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用藝術眼光看世界

世界本來就不大,現在更加縮小得快。我們對宇宙、對地球以外情況的認識還在擴大。地上的人來人往、信息流通越來越快,我們對世界上事、物、人的認識也飛快地擴大。知識的擴大就是所知的世界在認識中的縮小。越看得遠,遠處就越近。從宇宙看地球,從世界看中國,從外界看自己,正好同從地球觀察宇宙,從中國看世界,從自己出發看外界,是並行的兩道眼光。有個時期我非常驚異於自己居然感覺到,所謂東、西、中、外,以至古、今,雖有很大差別,卻又是走同一條路,有同一個方向,而且還有驚人的相似。我看到歐美正在吹噓的“解構”不但未能“消解”,而且是在思想上從現代向古希臘復歸,從蘇格拉底後走向蘇格拉底前,從孔子走向老子(“孔子問禮於老子”),從《詩》《書》走向《易》。我不明白這是前進還是後退,所以我想起張果老倒騎驢的故事。我是不是張果老?


金克木:用藝術眼光看世界


事實上我還在兜圈子,還在摸索。我隨著20世紀的外國和中國的一些思想家、文化人前進。確實是前進,不是後退。可是走來走去竟發現,在相對論、量子論以至語言學、心理學等許多方面大踏步前進的同時,現象、存在、結構、詮釋、解構之類困擾人心的一些思想還是像在兜圈子。不停地前進,越前進越像是走向小亞細亞一帶,即中東。全世界人的眼光此時正在向中東集中。思想上似乎也在向這連接歐亞非的廣大地區集中,這裡本是人類文明思想的一個傳播中心和出發點和中繼線,這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及其周圍。羅馬皇帝和中國漢朝皇帝是有來往的,彼此語言文獻不同,各地各民族自有思想來源和特色,但是古代猶太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羅馬人最早提出的問題和答案仍然在變換和擴大,以不同面貌困擾著世界各地的人心。這是無論如何掩蓋不住的、忽視不了的,幾乎是到處一樣。東起日本,西至歐美,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同性質事件。若用含混而通俗的話來說,也許可以說是,科學思想的發展很大很快,但始終超不過宗教思想的發展。後者更多帶感情,力量更大。這裡我說的是文化思想,不等於哲學,也不指教派。


於是我想到了藝術。本世紀初年,蔡元培曾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顯然他是在德國受到了前世紀叔本華、尼采的影響。他喜愛而且推崇美學,在他主持的北京大學創立哲學系並且聘請教授開美學課,不料這是完全脫離中國特殊環境,誤把北京當作巴黎,以致惹起軒然大波,終於從此沒有美學課程。全國好像也只有南京大學前身的中央大學有宗白華在哲學課中講美學。清華大學的鄧以蟄講的課是美術史。朱光潛從歐洲回國在北京大學教的也是詩學和文藝理論。直到五六十年代之交,這幾位教授集聚在北京大學,還加上講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蔡儀,由上海復旦大學的周谷城引起,開了美學討論會。熱鬧之後又過了一些年,美學一詞才大量出現,而且不只是講文藝理論和文藝學。藝術和藝術思想才有人研究,藝術才不是僅僅作為技術或工具或武器。但美學一詞的歧義仍多,難有共識,不如藝術和藝術思想較為明白些。用藝術眼光看世界行不行?這類似於問用科學方法研究美學行不行吧?我以為這無法單用談話答覆,必須同時有實踐。正像講佛教或任何其他宗教,千言萬語,從教外到教內,都離不開信仰和修行。否則就不好算宗教,只好算宗教言論或宗教哲學了。脫離實踐,可以是學術研究,但對思想不會有多少實際效益。我們很容易以為外國人的宗教都是政治,外國人也很容易認為中國的政治是宗教。這都是從實際行為得出來的感受,不是從理論。還有,也許就是因為都有藝術性,不是講道理的。說戰爭藝術、軍事藝術、外交藝術,人不以為怪。說宗教是藝術,科學是藝術,哲學是藝術,怎麼樣?前些年說,挖好一座水庫是打了一次漂亮的戰役。


