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书名:《遇见宋瓷》作者:许晟译者: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年1月

晟,学者,独立艺术策展人,艺术评论家。1983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法语系;2005至2007年入选欧盟伊拉斯谟斯项目,分别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意大利贝加莫大学学习当代艺术及西方思想批判,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当代艺术的研究及评论,翻译了近六十万字欧美艺术文献。个人研究项目包括中国思想及美术史、欧美哲学、中国高古瓷器、古典诗歌等。

《遇见宋瓷》许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首先大概是太喜欢瓷片了吧,觉得它们应该被更多人看到。看到瓷片的美感,也是在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比如汝窑的天青色,都说它很神秘,其实现在都能看到——暴雨之后立刻出太阳,云层又很厚的时候,如果云层中间有破洞,透出了天空,那里的天空颜色就是天青色的,跟汝窑一模一样。后周的柴世宗最早提出这种颜色,说“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大约也是在江浙一带看到的。不难发现,这句诗并不是“诗意”的胡乱形容,而是无比写实的(难的是如何在瓷器上呈现出这种颜色)。我最后一次看到天青色是2018年的秋天在杭州,堵车堵在之江大桥上,又刚下完大雨,和朋友看了个痛快。

我以前最喜欢的消遣,就是接一盆温水,搬个小板凳,拿着牙刷和抹布,坐在纸箱旁边,一片一片地清洗瓷片。清洗的过程也是学习,我洗过的瓷片大概按百斤计,自然就有了感情。洗的时候也很安静,放点音乐,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常常会被刚洗干净的一片迷住:原来这么好看啊。那时候还没见过汝窑啥样,就是普通的北宋黑釉瓷,也让我着迷得不行。

有一天晚上,音乐放到了周杰伦的《青花瓷》。我总是告诉朋友,这首歌的作词有误,因为“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但那天听见时,突然有种深深的,就像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孤独感。那种孤独很奇怪,既像是自己的,又像是那些瓷片的。总之,忽然有种跟这些瓷片相依为命的感觉,觉得它们被打碎,被忽视,被埋在地下这么久,很受委屈。那种委屈不仅仅是瓷片的,也属于宋代,属于整个一直被曲解和贬低的中华文明。那之后不久,就有了写一本书的想法。

出书的缘由,首先,从色彩和质感两方面来说,碎片所含有的信息量,跟完整器物是一致的,而宋瓷最重要之处,就是色彩与质感。第二,最好的宋瓷分散在世界各处,从来没有哪一本书,能够完整地展现这些器物,于是,收集最顶尖的宋瓷碎片,就能最集中地呈现宋瓷最精彩之处。第三,碎片的色与质,是可以超越最顶尖的现存完整器的,这也就同时具备了资料价值。瓷片方便拍摄,可以用微距镜头放大局部,让读者可以最贴近地观看。最后,书里也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梳理了一下宋代文明的真实状态。那种状态是真实的,容易理解的,就像之江大桥上的堵车。

那么就要选最好的瓷片了。普通的瓷片可以一箱一箱地洗,而好的瓷片,则需要从收藏瓷片的爱家手上单独购买了;就像玩游戏,好道具必须打败强力的敌人才能得到。那阵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我的瓷器老师讨论,哪个种类还缺少什么样的,然后三更半夜跟卖瓷片的爱家聊天。那时候我还不会微信转账,只要发现了自己想要的,对方又给了一个我能接受的价钱,我就立刻穿着拖鞋和睡衣,跑到一公里外的自动存款机去打钱,生怕对方后悔,或者被别人抢了先。

很多人问我最好的瓷片价格是多少,我都回答不要钱。因为瓷片是没有标准定价的,它是稀有的破烂,最难的是能否遇到,以及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就像是两个人谈恋爱,约会吃饭看电影,总要花钱的,但没有人会问:你追他花了多少钱。太欠揍了对吧。瓷片也是这样,不能以价格来衡量。

书里面的八十多片瓷片,就是我在随后的五年多里,从这样找到的两百来片精选里再挑选的。最初被我洗出来的那些,只有一片进书了,就是第三章的305号。至今看到那一片,我仍能想起刚把它身上的泥浆抹干净的样子。其他那些,就只能留在心里了,或者藏在书的字里行间了。

每一片宋瓷的年纪都是我的二十五倍以上,我遇到它们都是缘分,也愿意为它们做一程守夜人。说到底,我还是相信这是值得的。我的工作也跟宋瓷无关,但现在,我的人生是一定与宋瓷有关了。

