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最长的一天》


作者|林波


3月18—20日,我们采访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1个国家的当地人,以了解他们目前最真实的生活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也不乏一些对于中国的看法和评价。对此,《锐问》只客观呈现,不持任何主观态度。

此前,日本援助武汉,用词优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时传为佳话。我们操作这篇稿件的初衷,也是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更真实的海外,减少一些因信息障碍而导致的隔阂甚至猜忌。

毕竟,无论社会还是经济层面,全球都是一体。在这种危机状况下,任何人都不应该再有小家情怀,而是应该团结起来,共抗疫情。


一、日韩:情况逐渐好转


1、@日本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疫情下的日本能否顺利举办奥运,牵动很多人的心。日本东京,株式会社JCC的创始人杜先生已经在日本生活11年,通过他的视角,可以看到更真实的日本。


这是他的自述:

“2020年1月16日,日本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时至今天,全日本累计962例确诊,33例死亡。可以说疫情对日本的影响比较大。

大部分饮食店,咖啡店的营业额几乎腰斩。街上几乎人人戴口罩,平常人挤人的新宿涩谷,人特别少了。感觉像是已经败落的城市。

一开始日本还是隔岸观火,等到日本政府包机接回滞留武汉的日本国民,但不强制隔离开始,日本国民有些急了。

2月初在商场,药店已经买不到口罩,想买口罩要早上到药店门口排队,但是对上班族来说,这几乎是办不到的;2月27日,买不到卫生纸,日本国内,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本公司业务之一是从中国进口蔬菜到日本贩卖,销售对象主要为日本的餐饮店。但受中小学校停课导致食堂停伙,日本年轻人又不做饭,日本家庭购买半成品食品较多等影响,日本产蔬菜供大于求,蔬菜价格大跌。目前本会社大量蔬菜在库,销路成了一大问题。

不过,从我的视角来看,日本政府还是很重视疫情的,毕竟今年东奥会。

比如,第一时间宣布“不论国籍只要是在日本确诊的新型肺炎都免费治疗”;给中小企业作为担保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临近还款的中小企业延期3-5年还款…… 总之,在日本还没有大流行的情况下,我觉得日本政府做的还不错。

至于中国么。当地人觉得,他们可以让国家停摆俩个月,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以这么快控制住疫情,也是不可思议的。 ”


2、@韩国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韩国被视为疫情管控得当,没有出现大爆发的国家。文婧,一位在韩工作六年的中国人,职业是翻译,告诉了我们一些比较乐观的景象。


这是她的自述:

“我都是在仁川和首尔,没那么严重,你看我朋友圈,还是正常出去玩、吃饭什么的,只不过出来的人少了一些,这里感染的人不多。

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主要是大邱。我没有去过大邱,也不怎么关注,那里方言很严重,我觉得我待的地方不受影响就行。

上个月很多韩国人不戴口罩,自从新天地人数增加以后都戴了。说起来,到处都有免费的消毒液,地铁口免费发放一次性口罩……

韩国KF口罩贵,从人民币2-3块涨到一个18块,但是老百姓只需要付9元,剩下9元由政府付,这都是我很感动的。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我觉得我好像过年回家时就不是很害怕疫情,可能和我性格有关。天生乐观,觉得离我很遥远。现在,可能老年人都会比较担心,年轻人、中年人都天天高高兴兴出门,逛街,吃饭,坐地铁。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前两周大家还在讨论新天地,现在韩国人都不讨论新天地了,可能因为这几天韩国新增少了,现在和同事们吃饭,大家也都不聊疫情了,聊生活了,一切跟疫情前一模一样,韩国电影院人还爆满。

唯一不爽的就是,他们都挺怪武汉。最近韩国人好像对中国人很反感。他们说韩国的疫情不怪新天地,根源都在咱们中国武汉。甚至韩国首尔江南区有的饭店还写着禁止中国人入内。现在我旁边的韩国大叔还和另一个同事说,当年的非典也是中国人吃猫吃的。”


二、东南亚:管控逐渐严格


1、@新加坡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新加坡被视为一个采取“佛系”手段控制疫情的典范国家。Henry,一个四十多岁的新加坡人,财务总监,向我们描述了他眼里的新加坡。


这是他的自述:

“新加坡情况还算好。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政府就选择隔离,并且感染病菌的人接受医疗都不用付费。另外,如果有人因隔离而不能上班,政府会给公司发赔偿金,每天100新币,大约是一个5人家庭每天的生活费。口罩是分配的,每户4个。

