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淮山又被稱為山藥,在我國許多地區被廣泛種植,淮山除了用於人們的正常飲食之外,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人們的生活中較為常見,其原產於亞洲的熱帶地區,屬於薯科類蔓生植物,喜歡溫暖的氣候,不適應嚴寒地區,淮山的根部通常在11攝氏度之上逐漸開始發芽,莖葉在生長過程中適宜的溫度在30度以內,在20°到25°的時候,生長最快,其根部柔滑,含有較高的澱粉物質,營養非常豐富。本文詳細介紹了淮山的栽培技術,供廣大種植者參考。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1.淮山生長髮育需要的生態環境

1.1光照和溫度

淮山具有喜歡光照,且其耐寒性極差的特點,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能夠快速的生長,且生長環境還應當相對於較為乾燥,通常適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區生長,日照有利於山藥塊莖以及山藥豆的生長,地下莖塊能夠承受的最低溫度為零下15°,莖塊發芽需要的溫度為15°左右,在淮山生長過程中,20°至25°的溫度最為適宜。

1.2水資源以及溼潤度

淮山具有較強的耐旱特性,因此,在生長過程中,其對於水分的要求不高,能夠很好的抗旱,在幼苗發育過程中,此階段應當保障土壤的水分以及溼潤,為了保障淮山的質量以及產量,在莖塊快速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障水分充足,且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1.3土壤與施肥

淮山具有很強的適應環境能力,因此,在淮山生長的過程中,其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不管是平地還是山坡環境,都可以進行栽培,但是由於環境與地形因素的不同,其質量以及產量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為了進一步保障淮山的產量,應當選擇土層較厚,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便於灌溉的區域,且最好是有機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其土層深度越深,莖塊就會越大,其產量也會越高。此外,在選擇種植區域的時候,應當儘可能的避免在含氯離子比較多的土壤,氯離子含量過多,會導致淮山的莖塊較小,且產量較低,品質很差。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2.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具體策略

2.1選擇適宜的種植地

在選擇種植區域的時候,最好是選擇輪作地,淮山主要是以其莖塊根部為主,在生長過程中,既不適應乾旱,也不適應雨水較多,因此,其生長環境對土壤的要求會比較高。所以,在栽培中,要儘可能的選擇土層較厚,且具有良好透氣性的沙質土壤,且必須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便於灌溉耕種,這樣的環境才利於淮山更好的生長。在確定種植區域後,還要結合實際的氣候特徵,在冬天的時候要進行深耕,保障其在40cm之上,風化的土壤能夠進行改良,儘可能的減少冬天的時候,冬病蟲帶來的危害。在進行種植前,要進行整地,形成高壟寬溝,並且要挖好排水環田,且環田田長如果超過19米,要進行加開腰溝,保障在雨水較多的季節能夠迅速排水。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2.2選擇優質的塊根

在進行種植前,要對根塊進行切塊,採用根塊繁殖法,最好選擇高質量無病的塊根,且其根塊最好大小一樣,這樣,在淮山生長過程中,便於管理,且能夠保障其平衡穩定生長。在種植前18至23天應當選擇無病種植塊進行切塊,形成7至9釐米長的小節,且要在切口上蘸上一定的石灰粉或者是草木灰進行殺菌,並將種塊放在通風處,且要注意兩端,為種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黨塊根的切面進行癒合以後,在進行種植。

此外,還可以運用零餘子繁殖法,在零餘子成熟的季節,選取優質部分與沙土進行混合,通過挖坑進行儲存,黨春季到來的時候,再取出進行育苗種植。為了儘可能的保證苗齊,在種植前15天左右的時間裡,應當對零餘子進行催芽,埋進溼潤的沙子裡,維持20-25°,在萌芽率達到85%以上的時候,再進行挑選,選擇其中較為茁壯的幼苗進行移植栽種。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2.3重施基肥,適時播種

對於淮山而言,為了其能夠正常穩定的生長,且產量穩定,就應當進行基肥培育,且該項種植技術是山藥生長過程中主要的措施之一,將肥料澆灌在穴底,適量的有機肥以及過磷酸鈣作為基肥施肥以後,在進行回土覆蓋。在氣溫上升到12°之後,且地表溫度達到10°以上時,在驚蟄前後的季節進行下種,最好選擇晴天,然後按照株距20-25釐米將其放置在土壤內,切記不可以倒放,每穴一塊,在進行土壤覆蓋,單獨種植。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2.4田間管理

淮山在生長過程中,屬於纏繞性草本植物,在淮山種植兩個星期之後,其萌芽便會快速的成長,逐漸伸長,且幼苗會大量生長,如果苗數生長過多,便會使得淮山的營養不均衡,導致植株變得瘦小,從而導致其不能夠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且不能夠正常吸收水分,使得塊根不能夠很好的吸收水分,這樣便不利於根塊的生長,從而降低了產量。所以,當苗長在28釐米左右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要對其分枝進行適當的修剪,清除掉多餘的部分,留下1到2柱生長最粗壯的根苗,保障植株能夠茁壯成長,提升淮山的質量以及產量。在進行搭架引蔓,通常用細竹竿達成人字架,且要保障支架的穩固,防止被颱風吹倒,保障其通風透氣性,逐漸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根莖穩定生長。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淮山在生長過程中,大約有5到6個月左右的時間是處於高溫多雨的季節,因此,要保障土壤的性能,對於雜草要及時進行清理,由於雜草生長速度很快,在其生長前期,通常每半個月進行一次除草,儘可能的拔掉雜草,保障莖葉能夠穩定生長,此外,還應當保障水資源的充足,使得莖葉以及根塊能夠快速的發育成長。淮山在生長前期需要的肥量是很少的,在中期以後,主要以施肥為主。塊莖在生長前期主要是以氮肥為主,促進莖葉能夠快速生長,且在生長後期,除了氮肥之外,還應當施足鉀肥以及磷肥,促進塊根的生長。在塊根生長的旺盛季節,要在植株兩旁進行開溝施肥,並進行土壤覆蓋,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化肥的效用失效,保障根塊健康成長。

淮山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的具體策略,值得一看

3.結束語

淮山作為人們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在人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不斷的改進淮山的種植技術,才能夠保障淮山的質量以及產量,逐漸提升農民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