大獲全勝。

這也是劉備入蜀後的重要一役。奪取漢中的意義非同小可,首先解除了曹操進攻蜀地的風險,其次有了進取關中的一塊跳板,在戰略上進可攻、退可守,極大保障蜀政權的安全。在這場戰役中,足見劉備之韌性與鬥志昂揚,反倒曹操給人江河日下的感覺,既沒有顯示出過人的智慧,也沒有以往的從容與自信。


君山話史


漢中之戰,曹操軍打敗張魯佔領漢中,劉備得到消息後也非常震驚。劉備率軍準備攻打漢中,保住自己的生命線。曹操已經佔領漢中此戰非常有優勢,但曹操後院起火,後方發生叛亂不得夏侯淵、徐晃等將留守,前期戰爭曹操根本不在漢中指揮。

漢中的地理位置
漢中的重要性不比荊州差,劉備失去荊州還能生存,只是生存的艱難些;若是丟了漢中,蜀國相當於腹地對曹操打開,曹操隨時就可以由漢中長驅直入攻打成都。漢中市魏蜀必爭的地方,魏國佔領後隨時可以奇襲蜀漢老窩;而蜀國佔領漢中,漢中則成為蜀國抵禦曹操的第一道屏障。


戰爭過程

此次大戰開始的時候,曹操已經打敗張魯攻下漢中,劉備這邊也是剛剛在蜀中站穩腳跟。劉備知道張魯兵敗,曹操佔領漢中非常震驚。劉備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將起兵攻擊漢中。曹操這邊則是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將,而曹操確實因為後方叛亂不得不離開漢中。前期戰爭劉備身邊有文有法正、黃權出謀劃策,武有張飛、馬超等聽候派遣。所以曹操之前所佔的優勢盡毀,等到曹操趕回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繼續戰爭的必要,遷移走漢中管轄內的百姓,放棄漢中。


青梅煮酒品三國


漢中對於劉備的重要性,遠超對於曹操的重要性

漢中是益州北面的門戶,是通往關中的通道,當時曹操征討張魯的時候,劉璋就是害怕,才請劉備入益州,共同抵禦漢中。

作為只擁有益州和部分荊州的劉備來說,拿下漢中作為對益州的緩衝帶,是勢在必行的。而對曹操來說,漢中到京師洛陽之間,還要經過長安等地大約700多里的距離,即便漢中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也有長安作為京師的緩衝帶。

所以說漢中對劉備來說更重要。

漢中之戰,對曹操來說,只是一場局部戰爭,對劉備來說,確實一場舉國之戰

戰爭初期,劉備就投入了蜀國能調動的所有軍力,除了關羽的荊州軍和南中的駐軍之外,蜀國所有兵力約8萬於眾,盡數調到了漢中前線。

而魏軍在戰爭初期,只有夏侯淵統帥的關中軍約4萬餘人。

劉備軍團除了關羽,五虎上將悉數到場,黃權、雷銅、吳懿等益州一線主力上將也皆參與了戰鬥。

曹操軍團,夏侯淵、張郃、徐晃、郭淮等,主要就是關中軍團的主力將領。

由此可見,無論從人數還是上將質量,劉備軍團在局部的優勢明顯優於曹操,而並非曹操佔據優勢。

可見劉備對漢中這塊地的重視程度,要遠遠大於曹操。為了打漢中之戰,蜀國幾乎掏空了家底,當時戰爭消耗到什麼程度呢?劉備向坐鎮成都的諸葛亮調糧調兵,諸葛亮已經無兵可調,大臣楊洪獻策到“男子當站,女子當運”,就是說男的都送到前線去,女的負責運糧。

劉備是舉全國之力來打漢中戰,而曹操僅僅是在夏侯淵被斬後,才率領主力趕到漢中支援。而那個時候,戰爭天秤已經傾斜向劉備,士氣低落,如強行挽回敗局,很有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曹操就順勢推出了漢中。


始終先生


如果比優勢,在漢中之戰中,恐怕劉備更有優勢。但僅有優勢,並不代表劉備就一定能贏,劉備能在漢中之戰取勝,除了劉備有優勢之外,還有正確的策略、合理的用人、必勝的信心。

漢中之戰前的雙方形勢

漢中之戰是在公元217年,由劉備發起的,在此之前,劉備已經精心準備了2年,2年前曹操趁劉備趕赴荊州處理與孫權關於荊州歸屬問題的爭論時,曹操發兵攻佔了漢中,逼降了張魯。

曹操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拿下了漢中,卻沒有趁劉備不在益州之際攻打益州,沒有乘勝進軍,反而將主力撤退回中原,僅僅留夏侯淵、張郃率領的關中邊防軍鎮守漢中,並且讓張郃率軍逐漸蠶食益州所屬的巴郡和巴西郡,劉備急令張飛抵禦張郃,最終將入侵益州的張郃軍打得全軍覆沒。

漢中是益州的北邊門戶,曹操想要奪取益州必先攻佔漢中,劉備想要奪取關中必先拿下漢中,漢中對於曹劉雙方來說,都一塊戰略要地,但對於僅有一州之地的劉備來說,則是生死存亡的必爭之地。

漢中對於曹操來說,雖是戰略要地,但是遠離中原,即使從關中進入漢中也是極其困難的,中間隔著茫茫八百里秦嶺險地,如果曹操想攻佔益州,就必須拿下漢中,但是曹操在拿下漢中時發出得隴望蜀的感嘆,放棄乘勝進攻益州。

法正看出了曹操的心思,認為曹操是因為內部有憂患,才不敢繼續進軍益州,事實上,曹操晚年面臨一系列內憂外患,讓曹操放棄了擴大戰爭的機會,於是法正勸劉備攻打漢中,劉備在經過兩年的休整之後開始攻打漢中。