一系列的感染或可能被感染的人都会前向医院检查。所以病情传染的规模还算小。另外,因为新加坡有过2003年SARS的经验,所以一切措施都很快地设立起来。

特别有感想的措施是新加坡很严厉的Contact Tracing。有些人去了不敢去的地方,然后怕别家人发觉,结果申报错误的讯息,被发掘出来后,政府把他的居留证取消了。

早前有一个中国移民来新加坡的夫妇。他们知道已经感染了病菌,在隔离的情况下还到处乱跑,结果感染了四十几个人,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的行为太不负责任了。这也引起了小部分人对中国人的反感,这是挺汗颜的。

新加坡居民对病菌的心态还算好。不会有过度的敏感。新加坡人比较关注的还是病菌对新加坡这个小国经济上的影响。毕竟新加坡也得靠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流动来支撑。因为前几年的经济增长,很多人都有挺多流动资金。所以大家口头谈的都是几时能进场。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我个人觉得,这次病菌事件很明显的对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国家,比较严厉的管制还是好的。如果你们那儿没用军事风格的封城、隔离,病菌情况根本不能在两个月内得到控制。

不过,昨天新加坡增加了47个病例,开始到现在最多的一天。所以可能接下来会有更严厉的措施,比如停校,强制性让公司员工都在家上班等。大家目前也都在等。”


2、@马来西亚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马来西亚确诊过千例。已经进入严管控。林立国,马来西亚人,40岁。居住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的本地居民。他表示,感恩中国疫情已经受到控制,希望马来西亚也能做到一样的“成绩”。


这是他的自述:

“马来西亚于16日宣布封国,落实‘限制活动令’,所有店家工厂休业,除了餐馆食堂全国。有企业尝试开业,被捉。

马来西亚政府非常重视,用尽一切办法,甚至没有考虑新马两国人民的特殊关系,因为限制令来得太突然,很多人无法调整工作安排,尤其是那些每日跨国进入新加坡工作的大部分蓝领工人。

我自己来说,是从中国武汉病毒爆发开始就留意,但是并没有很在意,相信各国关卡已经有对应的措施。

不过因为一些知识传播不到位,人们没有强烈控制疫情的意识,很心痛看到国家需要实施那么严重的措施,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感恩中国疫情已经受到控制,希望马来西亚也能做到一样的‘成绩’。”


三、北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美国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美国经常被当成中国的比较项。詹姆斯,一个学习中文十多年的29岁美国白人青年表示,疫情的发生让他感到十分悲观。


这是他的自述:

“我之前在中国工作,现在泰国避难,我的家乡在米国缅因州。

情况是前所未有的,米国经济基本上封锁了。大家都在买消毒剂。人们害怕工作或者出门。

在米国缅因州的小镇,有些商店还是开门,但是比较少,人们已经去超市买了所有的OTC药品(防止流感)之类。虽然有一些特别年轻的美国人不在乎,很随意,还是去海滩PARTY跟喝酒。

人们很失望,感觉情况会愈演愈烈。我家人告诉我,现在美国经济非常不好,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所以大家太紧张了。比如很多酒吧,餐厅,酒店,都在赶员工走了。大家觉得很多公司会破产。

我个人也很紧张,事情已经太过头了,好像世界经济已经崩溃了。情况会愈演愈烈。5月,6月情况很可能更好,但是经济会非常不好。人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大家只是坐在家里吃饭、看Netflix和买消毒剂。没什么办法。

没有希望,我觉得世界经济会完全衰退了。未来机会是做空欧洲和美国的股市。中国经济应该还OK。他们觉得中国情况在改善。有的美国人歧视中国人,怪他们。但这个不是大众的观点。歧视中国人的美国人还是挺小的一部分。

米国政府真的做得不好,没有任何相关准备。测试设备也没准备好。米国绝大多数的学校也关闭了,这个太过头了。中国的工厂关闭了2周,但是美国的工厂很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开始正常运营。”


2、@加拿大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加拿大第一夫人确诊下的加拿大实情到底怎么样,来自万兴科技北美运营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Tina,告诉了我们当地的情况。


这是她的自述:

“加拿大从上周一3月8日开始就逐渐引起大家关注。引起关注的原因是,紧邻温哥华的美国东海岸华盛顿州的疫情爆发,但还未蔓延到这边。深圳总部早前专门给我们提示,需要持续关注,并且专门从中国寄来了3000个口罩,已经在3月12日接收到了。

