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數據,打開治理新通道

大數據,打開治理新通道

編者按:當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爭當省域治理現代化排頭兵”的要求,努力探索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是對省域治理現代化建設的一次大考,考量我們的思想意識、能力水平,特別是抗風險的韌性。健全的制度體系、卓越的治理能力,是經過無數風險磨難、嚴峻考驗後形成並發展的。本報記者深入各地調查疫情防控等工作,觀察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進程,尤其是數字化治理、包容治理、公共應急能力以及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和經驗。今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大数据,打开治理新通道

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山公安分局朱家尖派出所民警上門指導企業員工如何通過手機二維碼辦理網上電子居住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拍友 鄒訓永 夏毅 攝

浙江在線3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春華 通訊員費彪錢李源肖靚)出院患者佔全部確診患者達87.1%,90個縣(市、區)都是低風險區域,全省精密智控指數平均得分96.87分……這是3月2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的部分內容。與其他所有場次的發佈會一樣,數據都是“主角”。

用數據這一直觀的形式介紹情況,其實並不僅用於這場特殊的戰“疫”。數據對浙江來說不只是輔助工具,更是一種治理手段和治理理念。1月23日,在全國首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2月9日,首先發布五色疫情地圖,實施分區分級管理;2月17日,全省推行“健康碼”,防控、復工兩手抓……

數往知來。大數據防疫揭示的治理新變局,源自於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新範式。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疇鏞說,“一圖一碼一指數”背後,是浙江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數字技術創新引領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成效的生動體現,是浙江數字政府制度優勢轉化為區域治理效能的堅實底氣。

一個“健康碼”

裡的精準治理

當某些地方幹部手拿表格一個社區一個村登記疫情,一些居民焦頭爛額辦理各種出門證仍“舉步維艱”之際,浙江卻用一個“健康碼”率先破題。

在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控制病毒源頭是治本之策,防止病毒傳播是關鍵之舉。一人一檔的健康碼,就是從源頭和傳播兩個方向構築起防線。這枚“健康碼”,根據重點區域疫情風險、申請人到訪疫情地區的情況、申請人與密切接觸人員的接觸狀況等空間、時間、人際關係維度,分別賦予紅、黃、綠三色二維碼。顯示“綠碼”者可直接通行,顯示“黃碼”和“紅碼”者需接受相應隔離措施。經申請者手機掃描、填報等簡單幾步,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申請者個人健康狀況、行動軌跡等信息匯入“雲”中,讓防疫指揮部第一時間掌握全量、實時的信息。

簡單說,這枚碼高效地“管住重點人、放開健康人”。互聯網產業高地杭州市率先推出的“健康碼”,很快被推廣到全省,實現“一次申報、動態管理、跨域互認、全省通用”,為浙江迴歸正常秩序奠定基礎。之後,又迅速向全國推廣。

“出門買菜、上班工作,有了綠碼,真的暢行無阻。”餘杭喬司街道平安辦副主任金衛明深有感觸。大年初三開始,他就在高速卡口值班,儘管隨身帶著紙“路條”,但一開始因不同村、不同街道管控要求不盡相同,上下班路上經過的四五個卡口,都免不了一番解釋,甚至還在一個小區的卡口上打自己社區電話“求證明”。

一碼管住重點防疫人群,搞定復工復產難題。數字化治理正在為浙江全面打造新型“防疫系統”。

疫情暴發之初,由於有人口流動數量大、頻率高這一“體質”,餘杭區迅速“中招”,確診人數在杭州14個區縣居首。餘杭必須快速“重拳”出擊。

聚集了阿里巴巴等一批互聯網企業的餘杭,“互聯網思維”早已根植於社會治理中。2月3日,餘杭開始實施防疫“最嚴禁令”;兩天後,“健康碼”1.0版呱呱落地,並在4天后正式“上崗”。

僅1周時間,餘杭就摘掉疫情“重災區”的帽子,“逆襲”為復工最快區縣之一。截至3月1日,餘杭已連續2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已復工企業達48075家,基本實現全部復工。

以“智治”促治理。浙江數字化變革的全面深化,為疫情下的省域治理奠定基礎。在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看來,浙江積極探索將“最多跑一次”理念運用到治理領域,藉助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防範化解風險,無論是餘杭創造“健康碼”這個全國第一,還是浙江啟動一級響應這個第一,都可以視為浙江治理現代化發展到當下的“必然”。

早在本世紀初,我省就開始部署數字浙江建設,從“四單一網”到“互聯網+政務服務”、再到政府數字化轉型,逐步推進治理現代化。浙江以大數據賦能精準治理,更照見了科學生活的美好模樣。

一張“五色圖”上的動態決策

在不少地方還糾結於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的兩難選擇時,浙江已有條不紊地執行各行動計劃,治病防疫、包車包機接員工……從各級領導的介紹中總能看到一張神奇的“五色圖”,這是各類指令背後特殊的“參謀部”。

浙江首創的“五色圖”,被稱為縣域戰“疫”圖。首位成員是疫情風險地圖,以“健康碼”為數據基礎,把90個縣(市、區)按風險高低繪製成紅、橙、黃、藍、綠五色,並每3天動態調整一次。圖上每一小塊顏色的變化,反映各縣(市、區)分類管控、精準施策,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成效。

