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看到這個辯題我就在想:“有誰會和錢過不去?當然選擇高薪工作啊!工作喜不喜歡沒有關係,但只要有錢,就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啊!”

原諒我就是這麼耿直,因為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有個廣州的大叔火了。

在他的店子裡面,鴨肉+青菜+鴨湯,還加無限續飯,僅僅只要12元。

記者問他:“你為什麼能賣那麼便宜啊?掙得一定很少吧。”

老闆笑著說:“掙得少,但是我生活得很開心,因為我有十棟房子收租。”

記者驚訝道:“啊,你有十套房子收租啊。”

大叔馬上提醒他說錯了,“不是十套,是十棟,每一棟有7層”。

大叔還說,他買了寶馬專門用來裝菜送貨,自己非常享受這種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我也好想要這種簡單的有錢的快樂)

這個大叔的故事讓我感慨不已,這種快樂並且不求回報的工作,其實是十棟房子給他提供的保障。

而在《奇葩說》中,辯手李思恆在做一份喜歡的工作時,就沒那麼幸運了。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他說:

我來跟你們說說什麼叫低薪,我很喜歡說English,於是我就去當了英語口語老師,微信上教人家說英語口語。

然後呢,我每天兢兢業業的上班,還要遭受到學生的騷擾,那你們知道我的工資多少錢嗎?

一節課20塊錢,這都什麼年代了,2018年了,20塊錢能買個啥?

我前段時間臉爛了,去買了張面膜,19.9,還剩一毛錢去安慰我受傷的心靈嗎?

所以我果斷辭職,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哦,而是因為低薪,我沒辦法堅持下去。

他發現,面對高漲的物價,低薪根本不能滿足基本生活時,再喜歡的工作也會被現實生活消磨殆盡,變成某種負擔。

他表示:當你選擇了高薪之後,最起碼你增加了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只有小孩子才說喜歡,成人要學會走出舒適區,擁抱挑戰。

“你缺的不是遠方,而是去遠方的那張車票。”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是啊,夢想誰都有,只是人活在世,諸多難事。

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足夠的資本來為所欲為,既然工作一定要做,那即使是不喜歡的,也要咬緊牙關做下去。

01 做高薪不喜歡的工作,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份工作,如果是高薪的,首先說明這份工作是自己擅長的,因為你必須把工作幹得漂亮才會有高的收入。

試想,一份自己擅長的工作能討厭到哪裡去?

你不喜歡的不是這一份工作,而是工作這件事情。

工作即勞動,又有幾個人那麼熱愛勞動呢?

同樣是工作,做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就能讓你在工作之餘做更多喜歡的事情,獲得那種有錢後為所欲為的快樂。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02 你真的有選擇做什麼樣工作的權利嗎?

首先我們想一個問題:一份工作為什麼會低薪呢?

答案很簡單,不是自己能力有問題,那就是這個工作有問題。

許多人常覺得自己工資低,但在這個等價交換的社會,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很高的工資。

你躲在自己舒適的安全區裡停滯不前,還妄言“平平淡淡才是真”,這種想法就是自欺欺人。

在現實生活中,低薪的工作大多是一些機械性的,創造力低的,對公司貢獻價值不大的工種。比如製造業流水線工人,低端服務行業等。(這裡沒有歧視的意思)

雖然職業無高低貴賤,但是這些工種確實是工資相對較低,入行門檻低、可替代性強,創造的價值較低。

尤其是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革新,很多行業甚至要被取代,所以這樣的工作,工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如果你擁有10棟房收房租,你自然可以去選擇低薪喜歡的工作,那樣能讓你享受有錢的同時更快樂。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如果你沒有,還要舉全家之力為僅有的一套房供房貸,那還有什麼好選的,當然是工資越高越好啊!

不用愁錢是最快樂的事。

當然,如果你想要去做高薪不喜歡的工作,也要有那個本事才行。

在節目裡,李思恆拿自身和身為哈佛女博士出身的詹青雲做了對比,說詹青雲工作之後的低薪的底線,就是他高薪的極限。

學歷高,工資想低都不會低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