我最初的动机,并没有大公无私地想要给谁普及审美。我只希望做成一本真正的书,给自己和瓷片一个交代就可以了。我很喜欢朋友说过的一句话:“艺术就是做出来个好东西,留在世上看一看”。

对我来说,这本书也像一本抽象的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关于孤独和破碎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这是一切快乐与痛苦的源头。人们总说21世纪初是一切都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么和碎片达成共鸣,应该是今天人类的一种本能。问题是,人们很难说清,自己需要在碎片里寻找些什么。碎片是被忽视和抛弃的一方,就像我们自己生活里的点滴。无论再怎么破碎,里面明明就有很美的东西,但我们甚至都羞于表达这一点。好在,遇到了这样的出版社,就意味着这本小说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许本身就说明,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追求着连自己也说不清的什么东西。

书里面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说明了一些思想史和美术史的脉络,写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想告诉读者,任何深奥的理论都比不上天然的直觉。我希望读者在面对美好之物的时候,对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更加自信一些。今天最缺乏的不是美好的东西,而是欣赏美好之物的自信和理由。

印刷前的校色过程也很有趣。瓷器没有“准确”的颜色,因为即便看原物,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随着视角,光线,甚至心情而改变。我看到同一个瓷片,也常常觉得它的颜色与印象中不同。校色所追求的某种“精确的多变”,不在于色彩本身,而在于油墨的光泽,纸张的肌理,以及光线的组合。这样的话,这本书的图片才不是单纯的配图,而是某种与读者的视线很亲近的东西。

以前常有朋友或学生问我关于读书的建议,我告诉他们,首要原则就是“优先读出版时间超过100年的书”。轮到自己出书的时候,标准就变了:我的书也一定要读一读哦。我的确问过自己,这本书是否值得100年后的人去读,是否对得起它消耗掉的那么多纸张。这两点我自己觉得过得去了,也心安理得了,因为它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这个时代需要审美,需要品格,需要建构在理智之上的天马行空和绚烂的东西。

简单来说,今天人们看的最多的就是手机,手机里的东西是不停变化的,那算不上凝视。我希望这本书能重新让人找回那种目不转睛地看着什么,以至于忘掉周围一切的感觉。

《遇见宋瓷》作者手记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对话《遇见宋瓷》作者

Q:您是一位当代艺术的评论家和策展人,为什么会写这本关于宋瓷的书呢?

A:宋瓷不仅仅是瓷器和考古,它是一种美的基调。比如达芬奇也是一种基调,今天搞艺术的人都了解达芬奇,就算不了解,他也不敢承认,因为他知道达芬奇是自己的必修课。宋瓷与当代的关系,比达芬奇与当代的关系,要紧密得多了。这一点一直被忽略,十分可惜。就像我们整个中华文明里的许多艺术脉络,在今天还是处于被曲解和忽视的状态,一说达芬奇就“哎呀艺术”,一说宋瓷就“哎呀老头子搞的”。好在今天很多艺术家已经在关注自己国家的文化了,比如古代绘画,书法,很多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是新材料,但平时也都有这些练习,这是很好的事情。宋瓷的美感比书法和绘画还要抽象,所以说它是一种美的基底,基底就适合所有人;就像李白的诗,无论你在干什么,读了以后就会有收获。不仅是当代艺术家,还有当代的音乐,设计,电影,都能在宋瓷里找到灵感。不要一说宋瓷就是收藏啦价格啦,不用收藏,但是要看。如果你对生活多少有点热爱,却连宋瓷都没看过,实在太可惜了。我这种想法真的很强烈,所以无论如何想要把这本书完成好。

Q:您既要研究当代艺术,又要研究宋瓷,这两者会冲突吗?还是会相互促进?

A:当代艺术部分是我的职业,但我的学问肯定不止于此,以前做学问的人都这样,精通四五个专业是很正常的事,今天这样的人也很多,只要肯花功夫。当代艺术本来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没有一种所谓的当代艺术专属的理论,标准答案,学会了就能走遍天下,没有的。我不仅研究宋瓷,还有中国思想史,绘画史,雕塑史,这些都要研究的,还有欧洲哲学和美术史都算我基本功吧;还有电影建筑之类我不敢说研究,但了解一下是必须的。我最近还在自学高数,因为我大学是文科没学过,需要学一下。

Q:您真是一个博学的人,但是,读者如何相信你在宋瓷领域的权威性呢?

