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樂不思蜀”,是胸無大志,還是大智若愚?

三國的故事可謂精彩紛呈,前期魏蜀吳相鬥甚歡,可三家誰又想到爭來爭去最後成了司馬的天下?今天我們不說三家的過去糾葛,且談蜀國滅亡後的阿斗,也就是劉禪。投降魏國以後,從他身上流傳下來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從此,世世相傳,幾乎大多數人都認為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麼,阿斗真的是如此的胸無大志嗎?筆者並不完全贊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因。

我們先來簡單的說一下“樂不思蜀”的故事。蜀漢投降魏國以後,魏國的皇帝曹奐為了表示對於降臣的褒獎,就封了劉禪一個“安樂侯”。這個候位完全沒有權利,說白了就是魏國管養劉禪一輩子吃喝。不過,那時候的曹奐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大權幾乎全部掌控在司馬家手裡。

劉禪“樂不思蜀”,是胸無大志,還是大智若愚?

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一些傷感的蜀國節目,蜀漢的大臣們都傷感的落淚,唯獨劉禪看得津津有味。事後,司馬昭問劉禪,是否思念自己的蜀國呢?劉禪說,這裡有吃有喝,還有精彩的節目,多好的日子呀,不想念蜀國。這便是樂不思蜀的來源。司馬昭也認為,像劉阿斗這樣,一點兒不懂得懷念故國的胸無大志之人,即便是諸葛亮在世,也難以扶起來他。從此,與樂不思蜀相伴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那麼,劉阿斗真的胸無大志,扶不起來嗎?筆者不這麼認為,我們從以下這些方面來思考,會發現背後其實有大智若愚的智慧。

第一,司馬昭設宴有居心,主角其實是劉禪

司馬昭宴請劉禪,並且在宴會上表演蜀國的節目,目的就是試探,看看這些舊臣對蜀漢還有多少的眷戀,當然群臣還得有首,所以,最主要的是看劉禪的表情和態度。如果劉禪和那些大臣一起都是邊看蜀國的節目邊落淚感傷,這場宴會可能就是鴻門宴了。

阿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胸無大志,但實際上他作為一代君王也幾十年了,這點眼力勁和聰明還是有的,他既然已經投降了,就沒必要再搭送上自己的性命。當他看到舊臣們都如此傷感時候,他就更要表現出看戲的投入和快樂,因為,大臣們太有愛國傷懷之心了,若是君王也是如此,君臣一心,豈不是讓司馬昭更加疑心?

劉禪“樂不思蜀”,是胸無大志,還是大智若愚?

劉禪的這種臨場表演的智慧,也是得劉備真傳。當年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劉備用害怕打雷的說辭成功掩蓋了自己的英雄稱霸心。如今,劉禪觀蜀漢節目而毫無傷感之情,其實也是一種掩飾的極高境界。正是這種掩飾,成功地讓司馬昭覺得劉禪就是個懦弱之輩,是個哪怕諸葛亮在世也未必能夠扶起來的蠢材。

第二,司馬昭再次試問意圖明顯,劉禪將計就計坐實“傻名”

節目上樂不思蜀的故事並沒有一次終了,當劉禪用“胸無大志”的口吻回答了司馬昭以後,身邊的一位叫郤正的忠心大臣就“教誨”劉禪說,下次如果他還問,你得回答自己日夜思念蜀國,這樣,沒準會讓您回蜀國待著。當然,劉禪對於這個自作聰明的忠心大臣是不會解釋太多的,畢竟知道他裝傻的人越多,危險就越高。

當司馬昭真的問詢第二次時,已經說明司馬昭對劉禪的防備之心特別強。甚至可以說,司馬昭也擔心劉禪上次給自己演了一齣戲。劉禪被問第二次,心中明白司馬昭並未完全對自己放心。所以,這時的劉禪為了讓司馬昭徹底的放心,故意的裝成郤正的口吻回答司馬昭的問題,其實也是故意讓司馬昭看出破綻。

劉禪“樂不思蜀”,是胸無大志,還是大智若愚?

果然,司馬昭一聽就聽出來這是郤正的口吻,劉禪馬上拍馬屁回答道,你咋啥都知道,這確實是郤正教我的。這點真的很精彩,我們想想,如果說劉禪再單調的回答一次,我不想蜀國,司馬昭可能依舊不會完全放心。但是,這裡用一種故意露出破綻的方式讓司馬昭看出是誰教他的,反而讓司馬昭覺得這個“傻瓜”教都教不會,裝也裝不像,是真傻。也是經過這次之後,司馬昭完全對劉禪放心了。

第三,蜀漢投降已成定局,劉禪深知掙扎無望

因為《三國志》中對“樂不思蜀”的記載,再加上《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蜀漢的正統地位和諸葛亮的高超智謀,歷史將劉禪傳說和塑造成了一個胸無大志的昏庸君主。其實,蜀漢滅亡並不能全部歸結於阿斗的無能上。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蜀國已經元氣大傷,諸葛亮鞠躬盡瘁的支撐局面,也已經很難再一統三國了。

諸葛亮死後,蜀漢更是人才凋零。當初魏國攻到城下,譙周勸劉禪投降,劉禪也知道蜀國大勢已去,投降既可以保全文武百官,也可以保全百姓免遭戰亂。如今,已經投降,身在魏國,更是沒有必要再引起魏國的無端猜忌。

劉禪“樂不思蜀”,是胸無大志,還是大智若愚?

所以,樂不思蜀,其實也是劉禪在明知復國無望後,採取的一種保全自己,保全舊臣的做法,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我們試想,如果當初劉禪不表現的那麼“樂不思蜀”,司馬昭又豈能容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