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查血脂,為什麼要空腹?

張之瀛大夫


查血脂必須要空腹嗎?一般說來,查血脂之前建議患者清淡飲食一段時間,同時要注意查血脂當天早晨要空腹,也就是老百姓說的不吃飯。這是現階段我國各個醫療機構都在遵守的原則。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一般說來,我國現行的血脂檢查主要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四項。這四項裡,甘油三酯受到飲食的影響最大,很可能因為你早晨吃一根油條就會導致上午抽血檢查的甘油三酯升高。這個張大夫曾經自己試驗過,的確受影響很多。我自己查血脂顯示,不吃飯甘油三酯1.4mmol/l,而早晨吃油條後甘油三酯就是2.5mmol/l。可見是否吃早餐,甘油三酯受的影響很大。

其實,現在很多國外研究提出,較之空腹查血脂,可能餐後查血脂更加接近人體的正常狀態,更加能夠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而且,國外的確有專家共識認為可以考慮使用非空腹血脂代替空腹血脂。

但是,我國還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說明非空腹血脂測量更好,所以現階段我國仍舊執行的空腹查血脂的標準。我國學術界也沒有推薦過非空腹查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標。


張之瀛大夫


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基本都能做到自覺體檢。身體如果有什麼毛病,需要做生化檢查時,醫生護士也會反覆叮囑要空腹。體檢單上經常會有這樣的提醒,請空腹8個小時以上。如果你恰巧又沒有空腹,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可能會拒絕給你抽血。

那麼抽血查生化項目,為什麼要空腹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生化項目結果的標準值基本是以空腹結果的值作為參照標準來制定的。空腹抽血才能以這個結果進行比對。

當然不同時間段抽血的結果都反映了抽血者的身體狀態,但如果沒有比較,就難以知道我們的結果是否正常。

現在西方國家也開始逐漸重視餐後血脂,但是我認為每人進食結構不同,餐後血脂、血糖、電解質的數據均要可能受到影響。所以目前我國仍然採用空腹血生化的指標。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生化結果需要血清標本,也就是抽血靜止後最上一層澄清的液體。如果進餐後特別是進食含高脂肪的食物,血清會被一層厚厚的脂肪所影響,不能進行正常的化驗檢查,而影響檢查結果。

但用全血的標本,如血常規、血凝、心梗指標等可以不用空腹,而且根據各地醫院不同的情況,可隨時檢查。

這是一個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標本,大家可以瞭解一下!關注吧!瞭解更多!


孫醫生講糖


作為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抽血的項目裡面,有一部分是需要空腹,有一些不需要,比如查血脂就需要空腹。

那什麼叫抽血查血脂呢?

血脂的檢測項目一般包括膽固醇,含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與甘油三酯等參數。

比如膽固醇受進餐影響不大,可以不用禁食而直接檢測。

但甘油三酯受飲食影響非常大,餐後兩小時的血液中常存在乳糜微粒,這時候採血檢測甘油三酯的數值會顯著升高,升高數倍。通常可維持6-8小時,一直要到12小時以上才慢慢恢復到原來空腹的水平。進食糖類如米飯、饅頭、糕點等也可以引起脂質和脂蛋白含量變化,如果進食大量脂肪類飲食後甘油三酯升高會更明顯。

因此,只有空腹,禁食10-12小時抽血才能得到更為準確的甘油三酯的檢測值。

具體做法:採血前一天晚上7點開始禁食,可以少量飲水,次日早上7-9間採血最好。

若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後轉發,如有問題請關注後留言。


兒科醫生雨滴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對血脂檢查後,判斷血脂是否正常所有人使用的都是一個標準,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只有在相同的條件下才能制定出統一的評判標準,否則不同的人測出的結果沒有可比性,而只有空腹狀態是所有人可以處於相同身體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測血脂要求測血脂的主要原因,而現行的血脂判斷標準也是在空腹狀態下制定的。

但實際上血脂受一日三餐的影響很大,人體的脂代謝始終在持續進行,全天大部分時間實際上處於餐後的狀態更多,因此瞭解非空腹狀態的血脂變化應當更有意義,只是不同的人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不同,進食後是否運動、運動量大小也各不相同,無法制定出適合所有人的判斷標準,所以只能以空腹狀態下的血脂高低來做評判,有朋友可能會說這樣做是不是測空腹狀態下的血脂意思不大呢?