当地人对戴口罩这个事情观念和国人不一样。他们认为只有生病的人,才应该主动自觉把自己隔离,戴口罩。健康的人是不用戴口罩的。这种想法给西方社会带来很大挑战。老百姓很自由,都是自主决定要不要戴口罩。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口罩,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在国内爆发疫情时,就脱销了。我自己2月份在网上订购给小朋友的口罩,一直没送到。现在肯定是更少了。另外,前两天还能买到酒精,这几天已经没有了。

不过,每天的确诊人数和统计应该都是全球统一,很容易查得到。目前,大家也还比较淡定。因为北美人口密度低,外出活动基本也遇不上几个人。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并没有限制太多的正常生活。主要是娱乐,社交,会议,大型活动等受影响比较大。

加拿大是福利社会,昨天政府颁布了法令提出了一些列的经济措施,帮助企业和个人度过难关。包括,没有失业金的人可以领失业金;贷款延期;报税延期;给予中小企业税收补助等等。

从3月8日起,我们团队已经和中国总部讨论应急方案和措施。我们在比对了各地爆发前,确诊人数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后,做了几个决定。

在当地政府下达命令,进入紧急状态;或确诊人数达到200(温哥华人口400万)或当地大多数企业开始在家办公时,我们就启动应急预案。

当地的高科技企业,比如微软、Google 等都开始在家办公;还有一些动画制作,手游类公司,有些工作内容涉及到保密信息,无法离开工作场地完成,就采取了部分人员上班的安排。”


四、欧洲:严峻形势下的人心变化


1、@意大利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意大利是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张亮,一位在意大利经营酒业十几年的温州商人,向我们描述了当地的真实情况,他的心情比较复杂。


这是他的自述:

“疫情最严重的是北部地区,我是在意大利内部地区,疫情还算轻。现在政府已经重视了,但没有像我们中国一样,能够动员整个社会的能力。

比如,现在要求大家都要在家隔离,没有购买食品、特殊关系、医疗、遛狗这几类情况,不得外出。但是,小区门口没有管控,除了超市购物需要遵守一米安全距离,我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措施。和国内相比,这边就是闹着玩儿。

一开始,老外就是带着隔岸观火的态度看中国疫情,他们觉得,就是中国人不讲卫生才总是有病毒相伴,觉得我们发达国家不一样,就是病毒来了在我们国家也很快就消失掉。

这些天开始,感觉到怕了,一线的医疗系统应该接近奔溃了。我们国内说实话,我个人来说内心两难。如果这次病毒没有意大利的事儿,只在中国发生,那么,接下来中国人在意大利日子也不好过,走路都躲着你。

我亲身经历好几次,老外捂着嘴巴从我身边过去,现在稍微好一些了,也是因为这个病毒起来了,现在是他们自己都戴口罩了。

温州前些年到现在,一直都有很多外地人过来这边打工。本地人瞧不起外地人,实际上外地人也瞧不上本地人。因为外地人勤劳刻苦,赚的比本地人还多。本地人会觉得,你来我们这里工作赚钱,也就是说你老家不行,我们这边比较发达。不过现在,他们控制不住病毒,就对中国产生了敬佩之心。”


2、@西班牙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西班牙是欧洲第二大疫情严重国家。两位旅西多年的温州外贸女商人,讲述了她们眼中的西班牙。


这是她们的自述:

“我们住在瓦伦西亚大区,马德里那边最严重,所以不属于最严重的地区。但是,各项措施已经蛮严厉了。

这周开始有一些警戒的工作,海岸线全线封锁,来度假的英国人真的是一点紧张劲儿都没有的,有些走了,有些没走,得亏西班牙还算不作死,停了所有活动。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昨天超市里有个警察说,两个人一起上街要罚3000。但是,我们还是看到吉普赛人全家逛超市,他们一般不太守规矩。

今天超级严格了,今天开始只准一家出门一人了,汽车现在也只能坐一个人,就是开车的人。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西班牙这边主要缺口罩。有很多没口罩还在一线的人。很多地方警察维护连口罩都没有。好几个警察局,全都没口罩。

