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和珅是因为贪污致死,如果不是对嘉庆做了这些,可能罪不至死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巨型贪官,一个是明朝时有着“立皇帝”之称的刘瑾,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通过贪污和受贿获取了黄金1205.78万两,白银有2.59亿两之多,最终被凌迟3000多刀,另外一个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嘉庆在抄和珅家时也抄得巨额的财产,民间有句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廷议之时很多朝臣都建议凌迟,但若不是他的这些举动或许嘉庆会和乾隆一样不会处决他。

都说和珅是因为贪污致死,如果不是对嘉庆做了这些,可能罪不至死

1750年出生的和珅,属于满清的正红旗,其父亲是福建副都统常保,和珅同别的八旗子弟不一样,别人在沉迷于享乐之时,和珅在刻苦读书,对语言特别敏感,通晓汉、满、蒙、藏多门语言。

18岁时,和珅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在冯英廉的推荐之下,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并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后成仪仗队的侍从,从此有了接近乾隆的机会。

显然和珅抓住了和皇帝亲密接触的机会,经常替皇帝处理一些棘手但是不好出面的差事,很快和珅就被升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给了和珅非常高的评价:

“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唯明切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

但是随着权力的逐步扩大,野心也在不断地膨胀,利用乾隆给的权力拉帮结派,疯狂敛财,利用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后大兴文字狱,把反对他的一部分文人派一律诬陷为“私藏逆书”、“禁逆不力”或针对作者本身的“多含反意”、“诋讪怨望”等作为谋反的罪证,削弱势力,理应阿贵之子打击阿贵,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开设银号、当铺。

都说和珅是因为贪污致死,如果不是对嘉庆做了这些,可能罪不至死

乾隆晚年上朝时让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的意思后,自己下判断,把持朝政,因此清人都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朝中很多大事都是和珅协助完成。

乾隆立储前多次询问和珅的意见,由于嘉庆并不是和珅心中理想的继位人选,多次试图影响乾隆废除太子,以至于嘉庆虽然是太子,但是仍然得不到乾隆的信任。

在无法更换太子之后,和珅在乾隆、嘉庆两帝身边都安插了间谍,把吴省钦、吴省兰兄弟作为侍读安排在嘉庆身边,随时将嘉庆的行踪和想法告诉和珅,以便离间乾隆和嘉庆的关系。

都说和珅是因为贪污致死,如果不是对嘉庆做了这些,可能罪不至死


针对嘉庆的老师朱珪,乾隆升朱珪为大学士时,和珅觉得这是对他的威胁,直接拿着嘉庆写给朱珪的祝贺诗向乾隆告状说嘉庆笼络人心,之后又说朱珪在两广时剿匪不力,最终导致朱珪不但晋升失败还被降级使用。

乾隆虽然把皇位让给了嘉庆当起了太上皇,但是由于和珅在中间作梗,导致嘉庆一直没得到实权,直到乾隆死后。所以待和珅最大的靠山倒了之后,嘉庆迫不及待地采取行动,阐述和珅,在嘉庆宣告和珅的罪状中,最大是侍权枉法,而不是贪污,试想如果和珅不是做了对皇权的窥探之事,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份上,嘉庆也不会杀了和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