雙方在漢中之戰中投入的實力對比

劉備一方投入漢中之戰的總兵力約有8萬人,除了關羽的荊州軍以及蜀漢南中邊防軍沒動之外,蜀漢在益州能調得動的軍隊全部調上了,劉備可謂是投入了血本。

曹操一方投入漢中之戰的總兵力只有4萬人,基本上是夏侯淵、張郃率領的關中邊防軍兵團,直到夏侯淵被殺前,曹操本人及所屬的曹魏中央軍都沒有出現在戰場,雖然夏侯淵戰死之後曹操率領5萬中央軍進入漢中,但此時戰爭的天平的已經向劉備方傾斜,曹操由於後勤補給、邊民遷移等原因無法擊敗劉備,只能以失敗退出漢中。

換句話說,夏侯淵被殺之前,劉備軍的實力雙倍於曹魏軍,夏侯淵被殺曹操進入漢中之後,兩軍的實力相當。

除了軍隊數量,還有將領數量,劉備方也投入了除了關羽之外的所有名將,劉備方參與漢中之戰的將領有: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黃權、吳懿、雷銅、吳蘭、陳式等,其本上益州將領全部參戰。

曹操方參與漢中之戰的將領有:夏侯淵、張郃、徐晃、郭淮、曹真、曹休、曹洪等名將,曹魏關中軍團主要將領全部參戰。從將領的數量上看,也是劉備軍佔優勢。

但是曹魏投入的兵力只是關中的邊防軍,而蜀漢投入的兵力是益州的中央軍以及能派得上的所有邊防軍、郡縣兵,同時劉備比曹操更重視漢中之戰,因為在持續兩年的漢中之戰中,曹操只參與了三個月時間,其餘時間都是夏侯淵在對抗劉備,直到戰死曹操才趕來漢中。

另外,劉備對漢中之戰的投入是相當大的,益州近百萬百姓基本上都在為劉備的漢中之戰服務,要知道劉備在前線的8萬軍隊,就需要16萬民夫來運輸糧食物資以及與戰爭相關的工作,甚至連益州的婦女都為漢中之戰運輸物資,劉備動用了全益州的益州才打贏了這場戰爭。

劉備是怎麼打贏漢中之戰的

劉備打贏漢中之戰的關鍵就是夏侯淵犯了致命錯誤,因為漢中之戰從217開始,一直打到219年正月,劉備都沒有取得任何勝利,對於堅守險隘的曹軍一點辦法也沒有,如果這麼一直打下去,劉備根本沒有取勝的機會。

可是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改變了策略,使了一招引蛇出洞,劉備攻打併佔領了緊靠漢中治所南鄭附近的一座山-定軍山,引誘夏侯淵出關迎戰,當時夏侯淵軍緊守陽平關,劉備無法攻克。

夏侯淵聽說劉備佔領定軍山後,率領張郃出關爭奪定軍山,夏侯淵一出陽平關就意昧著失敗,因為他採取了錯誤的策略,在敵人預設的戰場與敵人進行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而且還中了敵人的聲東擊西、圍點打援之計,夏侯淵哪有不敗的道理。

定軍山是劉備選定的戰場,劉備先佔領這裡,搶佔了優勢地形和位置,利用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的計謀,先攻打張郃,夏侯淵派兵救,就打夏侯淵,夏侯淵不派兵救,就吃掉張郃,夏侯淵放棄了陽平關的優勢地位,與劉備在定軍山爭奪,就註定了失敗。

換句話說,漢中之戰曹操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夏侯淵這個白地將軍作出了錯誤的決策,放棄了自已的優勢與劉備來爭處於劣勢的定軍山,還被劉備一系列的計謀所敗,連主帥都戰死了,漢中的曹軍粟然,選擇收縮並推舉張郃為臨時主帥才勉強穩定軍心,可是這個時候漢中大部分發都落入了劉備手中。

即使後來曹操親自趕到漢中,也無濟於事,因為劉備佔領了漢中大部分要地,並且固守以待,消耗曹操的糧食,同時派兵攻擊曹操的後勤補給線,讓曹操無法安心作戰,況且當時曹操的糧食要從關中運來,非常耗時,導致曹操最終失敗。

除了夏侯淵的錯誤決策,劉備在漢中之戰取勝,還採納了法正及下屬一系列正確的建議和謀略,並正確的實行了計謀和戰略,還包括劉備的合理用人,以及諸葛亮在後方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還有劉備必勝的信心。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漢中之戰之所以劉氏集團取勝,主要原因是曹操當時掉以輕心,不在前線。


戰爭概述


漢中之戰是公元217年爆發,公元218年八月劉備親征漢中,才使得這場戰爭於

公元219年五月結束。這場持續了兩年的戰爭,最後以劉備方獲勝。


戰爭伊始,曹操派遣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淵等人在漢中前線駐守,當然這些人在前期對於劉備的進攻還是起到了一定抵抗作用的。單單一個陽平關,劉備他們打了一年多才奪下來。

公元219年2月,此時劉備還沒有奪得陽平關,於是他兵行險著,從金牛道向南渡漢水,再冒險翻越米倉山西北段,繞到陽平關的背後,駐紮在夏侯淵側翼定軍山,找夏侯淵決戰。


但是由於劉備他們的戰事補給線長達1000多里,補給困難,曹操覺得只要將劉備小部分軍隊打垮他們就會往回撤,可是誰知道劉備這次是鐵了心要拿下漢中。剛好這時候夏侯淵犯了致命錯誤,他和張郃在山下修鹿角,而張郃被攻打時,他又分兵過去支援,結果被黃忠斬殺,於是順利拿下陽平關。

曹操在這之前做什麼


公元217年漢中之戰爆發,二月,曹操率軍第三次攻打東吳濡須口,結果被周泰打敗,三月留夏侯悼、曹仁、張遼等屯居巢,自己退回北方。四月,漢獻帝在許昌詔令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依天子禮稱警蹕。十月,曹操在許昌封曹丕為為太子。


公元218年,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曹操親往,夷三族。7月,漢中之戰膠著不化,於是親自前往,但是到了長安之後,就開始徵兵待發。

