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无所事事?十本好书推荐,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影响,不可不谓巨大,聚会、旅游、探友,甚至简单如下馆子吃个火锅都“不现实”,被迫宅家的日子确实煎熬。

苏轼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其无所事事,不如静心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何益处?不言而喻。世间书籍多不胜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以读好书尤为重要。

何为“好书”?个人喜恶不一,难有标准,笔者眼中的好书,或无需辞藻华丽,或出自文学巨匠之笔,但确被感动过,被震撼过、思忖反省过……

十本好书推荐,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疫情宅家无所事事?十本好书推荐,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1、于娟《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是上海复旦大学年轻博士于娟在患癌期间所写日记,过世后由丈夫整理成书。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于娟身上的乐天性格所感动,更难能可贵之处,这位乳腺癌末期患者,写此日记初衷——身为复旦博士,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告诫世人勿重蹈自己覆辙。

其实,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推荐阅读于娟《此生未完成》,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2、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于中国社会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乡土中国》著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70多年过去了,理固当然,新中国变化翻天覆地,可细心斟酌,即使现在,那时期的“样子”在你我身边依然历历可数。

中国乡土社会特征是什么?中国未来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推荐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3、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不管中国城市进程发展至何种程度,在泥土里讨了几千年生活的中国人的基因中都有一个“乡土”情结,如果厌倦千篇一律、堕落势利的城市荒漠生活,请阅读《一个人的村庄》。

4、杨显惠《夹边沟记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人因言获罪被迫迁至荒无人烟处劳改,《夹边沟记事》讲述甘肃酒泉夹边沟一个羁押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内几千“劳犯”的故事。

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生不逢时”……

读《夹边沟记事》,绝对让娇生惯养的我们无地自容。

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对比其他国家的人们,相处越久,为什么外国人越喜欢中国百姓?中国人有些优秀性格特征?中国为什么不需要宗教?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何优于西方文化?

……

带着这些疑问阅读《中国人的精神》的精神吧!

6、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该书是梁漱溟晚年口述,梁老是一位有个性的文人,直谏敢言,毛泽东、李宗仁、李大钊、辜鸿铭、陈独秀等政治文化名人在梁老眼中是“何样”,中国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的思想、经历、智慧又是何样?

《这个世界会好吗》自有答案。

7、胡适《胡适留学日记》

总为某事缺乏决心?总为事后拖延找借口?总为自身资质平庸、浑浑噩噩活着而不甘?那么请看《胡适留学日记》,牛逼人物的炼成绝非偶然,也非一朝一夕。

8、季羡林《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季老回忆、悼念其师友的文章辑录,《我们这一代读书人》语言平实朴素但真性流露,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因为大师身边的人都是大师呀。相比现在社会风气,不管何身份者彼此皆称“老师”,欲彰显读书有文化,因此越读《我们这一代读书人》越觉得可笑。

陈寅恪、吴宓、老舍、傅斯年……他们才是应有的读书人样子。

9、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有人说:“背井离乡,出门在外,吃饱就不想家了”,如果还想,那就看《故乡的食物》吧!

10、赵焰《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有异于普通历史书籍,作者文笔细腻,力透纸背,就这样一位天资平庸,无旷世之才的曾国藩,何以成为晚清大一大臣?于普通人的你我有不可多得的学习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