在“疫情五色圖”基礎上,我省又新添“復工率五色圖”等。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五色圖”融入分級分類管控等科學治理的思維,用簡單易懂的呈現,既為科學精準有效防控提供依據,也為全省復工復產提供有效宏觀引導,還緩解疏導了群眾緊張情緒,一圖多得。

以“疫情圖”和“復工圖”精準推進復工復產,為浙江實現“兩手硬、兩戰贏”目標提供有力技術支撐、信心支撐。數字技術應用的背後,是浙江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進程,是加快數字浙江建設、提升治理效能的要求。

治理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蔡寧說,治理者決策的關鍵是要牢牢把握主次矛盾的變化,主動作為。各地近年來花大力氣開發的“城市大腦”等開放式智慧治理平臺,在疫情防控中脫穎而出,成為信息作戰的“指揮艙”“駕駛艙”。

浙江省一級響應啟動後,衢州市依託城市數據大腦2.0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智慧交通等基礎上,用大數據“找到人”、用大系統“管住人”,用大平臺“看好門”、用大網絡“守好門”,織密了防控網。

人還沒進家門,從疫情重點地區返回衢州常山縣老家的市民小陳,就收到了隔離觀察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駐村幹部、網格員等的聯繫方式,這讓原本有些焦慮不安的他“可以安心地宅了”。這些信息“觸發”於小陳在衢州站刷身份證出站之時。當地以大數據助力防疫,通過一個身份證號就能核查市民是否從重點地區回來,進而制定“一對一”防疫方案,同時調動當事人所在鎮街、村社做好服務。

疫情隨時在變。在防疫新階段,浙江啟用由管控指數和暢通指數綜合構成的精密智控指數,讓該靜的繼續靜下去,讓該動的有序動起來。這一指數,已成為評價各地工作的“KPI”(關鍵績效指標)。

2月18日,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另一場戰“疫”贏得初步勝利——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和二區開業。當時,義烏剛從“黃色”變為“藍色”,尚不是在一般人看來最保險的“綠色”。但決策者讀出“黃變藍”中向好的大趨勢,果斷作出決策。到2月21日,義烏果然再降為“綠色”。國內外評論:佔據浙江經濟半壁江山的進出口貿易迎來一個重要轉折點。

精密智控在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時大大降低治理成本。2月末,在規上工業企業、限上服務業企業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復工的同時,全省企業產能恢復率指數達到76.75。自復工以來,浙江未發生應返工導致的新增確診病例。

一條新通道中的共享共治

疫情防控、企業復產……一個又一個不斷生成的數據,成為照出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鏡子,考驗著政府“計算”數據的能力。人們在浙江看到了大數據的共享共治生態圈。

縣級醫院是否有能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遠程醫療可賦能。自1月29日患者丁某從縉雲縣人民醫院出院,我省陸續有患者從縣級醫院出院。振奮人心的事例給浙江縣級醫院的救治能力開了“證明”。

縉雲縣人民醫院院長李潘良說,得益於持續的“雙下沉、兩提升”、醫共體建設和分級診療改革,讓當地實現多級聯動:向上借力遠程通訊,可以連線遠在400多公里外省城杭州的醫共體建設單位浙大一院,“借智”救治患者;向下,走村過戶的“健康直通車”,讓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有人認為,受制於體制機制影響的數據“孤島困境”難破解。記者注意到,服務於戰“疫”的更多大數據集合,進一步釋放信息化治理平臺的潛能。從數據共享到共治,數字治理生態正在浙江各地形成。

作為杭州“東大門”的杭州火車東站樞紐,處在防疫一線。這裡的日常管理涉及省市區職能部門、地方運輸保障單位、鐵路部門等50餘家單位。特殊戰“疫”打響,進一步促成這些單位更多的信息共享。根據鐵路部門提供的購票數據,火車東站疫情小組實現點對點給到站旅客推送提醒短信,針對重點旅客提早與屬地單位聯繫,做好“個人定製”方案,實現“下了車門送進家門”。

數字化手段打開了又一個治理新通道。背後是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牽引數字化變革,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政府數字化轉型,發揮最大的治理優勢。

點線面相結合、防控管打相貫通的治理通道,變被動治理為主動治理、變事後治理為事前治理。1月31日,面對成百上千的高速出入需求,遂昌縣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隊長黃根華和同事主動“搗鼓”了一個車輛智能登記系統,不僅讓車子在卡口無接觸“秒過”,還能在發現重點人群之際“秒通知”,協助街道、村社提前做好預案。該套系統推廣到麗水全市後,又把全市重點人員的出行統一管起來,大大減少防疫死角和盲區。

線上線下相融合、上下級相聯動的政務服務通道,展現出治理現代化的廣闊前景。1月27日,面向公眾的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在“浙裡辦”APP上線,群眾和企業不僅可以“掌上辦”“在家辦”諸如公積金、市場監管、投資項目等絕大多數事項,還可以訪問互聯網醫院,獲取居家醫學觀察、心理健康等服務。“浙裡辦”背後還有活躍在街頭巷尾的33萬網格員,通過他們,群眾的一思一慮可以反映在省級決策中。一個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立體式的政府數字化服務體系正在逐漸完善。

大數據突破時空限制,以更親和的姿態拉近了各方溝通的距離,為民意表達、信息公開等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社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了更高效的平臺。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對政府治理能力的極限挑戰。在這次挑戰中,“數據跑路”的能量進一步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