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現如今有多大價值?

民國時期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軍閥混戰,百姓民不聊生,“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這些不適合普通百姓,在那個年代他們只有最普通的貨幣,但那個時候的貨幣沒有今天的這麼統一。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視裡面關於民國時期使用比較多的就是袁大頭,雖然後來還有其他的一些貨幣流通,但是相較於袁大頭,顯然都是效果甚微。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現如今有多大價值?


但是在當時這種貨幣也並不是大家心裡最信任的。要知道中國傳統觀念裡面最信任的其實還是拿在手裡的金子,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所以在當時就算是手中有足夠的錢,很多的大戶人家手中還是會有一些金子之類的,就是為了防止時局動盪,或者是發生意外要逃跑,拿著金子還是比較實用的。

在當時求人辦事的時候也會送一些錢財,當然還是金子居多了。當時人們手中就有大小黃魚的說法。這可不是普通的一些可以食用的小黃魚,這可都是金子。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現如今有多大價值?


戴笠非常喜歡吃這個品種的魚,而且那個時候他正是官運亨通的時候,所以就有一個故人動了歪心思。送了幾條金條給他,但是他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非常的生氣,大罵這個人與其有這些錢,不如換成糧食給現在的百姓。

那個人一看惹怒了他,急忙就是送了幾條炸好的黃魚送去,這才熄了他的火。後來人們就會用黃魚來代指金條了。

在當時的金條規格其實還是很多的,但是對於它來說分的是大和小這兩種類型的,大的一般都是十兩左右的,但是這種的一般都是很重,而且平時的一些商家也是負擔不起的。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現如今有多大價值?


所以他們經常就選擇小的黃魚,只有一兩,這樣的小黃魚不僅是製作非常的方便,而且還非常容易些攜帶在當時進行大交易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是用這樣的黃魚裝滿一箱,沈甸甸的想不動心都是難得,所以大家都很樂意儲存一些這樣的黃魚。

但是很多人又該好奇了在當時金條還有白銀都是不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更別提是這種的金條了,那麼肯定這種的一定是可以兌換的,這種貨幣到底值多少錢呢?

在2012年的時候曾經有人拍賣過這種五個金條,總共七十四萬,每個一兩的小金條基本也就是三萬左右這個樣子的,但是在民國時期的世面之上,就算是金條也沒有這麼高的價錢,畢竟那個時候物資匱乏,所以金子雖然值錢,但是沒有現在的這麼高,大概每克的金條也就是六百五十左右。

到了今天,物價飛漲。黃金的價格更是越來越高了,一直都是在三百左右徘徊的。所以按照現在的這個黃金計算,當時的一個大黃魚基本就是二十六萬了,比當時高的不止是一點點呢。一個小的也值兩萬六。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現如今有多大價值?


再加上他們的收藏價值,所以比普通的一些金價貴了更多,有三倍的附加值,但是由於後來新中國成立了,這種印著民國時期章的金條很多被融化了,現在基本上就沒有了,所以這種金魚的價值已經不是我們可以計算的出來的,都是具有收藏價值的,都是拿出來拍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