直到公元218年3月,曹操才率眾趕到漢中前線,可惜此時戰事已經吃緊,來了之後沒到兩個月便全線撤退了。


曹操什麼時候來的,來了之後發生了什麼


公元219年3月,夏侯已死定軍山已丟,曹操此時才率軍趕到前線。可惜此時戰機已經錯失,劉備扭轉局勢,成為主動方。


但是曹操因為一直待在長安,沒有充分準備,所以前線軍需物資不足,就只能從關中走褒水河道運糧過來,然後再運到定軍山和陽平關一線。可是劉備早就料到曹操肯定會走漢水逆流而上運輸糧草,於是就派遣趙雲和黃忠兩人在河道埋伏,切斷了曹魏的糧道。所以曹操軍心大亂。

可是曹操為了穩定軍心,早日奪回失地,於是下令強攻關寨,但是劉備軍隊此時選擇死守,強攻不克,死傷慘重。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月多之後,曹操堅持不下去了,再加上當時關羽和孫權分別在荊州和合肥兩地虎視眈眈。因此為了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曹操下令撤軍,在劉備佔領漢中之前將其十多萬人口全部遷出漢中。最終劉備盡得漢中之地。

總結

漢中之戰,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物力財力,但是前期曹氏集團還是佔據著巨大優勢,打得劉備這邊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戰事想持了一年多,直到劉備奪得定軍山之後,局勢開始轉變,最終贏得這場戰爭勝利。


倘若曹操一開始就很重視這場戰爭,親自到前線指揮,或者當初攻打下漢中之後,不撤兵回許昌而是親自率軍繼續南下攻打巴蜀,說不定劉氏集團在那時就被滅了。


可見漢中之戰這場戰爭,曹位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曹操掉以輕心,沒有及早上前線親自指揮。可惜歷史不能重來,倘若曹操早日到了前線,你覺得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副業創收生活vlog


1.漢中對於劉備很重要,對曹操無關緊要。

漢中是益州北面抵禦曹魏的屏障,也是通往關中的門戶與通道。曹操征討張魯的時候,昏庸的劉璋就有唇亡齒寒之感,才請同宗劉備入益州,共同對抗漢中。 而漢中之戰前,劉備只擁有益州和部分荊州,拿下漢中作為戰略緩衝,是形勢所迫。

而對曹操來說,漢中到距京師洛陽比較遙遠,中間還有長安等阻隔,即便漢中不在了 ,也有長安作為京師的軍事樊籬,對曹操來說,不是好重要。


2.張飛的巴西之戰鼓舞了蜀軍的士氣。

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奪取了漢中,他欲一鼓作氣,拿下巴州。但由於後方有事,他回師鄴縣。留夏候淵駐守漢中,還讓張郃領軍有條件成熟時巴州諸郡。 這時,益州已為劉備所有,又佔據了荊州的一部分(南郡、零陵、武陵等),與東吳有了表面的和平,劉備就開始鼓搗把漢中曹軍趕走的事。

張郃是魏之名將,聽從曹操的囑託,率先南犯。巴西之戰揭開了序幕,張郃文武雙全,領兵奪取了巴東和巴西兩郡,這讓劉備心急如焚。他知道 如果宕渠再丟失,魏軍兵鋒就可以直指江州了(重慶),那整個巴州也就完了,巴州一完,成都將危在旦夕。

張飛臨危受命迎擊張郃,二張在宕渠相持五十餘日。最後張飛利用地形,使魏軍首尾不能相顧,一舉全殲張郃所部,張郃從小路逃走。張翼德大戰張郃取得巴西戰役勝利,暫時穩固了益州安全,也大大鼓舞了劉備軍事集團的士氣。


2. 正面戰場上,曹操不在。夏侯淵不是劉備的對手。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法正分析了蜀漢軍事集團的處境,力勸劉備拿下漢中。 劉備就開始了籌備漢中之戰。

初戰劉備失利, 首先,張飛與馬超這路主力兵馬出師受挫。而吳蘭和雷銅又在武都被曹洪擊敗。吳蘭和雷銅相繼戰死後,張飛和馬超陷入孤立,只得向漢中敗退。 劉備又派陳式去攻打徐晃,也鎩羽而歸。這樣,劉備不敢輕舉妄動了,專心屯守陽平關與夏候淵對峙。

相持數月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春,即公元219年,劉備主動放棄陽平關,南下渡過沔水,進駐了定軍山。劉備要居高臨下,以動制靜,來對付足智多謀的夏侯淵。夏侯淵見定軍山丟失,就聯合張郃奪取定軍山。 劉備以逸待勞,趁夜襲擊曹營張郃部。夏侯淵見張郃防守吃緊,便分兵去支援。黃忠趁機率軍衝擊兵力已空虛的夏侯淵。在猝不及防的狀態下,夏侯淵被黃忠斬殺。


3.曹操來時,戰局已經有利於劉備了,曹操不能力挽狂瀾。

儘管殺了夏候淵,但曹軍各營有曹洪張郃徐晃等名將坐鎮,並沒有忙亂。張郃集攏殘兵退守到陽平關,很快穩住了局勢。

曹操於率軍趕到前線,已是三月份了,曹操這次是從長安出斜谷奔赴漢中的,道路嶇騎難行,後勤物流已經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 又漢中易守難攻,劉備佔據了漢中有利地形,縱使曹操親自率軍來攻,也佔不到便宜,又曹營前線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犧牲了,的士氣低落。所以,二軍處於 相持,曹操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4 漢水之戰趙雲取作用。

曹操一心想奪回漢中,預先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趙雲與黃忠兩人知曹營必有重兵守護,相約讓黃忠先去探虛實, 黃忠率前行,果然遭遭到曹軍的伏兵,趙雲及時救援,黃忠得以脫險。曹軍緊追兩人不放,趙雲退回營寨後,大開營門,曹軍怕營裡有埋伏,只得退軍,趙雲趁勢率部掩殺,曹軍慌忙撤退,趙雲取得了勝利。