A:真的不算博学,我知道那种真的博学的天才,我这个只是做学问的基本方式。我不在任何体制内,也没有什么头衔,所以真的不是权威。我也不想做权威,权威就要给标准答案,我不喜欢标准答案。可以说,我做的一切学问,都是为了让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答案,让艺术家,学生,读者,观众,都更有自主的思想,有能力做他们自己的选择。至于我宋瓷的专业度,我能说什么呢?好在仇国士先生和韦九谷先生给推荐了。我不混圈子,他们看这本书之前也不认识我,所以我很感谢他们的认可,至少说明这本书没有乱来。叶怡兰女士不是宋瓷专业,她也很推荐这本书,说明这本书适合更多人。哎,希望他们原谅我此时把他们抬出来吧。(笑)

Q:这本书是以宋瓷碎片为主要内容的,为什么是碎片呢?

A:首先,宋瓷最重要的是色彩和质感,那么碎片所含有的信息量,跟完整器物是一致的。第二,最好的宋瓷分散在世界各处,从来没有哪一本书,能够完整地展现这些器物,那么收集最顶尖的宋瓷碎片,就能最集中地呈现宋瓷最精彩的地方。第三,顶尖碎片的色与质,是可以超越最顶尖的现存完整器的,这也就同时具备了资料价值。最后,瓷片的美是最单纯的,最自由的。坂本龙一先生说被海水泡坏的钢琴拥有了自由,瓷片有着相似的自由。

Q:您说宋瓷最重要是色彩与质感,为什么呢?

A:任何能够反应时代气息的新材料,它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简洁的,凸显材料本身的。比如我们工业化以后的不锈钢水壶,它的设计就是经典的极简;比如最近的特斯拉皮卡,用了新的航天材料,所以它外形也特别简洁。为什么要突出材料自身?材料自身是有精神属性的,来自一个时代的精神。把看不见的时代精神,变成看得见的最新材料,这是人类设计的一贯追求,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来自自然,大自然的造物都是不同的材质,材质就体现“天地生物之心”。宋瓷在当时就是最新的材料,可以说科技含量很高,所以它也简洁。材质差一些的宋瓷才需要纹饰,弥补材质的不足。

Q:您是怎么收集到这么多瓷片的呢?

A:学瓷器要过眼过手,最方便的就是看瓷片。我有一位很好的瓷器老师,没事就给我寄几箱瓷片,当建筑垃圾处理那种。我以前最喜欢的消遣,就是接一盆温水,搬个小板凳,拿着牙刷和抹布,坐在纸箱旁边,一片一片地清洗。清洗的过程就是学习,洗过的瓷片大概按百斤计。洗的时候也很安静,放点音乐,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常常会被刚洗干净的一片迷住:原来这么好看啊。那时候还没见过汝窑啥样,就是普通的北宋黑釉瓷,也让我着迷得不行。

后来决定要出这本书,就要选最好的瓷片了。普通的瓷片可以一箱一箱地洗,而好的瓷片,则需要从收藏瓷片的爱家手上单独购买了;就像玩游戏,好道具必须打败强力的敌人才能得到。那阵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我的瓷器老师讨论,哪个种类还缺少什么样的,然后三更半夜跟卖瓷片的爱家聊天。那时候我还不会微信转账,只要发现了自己想要的,对方又给了一个我能接受的价钱,我就立刻穿着拖鞋和睡衣,跑到一公里外的自动存款机去打钱,生怕对方后悔。

Q:您还喜欢打游戏吗?

A:是的,打游戏,玩手办,闲不下来。也不用端着说是一种调剂什么的,就是喜欢,跟喜欢做学问一样。

Q:您说的那种需要单独购买的瓷片,一般价格是多少呢?

A:大家来看瓷片一定会这么问的,我都回答不要钱。因为瓷片是没有标准定价的,它是稀有的破烂,肯定不贵,最难的是能否遇到,以及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就像是两个人谈恋爱,约会吃饭看电影,总要花钱的,但没有人会问:你追他花了多少钱。太欠揍了对吧。瓷片也是这样,不以价格来衡量,也不升值。所以有一点,即便对那种美感深有感触,也会偶尔怀疑自己:真的值得吗?万一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呢?

Q:找瓷片很难吗?

