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承德地區為典型的一年一熟種植制度,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複種指數,增產增效,經3年的早春錯期馬鈴薯複種迷你冬瓜試驗研究,早春錯期馬鈴薯通過選用極早熟品種、播前催芽、地膜覆蓋等措施,可於6月底採收;下茬迷你冬瓜於5月中旬(馬鈴薯收穫前35~40d)育苗,7月初及時移栽,8月中旬陸續採收,實現一年兩熟的種植制度。

為了在承德南部適宜範圍內大面積推廣該種植模式,讓農民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現將夏季迷你冬瓜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1 土壤選擇

應選擇土層深厚、耕性佳、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通透性強的砂壤土或壤土。

2 前茬馬鈴薯選擇

前作馬鈴薯應選擇生育期(從出苗到收穫)60d左右的‘荷蘭15'或‘魯馬鈴薯1號'、‘東農303'等高產、質優、極早熟品種,以保證在6月底~7月初收穫。播前種薯切塊,用草木灰拌種,並進行催芽,當幼芽長0.5~1cm時撿出煉芽,待幼芽轉綠時即可播種。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 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迷你冬瓜品種繁多,應選擇適宜本地區夏季栽培、早熟或較早熟、結瓜早、坐果節位低、雌花節位高、連續結瓜性好、短蔓、瓜型小、抗逆性強、豐產、耐貯藏的北京‘一串鈴'、四川成都的‘五葉子'、‘玲瓏節瓜'及廣東‘圓鈴小冬瓜'等迷你冬瓜品種。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1種子處理

迷你冬瓜種子的種皮角質層發達,皮厚較堅實且閉合,導致種子發芽慢且不整齊。育苗前,首先挑選飽滿、整齊一致的種子,用牙齒輕輕嗑一下種尖,或用小型鉗子對準種尖逐個夾一下,使種尖開一小縫隙;然後將種尖開縫的種子放入38~40℃熱水中不停攪拌,待水溫降到28~30℃時,撈出放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5~20min,撈出後用清水漂洗2~3次,再放入25~30℃的清水中浸泡5~6h,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待種子表面的黏液、汙物洗淨為止;最後用乾淨的溼毛巾將種子包裹好,放在25~33℃的條件下催芽。在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沖洗1次,翻動種子1~2次,待種子基本發芽後即可育苗。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2育苗

錯期馬鈴薯下茬複種的迷你冬瓜,一般採用常規營養缽或自制紙杯進行育苗。1)配製基質:基質可用園田土與優質腐熟的土雜肥以2:1的比例混合;或用園田土、優質腐熟的土雜肥與草炭按1:1:1比例混合,加入100g根腐靈,混合均勻,裝入營養缽或紙杯中擺放好,育苗當天澆透水備用。2)播種:5月下旬(前茬馬鈴薯收穫前30~35d)育苗,在每個營養缽或紙杯中平放發芽種子1粒,播後覆蓋1.5~2.0cm厚的幹細園田土,上蓋遮陰網,保持土壤溼度。待種子全部出苗時,每天10:00前及17:00後,及時撤去遮陰網。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控制溫度:夏季育苗要防高溫,播種後出苗前,白天28~30℃,夜間13~17℃;出苗後適當降溫,白天25~28℃,夜間12~15℃;定植前,溫度陸續下降,白天22~26℃,夜間10~13℃,進行煉苗。4)肥水管理:苗期一般不澆水,堅持“寧幹勿溼”的原則。當基質確實乾旱時,可適當噴水,結合噴水葉面噴施木酢液100倍液。6月底馬鈴薯收穫完畢,7月初,瓜苗具有3葉1心或4葉1心,苗齡達35~40d時,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1d,營養缽或紙杯噴透水,以便定植時幼苗根部基質易與營養缽分離,以免傷根,影響緩苗。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3移栽定植