連日征戰,曹軍沒有功勞有苦勞,關鍵是沒有佔到絲毫便宜,反而一再損兵折將,曹營人人思退。趙雲和黃忠在漢水取得了勝利後,曹操知道奪回漢中已經毫無希望了。如果再再相持下去,成本會增加,曹操便 放下面子,撤軍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為防止韓遂涼州勢力跟劉備聯合。於是決定率軍西征解決韓遂和吞併漢中。五月攻入武都郡,七月攻打漢中陽平關。而劉備此時率軍五萬正在荊州公安準備收復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劉備得知曹操攻打陽平關,於是跟孫權議和。孫權率軍進攻合肥,劉備則回到蜀地。曹操部下司馬懿、劉曄皆建議攻打蜀地,曹操並沒有接受。十二月曹操返回鄴城,留夏侯淵等人留守漢中。來洽建議放棄漢中,把人口都遷走,當時曹操並沒有接受。太祖克張魯,洽陳便宜以時拔軍徙民,可省置守之費。



在曹操攻下漢中時,黃權向劉備進言:"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黃權的意思是說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劉備於是派黃權率軍前去巴西迎張魯,但是張魯北上投降曹操。黃權率軍收復巴東、巴西。公元215年張郃率軍攻打下巴東、巴西兩郡,把人口遷往漢中。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劉備派張飛率萬人阻擊張郃,雙方在巴西郡宕渠縣交戰五十多天,張郃率軍退回漢中。進軍宕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



但是劉備並沒有馬上攻打漢中,我認為是劉備得蜀不久的原因。公元217年法正向劉備進言:“曹操一戰就降伏張魯,平定漢中,但他沒有乘此破竹之勢而進取巴、蜀,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自己率軍北還,這樣做並非他智謀不行,兵力不足,必定是自己內部有憂患迫使他這樣。現在分析夏侯淵、張郃的才幹謀略,並無比我國將帥高明之處,如果我們舉兵征伐,一定能取得成功。取勝之後,可以在那裡大力發展生產,廣積糧食,尋找時機出兵進擊,這樣上可以消滅敵寇、安輔漢室,中可以蠶食佔取雒、涼二州,開拓疆土,下可以固守險要,為長遠割據一方之計。這大概上天有意給我們良機,機不可失!”劉備接受法正的建議,開始著手爭奪漢中。



公元217年十月後劉備派遣張飛、馬超、吳蘭、雷銅等駐軍武都郡下辨縣。公元218年三月曹洪率軍擊敗吳蘭、雷銅所部。馬超、張飛率部進入漢中,劉備率主力跟夏侯淵、張郃在陽平關對峙。先主次於陽平關,與淵、郃等相拒。 劉備攻打漢中的人馬不詳,駐守漢中的曹軍不下五萬,個人推測應多於曹軍。又使徵西將軍夏侯淵等,率精甲五萬,及武都氐羌、巴漢銳卒,南臨汶江,扼據庸蜀。但是漢中依然不好打,漢中必競易守難攻,加上夏侯淵、張郃、徐晃、杜襲等非無能之輩。而且拖下去對劉備非常不利。劉備備派陳式等率軍絕馬鳴閣道,徐晃率軍擊敗。張郃則屯軍於廣石,劉備強攻不利。於是給諸葛亮寫信趕緊發援軍。諸葛亮詢問蜀人楊洪的意見。楊洪講:“漢中之地為益州咽喉,存亡的要害之機樞,如果沒有漢中則沒有蜀,這是家門口的禍患,如今形勢,男人應當參戰,女子應參加運輸,發兵往救還有什麼疑慮的!”



公元219年正月黃忠斬殺曹軍主帥夏侯淵、益州刺史趙顒等,曹軍諸將推舉張郃為統帥。劉備本來是要斬殺張郃非夏侯淵。當時劉備派精銳萬人攻打張郃所部。夏侯淵分兵助張郃,率輕軍救火時跟黃忠所部相遇而被斬殺。三月曹操從長安進軍至漢中,五月退軍。劉備遂佔據漢中西部,接著派劉封、孟達攻佔漢中東部四縣。漢中之戰以劉備的勝利而告終,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個:


曹操支援漢中速度太慢:

公元218年七月曹操開始集結人馬支援漢中,九月到達長安。但是曹操直到公元219年三月才進軍漢中。(公元218年)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公元219年)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前後達八個月時間。

曹操既然決定支援漢中而且在公元218年九月已經到了長安。從長安進軍到漢中半個月就能到達。為何等到夏侯淵被斬殺才支援漢中。如果曹操大軍早點支援漢中,勢必能扭轉局勢。本來漢中守軍經過一年苦戰,已經疲憊不堪。而劉備得到蜀地的援軍,對比夏侯淵卻一直得不到曹操的援助。

曹操耗不起:

公元218年七月曹操決定支援漢中,九月到達長安。曹操沒有立馬支援漢中,我認為曹操在集結人馬和準備糧草器械。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徵張魯時就特意準備了很多糧草,五月到達武都郡,七月進攻陽平關不利。當時曹操就面臨糧草間題。既至漢中,山峻難登,軍食頗乏。

劉備得知曹操從長安來援,認為即使曹操率大軍前來也無用,漢中終歸是他的了。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劉備採取的策略是據險而守不跟曹操大軍交戰,曹操強攻傷亡很大。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公元219年五月曹操撐不住了,只得放棄漢中。

曹操內有憂偪:

公元217年法正對劉備講當初曹操得到漢中後不是不想進攻蜀地,而是內部有問題。至少什麼問題法正沒有明說。公元216年二月曹操回到鄴城,殺掉漢室宗親琅邪王劉熙。曹操不會無緣無故的殺掉琅邪王劉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個人推測琅琊王劉熙做了不利於曹操的事。後漢書:曹操殺琅邪王熙,國除。

公元216年十月征討孫權,公元218年三月退軍。留下夏侯惇、曹仁、張遼等率二十餘軍防禦。于禁七軍都有三萬人,二十餘軍不下十萬。從徵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

