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連接天津市河北區世紀鐘廣場與和平區解放北路的解放橋;最初建於1902年,於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2005年重新改造。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解放橋原名萬國橋,即國際橋之意。因當時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奧、比9國租界,故得此名。1949年天津解放,此橋由抗戰勝利時命名的中正橋更名為解放橋,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1983年的解放橋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修建此橋,因其在海河下游老龍頭車站附近(即天津站),當時被稱為老龍頭橋。由於城市交通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開始籌建新橋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萬國橋是一座雙葉立轉式開啟式鋼結構大橋,橋長97.64米,橋面寬19.50米,橋身分為3孔,中孔為開戶跨。開戶跨為雙葉立轉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橋部分背貼一固定軌道,開橋時活葉桁架沿軌道移動開啟,以便讓開更大的通航淨空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萬國橋下過大船,曾經是海河一景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新建的萬國橋於1923年開工,1927年竣工。原定工程費用以100萬兩白銀為限。開工以後,造價大為提高,主橋增至152萬兩,拆除舊橋等增至39萬兩,共計190萬兩白銀,遂成為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樑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該橋性能良好至今通車無阻,一直沿用至今。2005年開始改造的解放橋,通過對電路、傳動等開啟系統的全面整修,恢復了原有的可開啟功能;保持了這座古董橋的“原汁原味”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第一代第二代並存的萬國橋


[舊影閣] 近代津門歷史的見證 萬國橋


天津解放橋(老龍頭橋、萬國橋、法國橋、中正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