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公元207年劉禪出生,他就是蜀漢歷史上著名的蜀漢後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劉阿斗。劉禪的母親是甘氏,也就是後來的昭烈皇后。劉禪是蜀國的第二皇皇帝。小時候的劉禪過的是非常苦的,因為劉備早年混的比較慘,所以劉禪的童年也一直在戰亂流離之中,趙雲曾兩次救劉禪。

劉備先進入益州後來入蜀,蜀漢政權建立後,劉禪成為了太子,在公元223年的時候,劉禪成為了皇帝,劉禪當蜀國皇帝有四十二年,在當皇帝期間,他按照父親劉備的遺囑,重用諸葛亮,讓諸葛亮當自己的相父。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劉禪在位期間,對諸葛亮北伐大力支持,但是在劉禪執政後期的時候,他開始近小人,寵信黃皓,導致蜀國慢慢衰落了。在公元263年,也就是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大將鄧艾從陰平進攻,攻克綿竹,並將諸葛瞻父子殺死,劉禪開城投降,這也標準著蜀漢政權的滅亡。蜀國滅亡後,劉禪前往了洛陽,當時曹魏封劉禪為安樂公,之後劉禪病逝在了洛陽,劉禪死的時候六十四歲,給他的諡號是思公。

蜀漢後期是什麼情況?

蜀國後期的時候,國家軍隊建設已經無人可用了。特別是武將,當時蜀漢非常缺少。當時有一句詩是這樣形容蜀漢戰力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不單單是諷刺廖化,還在諷刺當時的蜀國。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無論是在《三國志》中還是在《三國演義》中,廖化的一生都是非常普通的,也沒有什麼作為,這樣一個人在蜀國後期的時候被委以重任,確實說明了蜀國的尷尬。當時蜀國大將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就是夏侯霸和姜維了,但是和劉備在位時的五虎上將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後來鄧艾進入蜀地的時候,劉禪直接讓諸葛瞻前去抵抗,諸葛瞻其實勇氣可嘉,但是他的能力並不行,而且諸葛瞻是一個文官,更嚴重的是,他手下也沒有知名的軍師,這種情況,如何去對抗當時身經百戰的鄧艾呢?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外有援兵內有糧草,但援兵都在前線

諸葛亮和劉備經略成都很多年,其防禦措施做的是不錯的,而且成都內的糧草也很充足,成都的守軍也是很厲害的,那麼劉禪為什麼還要投降呢?其實,除了當時蜀國無將的原因外,還和援軍的實際情況有關。

當時蜀漢的主力部隊並不在成都附近,他們都在前線,由姜維領導著,姜維在幹什麼呢?他正在和鍾會打仗,除了這些主力軍隊外,成都外圍再沒有像樣的部隊了,即便成都守軍再厲害,也不是魏國軍隊的對手。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還有一個原因,蜀國的百姓已經和諸葛亮打仗好多年了,這時候百姓早已厭倦了戰爭。百姓厭倦戰爭也是情有可原的,劉備征戰關中,出兵東吳,這些都已經榨乾了蜀國百姓的精力,所以鄧艾率領疲憊之師進入蜀地的時候,百姓是紛紛投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無限的發掘,只會導致事情向壞的方向發展。

劉禪樂不思蜀,群臣毫無氣節

除了當時的蜀國環境外,劉禪這個領導人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劉禪確實有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他是一個守成君王,他雖然寵信奸臣,但是他並沒有殺害忠良,而且他最後投降,也對百姓有交代,最起碼魏國沒有在成都大規模屠殺。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但是,在那個亂世之中,好皇帝註定是生存不下去的。劉禪的這種心思,只會讓國家滅亡。另外,在駕馭群臣上,劉禪也沒有自己的主意,很多大臣根本沒有氣節,都是一種隨遇而安,自暴自棄的心態。一般王朝滅亡,很多大臣會隨著朝代而離去,但是鄧艾攻入蜀國的時候,很多大臣都跟著皇帝樂不思蜀去了。這樣一個政權,如何能夠不滅亡呢?所以,蜀國被魏國滅掉,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各位看官,喜歡歷史的麻煩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樂不思蜀的劉禪,既有糧草又有士兵,為什麼還主動開門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