公元217年正月曹操征討孫權到達居巢後軍中暴發瘟疫。到居巢,軍士大疫。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王粲也死於這場瘟疫。瘟疫也隨之在北方暴發,家家都有人死,有的整個家族都死了。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



公元218年正月吉本、耿紀、韋晃、金禕、吉邈、吉穆等人起事攻打許昌丞相府營。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而王(曹操)在鄴,留必(丞相府長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但是他們失敗了,曹操把他們都誅殺了。還把名義上參與救火的百官誅殺。王(曹操)以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

公元218年四月烏丸反叛,柯比能率數萬人觀望。曹彰率軍平定,當時曹操已到長安準備支援漢中。曹操非常擔憂,加上去年冬天的大疫,很多百姓病死,現在四處征戰,墾田大幅減少。王令曰:"去冬天降疫癘,民有凋傷,軍興於外,墾田損少,吾甚憂之。

公元218年十月南陽宛城守將候音扣扣南陽太守東里袞跟吏民一起起事叛曹,原因在於南陽吏民苦於徭役。公元219年正月曹仁、龐德率軍平定屠城。我認為應當是曹操準備支援漢中從南陽徵發大量徭役。是時南陽間苦繇役,音(候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司隸州三川郡(洛陽所在)、弘農郡皆有吏民殺官員造反,他們造反的原因是因為苦於徭役,跟南陽郡侯音造反原因是一樣的。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並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這也許是曹操遲遲不能支援漢中的原因之一。



曹操在長安時,打算親自帶兵征討。劉廙上疏講:“聖人不以己之睿智而輕視普通人。王者不因身份的高低決定是否採納其意見。因此,能夠建功立業者,必能以近察遠,比專橫之人考慮周詳......自從您起兵以來,三十餘年,沒有打不敗的對手,沒有制服不了的強敵,如今,以精銳的兵馬,常勝的軍威,面對著倚仗天險的吳國孫權和拒不服從的蜀國劉備........並非是我們力量不如從前,只是因為自強者和自潰者的形勢地位轉換了。故此,當年周文王伐崇侯虎,三次沒攻下來,於是就退歸原地,修生養性,最後終於把崇侯虎制服了......臣下擔心吳、蜀邊寇的力量雖比不上先前六國,但卻不乏出類拔萃之才。征伐他們會不會重蹈秦國的覆轍,這是不能不認真思考的.......當今之計,不如研究周圍的險阻,選擇要害之地據而守之,再挑選天下甲士,而不斷更換駐守。這樣,您就可以高枕在大廈之內,潛心謀劃安邦治國之大計。鼓勵農桑,勵行節約,這樣整治十年之後,就一定會國泰民安。”曹操聽罷走到劉廙面前說:“不但當君主的應瞭解臣子,作臣子的也應瞭解君主。如今你想要讓我坐在這兒空行周文王的德政,恐怕是看錯人了!”太祖遂進前而報廙曰:“非但君當知臣,臣亦當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



漢中之戰雖然劉備贏了,但曹操也不見得就輸了。首先來說漢中人口大半已經讓曹操遷走了。前後遷了兩次,一次八萬人,一次數萬戶。這樣算起來曹操從漢中遷走不下二十萬。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從漢中退軍把漢中駐軍都帶走了,即使跟劉備交戰有所傷亡,也應該不下三萬人。曹操為防止劉備將來從武都郡進攻關中,又派張既把武都五萬多人遷往關中扶風郡和隴右天水郡。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這樣曹操前後遷走三十多萬人。史稱劉備得其地而不得其民。劉備所得的的漢中人口十多萬左右。因為公元220年漢中東部守將孟達降魏,以致漢中東部歸屬魏國。蜀漢所剩下的漢中西部只是數萬人口。當然蜀漢的門戶是漢中西部。


小鴻哥


兩個原因:一是逼不得已;二是主動放棄。

曹操拼了老命是可以拿下漢中的,但是他最終放棄了。

這不是因為曹操怯懦,而恰恰說明了曹操的高明,敗在了戰場卻贏在了戰略。

1.逼不得已,因為夏侯授首

夏侯淵和張郃都是猛將,所部五萬自是精兵,但是卻輸給了劉備。這是曹操沒有想到的。因為漢中較量中,曹操的優勢比較大。

第一個優勢是政治優勢,割據漢中的老大張魯,是向曹操投降的,他可不是向劉備投降的,所以這一仗曹操佔理。

第二個優勢是先發優勢,漢中之戰不是曹劉兩軍拼腳力、看誰先跑到漢中插旗,而是曹操大軍已經佔定了漢中,而且在主要關隘佈防了。

第三個優勢是蜀漢力弱,劉備剛剛拿下益州沒多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鞏固政權、整理內政、安撫益州士族,這都需要時間和精力。

但是,夏侯淵卻偏偏被劉備打敗了。

是不是如曹操所說: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夏侯淵真得是白痴將軍嗎?不可能,這是曹操在推卸責任。因為夏侯淵在漢中幹劉備的時候,曹操就在關中待著,沒有及時支援,曹孟德輕敵了。

夏侯淵是因為修鹿角被幹死的嗎?這倒是事實,但也只能說這個身先士卒的將軍,運氣實在太差,不能說他就是白痴。

如果真是白痴,曹操也不會派他去守漢中。

那麼,關中之戰,夏侯淵為什麼敗了?

因為劉備玩命了。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號稱:男子當戰、女子當運。老爺們去打仗、老孃們運糧草。這是把整個益州都發動起來了,劉備非要拿下漢中不可。

所以,在戰略決心上,劉備已經勝了曹操。

所以,劉備打敗夏侯淵之後又逼退曹操,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

2.主動放棄,因為重心內政

赤壁之戰前,曹操無年不戰,打完袁紹打烏桓、打完北方打南方、打完荊州打江東。但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就消停了很多,一些仗能不打就不打了、一些地能不佔就不佔了。

因為曹操要實施工作重心的轉移,由征伐到內政。

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轉變?

