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之后,农民没有耕地应该如何谋生?

汪有飞


关于土地流转以后,农民没有耕地应该如何谋生这个问题,应该是当下绝大多数农民面临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土地流转其实并不影响农民的就业问题,这种做法无非是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依然还是以农业的性质在使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茶余饭后都会谈及土地流转后怎么办的问题,他们担心没有土地了怎么生存,这种话题在老年人群最容易挑起,但实质上,国家在启动产业结构调整时,从国家层面就是做过顶层设计的,换句话说,国家只是因地制宜,让土地资源能最大化地发挥经济效益。


不得不承认,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老百姓根本不会仔细算一下,其实国家给的土地流转费,并不比你自己耕种的收益低,试想一下,耕种一亩土地的人工成本,从翻耕土地到秋收,要投入多少人工?一亩土地化肥、种子的投入成本,那也只一笔不小的开支,自己搞的传统农业,到了秋后算账,几乎是0收益,而且有时候还会不同程度受天气的影响,赔本也并不是不可能。


关于农民如何谋生,前面已经说过了,土地流转并没有影响土地用途,只是在土地种上更合适的农作物。既然还是做农业,也就少不了人工的投入,用人是必须的。土地流转费算得上是给老百姓一份保底收益,这份收益不用你出一份力,也不用操心。在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有点技术的可以选择外出就业,而有部分年龄偏大,或者因为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的,也可以选择就近就业。

总的来说,土地流转不但能解决外出人员后顾之忧,也能给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人们的收入从传统农作物变成了灵活的经济。


夜郎3阿哥


其实,对于农村土地荒芜的现象并不是农民所为。农民本就来以土地赖以生存咋会让其荒芜不种?须说种土收入低(很多地方人平没有一亩土地,就平均以一亩计算,算下帐,亩产,水稻1000斤干产,折价1300元,除去机耕费,100元,种子1,6市斤,160元,栽秧费300文元(今天亲眼见到干不了的人请人栽,,,)化肥,复合肥,碳铵150元计(只多不少)农药50元计,,,收制机100元,,,100十160十300十150十50十100二860元,那吗一季水稻的总余款为440元。所以农民较愿意作土地流转的。土地流转都是以双700市斤计,按市场价每亩可得租金2000多元且自己返转又去干活,10元1小时还算少的。再加以家里人又去,工厂,公司,,,工作或做点生意什么的,这样的话生活应该是过得很宽松的。就算土没流转,收入低农民还是不会让土地荒芜的。再说,荒芜土地的原因有二,1,前几年见栽树有利可阁,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都种,,,因而导致了一些荒芜现状。2,是小区键设集体芒目地收回土地且又没有流转出去而导致,,,尽管如此,农民没土地了还到处去捡地种包括边边角角都被利用起来,,,所以搞土地流转对农民生活来说是不成问题的。而土地荒芜农民也有部分责任,相当一部分责任应该是不属于农民。


若比邻2192149533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土地转让将势在必行,很多人都产生了困惑,农村农民没有土地该如何生存,该怎么养活自己,很多人都产生了迷茫,农村土地转让之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收入么方式。

第一种收入方式就是,农村土地转让之后会成立相关的农业合作社,将会高度规模化,统一耕种,虽然统一耕种减少劳动力成本,但它终归还是需要人的,有些东西是机械化是不能完成的,还要靠人去劳动,机㭜也不能完全取代人,有一部分农民可以选择给专业合作社打工,成为工人,成为员工,签等劳动合同,有的还会交保险,养老等都会相应保障。

第二种收入方式就是,农村土地转让之后,并不是说无条件转让,而是国家鼓励自愿有偿转让,入股等形式,成为参与者经营者,每年可以定期收分红,抽成等新收入方式,让每一位农民都能成为此次农业改革的受益者。

第三种收入方式,就是我们传统的收入方式,我们还可以像现在这样选择出去打工务工,背井离乡,贴补家用,虽然合村并镇之后,农民生活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有一些低端的工作还是需要一些农民工来做的,而且还会有人去做。

我是朱军强,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转发或私信我共同交流学习,谢谢!



兵头将尾朱军强


最近这几年,国家下大力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为期几年的试点,然而,关于农村土地的买卖问题,还是很多农民朋友们比较关注的焦点,那么,现在的农村土地还能进行买卖吗,需要哪些条件?