答案是並非如此,因為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判斷非空腹狀態下血脂的高低,但人體經過一系列代謝後的結果應當是相對一致的,所以通過空腹血脂的測定有助於瞭解機體脂代謝功能的狀況,這也是目前血脂測定仍然需要保持空腹的原因。

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檢測非空腹狀態下的血脂水平,更有助於反映脂肪對疾病發生的影響,實際上進餐對血脂的影響,除甘油三酯外,其餘的血脂成分受進餐的影響並不大,因此國外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改變,且在不斷深入研究非空腹血脂與疾病的關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血脂檢測時便會不再要求空腹,方便人們隨時瞭解血脂水平更好地防治疾病。


天天聽健康


通常情況下,血脂化驗要求抽空腹血。空腹血是指禁食12~14小時後所抽的靜脈血。因此抽血化驗血脂的前一天晚上8點後,除了可以喝少量白開水外,不能吃其他任何東西,於次日早上8~10點抽血化驗血脂。

影響血脂化驗結果的因素較多,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食物。

  • 進食後,特別是吃了豐盛食物後,食物中脂肪在小腸中被消化與吸收,進入血液。血中的脂質和脂蛋白含量就會隨之發生變化。特別是甘油三酯濃度明顯增加,用這種血液測得的各項結果,不能反映機體的真實情況。

  • 臨床觀察發現:餐後2小時、4小時、6小時的血液中甘油三酯明顯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輕微降低,餐後血甘油三酯水平較空腹時可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並且發現進食後的一段時間內,甘油三酯濃度呈現逐漸增加,達到高峰後又逐漸回落,直到進餐6~8小時後,才達到最後穩定的血脂水平。

  • 因此,只有抽空腹血化驗的血脂才能反映穩定的血脂水平。

另外,餐後血脂還受到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影響。

  • 比如吃了脂肪含量豐富的食物後,甘油三酯明顯增加;而吃些蔬菜為主的食物後,甘油三酯增加相對較小。因此,空腹抽血可以避免不同食物對血脂的影響。

  • 目前血脂各項檢驗的參考範圍,均是以空腹血所測得的數值為準,餐後抽血化驗的血脂結果將無法與空腹血所測得的參考範圍進行比較。

  • 此外,抽血化驗血脂前應儘量保持原來的飲食習慣,避免大吃大喝或有意素食;

  • 應在生理情況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抽血,最好在抽血之前1月內沒有嚴重的急性感染、急性高熱等情況。


參考文獻

[1]化驗血脂為何要空腹.家庭科技,2010(9):22-22.


子樂健康科普


正常人進食後,其血清脂質會發生變化。一旦攝入脂類食物,血液可出現乳糜微粒,同時甘油三酯含量亦明顯升高,這是種正常的代謝結果,因為血液中脂蛋白脂酶還來不及對脂類徹底水解。此時抽取的血液相當混濁,測定血清甘油三酯濃度可為空腹時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該種現象可持續6至8h。除乳糜微粒與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外,其它脂質與脂蛋白成份同樣有變化,一直到12h之後才緩慢地恢復到原來空腹的基礎水平。進食糖類食物,如米飯、饅頭、糕點等,也會引起脂質與脂蛋白含量的變化,僅是變化的程度不像進食脂類食物那麼明顯。

因此要使血脂檢查不發生誤差,必須要做到抽血前保持空腹12h以上。此外,臨床上發現,大量飲酒者2~3天之內測血脂濃度,甘油三酯濃度常常顯著升高。因此,血脂檢查前飲食以清淡少油為原則,避免過多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化驗前3天內不宜大量飲酒,24小時內應禁酒。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內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響而升高。血脂檢測抽血前2周內要保持平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空腹時間12小時左右,才能反映出真實的血脂情況,進而才可以判斷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正在服用的藥量是否合適等。

另外血脂檢查前要避免劇烈運動,血管內外水分分佈情況不同,血脂濃度也會有所不同,相關研究表明,血脂濃度會隨著站立時間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站立時間30分鐘左右,血脂濃度會提高5%~10%,站立時間1小時以上,血脂濃度會提高15%以上。因此,根據這一特性,血脂檢查前應避免劇烈活動,採取坐姿休息10~15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