A:这么说吧,这本书里的八十来片,是我用了五年时间,找来了两百多片精选,又从这里面选的。审美也要有逻辑有依据,然后才能自由发挥。我要确定哪一片是不是值得上书,需要提前看多少文献,多少研究结论,了解多少信息,累积多少看新老的经验?然后,比方说书里有一片建窑的银油滴,好嘛,这个简单,大家都看得出银油滴好,不用研讨。那么你去哪里找银油滴?不说完整器了,你去问问那些玩了几十年建窑的人,有几个见过碎片。这个世界上没有瓷片商店任君挑选,跟大海捞针一样。比如官窑的各个色阶,比如秘色瓷,汝窑的天蓝色,我给你看一眼,你就点点头,哦,这个多少钱?你都不知道自己看到了多难得的东西。

Q:我明白了。那您选瓷片的标准是什么呢?

A:在前人研究所公认最好的那些类型里面,选择具有最好的色彩与质感的。除了少量做比较的之外,每一片都必须是同类型里最顶尖或者最典型的,禁得起那个类型最专业的研究者推敲的。如果这些瓷片都是完整器,那就是前所未见的最顶级的宋瓷集合。这样的碎片凑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谈审美。不然跟我自己洗瓷片那时候一样,看着一片普通黑釉瓷傻高兴,再写两篇散文,太糊弄了。

Q:您在书里也说过,还有一些碎片没有收集到,有些遗憾,为什么不借别人的瓷片来出书呢?

A:的确,比如汝窑,要是再多几片就好了。我看到过,盯着六七年了,别人就不肯卖。宋瓷很多时候都跟生意有关,借别人的东西就有各种条件,各种生意。我不希望这本书跟这些扯上关系。这本书只跟至高无上的美有关,这种美必须是干净的,无条件的,不容商量的。

Q:除了瓷片,您自己也收藏宋瓷吗?

A:也有一些,一屋子碎片看着太清冷了,总要有点立得住的。我也很挑,摸过最好的碎片了,一般的完整器就看不上了,贵得嘛又买不起。有时候别人找我帮忙看新老,我总说“这个没意思”,“老的又怎样,还是丑”。久了别人说我傲慢,其实我只是要求高。我的工作跟宋瓷无关,所以我只追求瓷片里那种最高级的美,那还是瓷片最好。

Q:这本书也是您个人的一种愿望。

A:是的。我最初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最好的宋瓷,能为自己的生活找到更多灵感。但我也不想说好听的,什么要大公无私地给谁普及审美。每一片宋瓷的年纪都是我的二十五倍以上,遇到了都是缘分,我愿意为它们做一程守夜人。我就希望做成一本真正的书,给自己和瓷片一个交代就可以了。我很喜欢朋友说过的一句话:“艺术就是做出来个好东西,留在世上看一看”。

Q:但是理解这种愿望的人很少吧?

A:是的。我找过的出版社都不接受,这也是在预料之内的,因为以前没有这样的书。过程中肯定有困难和无助感,但跟任何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相比,都是不值一提的。既然是追求美的东西,那么一切困难都是活该。

Q:但这本书的确会让很多人都受益匪浅,你为什么不这么告诉出版社呢?

A:我说啦,但是人家不信,这很正常。后来有朋友把我推荐给上海三联书店。“三联”是我从小熟知的偶像品牌,我觉得不可能,就去随便见个面吧。出版社的黄老师见到我,才聊了不到三分钟,他就问我:“你觉得这本书是用铜版纸好,还是用哑粉纸好?”我惊讶得不知道怎么说好,他又补充道:“铜版纸显色好,但是太亮,不符合宋瓷的内敛气质。”

Q:所以还是要遇到对的人。

A:我当时自己记录了这么一段:对我来说,这本书也像一本抽象的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关于孤独和破碎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这是一切快乐与痛苦的源头。人们总说21世纪初是一切都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么和碎片达成共鸣,应该是今天人类的一种本能。问题是,人们很难说清,自己需要在碎片里寻找些什么。碎片是被忽视和抛弃的一方,就像我们自己生活里的点滴。无论再怎么破碎,里面明明就有很美的东西,但我们甚至都羞于表达这一点。好在,遇到了这样的出版社,就意味着这本小说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Q:书里面不仅谈了宋瓷,也梳理宋代文明和中国艺术的脉络,我读到您的观点,觉得跟我常见到的很不一样。