早些年征戰太多,中原以及北方雖然佔領,但是曹操的權力並未對這些地方進行有效插手和深刻介入。

另外就是赤壁之戰把曹操給打清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統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還有就是中原已經殘破非常,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進行修復。這就需要曹操把精力用在內政方面。

而且,這個工作也只能由曹操親自去做。別人不行,不是鎮不住的問題,而是曹操都不知道派誰去幹。因為世家豪門還在尊漢獻帝,而不是真心尊他曹孟德。

所以,赤壁之戰前,曹操是丞相;赤壁之戰後,曹操就是沒完沒了地給自己封官,先是公爵後是封王,目的就是要鞏固權力。

那這跟漢中之戰有多大關係?關係很大。

首先,即便佔領漢中,曹操也沒有能力進攻益州,漢中就沒有戰略前沿的價值。所以,對曹操而言,漢中只能守。

其次,漢中要牽涉很大的精力和物資。關中與漢中之間隔著秦嶺,這是最考驗曹軍後勤運輸的;益州與關中隔著大巴山,這是最考驗劉備後勤運輸的,但大巴山比秦嶺好走。所以,佔據漢中、守住漢中,曹操的成本極高。

曹操佔據漢中的結果:他要翻越秦嶺向漢中輸送物資,那麼漢中是前線戰場而關中是後勤基地,曹操要拿出整個關中支援漢中。那麼,關中就可能被漢中拖垮。

劉備佔據漢中的結果:劉備要翻越大巴山向漢中輸送物資,那麼漢中是前線基地,整個益州就是後勤基地,劉備要舉國對抗曹操。那麼,益州就可能被漢中拖垮。

劉備佔據漢中,曹操就可以拒守秦嶺,秦嶺成為關中防線,而秦嶺完全能夠擋得住劉備。原因就是秦嶺真得不好走,要是好走,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早就突破了。

利弊權衡,曹操放棄漢中,可能是最好的結果。

3.戰略格局,曹操碾壓劉備

劉備對曹操的評價是“能”,就是這個人非常厲害。諸葛亮對曹操的評價是“其用兵也、彷彿孫吳”,就是這個人太能打仗。

但是,曹操還是個戰略格局的高手。他主動放棄漢中,且遷走漢中十餘萬百姓,給劉備留下了一片狼藉。這就是把矛盾和負擔,全都甩給了劉備。而自己呢?曹操可以踏踏實實地用秦嶺大山擋住劉備對漢中覬覦,秦嶺足抵十萬大軍。

曹操如此,劉備呢?

劉備有逼不得已的原因。就是大巴山雖然難走,從成都向漢中輸送物資,也需要上千公里的路程,但是他必須拿下漢中。因為漢中是益州門戶。

然而,劉備並非完全沒得選,他還是可以做出戰略選擇的。這個涉及戰略選擇的問題就是:在哪裡定都。

劉備選擇成都,這等於是把自己封死在了巴蜀之地。從成都,無論是奔向荊州、還是奔向關中,都會遭遇到運輸成本的問題。打仗,部隊得走到前線、物資得送到前線,而從成都給運物資和部隊,都是非常貴的。

那劉備應該怎麼選呢?劉備應該更有雄心一點,定都重慶。重慶這個地方,不僅能夠支援漢中,而且也能夠支援荊州。如果劉備在這裡定都,關羽走麥城,就可能不會發生。

所以,在戰略格局的問題上,曹操碾壓劉備。


減水書生


與其說劉備贏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倒不如說是曹操主動放棄了漢中之戰獲勝的可能。

漢中,這個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擁有“魚米之鄉,國寶之府”的漢中平原,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富饒之地,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國時期亦不例外。對於曹操、劉備來說,這塊地區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赤壁之戰後。



208年,隨著赤壁之戰的失利,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權、劉備雙方則藉此大勝開始發展壯大,尤其是對劉備而言,赤壁之戰後,劉備勢力是如日中天,不但佔據荊州五郡(後與東吳平分,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於劉備),之後更是奪得益州。如此,三國鼎立的局勢在此戰基本形成。

當然,在此過程中,曹操也沒閒著,赤壁慘敗的曹操雖是損失慘重,但卻並未傷及根基。因此,在孫權、劉備大肆擴張的時候,曹操也在進行擴張,其先後攻佔了關中,隴右地區。因此,隨著曹操、劉備都相繼往東西擴張,兩人不約而同的盯上了漢中這塊地盤。



在當時,如果曹操得到漢中,就可控制巴蜀的北大門,從而斷絕劉備北進的幻想,並可隨時進窺巴蜀。而如果劉備得到漢中,就有進軍隴右和關中的基地,可隨時威脅曹操的關中地。

因此,當時曹操、孫權皆想控制漢中,讓它儘快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而在雙方接下來的戰爭中佔得先機。正如張松對劉璋所說:“曹公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敗,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之”,雙方都想靠漢中來達到抑制對方的目的。



因此,漢中之戰早在赤壁之戰後,就註定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只不過無法預料的是到底是劉備先動手,還是曹操先動手。當然,最後是曹操搶先動手了,215年,曹操討伐張魯成功,成功取得對漢中的軍事控制權。可在佔據漢中後,曹操並未立刻就對劉備的巴蜀發動進攻,究其原因就在於糧草不足。

當時佔據漢中後,曹操麾下的謀臣劉曄和司馬懿都主張乘勝攻入蜀地,劉曄就曾說:“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劉曄認為曹操此時兵勢正強,理應乘勢攻進巴蜀,而如果此時不攻進去,等日後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曹操將很難再擊敗他。


但在當時曹操並未聽從他們的意見,而是選擇退兵,曹操認為“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吾軍少食,不如速還”,就是我軍缺衣少糧的,根本就不可能與劉備進行長時間的對戰,曹操深知以漢中為據點,向蜀地推進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勝率,雖然曹軍得到漢中,但漢中淺窄,很難發展成為糧食生產、供應基地,且從關中補給糧草又需要翻越秦嶺,更是異常困難。因此大軍以漢中為基地,繼續縱深推進,是絕對難有什麼作為的。

