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要成為重要工具

“大數據”要成為重要工具|武漢日記

長江日報評論員 魯珊

這兩天,湖北外出勞務人員漸多,外地返漢返崗也在有序增加。廣東、浙江等地方主動對接,綠碼互通,直接返崗,在湖北人最艱難的時候搭把手。但有一些地方,鄂籍人員務工返崗仍遭遇重重困難。

隨著疫情控制,流動會越來越多,流動恢復了,信任如何恢復?這讓人想起疫情初期全國範圍內關於善待疫情嚴重地區的一句話: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不隔離愛,需要中低風險區域人們的信任與關愛,同時需要科學精準的防控保駕護航。

經歷了一場巨大的公共衛生事件,驚惶和恐懼可以理解,而消除緊張情緒,避免防衛過當,則需要通過精準的數據掌控和追蹤。

與疫情初期的“未知”相比,現在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已經經歷過一場防控戰鬥,在湖北尤其武漢,感染情況、人群、症狀、過去數十天的活動軌跡,都有數據留存。

最終這些數據表現在留存於個人手機上的“健康碼”。個人手機號都是實名申請的,對應一個身份證號,這就是個人的健康身份證。從數據的角度說,健康碼是個人入口,連接到中心大數據庫。

中心大數據庫有什麼呢?一個人是否確診,就醫狀況、康復進度、隔離天數、活動軌跡、接觸人群甚至買藥或其他購買記錄、都是可以採集彙總的。根據個人時間、空間、傳染的級別、預測的風險,全新填報卡點的檢測,企業、社區、公共場所的等級等等來進行計算,防控就能通過數據精準到人。理論上,在大數據追蹤之下,“綠碼”持有者如在無意中密切接觸了高風險人群,數據會更快感知風險,提前預警。

因此,真正做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信任與理解是一方面,科學與精準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點對點返崗,無需再隔離,不是亂開綠色通道,也不是簡單的“好兄弟,講義氣”,它以層層準確、及時、嚴密的數據上報、處理和追蹤為基礎。

互聯網時代是數據的時代,在生活中大數據本來就在廣泛使用。從技術上,用數據追蹤病毒是可行的,也勢在必行。要讓健康碼真正作為一個人的健康身份證在全國通行,並在很長一段時間發揮重要作用,需要各地政府的緊密團結合作,需要通信運營商和互聯企業的通力協作,提供技術支持,需要職能部門在數據處理上的嚴謹和實事求是,需要個人的自律和自覺遵守。

當科學精準的防控帶給人們安全感,“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就不只是一句呼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