A:对宋瓷的理解,以及对宋代,还有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其实是一体的,牵一发动全身。很多人以为,这些跟日常生活无关,其实很有关。比如什么是中庸,很多人以为是两头讨好,其实中庸是两头不讨好。宋瓷里面就有中庸,因为它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样子,所以才能两头不讨好。宋瓷很受委屈,那种委屈不仅仅是碎片的,也属于宋代,属于整个中华文明。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吹捧和盲目自信,而是要做到中庸。

Q:要是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点宋瓷,一定很美,但这个好像太难了。

A:不难啊,买我的书啊(笑)。其实宋瓷真的在生活里就有,比如汝窑的天青色,都说它很神秘,其实现在都能看到。暴雨之后立刻出太阳,云层又依然很厚的时候,如果云层中间有破洞,透出了天空,那里的天空颜色就是天青色的,跟汝窑一模一样。后周的柴世宗最早提出这种颜色,说“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大约也是在江浙一带看到的。这句诗并不是胡乱形容,而是无比写实的。我最后一次看到天青色是2018年的秋天在杭州,堵车堵在之江大桥上,又刚下完大雨,和朋友看了个痛快。

Q:您有什么给读者的建议吗?

A:以前常有朋友或学生问我关于读书的建议,我告诉他们,首要原则就是“优先读出版时间超过100年的书”。轮到自己出书的时候,标准就变了:我的书也一定要读一读哦。我的确问过自己,这本书是否值得100年后的人去读,是否对得起它消耗掉的那么多纸张。这两点我自己觉得过得去了,也就心安理得了。那么这本书我是心安理得的,因为它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这个时代需要审美,需要品格,需要建构在理性之上的天马行空。虽然这样有点自吹,但我真心这么觉得。

出书的时候并没有想过适合怎样的读者,但我希望跟人分享那种对瓷片的凝视。今天人们看最多的就是手机,手机里的东西是不停变化的,那算不上凝视。我希望这本书能重新让人找回那种目不转睛地看着什么,以至于忘掉周围一切的感觉。

《遇见宋瓷》内容简介

一本书看懂“最美人造物”宋瓷,在宋瓷里遇见中华美学高光时刻!

为什么日本历史学家认为“宋瓷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器物”?为什么有人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巅峰?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宋瓷这么重要这么美,你却一直看不懂、也没机会看清楚?

如果你心存疑问,那么《遇见宋瓷》会给你一个看懂宋瓷的机会。

世面上讲陶瓷的书多,讲宋瓷的书少,逐片教你如何审美宋瓷的书更是凤毛麟角!本书是一场顶尖宋瓷的纸上展览,也是一堂极生动实用的美学进修课!

本书是作者许晟对顶尖宋瓷片做的一份“审美报告”。作为艺术评论家,作者具有独到的审美洞见与审美直觉。在本书中,为了让读者一次性看到最好的宋瓷,他针对80余片顶尖瓷片,拍摄并精选了百余幅高清照片,并逐一对宋瓷的艺术特色与美学成就进行赏析,向读者介绍了宋瓷及各著名窑口的传奇与荣光,以及它们所提醒的、纯粹而抽象之美的境界,为普通读者和宋瓷搭起了一座赏心悦目的“沟通”桥梁,也为读者提升审美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眼睛训练机会。

同时,作者也以艺术理论家的高度,从宋瓷诞生的文明背景与美学背景,深入探究了“这一人类制造的最美器物”所映射出的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黄金时代,让读者得以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与艺术视野中了解宋瓷以及宋瓷的文化与美学高度。

们说:

过去曾有不少有关瓷片的专书出版,但未尝以镜头细察微观,视其为可颂之物,而非只是破物残品。先天歪崎或过烧之皿,早判极刑,埋土千年,如今重见天日,首绽残缺之美。片片破窘,宛若抽象小品,各有悦目画意,录载故乡往事,更为我们对古富认知带来新的领悟。此书以崭新视角再现宋瓷美学,冀能吸引新一代好艺之士,共享闲雅。

——仇国士,苏富比亚洲区主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晟先生拿到了钥匙,并给大家打开了通往桃花源的栅栏。是一本富含真知、全视角剖析、时下迫切需要阅读的书。

——韦九谷,东方陶瓷学会理事

好迷人的书。是近几年我的宋朝主题系列阅读中,正正需要的一本。以独树一帜角度,从碎片入手,引领我们由浅入深、精准贴近并一窥宋瓷堂奥;尤其优美细腻别有见地的文字,精采描绘勾勒出,如此久远以前、那已然消逝的朝代曾经一往无前奋力追寻过的至高之美,以及因而成就的艺术盛世的辉煌,无限神往。