1)整地與施肥:前茬馬鈴薯收穫後,徹底清除田間農膜、殘株、雜草,耙細、整平。每667m²施優質腐熟有機糞肥2500~3000kg、磷酸二銨25~30kg、硫酸鉀15~18kg、過磷酸鈣50kg、硼砂2~3kg、硫酸鋅0.5~0.6kg,混合均勻,約70%的基肥鋪施於準備起壟的地面,剩餘30%待高壟作好後,按行距60cm開溝進行溝施。2)作壟與覆膜:基肥鋪施完畢,作成壟寬80cm、溝寬60cm、壟高10cm的高壟深溝,按行距60cm開溝施入剩餘30%的基肥,要求整平壟面和溝底。條件允許的,可在壟面中部鋪設滴灌管,然後覆蓋不透明地膜。7月5日前及時移栽。3)移栽: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上午進行移栽,一般採用雙行雙蔓“人”字架栽培或雙行爬地栽培。每畦按行距60cm、株距50~60cm開穴,每穴點施5g磷酸二氫鉀,瓜苗去掉營養缽,帶坨放入穴中,然後澆定根水,待水滲下後2~3h用細土蓋穴,打開滴灌管,澆透高壟,以利於緩苗。移栽密度1000~1200株/667m²。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4田間管理

1)控制水分:瓜田的水分管理遵循“寧幹勿溼”的原則,避免土壤水分過多引發植株徒長或疫病等。一般瓜苗移栽定植後及時進行滴灌,促進緩苗,結瓜期進入炎熱高溫多雨季節,雨後注意排水。2)補充養分:幼苗5~6片真葉時,點施“發棵肥”在瓜苗旁10cm處開穴,每667m²施尿素12~15kg,同時噴施100mL木酢液,促苗快長。第1雌花開放前後適當控制肥水,噴施150mL木酢液,以免瓜蔓生長過旺而易化瓜。坐瓜後,每10d左右追肥1次,每667m²穴施尿素15kg、硫酸鉀10kg,或水肥一體進行滴灌;同時,每隔10d噴施木酢液1次,每次200mL/667m²。3)人工輔助授粉:迷你冬瓜為葫蘆科果實蔬菜,雌雄同株,花單生,雌花只有授粉後才能結瓜。迷你冬瓜的雄花花粉多,又甜又黏,一般情況下,昆蟲的活動基本能滿足小冬瓜授粉需求。若需人工輔助授粉,可在早晨太陽昇起後,摘取當日新鮮開放的雄花,將其花粉輕輕塗抹在雌花柱頭上即可。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5病蟲害防治

夏季迷你冬瓜的病蟲害很少,主要病害為病毒病、白粉病,偶有猝倒病、疫病;主要蟲害有黃守瓜、蚜蟲、白粉蝨、瓜薊馬等。病蟲害零星發生時,採用“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1)物理防治:懸掛黃板誘殺蚜蟲、粉蝨、瓜薊馬等趨黃色害蟲,每667m²懸掛規格為20cmx30cm的黃板30~35張。黃板上塗抹一層機油,先掛在高出植株頂部5~6cm的行間或株間,當黃板上黏蟲面積達60%以上時,及時清除黏板上的害蟲,再塗一層機油,當黃板黏膠不黏時及時更換新板。2)化學防治: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500倍液於發病初期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20%粉鏽寧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猝倒病:可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200~400倍液進行早期防治;疫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900倍液噴霧防治;

蚜蟲:可用10%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蝨:可用10%撲蝨靈1000倍液噴霧防治;黃守瓜:可用2.5%保得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瓜薊馬: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馬鈴薯茬迷你冬瓜夏季栽培技術,記住這3點,增產增效

3.6適時早收

迷你冬瓜果實老嫩,生熟皆可食用,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採收。若上市貨源短缺,價格合理,可在坐瓜15~20d後,瓜重1.0~1.5kg左右時採收出售,此時嫩瓜果皮脆嫩、薄,瓜瓤和瓜籽可一併食用,每株一般可陸續採摘5~6個嫩瓜。若貯存後出售,需在花凋謝後30~35d採收老熟瓜。採收前7~10d停止灌水,禁止雨天採收。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