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四百年沧桑成史,古梨园老树新花。近日,随着燕郊镇首家村史馆——大石各庄村史馆落成,围绕燕郊镇千亩百年梨园打造的精品工程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大石各庄村位坐落于三河市燕郊镇东南,102国道南3公里处,有142户,570口人,村域面积3106亩。其中,梨园1300亩,有100年至400年古梨树432棵,自明代隆庆年间,村民就以种梨树为业。如今“京东千亩百年梨园”已成为一张享誉京津的旅游名片。2012年至今,在市委市政府和旅游局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精品村建设和美丽乡村提升工程中,重点保护国家二级古树432棵,排水管路5000延米,修青石板路121米,修柏油路550延米,修水泥路600延米。经过六年间的努力,2019年梨花节期间的游客达到13万余人,更多的游客在果园认养果树、菜园,大幅度的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图/2019年梨园采摘

这村名的由来也有一段典故。相传唐朝初年,此地属劫龙寺院管辖,在东、西各埋一大一小两石桩做地界(东大西小),因该村地近大石桩,故名大石各庄。走进刚刚落成的大石各庄村村史馆,流连在各个展厅,大石各庄历经四百年的沧桑历史,化作眼前这些图文并茂、生动详实的资料、文献和老照片。伴随着大石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劲松的讲解,大石各庄各个时期的发展变迁如画卷般徐徐呈现。

其中,有乾隆皇帝病饮梨汁汤的传说;有大石庄百姓冒着被日寇屠村的危险,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更有记录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大石各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故事。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图/2019年梨花节

村史馆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每一张老照片都来之不易,很具代表性。赵劲松介绍说,千亩百年梨园为造福大石各庄百姓留下了物质财富,村史馆为大石各庄留下了丰厚的乡土文化记忆的精神财富,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走出村史馆,来到田间梨园,耳畔不时传来隆隆机声,远处,两台挖掘机正在施工作业,正在建设的是大石各庄村千亩梨园环村景观路项目。3500米环村景观路建成后,与大石各庄各家各户的梨园环绕相连,将形成一个以“百年古梨园”为中心,涵盖各家各户梨园各具特色的1300亩的集旅游、参观、休闲、采摘、住宿为一体的大观园,同时打造既有代表现代生活元素的房车宿营地,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代表田园文化的茅屋草舍。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据了解,从2012年至今,在三河市政府和市旅游局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燕郊镇大石各庄持续创建精品旅游元素,形成了以“靓丽河北,魁力燕郊,醉美大石”为品牌的大石各庄梨花节、硕果节、采摘节、梨王争霸赛的“三节一赛”旅游项目,累计吸引了全国游客近百万人次。

燕郊镇首家村史馆落成!就在这个村!

“远看象森林,近看花果村,百年梨园好风光,千亩梨园香八方,大石前景无限好,家家户户达小康”,车在梨园间小路上穿行,车窗外是一片果农繁忙的春耕景象,车上大石各庄党支部书记赵劲松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