关于农村的土地能不能买卖这个问题,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农民朋友只有使用权和占有权”,所以不可以进行交易。如果农民朋友私下对土地进行交易买卖,一经查处属实,会受到处罚的。

农村土地出现这10种情况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土地还能进行买卖吗?

当前,我们国家鼓励流转、转让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土地交易,当前正在进行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宅基地和房产颁发不动产登记证,就是为了以后土地交易做准备、打基础,以后,还将建立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和交易中心,将进一步促进土地交易的规范化、合法化,所以在未来的土地越来越合法规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交易的。

以后农村的土地进入市场交易,肯定是需要一定条件限制的,不然就会形成土地买卖乱象的情况,这样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交易条件必须要达到既能活跃本地的交易,又能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农村的土地交易条件,必须要保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保证土地管理的正常有序,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虽然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确权”政策,但并不代表土地就可以进行买卖、交易,所以农民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这些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农村土地出现这10种情况就属于违法行为!

1.私下买卖或者以非法形式转让农村土地行为属于违法;

2.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耕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3.因搞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行为属于违法;

4.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5.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征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6.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7.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8.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行为属于违法;

9.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的行为属于违法;

10.非法占用耕地建房、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行为属于违法。


农村波尔山


土地流转是趋势,现在除了北方,有大面积田地种植,很多地方人均土地面积很小,如四川人均面积很多地方只有几分。一年到头,一家人在家种地只能水稻2000多斤,小麦或者油菜1000多斤,出去成本收割,旋耕,肥料,种子等,纯收益不足2000。这里面自己的人工还不算钱,每年至少要投20个人工进去,而这20个人工还分散到全年,前后耽搁更大。而这些人工在外按最低80元每天算,都有1600元,地租按800元算,就明面的收益都比不流转强。农村现在最主要是因为青年一代人的流逝,年轻一代根本就不会种地,吃不了那苦,且一年到头也挣不到什么钱。而且在农村经常有各种人情事故(婚礼,丧葬,过生邀请,升学等),每年很多上千的开销。所以很多人愿意把土地租出去,全家外出,在外一个月的收入,能抵在家一年的收入,且开销也要小很多,这是趋势,也是国家无能为力的体现。现在乡村振兴,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大城市周边,农村消费市场大,能带来盈利,但是更多的也是外来资本的注入。农民真正也得不到多少实惠。所以国家正在探索股权量化,看能长期保证农户的收益吗?农户现在流转,除土地收益,大多外出务工,剩余的劳动力就能更多的用于土地流转后的务工收益。


乡咔咔缘


每逢节假日回农村来家,你会发现农村的很多土地都在那闲置,并没有种庄稼,你还会发现奔波于田间的很多都是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老人。

农村外出务工盛行,出现了大量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伴随着这种现象,农村土地流转也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什么是土地流转呢?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通过一定的形式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或物质收入。

那么,失去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如何谋生呢?

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流转土地的老年人。一般老年人的土地被流转后,老年人外出务工也不太方便,那么他们的谋生方式有哪几种?

一方面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入来源,土地流转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以此获得经济收入和物质收入。

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逐渐有了很多供老年人就业的机会,比如环卫保洁员,养老护理员,生态户林员等。这些岗位虽然工资不高,但劳动强度不大,时间宽松,适合农村老年人。

一是流转土地的中青年人。对于这类人员,一般可以外出务工,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三产业。


对于知识水平不高的,可以选择劳动强度稍微大一点的行业,比如泥瓦匠。对于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那就可以选择从事脑力劳动稍微大一点的工作。

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有一定奋斗拼搏奋斗的精神,你都可以获得收入,然后以此来谋生。

以上就是我对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土地耕种如何谋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欢迎关注华哥的三农。


华哥的三农


土地流转这个好像是农村很普遍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那边也是这样,除了种植果树的土地以外,大部分人都把自己原本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流转给了别人。其主要原因是种地收入太低,一亩地能如果种植农作物的话,收入最多也就四五千块钱,所以一年下来也就没几个钱。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那么这些农民要靠什么谋生呢?