如此,頭腦冷靜的曹操並未接受司馬懿、劉曄提出的建議,而是冷靜地選擇退兵,“(建安二十年)十二月,公自南鄭還,留夏侯淵屯漢中”,215年,曹操率軍南返,留夏侯淵鎮守漢中。



本來夏侯淵數萬軍雖沒有進攻巴蜀的實力,但是守住漢中倒是完全可以的。只是,不知何故,作為一軍統帥的夏侯淵不知是腦抽了,還是怎麼了,在與劉備軍大戰時,他居然率領400曹軍去前線修鹿角,而且還被黃忠殺了,如此曹軍群龍無首,潰敗已成定局,而隨著在漢中曹軍的潰敗,劉備佔據漢中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此時曹軍還未敗,漢中還未完全被劉備所得。219年,曹操攜帶軍糧,第二次親征漢中,“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趙)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陣,且鬥且卻”,此戰曹劉雙方互有勝負,但因曹操軍糧補給不順,因此逐漸呈現出頹勢。



當然如果曹操硬撐的話,誰勝誰敗還說不準,因為劉備軍也快撐不下去了,這點從劉備軍已經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就可窺知一二。而對於劉備軍的窘迫,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但曹操最終卻沒有選擇繼續與劉備僵持,而是選擇撤軍。

那曹操為何會選擇撤軍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已經意識到將防線放在關隴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曹軍將斷絕劉備北進的防線從漢中收攏到關隴地區,不但可以避免與劉備軍在漢中一地陷入膠著,更是可以讓軍糧的補給變得輕鬆,如此也就可以擺脫“致於人”的軍事被動。同時曹操將漢中留給了劉備,雖讓劉備有了可以進軍關隴和關中的基地,卻也同時將“守戰之力,力役參倍” 的用兵之弊端和壓力留給了劉備,劉備軍得到漢中他勢必就得派兵鎮守,且也得同時承受軍糧運輸的壓力,曹操往漢中運糧很難,劉備往漢中運糧亦也不簡單,因此劉備軍更是得時刻承受住“力役參倍”的窘迫。



此外,曹操以關隴為防守基地,還可切斷漢中與隴右的聯繫,使漢中成為“孤絕”之地,因此劉備軍雖佔據一定的地理優勢,但卻也要同時承受曹操軍巨大的壓迫與圍困。如此一來,曹操放棄在漢中與劉備的膠著,改而在關隴佈防,這無疑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同時在撤出漢中的時候,曹操也沒有給劉備留下什麼東西,當時曹操撤出漢中時,“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到漢中引出諸軍,令(張)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是將漢中的人口全部遷徙一空。因此,此時劉備雖然得到漢中,卻是“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而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決定著一切,正如何茲全先生所說“人口、勞動力成了最重要的東西。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有了財富,有了武力,有了政治地位和權力”。



總得說,當時曹操雖放棄漢中,但卻是成功的切斷了漢中與關隴地區的聯繫,同時因其幾乎轉移了漢中的全部人口,因此留給劉備的漢中地區實際上就是一個孤立的軍事堡壘,如此,漢中為劉備帶來的經濟與軍事戰略價值實際上已經是大打折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因劉備發展漢中的需要,從而讓益州的發展陷入了暫時的停滯狀態。

只得說,劉備在表面上是贏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但實際上卻是輸了漢中之戰。劉備贏在戰事上,卻輸在了戰略上。


澳古說歷史


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曹操親率大軍從張魯手中奪取了漢中,曹操本有大好機會以漢中為據點得隴望蜀,但這時,後方許都出現了問題,他著急回去滅火,就先率師回了鄴縣,留下夏候淵為主將駐守漢中,並讓張郃有機會就進攻巴州諸郡。

這時已奪取益州的劉備一面穩固內部,梳理對益州的統治,一面在外交上作出妥協,以平分荊州之地(江夏、長沙、桂陽歸屬東吳,南郡、零陵、武陵歸屬西蜀)換得和孫權的和平,加強兩家的聯盟關係,以便集中力量應對漢中的曹軍。

巴西之戰,提前預熱漢中之戰

曹軍佔據漢中對於劉備來說,就如身邊臥了只兇猛的老虎,隨時都會張口對自己撕咬,而張郃就是這頭虎的利齒,張郃率先南下發動巴西戰役。由於劉備剛得益州不久,對巴州地區的軍事防禦還未有效展開,張郃乘勢領兵奪取了巴東和巴西兩郡,並將兩郡的百姓向漢中遷移,接著又率兵進攻宕渠、矇頭、蕩石。巴東巴西兩郡的丟失對於劉備來說,就如割斷益州的股臂一般。

如果宕渠再丟失,張郃兵鋒必將直指江州,也就是今天的重慶,那整個巴郡也就丟失了。如果巴郡再落入曹軍之手,劉備就只能困守在成都一帶,不但與荊州關羽的聯繫會被切斷,而且曹軍就會以江州為據點進攻成都,形勢對於劉備來說是非常危急。

臨危受命的張飛率兵迎擊張郃,兩軍在宕渠一線相持五十餘日。張飛見正面硬攻無法擊退張郃,便一面用兵繼續在正面虛張聲勢迷惑牽制張郃,一面暗中率一萬餘精兵出小道從中截斷張郃所部,利用山路狹窄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兩相夾擊,一舉全殲張郃所部。張郃最後只得捨棄馬匹徒步攀越山崖,帶著十多名部下從小路才得以逃走。

張飛取得巴西戰役的大勝,也破滅了曹軍進犯巴郡的企圖,穩固了益州安全。

漢中之戰

解除了巴郡之危後,雖然使益州暫時度過了險境,但是漢中的曹軍對於劉備始終如芒在背,時時威脅著益州的安危。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作為傑出的謀士,法正自然更是清楚漢中對於益州的重要性,他對劉備建言,勸他積極拿下漢中。