我们这边有个华人群主,直接自费买了7万口罩,捐给当地医院,同胞问他买,他拒绝,说前线现在最需要,都在默默做好事。

但是,西班牙华人捐口罩最初引起老外反感,说我们把他们的口罩都买光了,害得他们缺口罩,于是警察就特别查华人,因为有很多没口罩还在一线的人,这边不允许私人or企业拥有大量口罩。

于是,我们这边政府为了保护我们,“护送”我们去拿我们从国内买的几千个口罩。然后,拿回来捐给了当地的警察局。

最近华人都在高价买口罩捐赠,电视台也特地给这个事件表扬了,挺正面。美国的那边华人都开始准备枪支弹药了,我们这边一片祥和 。

其实最近看过来,感觉西班牙的正能量还是比较多的。蛮正常的,没有过激行为,至少我这边这样,我记得好像当时是马德里最先开始在街上举着“我不是病毒”“病毒不等于中国”这样的牌子的。

现在,只有相信西班牙的力量了。”


3、@瑞士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此前,瑞士的政策“将不再对轻症患者实施新冠病毒检测”遭到不少批评。但据留学生林宾介绍,这一政策并没有遭到瑞士国内太多的反对声音,更多人批评瑞士“太慢”,而瑞士的政策也在不断加紧。

留学生林宾在瑞士三年半,一直在瑞士。

这是他的自述:

“因为被疫情严重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包围,瑞士情况比较严重。我是在瑞士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提契诺州的卢加诺,是瑞士第九大城市,本地大概6万多人,但现在州内已经有500多确诊和十几例死亡,现在已经禁止5人以上集会。

之前大部分人只是觉得是“大号流感”,2月25号,瑞士出现第一个病例,之后就没有什么措施,直到意大利的大爆发。

现在是越来越重视了,最新两天政府规定是,全瑞士除超市、药房、加油站以及邮局和银行柜台外,其他所有场所均关闭。

很多人批评政府行动缓慢,我老板也觉得,中国措施比欧洲要好,欧洲反应太慢。我个人感觉不算太消极,也没有多积极,主要被疫情发展推动一点点地出新措施,不像中国一开始爆发就很果断地实施禁令。”


五、大洋洲:依旧很淡定


1、@澳大利亚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黄炳文,澳大利亚华人,在澳十几年。这是一位十分豁达的中年人。

这是他的自述:

“我在澳大利亚悉尼。

3月中旬开始,很多公司已经进入home office阶段,之前基本等于啥防疫措施都没做。

当地人,情绪和状态暂时比较平和,除了会出现抢购厕纸,肉类等生活用品外。我的观测是,白人或者说非华人戴口罩比例明显低很多。另外,他们对物资抢购的欲望或许也比较低(厕纸除外)。

对于部分物资,已经开始有限购的情况。我不会用充足去描述当前的物资情况。但是绝对有替代品,例如你买不了新鲜骨头,你可以买蔬菜,你不买蔬菜可以买罐头,以此类推,就看你对于substitute这个词的理解和忍受能力有多高。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接触到这类新闻的时间比较靠后,因此危机感相对低一些。但是反过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他们相对比较理性,产生“过激反应”的比例比较低。

我不太怕死,所以除了接受女友要我戴口罩的要求外,没啥变化。我个人还是很乐观的,大不了死嘛。如果因为疫情影响了经济,导致我长期丢了工作,我就去跳楼吧。

本地人估计会用“严格”这类词去描述中国的疫情控制手段。现在澳洲人态度有变,他们可能会认为中国的严控管理是合理的。”


2、@新西兰


海外疫情到底怎样?我们采访了11个国家的当地人

新西兰的疫情稍许乐观,到今天为止有39例。Lester认为,总体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恶化,却增案例会持续上市,直到进入拐点。

Lester,新西兰华人。

这是他的自述:

“我在奥克兰,本地华人社区会有一些焦虑,但本地洋人还算稳定,我还好,个人并没有被恐慌情绪感染,但是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和重视疫情。

目前,一些本地大型机构已经鼓励员工在家办公了,并且受到疫情影响,如新西兰航空等受打击较大的企业,已经在开始准备裁员以减少开支。

政府出台了一些补救类措施,例如给受影响而导致无法工作的人群提供临时补助金,让大部分人得以维持正常生活所需。但是并没有要求封城,或闭校等措施。日常生活基本照旧。

现在,大家普遍担心新西兰是否会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出现大型的爆发。新西兰政府每天开发布会,公布疫情情况,也采取了封锁边境等措施,但也没有明显感到有任何大动作的防疫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