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企業根據規模有三種,小微、中小和大中型企業,最難的是小微企業,人小勢微,即不是資金充裕、不是高科技也不是有規模有影響力,更不是重點保護企業。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但是這三種企業失敗的時候都有共同的通病,即定位不當,特別是中小企業,說小不算小,在當地算是龍頭企業,可是如果鋪鋪網點、搞點科研開發,折騰幾下說垮就垮掉了,這是為什麼呢?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游擊隊就要神出鬼沒

1)小微企業就好比游擊隊,游擊隊的宗旨就是打市場空缺、打時間差,不要大包大攬,越輕裝越好,礦業大王高乃則當年因為當地要開礦急需建一條鐵路,就用賣豆腐攢下的錢租了幾臺打樁機包下一段,沒有事做就退了機器結賬走人就行了!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小工程發家的高乃則

2)中小企業好比打運動戰,為什麼有的中型企業會那麼快垮掉?就是勝利衝昏頭腦,打陣地戰上癮,喜歡硬碰硬,不錯中型企業有時候拼市場會帶來豐厚的收益,但是是在市場空間巨大的情況下才可以如此,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聯想先商再工後貿易

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發現同行之間競爭已經是互相傷害,於是把原料市場向越南、老撾等未開發的地方進軍,扶持和承包所有甘蔗林,為自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中小企業成功的要訣就是擅於選陣地,史玉柱靠腦白金一個單品就能翻身,與策略得當分不開。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糖王郭鶴年

3)大型企業好比守城堡,城牆高築,城溝深挖,糧食足彈藥多,暴風影音本來在國內市場有穩固的基礎,可是為了向世界進軍,就急著買下一個企業,雖然這個企業在世界各地有幾百個客戶,但是都是鬆散關係,買下這個企業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倒欠了幾十億元。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任正非

華為任正非很早就重視挖“護城河”戰略,在做中型企業的時候就擁有了大量自主研發和專利技術,隨著社會更加扁平化、透明化,專利產品是重要的戰略支點,格力沒有製冷冠軍的“強”,也就沒有今天的“大”。

企業怎麼就越來越難做了呢?

董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