第一,进城打工。现在城市的迅速发展给农村人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工地、工厂,这些都是农民工聚集比较多的地方。不过这些地方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工作时间长,工作累。所以城里人很少去做,而对于在家务农的农民来说,其实相对于自己在家种地要轻松不少。而且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太大的文化。

第二,进城创业。有些头脑的农村人都开始创业,有些人会去城里创业,比如我们这边经常吃到的“塌煎饼”、“卷煎饼”之类的小吃,大多数都是农村人在搞的。还有些人手里有点钱就在城里盘个门头,卖点水果、蔬菜什么的。

第三,农村创业。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去城里创业,有人农村人还是喜欢呆着农村,所以他们在自己老家那边搞个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什么的,一年收入也不少。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到春末夏初开始,很多城里人趁着双休日或者节假日都纷纷的到下面来体验一下乡下的生活乐趣。

所以在农民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出去之后,他们也会有很多方式去谋生。


种花家的种花匠




西门观点:这位题主应该是把土地‘’流转‘’理解为土地‘’流失‘’了。

如今,农村比较流行的一件事就是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了,而且大多数平原地区的农村已经开始流转。但还有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土地流转?农民的土地为什么要流转?如何流转应该注意什么?土地流转后农民如何谋生?以下是我的理解和回答。

一、什么是土地流转?


过去,农村土地权属不清,三权一体,农民虽然分到承包地,但承包权经营权没有法律保障,村干部可以借口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将农民的承包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补偿费也被村干部截留,农民的土地等于流失。

现在,土地确权后,三权分离,所有权属于集体,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从法律上保护了农民利益,土地流转流转出去的只是经营权,承包权还在农民手里。而且,无论是转让、出租还是入股、转包都是有偿的。所以,土地流转不是土地流失?




二、农民土地为什么要流转?

我国有18亿亩土地,基本农田仅有15亿亩,而却有14亿人口,人均土地1.3亩,有9亿农民,人均二亩耕地。地少人多,所以,农民仅靠二亩土地,挣死也只能维持温饱。

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社大集体时,我国体制属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民除了种地,不能进城务工和经商,一个村几百口人,只有几百亩土地,而且粮食产量还不高,农民一年到头,拼死拼活干,也难以温饱。

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尽管产量有所提高,能够维持温饱,但人口急剧增长,土地没有增长而且在不断减少,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民仅靠二亩地也难以达小康生活。

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农村闲置人员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问题也摆到高层的桌面上,而城市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既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工荒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因为我国地少人多,所以,一般农民家庭仅靠种粮根本摆脱不了贫穷。因此,外出打工的农民急需把自己的承包地出租、转让给别人,或者入股分红。

这样,不仅能够得到一笔土地使用费,还能够放心外出进城务工和经商。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



三、如何流转和要注意的事项

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承包法》里讲得很明白,无论是转让还是出租或入股,都要经过村委会和镇政府,要与租用者签订流转合同。

只是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租用者的租用年限,不得超过承包期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五年,因为市场变化很快。还要注意付款方式。

四、农民土地流转后如何谋生?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但由于题主把理解错了土地流转的含义,错把土地流转误读为土地流失,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

其实,土地流转前,农民如何谋生,流转后还还怎么谋生。其实,土地流转前,很多农民就已经外出打工,或进城经商,家里的地要么老人在家耕种,或给了村里亲戚邻居村人耕种,有的给一点粮食有的白种。

现在,土地可以流转,流转后可以得到一笔笔钱,外出务工经商还可以赚钱,一般农民家庭靠这两种方式谋生。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话三农


可以去打工。

一种是锁上家门,另谋出路。看自己有啥专长,找适合岗位,去挣工资就行了。

留在家里继续去给种地大户种地,一天一百元工钱,干一天发一天,或者一年挣多少钱,签订合同,比种自个地辛苦些,但旱涝保收,只要勤快,致富路好走。

学一门手艺,靠自己经营发展。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要功夫深,铁棍磨成针,天时地理人和,不会没有饭吃。

多联系亲戚朋友,一个好汉三个帮,说不准贵人就在不远处,柳暗花明的好运就等着你去发财哩!


开心151933790


国家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但前提条件是农民本身自愿。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土地流转费用在1000元左右,在偏远点的地区费用可能只有500元左右。既然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那么事先就预见到了土地流转后一位着什么,毕竟整个流转环节并非是强制性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谋生手段发生了空前转变,这种转变最早可能的追溯到改革开放后,部分农民开始尝试进城务工。毕竟完全靠种地收入,并不能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因此,现实生活中,农民的谋生方式并不是农业生产,而是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城务工。

说到土地流转,可能许多人总觉得是农民的土地资源流失,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比如我们这边,土地想流转也没有人愿意来承包,因为缺乏良好的区位条件。因此,许多土地现在要么荒着,要么送给别人种。我家情况亦是如此,送给亲戚家种了四年,今年收回来种了一季,除了种植了茶树的土地,其他土地估计来年还是得给别人耕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