——叶怡兰,饮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站主

1.9大名窑,82片顶级瓷片,百余幅高清彩图,一场纸上的顶尖宋瓷展,让你一次性看清看懂最好的宋瓷。

2.日本历史学家认为“宋瓷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器物”。这是因为宋瓷是以最苛刻的标准,追求最美的色彩与质感,经历数万次失败才能成功一件的最顶级前卫的艺术品,是宋代人穷极人力而后敬畏天意的艺术表达。而在宋朝之后,瓷器再没有如此不惜工本、不顾一切地追求前所未见的美感……在本书中,宋瓷的美被多角度高清晰最大化放大,是赏鉴宋瓷之美的极好途径。

3.比美更重要的是审美。本书提供了一堂少见而生动的宋瓷美学普及课。在书中,作者以一位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与体验,带领读者逐片欣赏每一片宋瓷的质感、颜色,让读者经历一场难得的“眼力训练”,从而提高审美力。

4.宋瓷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优雅文明留下的最重要的物证,它们以活色生香的方式展示了宋朝曾到达的高度,也展现了新思想诞生时独有的、文化与文明的无限生机。作为艺术评论家,作者在后记中深刻剖析了历史大背景下的宋朝与东西方文化,对我们理解宋瓷美学非常有益。

5.《遇见宋瓷》提醒我们,欣赏宋瓷不是为了回到或者停留在过去,而是让我们在连接古今的色彩和质感里,寻找人在现代社会中丢失的东西。那是一种单纯的爱美之心,或者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天然存在的、精神性的联系……

6.全彩设计,艺术纸印刷,高清图片,裸脊装帧,为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爱书来:扬之水存谷林信札》,中国最后的书信

探照灯书评人好书2020年3月提名书单新鲜出炉!

专访周国平:疫情时期,如何重建日常生活

专访毕淑敏:必须制定法律,制止继续吃野生动物的行为

方方:你也要给我们大家一个说法

方方:我们的眼泪还没有流完

方方:集体的沉默,这是最可怕的

任晓雯:《浮生二十一章》是“一生只此一次”的文学创作

方方:死亡还在演奏它的进行曲,活下去,排第一

方方:检验社会是否文明的尺度只有一条——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

方方:“新冠”解救了中医,控制蔓延任务依然艰巨

方方:歪歪扭扭十一字遗书让人泪奔

方方:感谢《长江日报》,给武汉人提供了一次痛快叫骂的机会

七月:宇宙中最高级的秩序是爱

周恺:人生久长,最终归于一片朦胧

发现一个美好的世界:30位书评人的2019书单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2019年度十大好书颁奖盛典在京圆满举行!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Contact us

执行主编:刘羿含

微信号:happysueve邮箱:[email protected]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2020年探照灯好书评选征集中!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资深媒体人张英发起创办,作家邱华栋、阅文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张蓉担任评委会主任,一批全国活跃的高校学者、作家、媒体人担任评委,它是专业的“评论人和媒体书评人”奖。只评当年新出版的中文原创图书,以中青年作家为评选对象。

中文好书,大众立场,文学品格,创造至上。

每月评出十本月度文学好书榜以及十佳译作榜,年度评出十本年度文学好书榜。

每年12月,在北京颁奖。

推荐标准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出版,以图书版权页出版日期为准

☑中国内地出版

☑同一出版社推荐书目不超过五本

推荐类型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处女作

✫中短篇小说集

✫类型小说

✫散文集

✫非虚构写作

✫历史写作

推荐方式

1、请将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出版时间、责任编辑、推荐语、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文字部分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格式如下图所示),图书封面大图、作者高清宣传照(2张)、责任编辑高清照片(1张)等图片以压缩包文件,作为附件2于同一邮件发出。

《遇见宋瓷》许晟:周杰伦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说的是汝窑不是青花

2、如有疑惑请加微信号happysueve咨询。

3、荐书截止时间

1月-11月:次月5日24:00

12月:12月20日24:00

探照灯书评人奖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在图书的大海里,发现隐藏的帆船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岛屿和灯塔,标记点亮这些文学地标。中文好书,民众立场,文学品格,创新至上。每月评出十本月度文学好书榜,年度评出十本年度好书榜。

扫一扫

关注探照灯好书

一起见证文学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