金克木:用藝術眼光看世界


近些年說,教育人,培養出什麼家,是一項工程,是系統工程。這些話是不是隱隱認為都是一種藝術,一種藝?破壞是藝,建設也是藝。分析是藝,信仰更是藝。“就是好來就是好”,不容分辨,這是藝術語言。藝術家好像是反對科學的分析和哲學的抽象的,例如泰戈爾。他認為科學是以抽象的割裂破壞了天然的美和人為的藝術。然而,藝術不全靠天才,是要學習的。可以不學而能和無師自通的也許只有散文、小說、新詩。無論形象藝術、聲音藝術、動手的藝術、動腦的藝術、空間藝術、時間藝術、語言藝術、非語言藝術,不管怎麼說,不學多半不會。創作要學,鑑賞也要學。要學就要分別步驟,就有分析。不但學武、習文,連參禪、打坐、禱告、懺悔、禮拜,也有教有學。頓悟的天才不能說沒有,但那不是普通人。說藝術反對科學,反對抽象,反對分析,那恐怕是有點誤會。藝或藝術是講整體的,和宗教一樣,但又是可以分析的。創作和鑑賞都有過程,可以分析。科學要求分析,分析是為了理解整體。宗教如佛教,最講整體,也最愛分析。20世紀的科學理論越來越像哲學,哲學也愈來愈趨向科學。鑑賞藝術看整體,講解和理解藝術靠分析。不分析就一句話也說不出。宗教信仰、科學研究、哲學思考、宇宙、世界、人、事都可以這樣看,是整體,又可分。若用藝術眼光看世界,會不會看成這樣?藝術必帶感情。看世界能不能不帶感情?從這一點說,藝術是不是與宗教同科?藝術品並不都是光彩的,也有陰暗的,有高尚的,也有低下的。有光就有暗。先是怎麼看,看成什麼樣,以後才會有是美,是醜,是善,是惡,等等價值判斷。那時就有價值標準了。看的過程可以是自覺的,而多半是不自覺的;是可以用語言說的,而多半是不可以用語言說的:如同感情,如同信仰。藝術眼光當然只是一種眼光,不能排斥其他眼光而獨霸。美育或藝術修養可以有宗教功能。藝、藝術,能使人入迷,但美育代替不了宗教。可以有人脫離藝術、藝盲,很少有人完全沒有一點宗教感情。信什麼,不講道理,這本身帶有藝術性。入迷,不過自己絕不以為是迷,反而以為是清醒、覺悟、悟了道。藝術也是一種道。

簡單說我的想法,那就是:用科學眼光看世界,世界是有規律運行的結構,可以由人分析,可以由人認識、理解,不過很難窮盡,也許根本做不到。用宗教眼光看世界,世界是由主宰支配的,依照主宰的意志而運行的(佛教在理論上無主宰,在實踐中仍有主宰)。人對規律,對主宰的意志,能認識多少,是有限度的,而且是極其有限的。拜神的是宗教,拜物的和拜人的(例如祖先崇拜、偶像崇拜)也是宗教。科學和宗教這兩種對世界的看法有很大差別,但不是對立的,而是並行的。宗教徒可以研究科學(如唐朝一行和尚),科學家可以是宗教徒(如哥白尼神父)。用藝術眼光看世界,世界是變動的複雜的藝術品。創作者不知是誰,但不是主宰。世界沒有主宰,不過有規律,可以分析,但創作有步驟而無規律,鑑賞不依靠規律和分析。可以認識,但不能有完全確定的認識。因此,藝術類似宗教,可以入迷,甚至必須入迷,但又接近科學,可以不受主宰支配。哲學沒有一定的對世界的看法,而是一種對世界的建構。歐洲哲學的大部分接近宗教,所要解決的是宗教提出的問題。中國的照歐洲說法的哲學也接近宗教,是拜現世的宗教,努力於不可動搖的建構。


金克木:用藝術眼光看世界


古今中外的普通人,大多數人,對世界的看法是接近宗教的。他們的主宰可以是神,可以是人,可以是自己。他們相信感覺和常識語言,不耐煩分析和追問。較少的人是接近藝術的,更少的人接近科學,最少的人接近哲學。科學很難像技術那樣普及,技術接近藝術,哲學的普及往往是宗教。


我寫了不少文章,照舊是暗中摸索,只能說是我不懂,所以要求懂。懂得多少,便試試看能說出多少。這便是我和人類文化思想捉迷藏。用宗教語言說,這是修行;用藝術語言說,這是練功。說到這裡,我也就無可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