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偪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聽從了法正建議的劉備便積極籌備著漢中之戰,準備一舉拿下這塊益州屏障。

而曹軍當時的防線佈置是,夏侯淵和張郃駐守漢中,居中策應各軍,徐晃駐守馬鳴閣道,保障漢中與關中地區的通道安全,曹洪駐防武都郡一線,保障漢中的糧道安全,曹魏這邊都是名將坐鎮。

初戰劉備失利 劉備先派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攻打下辯,為正式進攻漢中打好前哨戰。而自己則率軍屯守陽平關,準備與夏侯淵的主力會戰。

但是,張飛與馬超這路兵馬出師不利,吳蘭和雷銅在進攻武都時,被曹洪擊敗,吳蘭的部將任夔等人斬殺,吳蘭在敗退到陰平道時也被氐族人強端所殺。在吳蘭和雷銅相繼戰死後,張飛和馬超也無法立足,只得向漢中敗退。

劉備見張飛兵敗,又派陳式去攻打馬鳴閣道,意欲截斷漢中與許都的通道,卻又被徐晃擊敗。在接連主動出擊都遭受失敗後,劉備便不再輕舉妄動,專心屯守陽平關與夏候淵對峙,等待戰機。

漢中轉折之戰 定軍山 在兩軍相持數月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春,即公元219年,劉備謀勢先動,放棄陽平關,轉而南下渡過沔水,進駐定軍山,搶先佔據有利地形。定軍山山勢奇險,是戰略要衝之地,劉備以動制靜,以佔據定軍山來調動固守的夏侯淵。

果然,夏侯淵見定軍山丟失,只得放棄以前佈置好的防禦部署,聯合張郃率軍來奪取定軍山,並修築了大量外圍工事準備對定軍山進行圍困。

劉備趁夜襲擊曹營,先用火攻燒燬了曹軍設在外圍的鹿角防禦工事,同時又派精銳之兵輪番猛攻張郃,迫使夏侯淵派兵來救。夏侯淵果然中計,見張郃那邊防守吃緊,便分兵去救援。早得劉備吩咐的黃忠見夏侯淵這邊救援兵馬出發後,便依據定軍山的居高臨下衝擊兵力已空虛的夏侯淵。正率軍搶修被劉備焚燬的防禦工事的夏侯淵未料到黃忠會來襲擊,猝不及防之下被黃忠斬殺。主將戰死,曹軍失去了主心骨頓時潰敗,曹軍的益州刺史趙顒也被黃忠在此戰中所殺。

殺了夏候淵後,劉備從戰略上的被動頓時轉為主動,曹營此番也幸虧有名將坐鎮,在夏侯淵戰死後出現一陣慌亂後,前線將領積極推舉張郃暫領主帥一職,張郃集攏殘兵退守到陽平關止住了敗勢,積極組織防禦以防劉備的再度進攻。

曹操進軍猶豫貽誤時機 在劉備進攻漢中時,曹操其實就已在準備率軍救援夏侯淵。但由於進軍速度遲緩,直到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時,曹操才率軍趕到,以至夏侯淵被殺漢中丟失。這次曹操率軍從長官出斜谷奔赴漢中,一路嶇騎難行,為軍需後勤物質的輸送帶來巨大不便。

漢中的地勢險要,屬於易守難攻,在劉備佔據了漢中有利地勢後,即使是曹操親自率軍來攻,也佔不到什麼便宜,劉備可不是張魯之輩能相比,曹軍的幾次連番進攻都徒勞無功。久攻不下,曹營的士氣低落。

漢水之戰趙雲一身是膽 在兩軍處於相持階段時,黃忠和趙雲商議準備進攻曹營囤積糧草的重地,曹操由於一心想奪回漢中,而路途又不便運輸,就預先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兩人知曹營必有重兵守護,於是相約黃忠先率兵進攻以探虛實,若時間長了沒回,趙雲再去救援。

黃忠率部果然遭遭到曹軍的伏兵,幸得有趙雲及時救援才得以脫險,但曹軍卻緊追兩人不放,趙雲退回營寨後不但沒關營門,反而大開營門,故意虛張聲勢迷惑曹軍,曹軍怕營裡有埋伏也不敢攻營,只得退軍,趙雲見曹軍退卻,便率部從營裡衝出在後掩殺,曹軍原本就疑心趙雲有埋伏,這時見趙雲如此大膽又率軍衝殺出來,以為是真有伏兵,更是無心戀戰,都慌忙撤退,趙雲追殺一陣取得大勝。

無奈退軍 連日征戰,曹軍有勞無功,沒佔到絲毫便宜,反而在一些局部交戰中損兵折將,曹營已是人人思退。在漢水之戰中,又被趙雲和黃忠大勝一場,奪回漢中已經無望,曹操知道再相持下去,會遭受更大損失,只得無奈撤軍。

於是,漢中之戰最終以劉備取得勝利而結束,還趁勢派劉封、孟達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

結語

漢中之戰,基本薈集了三國時期劉曹兩方陣營裡的名將,像劉備陣營裡的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有都出陣,而曹營方面,夏侯淵、徐晃、曹洪、曹真、張郃也是悉數登場。

劉備拿下漢中,為日後拱衛西蜀數十年的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從北向南攻益州,必須要越翻險峻的秦嶺,而漢中據於秦嶺喉口,易守難攻,一旦沒有漢中的屏障,進攻方若以漢中為據點進攻益州,益州就很難防守。

曹操以強勢兵力卻丟失了漢中,一方面在於主將夏侯淵指揮失誤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曹操後方不穩固導致,許都的內亂。

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斬之。

許昌時不時的動盪,費了曹操不少心力。

劉備能取得漢中的勝利,主要因素在於曹操被掣肘的地方太多,先是許都大本營不穩,而孫權又在這期間圍攻合肥,所以,諸多因素造成曹操不能親臨漢中,只能委夏侯淵以重任,而夏侯淵卻又如何能與劉備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